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 3.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单元 第三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3.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以学完有理数的运算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需要我们注意运算的顺序:一般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本节课为今后学习实数的运算作准备。
核心素养分析 能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2.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3. 经历实验、操作、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念的能力.
重点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 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请几位同学叙述.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2.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下列各题各包含了哪几种运算 (1)(2) 学生思考,并举手发言,教师鼓励学生的说法,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的混合运算。 (1)复习回顾小学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为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学习铺设台阶。(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
讲授新课 例1计算: (1)-66×4-(-2.5)÷(-0.1).(2)计算:-12-6÷(-2)×|-|.【教师提问】这种运算应该怎么进行 【解答】(1)-66×4-(-2.5)÷(-0.1)=-264-25
=-289(2)-12-6÷(-2)×|-|=-1-(-3)×
=-1+1
=0.“24点”游戏【规则】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一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介绍】若抽到的四张扑克牌分别是方块2、红桃2、黑桃A和黑桃3,我们该怎样运算使结果是24或-24呢 [(—2)—1]×(—2)3=24【实战演练】有一种“24点”游戏,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取四个1至13之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每个数用且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利用小括号、中括号,使其结果等于24.
例如,对1,2,3,4可作运算(1+2+3)×4.其结果等于24.
注意:上述运算与4×(1+2+3)视为相同方法的运算.
运用上述规则,对于下列所给的四个数,分别写出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
(1)对于2,3,6,9这四个数,写出一个算式;
(2)对于3,4,-6,10这四个数,写出两种不同的算式;
(3)对于3,-5,7,-13这四个数,写出一个算式. (1)观察、类比、概括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2)由学生完成运算并校对答案。 (1)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其中例1的教学是为了巩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让学生了解小数和带分数再乘除运算中一般化为分数或假分数进行乘除更容易约分;例2的教学是为了对比两种运算方法的不同之处,体会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一方面是为了熟练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并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验证白己概括的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的正确性,并体验成功的欢欣。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对运算法则、运算律的应用能力,再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游戏中“已知结果写算式”的过程正好与过去“已知算式求结果”的过程相反。
课堂练习 1.计算:(1)-20+3+5-7;
(2)(-3)2×5+(-2)3÷4-|-3|.答案:(1)-20+3+5-7
=-17+5-7
=-12-7
=-19;
(2)(-3)2×5+(-2)3÷4-|-3|
=9×5+(-8)÷4-3
=45+(-2)-3
=40.2. 计算:
(1)8+( )-5-(-0.25);
(2)-36×( + );
(3)-2+2÷( )×2;
(4)-3.5×( 0.5)×÷.答案:(1)3;
(2)47;
(3)-10;
(4)1.
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表现学生独立、自主、自信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
板书 3.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 例1 解:
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其中基础题由平时测试在60分以下同学完成;能力题由60分以上学生完成。要求:不懂及时提问。注意:完成上一节的作业订正。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