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14-15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 双基限时练+课后撷珍: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一号】14-15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 双基限时练+课后撷珍: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18 07:40:22

文档简介


一、素材点说
《卫风·氓》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是他的最大特色,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有至为重要的影响,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的主要思想意义就在于他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劳动妇女的实际处境和遭遇,使人们对于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男女不平等,以及这种不平等给妇女造成的损害,有一个富于感性的充实的形象。
【适用话题】 ①自尊自爱;②男女平等;③责任;④承诺;⑤悲剧。
二、素材运用
《诗经》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源头,自此,人性中诗一般的美好在古中国大地上悠悠流淌了几千年。那些善良而淳朴的人们,辛勤地劳作,欢快地歌唱,追求美好的爱情。当他们还不懂得什么做诗的时候,诗的精灵早已从他们的歌谣中诞生,飞翔,一直飞越了几千年的时空,终于栖息在我们的心灵,令我们在读到这些古老陌生而又熟悉的文字时, 怦然心动。那时的诗歌,是真正的“诗歌”。他们以诗的形式,放飞诗的精灵。
每当静静地翻阅那些年代久远的四言诗的时候,我总是诧异于人们的单纯和天真以及那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美感。写到这里不由得苦笑了一下,会这样诧异,或许是因为我的心境已不如他们干净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七月流水,九月授衣”。他们与自然和平共处,生活在一个简单的世界里,有着简单的情感。
三、文摘精华
春读《诗经》
2014年3月28日 《期货日报》
过了春分三月天,桃花如雨般铺展山野,天地清明,草木葳蕤,是春天最美的时节。
清早,楼下园子里,三两只调皮的麻雀跳跃枝头,一声抢着一声,吱吱喳喳地喊醒每一片绿叶与花朵。从书桌上拿起《诗经》随手翻开,古香古色的词句,在纸页上,一朵挨着一朵,一片连着一片,蓊郁地蔓延。这个时候,推开窗户,沐浴暖暖的阳光,轻声细语地读一读“风”抑或“小雅”,心情十分舒畅。
读《诗经》,结识姹紫嫣红的山野草木,与其为邻,惬意无比。“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薇是野豌豆的芽。柔嫩的薇草一定是位贤惠的女子撒种在农家菜园里的。“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一株小小的萱草,可以令亲人忘记忧愁,此番孝心好意着实感动。还有甘甜的荠菜、清香的蕨菜,大大方方地摇曳在《诗经》中。这些草木们,生生不息,年复一年地长在田埂旁、渠沟中、塘堰上,宛若邻家姐妹般相熟亲切。读《诗经》为的就是能与这些野菜闲花们对话攀谈。绿的卷耳,红的桃花,紫的藑茅等。亲近这些生长在山野河滩的草木,会让心灵愈加明净。
春天,是怀思恋爱的季节。此时读《诗经》可以感受朴实无邪的民间爱恋。上大学时,我便钟情《诗经》里的一些词句。情窦初开时,面对心动的女孩,轻声地说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言自语式的表白,使单纯青涩的初恋美如夭夭桃花。
《诗经》之中,几乎所有的爱情都依附在一棵草木上,与草木形影不离,缠绵悱恻。“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相思似红豆,春来发枝,吮雨水生思念。在田间采摘卷耳菜时,这位女子还念念不忘出门在外的郎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条吐丝,你我相别,到了雨雪交加,我仍旧在苦苦思念你。爱情总能让生活充满向往和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此句不知鲜活了多少青春年少的记忆。在河畔的彼岸有位心上人,爱慕如那油油的水草,近在水湄,却难跋涉。
最心动最深情的还是这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倾心去相爱,世间只有你和我。这般纯、真、专的爱,在《诗经》里比比皆是,鲜活不老。
春日里,诵读《诗经》,从此亲近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一、素材点说
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适用话题】 ①时光易逝,青春难再;②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2.屈原在《离骚》中反复渲染自己高贵的身份,强调自己的“内美”“修能”,体现了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更表明了他高尚的人格追求。屈原高歌“来吾道夫先路”,当仁不让,愿成为君主的引路人,这表达了其虽遭厄运仍坚守高尚品格,坚信真理的执着精神。屈原保持着高洁的志向和独立的人格尊严,如一盏长明灯,照亮了中国历史的漫漫长夜。
【适用话题】 ①伟大的人格与尊严;②追求;③修养;④志向与理想。
3.屈原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强烈的爱国情感、顽强的斗争精神感动了世界,让世人敬仰。他身遭数度贬谪,仍苦苦求索,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不惜以身殉志,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和人生的启迪。
【适用话题】 ①逆境与奋斗;②困难与求索;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二、 素材运用
当黎明还在不断孕育的时候,你就摸到了光亮的触角,并且长吟起来。现实的黑暗挡不住你上下求索的心,但特立的高洁使得你永远只能踽踽独行。你虽竭尽全力,但你那嘶哑的喉咙终究没有唤醒沉睡的荆楚大地。气愤心亦冷的你最终选择以自沉的方式为自己的故国作最后的挽歌。
静静汨罗,守护着你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你的忠贞。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年代,你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你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的心,与日月同辉。
三、 文摘精华
感 怀 屈 原
2014年6月29日 《郑州日报》
柴清玉
公元前278年一个阴郁凄怆、江风凛冽的午后,面容憔悴、风骨凛然的伟大诗人屈原,伫立在奔泻不息的汨罗江边,深情地环顾他挚爱的壮丽山河,而后毅然跃入江中……
千百年过去了,江水悠悠,诗魂依旧飘荡在神州大地,凝结在炎黄子孙的心头。
同样也是一个阴云低沉的日子,我独坐窗前,展开那本装帧朴实的《楚辞》,怀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壮美诗句,寻觅诗人的踪迹。我没有到过汨罗江,但汨罗江分明就在眼前。游人稀少,江景清寂,看不到诗人曾经吟诗的茅庐和渔夫的小舟,但我还是清晰地看见诗人那从容的身影依然那么挺拔傲岸;那忧愤深邃的双眼仍是那么坚毅犀利;那浩荡而去的汨罗江似乎依旧荡漾着诗人那意境高远、激扬豪放的《离骚》和《九歌》。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是我心目中的一座丰碑、一座高山。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伟大诗人,名平,字原,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贵族之后。初辅佐楚怀王,任职左徒,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实现富国强兵,却遭到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的反对和谗毁,被黜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楚顷襄王时再度被流放江南,长期流浪在沅湘流域,接近百姓,忧伤国事,发奋创作《离骚》等伟大诗篇,倾诉其眷念祖国和百姓之情。后楚、秦交兵,楚接连丧城失地,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亦为秦所破,屈原愧于无力救国,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五月初五(端午)怀着满腔哀怨和愤怒,投汨罗江随江而去。
透过《离骚》,我感受着楚国的历史烽烟和诗人荡气回肠、至诚至美的诗魂。也许会有人哀叹,或沉默,或悲愤,或惋惜,但是我坚信更多的应是心灵的震撼和发自肺腑的敬仰。尽管屈原出身贵族,官居左徒,掌握政事、法令和外交等大权,但他却反对贵族特权,痛恨官场腐败,力除社会不公,竭力举贤任能,心系大众百姓,减轻百姓负担,这种品质精神即使在今天,也是十分可贵的。面对强秦的威胁,他尽管主张联齐制秦,但他并不反对国家统一,并以“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的远见卓识,力荐君王体衅百姓、推行德政、改良政治、变法图强,从而统一天下。而不要像强秦那样施行暴政,涂炭生灵。尤其在受到小人诬陷,被革职、囚禁、流放的逆境中,仍坚持信仰,绝不委曲求全、随波逐流,而是刚正不阿、固守节操、忧国忧民,留下了“与日月兮同光”的《天问》《九章》等诅咒世道黑暗、君王昏聩,弘扬正义、渴望光明、赞美生活、歌颂祖国的千古绝唱,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时代怀念和敬仰。我想,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崛起“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不正是对诗人壮美绝唱和浪漫理想的回应吗!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因为它只有一次。在无法容忍“不识时务”的那个时代,屈原没有献媚讨好于权势,没有与小人同流合污,也没有见风使舵、苟且偷生,而选择了爱憎分明、坦荡磊落、以死抗争,这是诗人留给后人最可贵的精神。诗人怀石沉江,放弃的是生命,而升华的是不与污浊合流的高尚气节和对君子求道的生动诠释。屈原随江而去的不是逃避不是毁灭,而是向黑暗势力的不屈抗争,是对世人追求真理的精神召唤。
“滚滚长江东逝水”。逝去的只是楚国的一位臣子、一位伟大的诗人,留下的却是充满深刻内涵、发人深省的端午文化,是充满坚毅志向、大仁大爱、文辞华丽、清纯浪漫的不朽诗魂。这是文学的大幸,诗人的永恒。

一、素材点说
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适用话题】 ①毅力与目标;②让思维及时转个弯;③人当有超越一切的勇力。
2.李白一生实实在在经历了蜀道之难和人道之难。他一生漫游大半个中国,历齐鲁、荆楚、云贵等地。天宝元年,被玄宗召进宫的李白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理想的时机已经到来。但供奉翰林,陪侍皇帝左右,并不能施展才华,于是,率性的李白让御史调羹,贵妃研磨,力士脱靴。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李白也因此受到同僚的诋毁,不能兼容于权贵,很快,他便被排挤出了长安城。之后他重返鲁地,南下吴越,梦游天姥,寄难酬鸿志于山水间。
【适用话题】 ①命运;②坎坷与成功;③磨难;④挫折;⑤孤傲。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广阔无际的凄凉秋景中,人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处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之外,人常常会有孤独、漂泊、悲凉之感,但人不可能永远只留在熟悉的家乡。漂泊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常态,羁旅他乡,或为前途而打拼,或为生计而奔波,或为国事而忧心,经历了漂泊的人生才会更丰盈,更充实。
【适用话题】 ①故土情怀;②漂泊;③悲欢离合;④人生际遇。
4.杜甫一生经历坎坷,生活困顿。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当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之时,他竟然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诗句。即便在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也念念不忘国家命运。品读他的诗歌,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一颗伟大的心灵和仁爱博大的圣人胸襟。
【适用话题】 ①兼济天下;②爱国;③困厄;④位卑未敢忘忧国。
5.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适用话题】 ①青春不可虚掷,人生应当自重;②人情冷漠是社会的悲剧。
6.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俞伯牙),一个山野樵父(钟子期),是音乐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伎,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被贬至江州的白居易遇到了琵琶女。一个“去年辞帝京”,一个“本是京城女”,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都有由盛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在那个夜晚,诗人白居易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青衫,沾湿了历史的脸庞,让人永远都无法抹去。
【适用话题】 ①理解、平等;②沟通;③知音;④尊重;⑤同情;⑥心灵因为境遇相同而相通。
二、素材运用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唯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比起屈平与陶潜,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
他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污浊与磨痕!
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明月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
2.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愿意漂泊异乡,所以在我们的感情世界里,“漂泊”是一个“酸”性词语。然而,在生活中,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偏偏又少不了漂泊——有人异地求学,有人海外经商,有人流浪他乡……试想,如果没有了哥伦布的漂泊,哪有新大陆的发现;没有麦哲伦的环球漂泊,哪有地球是一个圆体的新说……漂泊虽沧桑,但不凄凉。不知天高地厚、把远方想像得无比美好的青年人,应当把它当作一种磨炼,唯有经过这磨炼,我们才能成熟和壮大。
3.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古今中外有不少因音乐而相识、相知的佳话。高山流水觅知音,琴师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正是因为音乐的相通,成为莫逆之交。音乐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不论古今,不论中外,不论年龄大小,只要心境相似,都能产生共鸣。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我们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痛苦,我们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临别时的踏歌,让李白感受到友谊的温暖、深厚。琵琶女所弹出的音乐似在倾诉“平生不得意”,也好像在诉说“心中无限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白居易的肺腑之言,也是不幸者的共同心声。
三、文摘精华
唐诗的色彩之美
2014年6月23日 《郑州日报》
茹喜斌
唐代诗人极重色彩之渲染,借以承载喷发的情思和心声。杜甫诗云:“绿垂风折柳,红绽雨肥梅。”又云:“红入桃花嫩,春归柳叶新。”色彩起兴,动态承和,如画之泼墨与留白,植绿点红之耕耘,陡起引人眼亮神悦之境。
唐代诗人对色彩运用达于出神入化,缘于人文之开放。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外文化的融合已成空前,诗人多有七彩纷呈之情怀放眼世界之物量。而这个时期,山水诗的创作日益壮丽,既有赞颂山河的高歌传唱,又有悠游林泉的短啸低吟。山川河流风光之彩自然就空灵入诗,逼近自然又萃取自然,故多成诗以画境的精妙之作,而唱之如歌,藏之如画。
杜甫着色高古:“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两个黄丽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李白用色浪漫:“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李贺浓墨凝重:“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商隐飞彩温婉:“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诗中运色着彩的提纯炼意之精确与生动,令章首俊逸,诗色妙曼,蓬勃着意象情思之美,心神飞扬之美。
品唐诗色彩之美,充盈诗画之精髓,天工精致之骊韵。诗人讲究笔墨技法,更追求超旷灵秀、境画同出的艺术取向。杜审言诗云:“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贺知章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清新连绵,意象蜂拥,空灵晶莹,大可成幅,而哲思毕现。其功于色彩层叠,力在色彩升华,遂出动感起伏之意蕴,连绵不绝之韵律。
观唐代诗人胸臆,多有万紫千红之气象,而尽现情思与心绪,亦托出志向与渴望。王昌龄诗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诗中色彩,只以“暗雪山”和“穿金甲”隐示,既有白雪之暗,也有金甲在身,用以壮抒誓破楼兰之雄心。此番彩绘,决非寻常意义的赤橙红绿,意在壮志飞腾,大气蛟龙,报国之气如飞天长虹。也有缠绵悱恻的温婉之息,王维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之彩,皆在想象羽翼的飞翔之中,那红豆之灼艳夺目,那发几枝的晶莹碧绿,那相思的辗转反侧,尽在绵绵的神思意念之中,比之直陈红绿蓝紫更具美感,而多了曲折含蓄耐人寻味,亦给人想象的空间,更让人聆听那弦外之音的美妙与悠长……
唐诗的色彩之美,缘于诗人的缤纷之心和诗情诗趣,也缘于诗人的人格精神和艺术追求。在他们笔下,或空谷幽兰,旷野足音;或深涧幽潭,秋水长天;或峰回路转,跌宕峰峦……无不袒露斑斓之彩,迷人之色,思想之蕴,固能寄兴遇逸,涉笔成趣,闪现文采之光华,亦流淌着溯古追今的情怀和发现的血脉,那当是“江上数青峰”的美感啊。
在今日灯红酒绿之中,于唐诗的缤纷之美中寻一方灵魂的小憩之地,自然是一种美丽人生的选择;自然是夏日的蒲扇之风徐徐摇来,充满自然之情爱;自然是冬日红泥火炉边煮茶读书那享受人生的惬意?醉于其中,琐事里也可酿出趣味,痛苦中也可品到甘甜,那心中就自然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浪漫,或又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温润了。

一、素材点说
1.“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适用话题】 ①自古便有兴亡更替;②种因得果,早知现在,何必当初;③人总有自己最合适的位置;④一味的愁怨无法改变败落的结局;⑤记忆因为刻骨而铭心。
2.南唐后主李煜,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既不幸又幸运的人。本是逍遥人,却进朱门殿。生来帝王家,死成亡国魂。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他本可以轻轻松松地去做一个游山玩水、吟诗作词的皇家子弟,可他前面的几个哥哥不是病死,就是死于争夺权位,最不想做皇帝、也没能力做皇帝的李煜却成了皇帝,最后落得个国破人亡。但若反过来说,作为才华横溢的词人的李煜,如果没有亡国的遭遇,他的千古绝唱,又从何而来呢?
【适用话题】 ①逆境与财富;②磨难成就人生;③选择;④积极进取。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适用话题】 ①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②没有知音的日子;③志存高远天地宽。
4.柳永一生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最终成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词作,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适用话题】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②及时让思维转个弯;③人生的定位与追求。
5.词人“寻寻觅觅”,无所寄托,只能在秋天“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神伤。词句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表达了词人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适用话题】 ①眷恋;②痛苦;③思念;④忧愁。
6.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爱国女词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诗、词、文,特别是词,享有很高的声誉。李清照本以写闺阁情怨、离愁别恨见长,是继秦观之后的“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后来,金兵入侵、国破家亡,南渡以后,李清照思念故乡、家国的情感日益强烈,残酷的现实和流离的生活扩大了她的创作视野,激起了她心中炽热的爱国情怀,她以诗、词、文为载体,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源源不断地表达出来,因而她的作品的社会意义也明显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也显现出来。
【适用话题】 ①谁说女子不如男;②爱国;③如何面对生死。
二、素材运用
1.性格决定命运。家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李煜也想振作,也想图强,但他天性懦弱,没有拯救危局的政治魄力和才能,也没有整顿朝纲、指挥征伐、复兴南唐的勇气,更没有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的宏图大志。
但是,为了让南唐百姓免遭战火的荼毒,他选择了投降,接受了“违命侯”这一屈辱的封号。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一落成为“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啊,谁能体味你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谁能明了你内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巨大沉痛?
李煜可以决定百姓的生死和命运,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一杯毒酒,赐予他的,或许是一种解脱。亡国和生命的代价铸就了李煜词可追唐诗的非凡成就。在我眼中,他是一位不幸的帝王,但更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2.天空的星星,白天与日争辉,只能是肉眼看不见的虚无;只有在夜晚,它才能真正彰显自己的美丽与光亮。人生亦如夜空中的星星,选对了人生的舞台,才能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人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只是因为有人站错了舞台,才使短暂而珍贵的一生耗费殆尽。一如柳永,才华本在诗词,却一心想着入仕,怎奈没有这方面的才能,最终只能在茫茫江水边发出“晓风残月”的慨叹。只有选对了人生的舞台,才能闪耀出自己的光芒。鲁迅选对了舞台,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学巨匠;黄渤选对了舞台,成为一代影视巨星;吉尔托贝·吉尔选对了舞台,弃政从乐,成为家喻户晓的歌唱巨星。人人都有成功的潜能,但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只有选对舞台,才能成就人生的辉煌。
3.是那个宋朝的女子吗?从欢愉的春季走向烂漫的夏季,超前越过难挨的冷冬,最终决定停留在落叶纷飞的深秋,带着内心的哀愁和思念,倚着窗儿,吟出那些缠绵哀婉的词。
李清照在唱什么,我相信她不是在唱“凄凄惨惨戚戚”的秋天,她在感怀春光,春太美,太绚烂;她在伤怀夏日,夏太烈,太决绝;她在痛苦冬天,冬太冷,太彻骨。所有的所有,带去她先前的安定与快乐。只有秋天,配合她凄冷的心情,告诉她这世上,她的心里有了秋天,于是也便生出了许多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愿清照内心奔赴温馨的家园。
三、文摘精华
淋在春雨里的宋词
2014年5月13日 《甘肃日报》
刘东华
春日迟迟,渐暖还凉。这时节,如果让我选择最理想的生活状态,适合坐在阳台的茶几前喝茶,然后拿一本书乱翻,而能供人“乱翻”的,不用埋头苦读的最好的书,就是宋词。
大概是宋词这样的文体最为活泼,我觉得宋词的文字是畅快的,不拘一格,叮叮咚咚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淅淅沥沥如帘外的春雨,让人欲罢不能。不是所有的宋词都在春雨里淋过,但是宋词一旦遇到这样的春雨天,不让人内心生出湿漉漉的情绪来,都不可能。
先读苏轼的《定风波》,这本是一场落寞的春雨,那时的苏轼因为一桩诗案,被贬,远放黄州,这是在流放的路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春雨里的苏轼并不全是流放的沉重,而且有点小惬意,别管雨点穿越树林,打在叶子上的声音,何妨一路吟诗长啸,慢慢地走呢。手中拿着竹杖,脚上穿上芒鞋,一身轻便,比骑马还要舒服,穿着一件蓑衣,这一生我就习惯风风雨雨,有什么好怕的呢?凉风吹醒了我的酒意,有点冷,夕阳忽然从云层探出头来迎接我。回头望着来时一路的萧瑟,归去的时候,我的心中早已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了,有的,只剩内心的平静。
被贬的苏轼,在春雨中的行走,让他找到了心灵的自由。
再读陆游,与苏轼的被贬不同,陆游的这份闲散是帝王的关照,“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不想把陆游此番的心情读得太深沉,陆游从战火连绵的边塞,应招入京,一骑快马,春风拂尘,然后客居京华,春夜细雨敲窗,一夜听雨,陆游的心境是轻松的了,暂且放下拥塞在心头的“国事”,期待着明早小巷里的卖花声,杏花绽放,江南春早,让人何等的陶醉。
这是性情里的陆游,春雨里溶解了内心的块垒,还一个真正的才子风流。
自然,最温软的春雨还是要关照男女之情的。“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去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个独立在落花微雨中的人是晏几道,一个大男人,填词的手竟是拈花的轻柔,难怪他是孤独的,除了春雨和宋词,我们恐怕再没有一个合适的场景,来放置他清淡出尘的影子了。
关于宋词里的春雨,许多人是行走的,是经过,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陆游的“打马客京华”,春风春雨,落魄失意,人生的悲喜,四季的轮回是交替的,词人从春雨里走过,留三言五语湿漉漉的词句,潮湿一下我们的心情也就是了。
只有这个晏几道,在春雨里执意地留下一个孤寂的身影,半阕宋词,这些年了,让多少人为他断肠。
双基限时练(十) 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并序 锦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啸(xiào)   江渚(zhǔ)   茅塞顿开(sè)
B.萧萧(xiāo) 缭绕(liáo) 讳疾忌医(huì)
C.萧森(shēn) 赔偿(chánɡ) 麻痹大意(bì)
D.潦倒(liáo) 莅临(lì) 曲高和寡(hè)
解析 森—sēn。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义愤填膺 扪心自问 曲折莹回 楹联
B.一夫挡关 豺狼之心 望帝啼鹃 崔嵬
C.峥嵘岁月 面目狰狞 开门辑盗 湍急
D.敷衍塞责 气魄宏伟 闻名遐迩 咨询
解析 A.莹—萦;B.挡—当;C.辑—揖。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诗句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解析 A句中诗句不能形容房子。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龙江森工是东北大粮仓的天然生态屏障,也是黑龙江、松花江等六大水系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B.农业部食物营养所副所长王东阳表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食物供需基本平衡,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提高。
C.促进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D.针对记者提出的我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教育部官员刘利民强调,三部委《意见》的出台,就是要解决农村教育的短板问题。
解析 B.“状况……提高”不搭配,把“提高”改为“改善”。C.“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实现”句式杂糅,改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或“中国经济升级的实现”。D.成分残缺。在“差距”后面加“的问题”。
答案 A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大宝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了语言,文化也荡然无存。
①每一种语言背后都站着它所对应的磅礴的文化
②任何一种文化的根本都是语言
③拥有各种各样精妙的表达方法和惯用语
④并且包含了文化的所有内容,一样不落
⑤也可以说是文学的材料库
⑥它们精准而有个性的表达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A.⑥③⑤②④① B.②①④③⑥⑤
C.③⑥⑤②①④ D.②④①③⑤⑥
解析 ③⑥⑤句为一个话题。③句阐述方言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⑥句阐述方言的表达效果,⑤句补充说明。②①④句为一个话题,②①句阐述文化与语言的关系,④句进一步阐述。
答案 C
6.阅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黄鹤楼上,太白把酒临风,极目远眺;鹦鹉洲上,芳草萋萋;汉阳城外,树木葱葱。登时,太白逸兴遄飞,诗兴大发,叫店家拿来笔砚,缓步走到题诗壁前,举手挥毫,陡然发现上面已有崔颢的题诗,细吟后,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搁笔飘然而去。
请以李白的口吻,为他搁笔配一段旁白。
要求:准确反映李白当时心情;符合人物性格;表达准确、生动、连贯、得体;6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诗在上,让人有景难道,可惜未能躬逢其时;否则,煮酒论诗,岂不快哉?既有此妙诗,吾辈又何须画蛇添足?
7.参照下面的例句的修辞及句式特点,仿写句子。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边塞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杜甫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2)(杜甫的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天哀、浊酒、涕流,肠热黎民。
二、课内阅读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和抒情是怎样紧密结合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六种景物构成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
(2)前四句描写了苍茫辽远,萧瑟衰飒的深秋景象,烘托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忧国伤时的情怀,情与景和谐统一,创造出沉郁悲凉的意境。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一是庄生梦蝶;二是望帝啼鹃。第三、四个典故分别是什么,意在说明或表现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已半百,忆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2) 三是用南海鲛人的故事,月明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明月,月本天上明珠。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又十分感伤的情怀。四是蓝田产玉的故事,日光煦照,玉气冉冉上升,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渴望而不可触及——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对于高洁的感情,诗人是爱慕的、执著的,然而诗人又无法亲近它,只好哀思叹惋。
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请按乐曲的表现特点的不同填空。
①“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部分对音乐的描写十分成功,请谈一谈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其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节诗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奏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
(2)①粗重 ②轻细 ③流畅 ④冷涩
(3)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将抽象的无形的音乐变得有形可感,不仅写出了声音的轻重、快慢、高亢、低回与呜咽,而且写出了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复杂而有层次,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内心情感的起伏。
(4)这两句诗属于侧面描写,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三、 能力提升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 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君平:是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市上以卖卜为生。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最后一联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笼、绕;笼:表现了树木繁茂幽深、峰壑起伏陡峭的景象;绕:表现了山水相依、水流曲折绵长、峰峦蜿蜒的景象。
(2)既是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之中,又寄寓作者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南  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 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在苦中还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诗人描写这美妙迷人春景是为了反衬自己衰老多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2)“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羁旅悲愁之苦;“老病”两句表现了诗人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按理应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之苦;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却不被人理解、赏识之苦,虽然如此,但“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朝廷的情怀。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长 相 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这首词塑造了怎样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这首词在构思脉络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月夜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一往情深的闺中少妇形象。表达了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和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
(2)这首词是抒发“闺怨”的名篇,构思新颖独特,采用了篇末点题的手法。(或答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上片全是写景,写水流,写山愁,却不言明是何人因何而发愁。下片直抒胸臆,写思念,写怨恨,直到最后一句“月明人倚楼”才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是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
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双基限时练(十一)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李煜(yù)    万马齐喑(yīn)  黯然(àn)
B.锲而不舍(qiè) 玉砌(qiè) 挈带(qiè)
C.直栏横槛(kǎn) 监生(jiàn) 褴褛(lán)
D.礁石(jiāo) 憔悴(jiāo) 谙熟(ān)
解析 B.砌—qì;C.槛—jiàn;D.憔—qiáo。
答案 A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不谙离别苦    (熟悉,知晓)
B.此去经年 (前往,到……去)
C.凄凄惨惨戚戚 (忧伤的样子)
D.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休息,调养)
解析 去:离开。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选秀男歌星因涉嫌吸毒被捕的消息得到了官方确认,圈内好友和歌迷们无不对该歌星这种别出机杼的行为表示震惊。
B.“虚拟信用卡”被叫停,业内人士一时飞短流长,各持己见,但我们不妨认为这只是货币政策管理部门对外部威胁的反应。
C.国产电影中使用方言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符合电影的真实再现原则,但就怕有些演员蹩脚的方言不能添彩,反而弄巧成拙。
D.留学在外的中国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一个现象:他们浪费了可以创造成功未来的机会,但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让人瞠乎其后。
解析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A. 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也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对象误用。B. 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不合语境。D. 瞠乎其后:在后面干瞪眼,赶不上。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两位短道速滑女选手的实力悬殊不是特别大,在竞技体育水平相当高的现代赛场上,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B.吉林红石林业局植树模范赵希海入围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他是唯一全省入选的敬业奉献类候选人。
C.细心的记者发现,会场上没有摆设鲜花、绿植,会场中间的会议桌没有铺台布,一边五把红色靠背的椅子已经摆放好。
D.马航MH370客机的发动机检测系统由发动机制造商劳斯莱斯公司提供,定时向地面控制中心发送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数据。
解析 A. “实力悬殊不是特别大”属于逻辑错误。B. “唯一全省”语序不当,应为“全省唯一”。C. “一边……”表意不明,有歧义。
答案 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粉墨登场踱到前台,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________;该说的,________;该演的,________。不知过了多久,满心疲惫回到后台,有知饥知渴的朋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比前台什么样的满堂彩都要受用!
①淋漓精致 ②五音不乱
③字正腔圆 ④等一个时辰
⑤接一声辛苦 ⑥递一杯温茶
A. ③①②⑤④⑥ B. ①③②④⑤⑥
C. ②①③⑥⑤④ D. ②③①④⑥⑤
解析 注意:“唱”与“音”、“说”与“字”、“演”与“淋漓”要搭配;前面有 “不知过了多久”,所以先接“等一个时辰”;有“知饥知渴”,接“递一杯温茶”;先有“递”才有“接”。
答案 D
6.仿照例句的语言形式,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另写一组句子。(每句的字数可不完全相同)
例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非婉约派李易安之词乎?物是人非事事休,孤身流落,形单影只,此非易安之惆怅心境者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此非唐代杜少陵之诗乎?漂泊异乡,老病孤愁,功业未就而忧国忧民,此非杜甫之爱国情怀者乎?
7.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第①处画线的地方补写恰当的句子,第②处补写总结句。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字。
材料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韩愈、柳宗元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一切的经典,都是曾经的时尚。“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在当时的风靡可见一斑,他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一种时尚,也成就了现在的经典。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朝民间流行的评书和话本文学,如今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成为文学中的经典……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文段的扩展语句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再研读文段的内容,这是一段表述更严谨的论述类文字,是材料内容的扩展和总结。据此,根据连贯的要求可以补写出相关语句。
答案 ①韩柳倡导古文运动,抨击了当时的靡丽文风,为文学史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他们的观点在当时是一种时尚,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 ②这一个个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二、 课内阅读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 美 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谈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一年又过去,还要经受生不如死的煎熬 ②念念不忘故国,更加痛苦不堪。
(2)表示的是物是人非,宫殿依旧,而自己的处境、容颜全变了。
(3)追怀故国,有亡国之痛;思念往昔,表达出阶下囚无尽的哀愁。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 恋 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拟人;②清冷(哀愁)。
(2)①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景色萧索;②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情。
(3)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
10.阅读柳永的《雨霖铃》,完成后面问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什么手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分析略。
(2)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难分难舍(依依惜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3)“念去去”点明离别之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用景来烘托离情之愁之苦。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着意染之”。
三、 能力提升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乌 夜 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林花春红”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伴随春花凋零,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林花春红,象征着生命的鲜艳和美丽。
(2)林花谢去,是因为朝朝暮暮的风吹雨打,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也是因为过多地人生风雨打击。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其作用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下片历来备受推崇,许昂霄《词综偶评》中说:“(‘疑怪’三句)如闻香口,如见冶容。”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众多意象秀美明丽,足见春色之娇人。
(2)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展示了古代少女的纯洁心灵。
(3)下片写青春少女的小故事。两个东西相邻的少女,在采桑小路上相遇。东邻女伴的笑容引起了西邻女子的疑问,以为是她昨晚作了好梦。问答中才知道原来是今天斗草赢了。“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观其形。“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的生活细节,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点到,与上片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笑从双脸生”一句特写,收束全篇。两个“笑”字,一写笑容晏晏之美,一写笑挂双脸之盛,写出采桑女子明快活泼、天真快乐的形象。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甘 草 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乱”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乱”字用得极好,将秋雨拟人化,既写出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间接地,还显示了凭阑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其心绪也恰可着一个“乱”字。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寄情于物,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婉曲含蓄。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咏桂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①
注 ①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桂花色淡形柔而香浓的特点,这样写为后边围绕桂花的品性进行议论做了铺垫。
(2)作者认为颜色并不艳丽的桂花是百花中的上品,让梅花嫉妒,令菊花害羞,因为屈原在《离骚》中没有将其收列而为桂花抱屈。词人借助对桂花的议论,表现了自己清高淡泊、追求高洁品行的情怀。
双基限时练(八) 氓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愆延(qiān)     卜筮(shì)
垝垣(yuán) 绿衣黄裳(shānɡ)
B.桑葚(rèn) 汤汤(shānɡ)
贿赂(huì) 东渐于海(jiàn)
C.内疚(jiù) 狁(yǎn)
淇水(qí) 靡不有初(mǐ)
D.消弭(mǐ) 腓骨(féi)
沃若(ruò) 载笑载言(zài)
解析 A.裳chánɡ;B.葚shèn,渐jiān;C.xiǎn。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伦敦奥运会的开幕,打乱了他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他每天不分白日黑夜的守在电视机前,欣赏着各种赛事。
B.该市为了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资金、土地、管理和分配几个关键环节,采取了孔武有力的措施,确保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铺开。
C.这些新入伍的战士,面对军旗,一个个信誓旦旦,表示要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百炼成钢,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D.一天8节正课,早晨一节早读,傍晚一节周练,晚上三节自习还分给各科老师,这样的无缝隙安排,叫学生不遑他顾,哪里谈得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解析 A.夙兴夜寐:多用来形容勤奋。B.孔武有力:形容人非常勇猛、有力量。C.信誓旦旦:形容誓言说得非常诚挚,多用于对人发誓且多含贬义。D.不遑他顾:没有空闲考虑别的。
答案 D
3.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体无咎言(全,一点儿)  三岁食贫(三年来)
B.士也罔极(标准) 总角之宴(少年时代)
C.无食桑葚(没有) 言笑晏晏(欢乐的样子)
D.薇亦刚止(刚才) 忧心孔疚(非常痛苦)
解析 A.体:卜筮的卦象,三岁:多年;C.无:通“毋”,不要;D.刚:硬,指薇菜变老。
答案 B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上句:介词,把;下句:连词,来。B.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上句:连词,又……,又……;下句:副词,已经。D.上句:动词,想;下句:语气词,无实义。
答案 B
5.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解析 B项应为“比”的手法。
答案 B
6.下列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D.“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解析 A项,提到的“六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六部经书,即《诗》《书》《礼》《易》《春秋》《乐》;一是指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诗经》当为六部经书之一。
答案 A
7.阅读下面的信息,总结微信的几个特点。总字数不得多于20字。
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服务应用软件。微信支持跨系统平台操作,多款系统平台均可使用。用户可通过网络用手机、平板或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文字。微信还附带“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多个服务插件。微信不仅软件本身完全免费,而且大部分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平台多,通讯内容多样,功能丰富,免费
8.根据下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问题写一句广告词。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好的意境不应只在文学作品中。
②古人笔下的美好意境,岂能毁于我辈之手。
③诗歌中的意境是古人创造出来的,现实中的美景是我们保护出来的!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9.请说一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两句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氓笑嘻嘻的,假装换丝,实际上向女主人公求婚。一方面氓并不严肃,另一方面他求婚心切。这两句既表现了氓的虚伪、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了伏笔。
10.《氓》这首诗里,女主人公对于那个负心汉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女主人公开始时用叙述语气称男方为“氓”,是因为双方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当面称对方为“子”,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愿与对方建立婚姻关系的想法。“复关”流露出热恋中女子的强烈思念。“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直呼对方,是因为女子明白双方婚姻关系已定,感情距离已拉近,这样称呼更加亲切。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姻不幸后,深思教训,用“士”来称呼丈夫,合乎身份、讲究礼节,却也含有嘲讽的意味。
11.诗中多次写到淇水,有什么作用?试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的思想态度和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应引用原诗中的句子进行分析。
答案 诗中三次写到淇水,借淇水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感情轨迹。当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渡过淇水他们定下了婚期,淇水见证了他们的欢乐时光;现在,女主人公被遗弃了,作为弃妇,她又见到了淇水,淇水勾起了她的回忆,令她不能自已,“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多么令人伤心啊;但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女主人公并不是软弱无能的人,她不靠男人也能活着,最后她坚强起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达了她决绝的态度,令人敬佩。这是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三、能力提升
(一)阅读《采薇》节选,完成12~13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2.下列对这些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渴载饥”一句中的“载”都是语助词。
解析 “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雨,动词,下(雪)。
答案 B
13.下列对选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境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解析 A项,选段没用起兴的手法。
答案 A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6题。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⑦之。
注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 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4.《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
解析 通过全诗“采”“有”“掇”“捋”“祮”“”等,可看出本诗在直言采芣苢之事,可判定手法为赋。
答案 赋
15.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主要体现在“采”“掇”“祮”和“有”“捋”“”等动词上,通过这些动词来展现妇女们劳动的场景。
答案 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
16.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三)阅读下面的《诗经·风雨》,然后回答问题。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 ①喈喈(jiē)鸡叫的声音。②夷:通“怡”,喜悦。③胶胶:鸡叫声。④瘳(chōu):病愈。
17.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运用赋、兴的手法,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相思、惆怅之情。
18.诗人在三章中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变换了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来表示思妇一霎那间感情的变化。
双基限时练(九) 离骚(节选)
一、语言文字运用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步履(lǚ)  驰骋(chěnɡ)  包庇(bì)
B.孟陬(zōu)  庚寅(yān) 揆(kuí)乏
C.肇锡(zhào) 朝搴(qiān) 阰(pí)
D.骐骥(qí jì) 辟芷(zhǐ) 宿莽(sù)
解析 B.寅—yín。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览揆余初度兮   度:时节
B.不抚壮而弃秽兮 抚:循,握持
C.恐美人之迟暮 迟暮:天晚了
D.恐年岁之不吾与 与:待
解析 C.迟暮:衰老。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恐美人之迟暮    B.乘骐骥以驰骋兮
C.惟草木之零落兮 D.长太息以掩涕兮
解析 A.美人:喻指君主。
答案 A
4.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①屈原自述身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异曲同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屈原用两句诗表达了“时不待我”的思想,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作者借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表现了“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的含义,这两句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②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此度
③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④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5.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几个节日中任选两个,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
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纷纷雨,点点滴滴落心头。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
端午节:龙舟竞,千帆舞,汨罗江畔吊屈原。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古传。
中秋节:两岸共赏月,一心盼团圆。月到中秋圆,亲人心相连。
6.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1)请描述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的主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幅漫画中一只凶猛的狮子张着大口,伸着舌头;一只梅花鹿正低头津津有味地吃着狮子舌头上的青草。
(2)令人不可抗拒的诱惑后面往往隐藏着玄机遍布的陷阱。
7.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学校准备于端午节晚上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生动;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晚上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答案 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屈原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
8.下面是两副描写屈原的对联,请从对联中找出他的两篇作品名称,并说说对联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迹。
(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品:《离骚》;事迹:一生忠于楚国,最终为楚国而死。
(2)作品:《九歌》;事迹: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相传为纪念屈原,因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而死。
9.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明确题目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且要符合情理。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造成的一个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再从结构、手法上看,第四句是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
答案 (示例)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0.诗中“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在节选部分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句中的“内美”和“修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过渡。“内美”即内在的美质,前面诗人从自己的远祖、自己的生辰、自己的名字加以解释。“修能”即美好的才能,后面又用香草香木以及自己的行为加以表现。
11.屈原在塑造自我形象时,为什么喜欢用异花香草来装饰自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异花香草隐喻诗人高贵的人格、高尚的德行、高洁的情操。诗人用异花香草来装饰自己,是为了表现自己美好的精神境界。
12.诗人高唱“来吾道夫先路”可以看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屈原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意在表现他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可以看出他坚信真理,崇尚高尚的人格,有着独立的人格。
三、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宋  玉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①。景差惧其胜己,言之于王,王以为小臣。玉让其友,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玉曰:“若东郭狻者,天下之狡兔也,日行九百里,而卒不免韩卢②之口,然在猎者耳。夫遥见而指踪,虽韩卢必不及狡兔也;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今子之言我于王,为遥指踪而不属耶?蹑迹而纵泄耶?”友谢之,复言于王。
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既美其才,而憎之仍似屈原也。曰:“子盍③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对曰:“昔楚有善歌者,王其闻欤?始而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中而曰《阳阿》《采菱》,国中属而和之者数百人;既而曰《阳春》《白雪》《朝日》《鱼离》④,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十人;含商吐角⑤,绝节赴曲,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将使宋玉赋高唐之事。望朝云之馆,上有云气;崪⑥乎直上,忽而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宋玉曰:“此何气也?”对曰:“昔者先王(楚怀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暧乎若云,焕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漂如停,详而视之,西施之形。王悦而问焉。曰:‘我赤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卒,封于巫山之阳台,精魂依草,实为灵芝。’”
(选自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楚怀王闻谗言,怒而放流。屈原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 ①景差:景差(chā),战国楚辞赋家。②东郭狻、韩卢:《战国策》有个“韩卢逐狻”的故事:传说中跑得最快的狗叫韩卢,跑得最快且狡猾的兔子叫东郭狻(suān)。一天,韩卢追逐东郭狻绕三山跑了五圈,最后都累得不能动弹。③盍:“何不”。④《下里》《巴人》《阳阿》《采菱》《阳春》《白雪》《朝日》《鱼离》:都是乐曲名。⑤含商吐角:指娴熟而美妙地发出歌声。商、角,古代音阶名。⑥崪:zú,指高山。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让其友  让:动词,表示歉意,谦让
B.友谢之,复言于王 谢:动词,致歉,道歉
C.使楚人贵子之德乎 贵:形容词意动用法,“看得高贵,重视”的意思
D.名曰瑶姬,未行而卒 行:这里是“长大,成婚”的意思
解析 A项,让,责备。
答案 A
14.汉代著名楚辞研究学者王逸曾评价宋玉“能巧辩,善属文”,下列能佐证的一组是(  )
①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②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
③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
④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
⑤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⑥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解析 ①是宋玉请景差推荐自己,②是景差的托辞,④是楚王劝宋玉改变自己的文风。
答案 C
15.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宋玉直接继承延续了屈原诗歌艺术风格,在楚辞方面成就斐然,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B.宋玉能言善辩,面对景差的敷衍托辞,他用韩卢逐狻的典故来设喻批驳;当楚襄王劝其改变文章风格时,他用“曲高和寡”的故事来回答,表明自己不会改变文风。
C.宋玉作为楚王左右的文学侍臣,官卑职小,但他一再营求,后来也凭着超群的才华,博得了楚王的赏识。
D.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宋玉的才华及人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普遍的赞誉,而且得到了习凿齿和司马迁的高度评价。
解析 宋玉的人品在当时和后世被赞誉和高度评价与原文不符。
答案 D
16.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介绍你得到官职的,是我;做官却不合心意的,那就是你自己。
(2)都城里跟着一起应唱(应和)的还不到三个人了。
(3)然而他们都只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最终都不敢直言劝谏。
参考译文
宋玉,是楚国鄢地人。所以现在宜城还有他的坟墓。起初他追随侍奉屈原,屈原被流放后,他向好友景差谋求侍奉楚王。景差害怕宋玉胜过自己,只是向楚王简单说了说,楚王也只给了宋玉一个小职务。宋玉于是责备景差,景差说:“生姜和肉桂固然是依靠土地生长,但并不是靠土地才有辛辣的味道;美丽的女子固然是靠媒人的介绍嫁人,但不是靠媒人来使夫妻相亲相爱。介绍你得到官职的,是我;至于做官不得意,那就在于你自己了。”宋玉说:“东郭狻是天下最善跑的狡兔,一天能跑九百里,最后仍然免不了会被韩卢追上咬住。关键在于猎人的指挥得当不得当而已。如果猎人只是向很远的地方望一眼给韩卢泛泛(示意)一下狡兔的踪迹,那么,虽然韩卢是善跑的名犬也追不上狡兔啊;如果猎人认真给韩卢指点紧紧跟着狡兔的脚印,并且放开绳子任他追,那么,虽然是善于奔跑的东郭狻也必然不能逃脱。现在你把我介绍给楚王,只是漫不经心地示意了一下踪迹罢了还是认真地指引猎物的脚印并且放开绳子(让我尽情施展)呢?”景差听了立即道歉,重新慎重地向楚王举荐宋玉。
宋玉懂得音乐还善于写文章。楚襄王也爱好音乐喜欢词赋(文章),既欣赏宋玉的才华,但讨厌他类似屈原(的文风)。就对宋玉说:“你何不顺从楚国的习俗,使楚国人重视你的美德呢?”宋玉回答说:“从前楚国有个很会唱歌的人,大王听说过吧?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有几千人;中间他唱《阳阿》《采菱》,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也有几百人;最后他唱《阳春》《白雪》《朝日》《鱼离》,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不到十人;歌曲唱到精彩处,低昂自如,优雅无比,节拍和曲调美妙至极,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还不到三个人了。这就是歌曲越高雅,跟着唱的人越少。”
……
楚襄王带着宋玉到云梦一带游览,打算让宋玉写一篇关于高唐的文章。看到险峻的山上集聚许多云雾,山峰高耸,云雾飘浮变幻。楚襄王就问宋玉:“这是什么啊?”宋玉回答:“先王曾经来到这里游览,感到疲惫就白天休息,梦到一个女子,像云雾一样温柔,像星星一样飘忽,似走未走,似飘又停,仔细一看,像西施一样漂亮。先王高兴地询问。她说:‘我是赤帝的小女儿,叫瑶姬,没有成婚就去世了,安葬在巫山的南面,我的魂魄融入草木,化成灵芝。’”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怀王听信谗言,愤怒之下流放了屈原。屈原就写了《离骚》等文赋来自我哀悼(排遣)……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喜欢写辞赋并且凭借文章出名。然而他们都只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最终都不敢直接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