9.3《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2023-202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2023-202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3 14:2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词一赋话东坡》说课--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
01
说教材,研读文本
林语堂有言,“苏东坡是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人间绝版。”其念奴娇一词,观江山如画,数风流人物,高唱入云,俯仰兴亡;赤壁一赋,沐清风白露,赏月色天光,理意透辟,震烁古今!
东坡的一词一赋,分别入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七单元。前者强调“诵读涵泳”,以“体察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为单元目标;后者注重“反复诵读”,强调“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体会“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鉴于“思考人生”这一相同的目标,又同属苏轼黄州时期的作品,故将其的一词一赋放在一起讲,打破单元界限,这既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融会贯通,同时,也是新课标任务群教学背景下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02
说学情,明确定位
按照教学进度,本课的教学安排在高一上学期进行。本课为第二课时,学生已能够初步了解一词一赋的大致文意,基本扫除文字障碍;学生小学、初中阶段学过东坡的诗词,对他的创作成就、人生经历已有基本的了解;在前期进行过林语堂《苏东坡传》的整本书阅读之后,对东坡的思想状态也并不陌生。但是,学生的文本阅读普遍停留在浅层滑行的层面上,对苏轼的认识也近乎“标签化”,言必称“旷达”“乐观”,这是最基本的学情。
根据新课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语文课要上的深刻,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从表层引向深入。故本课教学定位在深度解读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观东坡月涌,词唱大江东去;看东山月出,赋吟赤壁微澜。解读苏轼,识其大英雄能本色;对话东坡,品其真名士自风流。
03
说目标,落实重点
基于以上几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诵读文本,感受东坡一词一赋的意境和文辞之美。
2.对话东坡,剖析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体会“苏子哲学”的内涵。
3.对话自我,以苏子情怀的当代价值关照自我,感悟人生。
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围绕“客是何人?路在何方?”这两个教学重点,感受东坡特定情境下的人生体悟,突破“探讨苏轼的自我超脱之路”这一教学难点,认识东坡的当代价值。
04
说方法,因材施教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生本意识,又要有文本意识,强化其实践功能,突出其育人功能。以此为前提,本课通过诵读、点拨、讨论、写读等方法,引领学生去品读、去思索、去探讨、去写作,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引发共情,产生共振,为学生助力。
05
说过程,安排进程
根据上面对文本、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等的确定,我从对话入手,以对话为主线,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其中,“我们和东坡的对话”,是在诵读中感受一词一赋的意境和文辞之美;“东坡和黄州的对话”,是点拨学生挖掘文本,剖析作者的心灵世界;“东坡与苏轼的对话”,是讨论苏子哲学的内涵;“我们与我们的对话”,是通过写作,感悟探讨苏子哲学的当代价值。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在一系列对话中逐渐深入苏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本课设计的一个创新点。
环节一:
我们和东坡的对话
在我们与东坡的对话中,先由学生齐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出词的气势;而后老师诵读《赤壁赋》第一段,感受东坡泛舟江上的舒缓惬意,从初读就让学生从不同的文体进入苏东坡的世界。
环节二:东坡和黄州的对话
在这一环节,设置两个问题,学生思考后交流:
1、乌台诗案,亲朋远避,在无人对话的黄州,在一词一赋中,苏轼选择了和谁对话?
要求学生以求同为前提,结合文本词句回答,并简要概括对话对象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清风徐来,水波不惊”“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以及“小乔初嫁了”“望美人兮天一方”“多情应笑我”等句子,分别从自然、历史、美人、自己四方面进行概括。其中,在东坡与美人的对话中,学生原本并没有思路,后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说出答案,这是本节课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一个生长点。
2、在与自然、历史、美人、自己的对话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东坡?
要求学生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分析,并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总结:我们看到了他藏在骨子里的诗意,他是个潇洒的旅人,站在时间的洪流中,望大江东西奔涌,手握宇宙星辰,将伟大的气象写成一联联工整的诗句。我们看到了他贤君明主的理想,对周瑜的仰慕,对而今安在哉的落寞和感伤,我们看到了他的追求和幻灭,最后以一首原创诗歌作结:
一叹千年风流去,山风水月逐人来。
何来洞箫起悲音,美人君主空相负。
环节三:东坡与苏轼的对话
在本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客是何人?
着重分析东坡与自己的对话。课堂上可以作如下点拨:《赤壁赋》中, “主”“客”问答,儒道对话。客,是理想幻灭、悲观绝望的儒者苏轼。曾雄心勃勃、志向远大,无奈理想被外力终止,不愿放弃,终又无法实现,矛盾、撕裂、挣扎,纠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亦儒亦道!“梦”是幻灭后的虚无,“酹江月”是超脱后的转身,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
2、路在何方?
可引导学生从苏子哲学来看。万物皆无尽,万物又皆变化。“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亦有其变化的一面,年年皆不同;人类子子孙孙,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人类的文化、文明,薪火相传,赓续不断,这也是无尽,也是永恒!“不变”,则月永生,水长流,宇宙和人生都是永恒的!苏子以水月之喻化解人生忧患,认识到自己的“不变”,认识到我之“无尽”。虽略带诡辩,但同时也是一种大透彻、大格局、大境界!
也可引导学生从自然之美来看。心从天外来千里,人在诗中过一生!自然有大美而不言,只有倾情投入捕捉大自然造化的各种美,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而幸福的。在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破灭后,苏轼目光向下,投向现实生活,游自然山水,观世间百态,交平民僧侣,又重新发现了个体的生命价值。在无人对话的黄州,苏轼和赤壁山水对话,和历史人物对话,和自己对话,把自己的悲慨融合在或开阔博大或静谧空蒙的景色中,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中,与自己和解,以一种大格局,大境界来冷静的体悟人生,思考人生,经历人生,正所谓:
景佳事雅乐而歌,
客倚洞箫悲恨多。
明月清风无尽藏,
一儒一道两东坡!
环节四:我们和我们的对话
引入网友提问:我们为何要讨论《赤壁赋》《赤壁怀古》?为何要研究苏东坡的心态,这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围绕“何以悦己”“何以看待自己的人生”当堂写作,为该网友解惑。
随后学生分享写读成果,老师总结:
为君唤起黄州梦,雨洗东坡月色清。
苏轼一贬黄州去,万古人间赤壁图!
06
说板书,诗画一体
以“水”“月”的象形文字开始,以“自然”“历史”“美人”和“自己”为支撑,以“万古人间赤壁图”作结,构成“赤壁山水”的图案,与文本内容相呼应。
本课教学设计,最后三个环节均以诗歌作结,板书诗画一体,这是本课的又一个创新点。
07
说反思,总结提高
本课遗憾之处有二:
其一,探讨“路在何方”时,学生多从苏轼的层面进行解读,游离了文本。若能在设问时,要求学生结合文章相关的句子来谈,在交流时,对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品味,学生的解读会更具体,更贴合文本。
其二,写读环节,时间上可再充裕一些,学生会更有获得感。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说明,课文重组,词赋共读,为君唤起黄州梦,一词一赋话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