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黄帝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帝、创”等 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 8个字,会写“传说、首领”等 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
3.感受黄帝的品质,能借助课后提示,讲一讲造车和造船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感受黄帝的品质,能借助课后提示,讲一讲造车和造船的故事。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黄帝的事迹;准备造船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以情境为钥,开启新课
1.今天,我们来到了“越古访今”之旅的第三站——轩辕黄帝史记展览馆(出示展览馆大背景),这里的黄帝不是指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而是上古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正巧,今日展览馆招聘星级讲解员,需要完成四个任务才能胜任。咱班同学有没有信心挑战?出示黄帝图片和简介,指生读。
2.“帝”这个字意思大有讲究,让我们走进微课看一看。
(1)播放视频:“黄帝"的“帝"字在甲骨文里,上面像花的子房,中间像花芎,下面下垂的像雌雄花蕊。花在自然界中是种族繁衍的象征。“帝”字形演变及“帝”从古到今的意思。
(2)强调“帝”上下窄中间宽,最后一笔竖向下延伸。指导书写“帝”字。(板书:帝。)
(3)其实谁也没有见过黄帝,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可是关于他的故事,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就口口相传。这样的故事就叫做——传说。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神一般的人物,请跟我一起读《25.黄帝的传说》。(齐读课题)
二、以故事为脉,走进课文
1.出示任务一:传说人物我了解。(齐读)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渗透了对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1)随文识字,认识黄帝,了解舟车发明的意义。哪位讲解员为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从这段文字中,你对黄帝有了怎样的了解?
生答:名字叫轩辕,统领部落联盟,有许多创造发明......
①借助象形字和知识拓展,识记“创”字并理解创造的意思。我们来看“创”这个字,谁来看图和什么有关?
(创是立刀旁,跟刀、尖锐的利器有关。)黄帝利用像刀似的工具,有了哪些发明创造呢。
(找 2生答)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看屏幕。(出示材料:房屋、竹笛、衣服)最初的原始社会,什么都没有,现在却有了这些。哪位讲解员说说创造的意思?(把以前没有的事物、东西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就是创造。)读到这儿,你觉得他怎么样?(聪明、厉害等)所以他——深受人们爱戴。
②借助图片、动作,识记并理解“推举”。他统领部落联盟。这里有一个词,我们一起读一读:推举。观察图片,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结合课文,谁来说说推举的意思?(黄帝要想成为统领部落的首领,得有人推选他,还得所有人举手赞同。)
③借助历史背景,理解“统领”“尊”。五六千年前的中国,还是原始社会,那时候的人们生活非常不安定,以狩猎为生,经常受到猛兽的袭击,各个部落之间还经常为了食物、领地打架,发生战争。后来,黄帝统领部落联盟,让所有部落都成为一家人,这样的人,大家对他非常——?(尊敬)是呀,齐读,大家推举他统领部落联盟,尊称他为“黄帝”。你看短短的第一自然段,就有这么多丰富的信息,这就是传说故事的开头,让我们一起讲给听故事的人,起。
④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没有舟车的辛苦,理解“改善”。那时候,人们生活是什么样的?根据这句话想象一下。(出示课文句子,指生答)你看,没有车——既不方便,又很辛苦(齐读)。后来黄帝造出了车和船。请你为我们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文句子)车和船的发明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①(出示图片)
生 1:使水陆交通得到了发展。顺势提问:举例说说看?
生 2:为人们相互往来提供的便利。
③顺势提问:你想到有哪些便利?
③从只能依靠人力到交通发展、往来便利,人们的生活变得——(生答:更好了、更幸福了、更舒服了),用一个词就是“改善”。这也就是黄帝的传说的结尾,让我们带着感叹,起。(齐读)
(2)学到这,相信你们对黄帝的事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圆满完成任务一,得到了一星级徽章。展览馆工作人员给出了第二个任务,齐读。
2.出示任务二:娓娓道来讲故事。
以讲故事的方式驱动孩子自主学习,让学生借助学会的方法,去疏通课文顺序,消除对讲故事、复述故事的畏惧心理。这一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立足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以讲述为轴,聚焦内容
(一)造车
1.默读课文,理清故事顺序。请讲解员们打开课本 108页,回忆我们上节课默读的要求,一不指读,二不出声,今天我们再加一个要求,不动唇。现在开始默读“造车”部分。初读故事,展览馆人员送来了一份小检测,请你按照故事内容排序,并将提示词与图片对应。(贴板书)看来,想要讲清一个故事,最重要的就是借助提示、理清顺序。(按照顺序)
2.读完故事,你觉得黄帝是个怎样的人?
生:善于观察、爱动脑思考、敢于尝试、坚持不懈......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善于观察:有一年夏天,黄帝正在干活......(出示句子)黄帝并没有着急追赶他的草帽,而是观察了起来,这普普通通的草帽,竟然能向前滚出那么远。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个视频,请看(播放视频)如果你是黄帝,看到这一幕,表情会是什么样的?(惊讶惊叹,不可思议),请你带着惊讶的表情讲给大家听。就是这样不经意的细节,却被善于观察的黄帝发现了。
②爱动脑筋:这件事给了黄帝启发......(出示句子)这个想法来源于他看到的景象,这就是——启发。它就像是一束光,让黄帝的脑洞大开,这就叫做——启发。图片上黄帝是什么动作?做这个动作说明他在——思考。哪位讲解员学着黄帝的表情、动作讲一讲?(指生)看来讲故事搭配表情动作会更加的生动有趣。(讲演结合)在他的想法中,哪些词很关键?滚动→他想要做一个能滚动的东西,还有吗 搬运——可以帮助别人去搬运,还有吗 架子→还需要一个架子。如果各位讲解员要讲故事,这几个词要特别注意,借助它们,可以让你的表述更加清晰。(表述清晰)
②有了想法还要去实践。你在黄帝造车的过程中,看出他是怎样的人?敢于尝试:黄帝号召部落民众,大家一起去找材料,一起试着去做,终于把车做好了,样子就像现在的——独轮手推车。坚持不懈:在黄帝造车的过程中,有这么一句——试了一次又一次。一开始,可能只有架子和简易的车轮,他们觉得不行;第二次可能加上了搬运物品的木板;第三次......这“试了一次又一次”是为了对这个车进行——改造。改造得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叫——改进。就这样,黄帝造出了车来,这个过程怎么样?生答不容易、艰难。请你来读(指生读: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把车造了出来),老师听出你把“又、终于”加强了语气,讲述有感情、重语气也是讲故事的小妙招呢!(语调灵活)让我们把造车的不易讲给大家听,齐读:于是,他号召......
3.后来,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又试了一次又一次,发明了——双轮车,又驯服了——牛和马,用它们来代替人拉车,那就是——马车、牛车。这样出远门、搬运东西,对比步行、人力更加?方便、轻松、省力......车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4.按照顺序,讲解员们要配合来讲讲黄帝造车的故事啦。(二)造船1.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讲故事。
(1)借助提示,明确造船的讲述顺序。你能找出造车和造船两个故事在讲述顺序上的共同之处吗?黄帝造船的故事,你能讲述清楚吗?请讲解员们小组合作,借助提示,在课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用上讲故事的方法,再从小组内分工讲一讲造船的故事。
(2)小组合作展示,学生自主评议。借助老师提供的道具,哪个小组先来尝试?(让学生评价讲故事是否按照顺序,在完整度,语气、声音等进行提议,
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再请第二个小组进行展示。这个小组的讲解员敢于尝试、在众多讲解员的帮助下讲述得越来越好。展览馆人员也对大家讲故事的能力赞不绝口,授予大家二星级讲解员徽章。课下,我们还可以加上传说的开头、结尾,讲给你的同位、家长听。
子任务三:美好品质我传承。
这个任务,着眼于感悟人物品质,提高思辨能力。孩子们在故事中都得到了熏陶,找到了民族自信。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又激发了参与热情,体现了学习任务的情境性、实践性。
(1)轩辕黄帝一统部落,又“抚万民,度四方”,开创了上古治世。家国本为一体,一统方能安定,轩辕黄帝的这个创举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炎黄子孙。我们学习了黄帝造舟车的两个小故事,那在历史变迁中,正是黄帝的哪些品质影响了我们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呢?
(生答聪明、善于观察,敢于尝试创造,坚持不懈......)是啊,讲解员们总结真好,希望大家可以传承黄帝这些美好品质,把优秀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在我们的交流中,大家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三,恭喜获得三星级讲解员徽章。
四、以故事为引,拓展课堂
子任务四:悠久文明我感受这个任务通过关联上一课《羿射九日》神话故事,第八单元口语交际以及“我爱阅读”部分,拓展课堂,激发学生了解、阅读、分享讲述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这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往往源于生活中的一次看见、一次发现。用上这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去了解仓颉造字、螺祖养蚕、鲁班造锯等许许多多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故事,还有像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结合羿射九日),还有李时珍、徐霞客等人物传记,这不仅记录了名人事迹,更承载了古圣先贤的普世智慧和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请大家课后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故事,下节课口语交际,我们一起再来勇夺金牌讲解员!
【作业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十分注重大作业的设计,我将大作业的概念贯穿在了整个学习过程中。这里有我们课前的预学作业,课中的供学作业,还有课后的研学作业。我还设计了个性化的拓展型作业,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真正的做到自信讲述中国传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