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生物多样性——2022-2023年湖南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45小题)
1.(2023 岳阳)小唐对细菌、真菌、病毒作了列表比较,有同学对其表格进行了解读,不合理的是( )
类别 项目 X Y Z
真菌 有 无 有
细菌 无成形细胞核 无 有
病毒 无 无 有
A.X为细胞核 B.Y可能是叶绿体
C.Z一定是蛋白质 D.Z可能是遗传物质
2.(2023 益阳)下列关于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软体动物用足运动,大多具有贝壳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比线形动物运动更灵活
C.比较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结构特点,推测前者可能由后者进化而来
D.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可从各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因而比扁形动物更高等
3.(2023 益阳)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
B.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比较不同生物体蛋白质的差异,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D.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4.(2023 怀化)人们不断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根据已有研究作出推测,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
C.在现有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D.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5.(2023 株洲)2022年12月《生物多样性公约》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对于珍稀濒危物种,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2023 株洲)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为单细胞个体
B.都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C.都靠孢子繁殖
D.制泡菜要用乳酸菌,做馒头要用酵母菌
7.(2023 株洲)海带是藻类植物,其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带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海带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海带没有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D.上述现象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8.(2023 长沙)《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收录了七大类共135061个物种,其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病毒 B.植物 C.真菌 D.动物
9.(2023 张家界)古诗词中描述了很多植物,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其中的“苔”和“卷柏”分别指的是( )
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
C.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0.(2023 湘潭)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它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据此判断,下列植物与满江红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
A.水绵 B.肾蕨 C.油松 D.玉米
11.(2023 湘潭)以下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匹配错误的是( )
A.鱼——鳃 B.青蛙——皮肤和肺
C.鳖——肺 D.丹顶鹤——肺和气囊
12.(2023 张家界)幽门螺旋菌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已知唯一能生存在人体胃中的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耐酸的菌体得以保留,不耐酸的菌体被淘汰。这一过程属于( )
A.生存斗争 B.自然选择 C.遗传现象 D.人工选择
13.(2023 湘潭)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最有力的证据
C.哺乳类和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D.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都是定向的
14.(2023 张家界)如图是某同学归纳的狼在部分分类等级中的位置。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从大到小的分类等级依次是:种、属、科
B.分类等级“科”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少
C.狼群间会为了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D.图中三种动物之间,狼与狐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15.(2023 张家界)“元帅故里生态桑植——湖南省‘5 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2023年5月20日走进张家界市桑植县。桑植县八大公山景区内有娃娃鱼、白鸽、猕猴、红豆杉、松柏等多种动植物,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以上描述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6.(2023 常德)“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以下有关鳕鱼和海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鳕鱼用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海鸥飞行时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C.鳕鱼和海鸥都有脊柱
D.海鸥和鳕鱼都是卵生
17.(2023 常德)小薇同学在一次研学过程中,看到了水杉、肾蕨、牛蛙、蘑菇等生物。下列关于这些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杉、肾蕨都有输导组织
B.牛蛙属于外来物种
C.蘑菇属于生产者
D.牛蛙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18.(2023 常德)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所示对应关系的是( )
A.Ⅰ——植物,Ⅱ——裸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B.Ⅰ——根尖,Ⅱ——分生区,Ⅲ——成熟区
C.Ⅰ——原核生物,Ⅱ——细菌,Ⅲ——真菌
D.Ⅰ——食肉目,Ⅱ——猫科,Ⅲ——犬科
19.(2023 常德)人类从未停止过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探索。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
B.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
C.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中趾越来越退化
D.许多科学家认为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是生命起源的第二步
20.(2023 邵阳)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符合该图分类( )
A.①大肠杆菌 ②红豆杉 ③葫芦藓 ④海带
B.①家鸽 ②水杉 ③桃 ④水绵
C.①酵母菌 ②油松 ③卷柏 ④石花菜
D.①珊瑚虫 ②苏铁 ③墙藓 ④衣藻
21.(2023 益阳)海洋软体动物海蛞蝓进食一种藻类植物后身体变成绿色,并能利用该藻类相关结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海蛞蝓具有细胞壁
B.海蛞蝓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C.海蛞蝓靠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
D.海蛞蝓细胞内外无机盐含量差别大与细胞膜有关
22.(2023 益阳)日前,我国科研人员在大别山发现了新物种——大别山缺齿鼩,与2017年发现的烟黑缺齿鼩、霍氏缺齿鼩同属于哺乳纲、鼩形目、鼩鼱科、缺齿鼩鼱属。缺齿鼩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为“易危”等级。其体型小于中华田鼠(属于啮齿目);喜食昆虫、蚯蚓、蜘蛛等小动物,也吃嫩草、种子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缺齿鼩种类较多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
B.大别山缺齿鼩能促进大别山地区的物质循环
C.在大别山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D.大别山缺齿鼩与霍氏缺齿鼩之间的共同特征,少于大别山缺齿鼩与中华田鼠的共同特征
23.(2023 益阳)乌梢蛇全身黑色,行动迅速,性情温顺不咬人,常在农村房前屋后捕食老鼠,在益阳市分布广泛。乌梢蛇属于爬行动物的原因不包括( )
A.乌梢蛇的幼体、成体均用肺呼吸
B.乌梢蛇身体表面有乌黑锃亮的细鳞片
C.乌梢蛇虽然四肢退化,仍可快速爬行
D.乌梢蛇在陆地上产卵,卵内营养丰富,外有坚韧卵壳
24.(2023 邵阳)某同学学习了“动物的主要类群”后,对以下动物及其气体交换的结构进行搭配,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金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蓝鲸——肺
⑥蜥蜴——鳃
⑦草履虫——表膜
A.①②⑤⑦ B.①②③⑤ C.②⑤⑥⑦ D.①③④⑥
25.(2023 衡阳)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生活环境上看,是由陆生到水生
B.“超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越古老地层中的化石,其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D.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26.(2023 怀化)菌草技术是中国的骄傲。菌草能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下列有关食用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无成形细胞核
B.有成形细胞核
C.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没有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
27.(2023 怀化)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格中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动物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
A 蚯蚓 具有刚毛 利于运动
B 家鸽 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气囊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C 鱼 身体呈流线型 减少运动阻力
D 蜥蜴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A.A B.B C.C D.D
28.(2022 怀化)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园内现已迁入保护植物1.5万余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C.迁地保护 D.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29.(2022 怀化)2022年4月,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在天津试种,离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又更近了一步。“巨型稻”杂交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30.(2022 衡阳)“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参与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植物生长
31.(2022 常德)“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关于诗句中的植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开花
B.它们的生殖过程都不受水的限制
C.“苔”孢子生殖,“牡丹”种子生殖
D.它们都有输导组织
32.(2022 常德)学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知识后,聪聪同学整理知识清单如下,不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B.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可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
C.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不定向的变异
D.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33.(2022 娄底)生命的起源充满奥秘,吸引人们不断探索,根据已有研究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
A.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
B.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形成原始生命
34.(2022 邵阳)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
C.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5.(2022 长沙)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参与物质循环
36.(2022 益阳)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比较,可知这些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如图为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
A.酵母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最多
B.马在地球上出现早于果蝇
C.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D.动物的进化趋势是从胎生到卵生
37.(2022 湘潭)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适应干燥环境。下列不属于该类型结构的是( )
A.蚯蚓的环状体节 B.人类皮肤的角质层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鳞片
38.(2022 益阳)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
B.细菌和真菌的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C.细菌通过形成芽孢进行生殖,真菌通过形成孢子进行生殖
D.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都需要水分、有机物、适宜的温度和氧气
39.(2022 怀化)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由低等到高等是生物进化的趋势之一
C.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
D.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
40.(2022 长沙)“候鸟的欢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展示出洞庭湖生态保护区的勃勃生机。其中的麋鹿和江豚为哺乳动物,它们与候鸟的区别是( )
A.体内有脊柱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
41.(2022 郴州)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类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且有导管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2.(2022 邵阳)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B.乙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甲的抗生素
C.丙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D.甲、乙、丙属于原核生物,丁属于真核生物
43.(2022 岳阳)将某地区100多年间(a~c)桦尺蛾体色和数量的调查绘制成如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调查初期桦尺蛾都为浅色
B.桦尺蛾出现深色属于可遗传变异
C.据图分析可知浅色桦尺蛾必定灭绝
D.桦尺蛾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4.(2022 湘潭)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有关生物及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⑤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水绵、大熊猫
B.与花生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银杏
C.分类单位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也越多
D.大熊猫与丹顶鹤都属于恒温动物
45.(2022 湘潭)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者统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年份 种类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20年 1930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深色桦尺蛾 65 70 69 58 130 222 323 440
浅色桦尺蛾 451 462 445 450 303 212 128 70
A.1920~1960年,浅色桦尺蛾的数量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
B.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C.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
D.1920年前,浅色桦尺蛾能够更好的生存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46.(2023 衡阳)现代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勤劳和智慧。下列科学家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
A.遗传学之父——巴斯德
B.微生物学之父——孟德尔
C.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D.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 爱德华兹
三.解答题(共12小题)
47.(2023 长沙)如图从呼吸、运动和生殖三个方面对鲫鱼(鱼类)和蜥蜴(爬行动物)进行了比较,据图回答:
(1)补充相关内容:① ,② ,③ 。
(2)蜥蜴的卵外有坚韧的 ,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3)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鱼类与爬行动物之间有一个过渡类群,为 动物。
48.(2023 湘潭)南岳衡山是湘中地区陆地森林面积较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衡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物种宝库”之称,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黄腹角雉、大鲵、南方红豆杉、银杏等近100种动植物保护物种。
资料二:黄腹角雉是我国特有珍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食性广,属杂食性鸟类,喜食小虫子。苔藓、蕨类、山茶、交让木等植物的嫩叶、果实和种子,是典型的森林地栖型留鸟。天敌有青鼬、松鸦、豹猫等。一年产卵一窝,数量一般3~4枚,有时一年仅产1枚卵,繁殖成功率仅10%左右。
资料三:近年来,衡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自然”“森林”“鸟类”等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采取种群动态监测、栖息地保护和放置人工鸟巢等措施后,黄腹角雉等珍稀鸟类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的多样性。
(2)根据资料二的描述,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黄腹角雉的食性和被捕食特性,这些捕食关系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你认为黄腹角雉处于灭绝边缘的原因可能是 。
(3)资料三中针对黄腹角雉筑巢能力差而采取的措施是 ,各地为了有效保护黄腹角雉、南方红豆杉等珍贵动植物物种,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其中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49.(2023 张家界)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之一,它能够让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如图是某同学利用相关材料制作的几种生物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可以用来模拟鸟的呼吸,图中小气球模拟的器官的作用是 。
(2)图二是植物气孔模型,图中气球相当于 ;从充气口充入空气使气球围成的“空腔”变大,此时,植物的蒸腾作用 (填“增强”或“减弱”)。
(3)图三是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肾单位模型,用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的成分,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是 。
“肾单位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肾单位的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单位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单位的作用
(4)评价小组根据肾单位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并对其进行了评价,该模型“指标一”被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如上表)。请你指出“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的具体原因: 。
50.(2023 邵阳)新宁崀山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全国,多奇异的石头山峰、幽深的溶洞,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421种,有哺乳动物26种、鸟类94种、爬行类35种、两栖类19种、鱼类36种和昆虫816种,其中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银杉、珙桐,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云豹、锦鸡、灵猫、大鲵等。下列图示中,图一为新宁崀山著名景点辣椒峰,图二为2023年3月,在崀山发现中国最小的鸟类之一叉尾太阳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宁崀山生物种类极其丰富,其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
(2)崀山风景名胜区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 。
(3)银杉和珙桐都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它们分属种子植物两大类群的依据是 。
(4)叉尾太阳鸟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鸟卵结构中的 。
(5)珙桐与锦鸡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 。
51.(2023 岳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端牢中国饭碗,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了全球25%的粮食,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中国人实现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这背后有玉米的坚实支撑,玉米籽粒含有73%的淀粉、8.5%的蛋白质、4.3%的脂肪,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我国玉米年产量约2.7亿吨,其中作为口粮不到10%,工业消费约30%,畜禽饲料占比超过60%,被誉为“饲料之王”,我国每年消费7亿头猪,120亿只鸡,这需要消耗1.1亿吨玉米饲料。传统玉米品种丰富,近年又开发出青贮玉米、鲜食玉米等品种,满足多方面需求。
(1)据材料,我国玉米的主要用途是 。玉米品种丰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玉米籽粒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种子的 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玉米生长周期里,叶片向外界释放的物质有 。
(3)玉米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但低于其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原因是 。
52.(2023 衡阳)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如图是我们所学过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缢蛏,其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 动物。
(2)B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蜕皮,是因为 会限制其发育和长大。
(3)C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号称“农田卫士”。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
(4)E的很多特征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如身体呈 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5)F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以上六种动物分成两类,其中与D属于同一类的还有 (填字母)。
53.(2023 怀化)“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怀景秀丽,藏于天地。通道万佛山国家地质公园江河溪流密布,地形多变,丰富的环境多样性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使这里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动物、植物资源。境内有国家级保护植物:珙桐、桫椤(树蕨)、水杉、银杏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黄腹角雉、大鲵等。已记录的高等植物2589种;脊椎动物263种;昆虫1370种;大型真菌224种。
(1)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2)资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
(3)资料所例举的国家级保护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4)大鲵为两栖动物,其发育方式为 。
(5)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为一名公民应当怎样做? (写出一点即可)。
54.(2022 岳阳)甲、乙、丙分别是眼虫、大肠杆菌、病毒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
(1)如图甲乙丙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有 ,过寄生生活的是 ,原核生物是 。
(2)组成丙的物质主要有DNA和 ,若丙专门依靠乙生存,则丙的全称是 。
55.(2022 长沙)为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实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 和基因三个层次。
(2)2011年以来,我国建立了380个鸟类观测样区,159个两栖动物观测样区,70个哺乳动物观测样区和140个蝴蝶观测样区。以上观测的对象,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需在水域环境及其附近进行观测的是 。
(3)为全面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去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其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主要保护 生态系统,这也是海南长臂猿唯一的 。
(4)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俄罗斯“豹之乡”国家公园开展国际合作,建立跨境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野生东北虎开始在中俄保护地间自由迁移。这种国际合作为什么更有利于东北虎的保护? 。
56.(2022 湘西州)小庄村在“乡村振兴”活动中推广稻田养鱼项目,稻田养殖“稻花鱼”,鱼可以吃害虫,鱼粪能肥田,实现“稻、鱼”双丰收。小明调查发现稻花鱼田里有水稻、杂草、水稻螟虫、鲤鱼、青蛙。
(1)稻田里的各种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 ,稻田里的生产者是水稻和 。
(2)据小明调查的生物,写出稻花鱼田里的一条食物链; ,稻田里多条这样的食物链交错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和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稻花鱼田里种植的是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的高产水稻。这充分说明了改造作物品种可以利用 多样性的价值。
(4)请你对乡村振兴就保护环境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
57.(2022 长沙)接种疫苗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20年12月首批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接种起,我国完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截至今年6月2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8299.8万剂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
(2)接种疫苗后,依然要做好个人防护。下列行为不符合个人防护要求的是 。
A.核酸检测保持距离
B.高烧不适自我治疗
C.在外就餐公筷公勺
D.脏污口罩及时更换
(3)新冠病毒结构简单,仅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短短几年时间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需要关注的病毒株系就有5种,目前奥密克戎已取代德尔塔成为主要流行的病毒株系,这说明新冠病毒具有 的特征。我国疫苗经历了多种病毒株系的挑战,对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仍具较高的保护效力。
(4)截至今年5月12日,湖南60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1149.0万人,接种覆盖率为87.0%,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疫苗至关重要。如图为中国香港卫生署公布的我国疫苗保护效力的相关数据。请分析数据,为社区防疫宣传提供老年人“应接尽接”的理由。 。
58.(2022 岳阳)以下为生物多样性概念图及相关内容,请据图回答:
(1)① ;② ;③ 。
(2)④在生物分类上属于 纲,生物分类是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 上的相似程度进行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5小题)
1.(2023 岳阳)小唐对细菌、真菌、病毒作了列表比较,有同学对其表格进行了解读,不合理的是( )
类别 项目 X Y Z
真菌 有 无 有
细菌 无成形细胞核 无 有
病毒 无 无 有
A.X为细胞核 B.Y可能是叶绿体
C.Z一定是蛋白质 D.Z可能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A、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菌无成形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X为细胞核,A正确。
B、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是异样生活,细胞内都不含叶绿体,Y可能是叶绿体,B正确。
CD、细菌、真菌和病毒都含有遗传物质和蛋白质,Z可能是遗传物质和蛋白质,C错误,D正确。
故选:C。
2.(2023 益阳)下列关于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软体动物用足运动,大多具有贝壳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比线形动物运动更灵活
C.比较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结构特点,推测前者可能由后者进化而来
D.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可从各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因而比扁形动物更高等
【解答】解:A、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大多数软体动物具有坚硬的贝壳,如河蚌;有的贝壳退化,如鱿鱼,A正确。
B、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使环节动物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B正确。
C、比较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结构特点可知,节肢动物的结构更复杂、更高等,故推测前者可能由后者进化而来,C正确。
D、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两侧对称的动物较辐射对称的动物在进化上更为高等。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故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更高等,D错误。
故选:D。
3.(2023 益阳)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
B.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比较不同生物体蛋白质的差异,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D.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但是根据生物的进化历程,陆生生物不一定都比水生生物高等,如陆生生物蛇属于爬行动物,而水生生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就比陆生动物蛇高等,A错误。
B、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正确。
C、细胞色素c是生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一种蛋白质,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排列顺序存在差异,且其差异能反映生物间的亲缘关系,C正确。
D、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数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D正确。
故选:A。
4.(2023 怀化)人们不断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根据已有研究作出推测,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
C.在现有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D.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解答】解: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错误。
B、地质学研究表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的成分中没有氧气,B错误。
C、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因此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一般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C错误。
D.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因此,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有机小分子物质,D正确。
故选:D。
5.(2023 株洲)2022年12月《生物多样性公约》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对于珍稀濒危物种,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或遗传)多样性,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对于珍稀濒危物种,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C正确;
D、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正确。
故选:A。
6.(2023 株洲)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为单细胞个体
B.都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C.都靠孢子繁殖
D.制泡菜要用乳酸菌,做馒头要用酵母菌
【解答】解:A.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蘑菇等,A错误。
B.绝大多数细菌、真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营养方式是异养(寄生、腐生),B错误。
C.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C错误。
D.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做馒头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D正确。
故选:D。
7.(2023 株洲)海带是藻类植物,其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带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海带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海带没有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D.上述现象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解答】解:AC、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因此也没有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A错误、C正确;
B、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正确;
D、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可见,上述现象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D正确。
故选:A。
8.(2023 长沙)《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收录了七大类共135061个物种,其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病毒 B.植物 C.真菌 D.动物
【解答】解:由分析知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故选:A。
9.(2023 张家界)古诗词中描述了很多植物,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其中的“苔”和“卷柏”分别指的是( )
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
C.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解:“苔痕上阶绿”描述的植物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是假根,只有固着作用,没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卷柏”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因此属于蕨类植物。
故选:A。
10.(2023 湘潭)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它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据此判断,下列植物与满江红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
A.水绵 B.肾蕨 C.油松 D.玉米
【解答】解:A、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生活在淡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C、油松是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用种子繁殖。
D、玉米是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可见与满江红相似程度最高的是肾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3 湘潭)以下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匹配错误的是( )
A.鱼——鳃 B.青蛙——皮肤和肺
C.鳖——肺 D.丹顶鹤——肺和气囊
【解答】解:A、鱼属于鱼类,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鳃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正确;
C、鳖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C正确;
D、丹顶鹤是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D。
12.(2023 张家界)幽门螺旋菌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已知唯一能生存在人体胃中的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耐酸的菌体得以保留,不耐酸的菌体被淘汰。这一过程属于( )
A.生存斗争 B.自然选择 C.遗传现象 D.人工选择
【解答】解: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即过度繁殖;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耐酸的个体得以保留,不耐酸的个体被淘汰,这一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3 湘潭)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最有力的证据
C.哺乳类和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D.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都是定向的
【解答】解:A、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常用的基本方法,A正确。
B、比较生物的化石及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情况,是运用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对生物进化研究的方法,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B正确。
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为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所以哺乳类和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C正确。
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D。
14.(2023 张家界)如图是某同学归纳的狼在部分分类等级中的位置。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从大到小的分类等级依次是:种、属、科
B.分类等级“科”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少
C.狼群间会为了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D.图中三种动物之间,狼与狐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解答】解:A、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图中从大到小的分类等级依次是:科、属、种,A错误。
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分类等级“科”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多,B错误。
C、狼群间会为了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属于种内竞争,C正确。
D、图中三种动物之间,狼与狐同科不同属,狼与郊狼同属,所以狼与郊狼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D错误。
故选:C。
15.(2023 张家界)“元帅故里生态桑植——湖南省‘5 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2023年5月20日走进张家界市桑植县。桑植县八大公山景区内有娃娃鱼、白鸽、猕猴、红豆杉、松柏等多种动植物,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以上描述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题干中提到的“桑植县八大公山景区内有娃娃鱼、白鸽、猕猴、红豆杉、松柏等多种动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6.(2023 常德)“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以下有关鳕鱼和海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鳕鱼用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海鸥飞行时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C.鳕鱼和海鸥都有脊柱
D.海鸥和鳕鱼都是卵生
【解答】解:A、鳕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为流线型,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在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A正确。
B、海鸥属于鸟类,身体被有羽毛、前肢变为翼,用肺呼吸,有气囊,主要作用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即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B错误。
C、鳕鱼和海鸥身体里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正确。
D、海鸥和鳕鱼都是有性生殖,卵生,D正确。
故选:B。
17.(2023 常德)小薇同学在一次研学过程中,看到了水杉、肾蕨、牛蛙、蘑菇等生物。下列关于这些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杉、肾蕨都有输导组织
B.牛蛙属于外来物种
C.蘑菇属于生产者
D.牛蛙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解答】解:A、水杉属于裸子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都有输导组织,A正确;
B、牛蛙属于外来物种,威胁生物多样性,B正确;
C、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C错误;
D、牛蛙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D正确。
故选:C。
18.(2023 常德)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所示对应关系的是( )
A.Ⅰ——植物,Ⅱ——裸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B.Ⅰ——根尖,Ⅱ——分生区,Ⅲ——成熟区
C.Ⅰ——原核生物,Ⅱ——细菌,Ⅲ——真菌
D.Ⅰ——食肉目,Ⅱ——猫科,Ⅲ——犬科
【解答】解:A、植物包括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符合如图所示对应关系;
B、根尖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符合如图所示对应关系;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但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
D、食肉目动物主要分成猫科和犬科,符合如图所示对应关系。
故选:C。
19.(2023 常德)人类从未停止过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探索。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
B.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
C.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中趾越来越退化
D.许多科学家认为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是生命起源的第二步
【解答】解: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最关键的一步,A正确。
B、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达尔文地雀生活的环境中,不同的食物类型对地雀的喙形具有选择作用,B正确。
C、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四肢越来越长,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C错误。
D、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的过程属于第二步,D正确。
故选:C。
20.(2023 邵阳)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符合该图分类( )
A.①大肠杆菌 ②红豆杉 ③葫芦藓 ④海带
B.①家鸽 ②水杉 ③桃 ④水绵
C.①酵母菌 ②油松 ③卷柏 ④石花菜
D.①珊瑚虫 ②苏铁 ③墙藓 ④衣藻
【解答】解:A、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没有叶绿体,符合图中的①;红豆杉属于被子植物,有种子,符合图中的②;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叶绿体,无果实,无种子,有茎、叶的分化,符合图中的③; ④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符合图中的④,A不符合题意;
B、家鸽属于鸟类,无叶绿体,符合图中的①;水杉是裸子植物,有叶绿体,无果实,但有种子,符合图中的②;桃属于被子植物,有种子,不符合③;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符合图中的④,B符合题意;
C、酵母菌属于真菌,没有叶绿体,符合图中的①;油松是裸子植物,有叶绿体,无果实,但有种子,符合图中的②;卷柏是蕨类植物,有叶绿体,无果实,没有种子,有根、茎、叶的分化,符合图中的③;石花菜属于藻类植物,有叶绿体,无果实,无种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符合图中的④,C不符合题意;
D、珊瑚虫是动物,没有叶绿体,符合图中的①;苏铁是裸子植物,有叶绿体,无果实,但有种子,符合图中的②;墙藓属于苔藓植物,有叶绿体,无果实,无种子,有茎、叶的分化,符合图中的③;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符合图中的④,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2023 益阳)海洋软体动物海蛞蝓进食一种藻类植物后身体变成绿色,并能利用该藻类相关结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海蛞蝓具有细胞壁
B.海蛞蝓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C.海蛞蝓靠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
D.海蛞蝓细胞内外无机盐含量差别大与细胞膜有关
【解答】解:A、根据题干可知,海蛞蝓属于海洋软体动物,因此没有细胞壁,A错误;
B、根据题干可知,海蛞蝓进食一种藻类植物后身体变成绿色,并能利用该藻类相关结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正确;
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因此海蛞蝓靠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C正确;
D、细胞膜能能够控制物质进出,故海蛞蝓细胞内外无机盐含量差别大与细胞膜有关,D正确。
故选:A。
22.(2023 益阳)日前,我国科研人员在大别山发现了新物种——大别山缺齿鼩,与2017年发现的烟黑缺齿鼩、霍氏缺齿鼩同属于哺乳纲、鼩形目、鼩鼱科、缺齿鼩鼱属。缺齿鼩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为“易危”等级。其体型小于中华田鼠(属于啮齿目);喜食昆虫、蚯蚓、蜘蛛等小动物,也吃嫩草、种子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缺齿鼩种类较多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
B.大别山缺齿鼩能促进大别山地区的物质循环
C.在大别山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D.大别山缺齿鼩与霍氏缺齿鼩之间的共同特征,少于大别山缺齿鼩与中华田鼠的共同特征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缺齿鼩种类较多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A正确。
B、大别山缺齿鼩属于消费者,能促进大别山地区的物质循环。B正确。
C、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在大别山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C正确。
D、大别山缺齿鼩与霍氏缺齿鼩同属不同种,大别山缺齿鼩与中华田鼠同目不同科的共同特征。所以大别山缺齿鼩与霍氏缺齿鼩之间的共同特征,多于大别山缺齿鼩与中华田鼠的共同特征。D错误。
故选:D。
23.(2023 益阳)乌梢蛇全身黑色,行动迅速,性情温顺不咬人,常在农村房前屋后捕食老鼠,在益阳市分布广泛。乌梢蛇属于爬行动物的原因不包括( )
A.乌梢蛇的幼体、成体均用肺呼吸
B.乌梢蛇身体表面有乌黑锃亮的细鳞片
C.乌梢蛇虽然四肢退化,仍可快速爬行
D.乌梢蛇在陆地上产卵,卵内营养丰富,外有坚韧卵壳
【解答】解: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乌梢蛇属于爬行动物的原因不包括乌梢蛇虽然四肢退化,仍可快速爬行。
故选:C。
24.(2023 邵阳)某同学学习了“动物的主要类群”后,对以下动物及其气体交换的结构进行搭配,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金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蓝鲸——肺
⑥蜥蜴——鳃
⑦草履虫——表膜
A.①②⑤⑦ B.①②③⑤ C.②⑤⑥⑦ D.①③④⑥
【解答】解:①蚯蚓属环节动物,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正确。
②金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正确。
③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错误。
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错误。
⑤蓝鲸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正确。
⑥蜥蜴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错误。
⑦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用表膜呼吸,正确。
故选:A。
25.(2023 衡阳)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生活环境上看,是由陆生到水生
B.“超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越古老地层中的化石,其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D.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A错误。
B、由于抗细菌药物滥用,导致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不断繁殖,对抗药性不断积累遗传,使后代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导致抗细菌药物失去药效,从而出现“超级细菌”,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C错误。
D、生物的变异不是生物主动产生的,是生物自然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异才是有利变异,D错误。
故选:B。
26.(2023 怀化)菌草技术是中国的骄傲。菌草能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下列有关食用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无成形细胞核
B.有成形细胞核
C.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没有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
【解答】解:A、食用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食用菌属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B正确。
C、食用菌是腐生的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正确。
D、食用菌没有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样。D正确。
故选:A。
27.(2023 怀化)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格中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动物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
A 蚯蚓 具有刚毛 利于运动
B 家鸽 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气囊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C 鱼 身体呈流线型 减少运动阻力
D 蜥蜴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A.A B.B C.C D.D
【解答】解:A、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A正确;
B、家鸽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适于飞行生活,B错误;
C、鱼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适于游泳,C正确;
D、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陆地生活,D正确。
故选:B。
28.(2022 怀化)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园内现已迁入保护植物1.5万余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C.迁地保护 D.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解答】解: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和迁地保护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A、B、C均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盲目大力引进外物种,由于外来物种进入该生态系统后,会因为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会是该生态系统的平衡失调,破生物多样性。
故选:D。
29.(2022 怀化)2022年4月,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在天津试种,离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又更近了一步。“巨型稻”杂交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解答】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杂交新品种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B。
30.(2022 衡阳)“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参与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植物生长
【解答】解:“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故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植物传粉。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1.(2022 常德)“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关于诗句中的植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开花
B.它们的生殖过程都不受水的限制
C.“苔”孢子生殖,“牡丹”种子生殖
D.它们都有输导组织
【解答】解:A、苔藓属于苔藓植物,牡丹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又叫绿色开花植物,苔藓植物不能开花,错误。
B、牡丹用种子生殖,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苔藓靠孢子繁殖后代,生殖过程离不开水。错误。
C、苔藓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牡丹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生殖,是种子植物。正确。
D、苔藓没有输导组织,牡丹有发达的输导组织,错误。
故选:C。
32.(2022 常德)学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知识后,聪聪同学整理知识清单如下,不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B.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可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
C.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不定向的变异
D.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解答】解: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有力证据,该实验不能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理论依据,A错误;
B.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如胚胎学证据等,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正确;
C.生物进化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发生不定向变异的结果,C正确;
D.人类进化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阶段,D正确。
故选:A。
33.(2022 娄底)生命的起源充满奥秘,吸引人们不断探索,根据已有研究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
A.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
B.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形成原始生命
【解答】解:A、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A错误。
B、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B错误。
C、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C正确。
D、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因此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一般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D错误。
故选:C。
34.(2022 邵阳)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
C.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有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错误。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错误。
C、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正确。
故选:D。
35.(2022 长沙)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参与物质循环
【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故选:A。
36.(2022 益阳)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比较,可知这些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如图为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
A.酵母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最多
B.马在地球上出现早于果蝇
C.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D.动物的进化趋势是从胎生到卵生
【解答】解:A、从表中数据可发现,人与酵母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亲缘关系最远,不是酵母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最多。不合理。
B、通过表格信息可知,人与马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比人与果蝇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小,不能说明马在地球上出现早于果蝇。不合理。
C、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人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为0,故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合理。
D、动物的进化趋势是从卵生到胎生,不合理。
故选:C。
37.(2022 湘潭)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适应干燥环境。下列不属于该类型结构的是( )
A.蚯蚓的环状体节 B.人类皮肤的角质层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鳞片
【解答】解:陆生动物指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其中几乎都是呼吸空气的动物,地下动物中,有些是靠呼吸孔隙水中的溶解氧而生存的微小动物,亦属陆生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而呼吸空气、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身体的支撑和运动、保护卵等等有关的结构都很发达。为了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蝗虫等昆虫的外骨骼;人的皮肤;蜥蜴等爬行动物的细鳞且有角质层。而蚯蚓的环状体节,可以增加它运动的灵活性,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的运动。
故选:A。
38.(2022 益阳)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
B.细菌和真菌的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C.细菌通过形成芽孢进行生殖,真菌通过形成孢子进行生殖
D.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都需要水分、有机物、适宜的温度和氧气
【解答】解:AB、由分析知道:细菌和真菌的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二者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A正确,B错误。
C、细菌通过形成分裂进行生殖,真菌通过形成孢子进行生殖,C错误。
D、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都需要水分、有机物、适宜的温度,有些细菌生活不需要氧气,如乳酸菌等,D错误。
故选:A。
39.(2022 怀化)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由低等到高等是生物进化的趋势之一
C.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
D.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
【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A错误。
B、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正确。
C、氧气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必要物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C正确。
D、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D正确。
故选:A。
40.(2022 长沙)“候鸟的欢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展示出洞庭湖生态保护区的勃勃生机。其中的麋鹿和江豚为哺乳动物,它们与候鸟的区别是( )
A.体内有脊柱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
【解答】解:体温恒定、体内有脊柱、用肺呼吸是哺乳类和鸟类都具有的特征。从生殖方式来说鸟类是卵生,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
故选:C。
41.(2022 郴州)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类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且有导管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解:A、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
B、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B错误。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根茎叶中有了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C正确。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D正确。
故选:B。
42.(2022 邵阳)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B.乙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甲的抗生素
C.丙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D.甲、乙、丙属于原核生物,丁属于真核生物
【解答】解:A、甲细菌都是单细胞的,错误。
B、乙青霉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甲细菌的抗生素,正确。
C、人体内有三道免疫防线,所以病毒侵入人体,不一定会使人患病,错误。
D、甲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乙青霉、丁酵母菌属于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丙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错误。
故选:B。
43.(2022 岳阳)将某地区100多年间(a~c)桦尺蛾体色和数量的调查绘制成如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调查初期桦尺蛾都为浅色
B.桦尺蛾出现深色属于可遗传变异
C.据图分析可知浅色桦尺蛾必定灭绝
D.桦尺蛾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解:A、据图可见:a期桦尺蛾都为浅色,正确。
B、桦尺蛾出现深色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变异,正确。
C、浅色桦尺蛾不一定灭绝,错误。
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达尔文认为保护色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
故选:C。
44.(2022 湘潭)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有关生物及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⑤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水绵、大熊猫
B.与花生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银杏
C.分类单位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也越多
D.大熊猫与丹顶鹤都属于恒温动物
【解答】解:A、①无种子,应该代表的生物是孢子植物﹣﹣水绵;⑤胎生,代表的生物是哺乳动物﹣﹣大熊猫。正确。
B、银杏与花生都具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故二者亲缘关系最近。正确。
C、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错误。
D、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丹顶鹤是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正确。
故选:C。
45.(2022 湘潭)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者统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年份 种类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20年 1930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深色桦尺蛾 65 70 69 58 130 222 323 440
浅色桦尺蛾 451 462 445 450 303 212 128 70
A.1920~1960年,浅色桦尺蛾的数量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
B.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C.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
D.1920年前,浅色桦尺蛾能够更好的生存
【解答】解:A、据表中数据可见:1920~1960年,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A正确。
B、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浅色和深色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以遗传给后代,B正确。
C、环境改变后,浅色的桦尺蠖不能适应环境,大量死亡。剩下的深色桦尺蠖,能适应环境,并把自己的基因型遗传给后代,深色的桦尺蠖比例不断的增加。C错误。
D、据表中数据可见:1920年前,浅色桦尺蛾能够更好的生存。D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46.(2023 衡阳)现代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勤劳和智慧。下列科学家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
A.遗传学之父——巴斯德
B.微生物学之父——孟德尔
C.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D.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 爱德华兹
【解答】解:A、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A错误。
B、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B错误。
C、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利用基因得多样性培育出来“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C正确。
D、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的试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把胚胎移植进母体的子宫内,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中进行,直至发育成熟,分娩产出。被世人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美国生理学家罗伯特 爱德华兹荣获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正确。
故选:CD。
三.解答题(共12小题)
47.(2023 长沙)如图从呼吸、运动和生殖三个方面对鲫鱼(鱼类)和蜥蜴(爬行动物)进行了比较,据图回答:
(1)补充相关内容:① 肺 ,② 游泳 ,③ 陆地 。
(2)蜥蜴的卵外有坚韧的 卵壳 ,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3)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鱼类与爬行动物之间有一个过渡类群,为 两栖 动物。
【解答】解:(1)(2)鲫鱼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鳞片,可以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其适应环境的特征包括: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完全用肺进行呼吸,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这些特点使蜥蜴适于陆地生活。
(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鱼类与爬行动物之间有一个过渡类群,为两栖动物。
故答案为:(1)肺;游泳;陆地。
(2)卵壳。
(3)两栖。
48.(2023 湘潭)南岳衡山是湘中地区陆地森林面积较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衡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物种宝库”之称,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黄腹角雉、大鲵、南方红豆杉、银杏等近100种动植物保护物种。
资料二:黄腹角雉是我国特有珍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食性广,属杂食性鸟类,喜食小虫子。苔藓、蕨类、山茶、交让木等植物的嫩叶、果实和种子,是典型的森林地栖型留鸟。天敌有青鼬、松鸦、豹猫等。一年产卵一窝,数量一般3~4枚,有时一年仅产1枚卵,繁殖成功率仅10%左右。
资料三:近年来,衡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自然”“森林”“鸟类”等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采取种群动态监测、栖息地保护和放置人工鸟巢等措施后,黄腹角雉等珍稀鸟类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基因(遗传) 的多样性。
(2)根据资料二的描述,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黄腹角雉的食性和被捕食特性,这些捕食关系的形成是长期 自然选择 的结果。你认为黄腹角雉处于灭绝边缘的原因可能是 黄腹角雉产卵少且卵的繁殖成功率低 。
(3)资料三中针对黄腹角雉筑巢能力差而采取的措施是 放置人工鸟巢 ,各地为了有效保护黄腹角雉、南方红豆杉等珍贵动植物物种,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其中 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解答】解:(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2)根据资料二的描述,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黄腹角雉的食性和被捕食特性,是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这些捕食关系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据题意可知:黄腹角雉处于灭绝边缘的原因可能是黄腹角雉产卵少且卵的繁殖成功率低。
(3)资料三中针对黄腹角雉筑巢能力差而采取的措施是放置人工鸟巢,各地为了有效保护黄腹角雉、南方红豆杉等珍贵动植物物种,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1)基因(遗传);
(2)自然选择;黄腹角雉产卵少且卵的繁殖成功率低;
(3)放置人工鸟巢;建立自然保护区。
49.(2023 张家界)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之一,它能够让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如图是某同学利用相关材料制作的几种生物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可以用来模拟鸟的呼吸,图中小气球模拟的器官的作用是 辅助呼吸 。
(2)图二是植物气孔模型,图中气球相当于 保卫细胞 ;从充气口充入空气使气球围成的“空腔”变大,此时,植物的蒸腾作用 增强 (填“增强”或“减弱”)。
(3)图三是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肾单位模型,用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的成分,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是 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
“肾单位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肾单位的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单位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单位的作用
(4)评价小组根据肾单位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并对其进行了评价,该模型“指标一”被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如上表)。请你指出“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的具体原因: 不能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橡皮管无法过滤和重吸收) 。
【解答】解:(1)鸟类有气囊,具有贮存空气的功能,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图1可以用来模拟鸟的呼吸,那么图中的小气球相当于气囊,能辅助呼吸;大气球表面缠绕着红蓝细线,说明大气球模拟的器官是肺,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2)图2是植物气孔模型,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图中气球相当于保卫细胞;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因此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是血细胞和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4)根据评价表,指标二待改进的意见是不能模拟肾单位的作用,故待改进的原因是不能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橡皮管无法过滤和重吸收)。
故答案为:
(1)辅助呼吸。
(2)保卫细胞;增强。
(3)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4)不能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橡皮管无法过滤和重吸收)。
50.(2023 邵阳)新宁崀山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全国,多奇异的石头山峰、幽深的溶洞,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421种,有哺乳动物26种、鸟类94种、爬行类35种、两栖类19种、鱼类36种和昆虫816种,其中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银杉、珙桐,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云豹、锦鸡、灵猫、大鲵等。下列图示中,图一为新宁崀山著名景点辣椒峰,图二为2023年3月,在崀山发现中国最小的鸟类之一叉尾太阳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宁崀山生物种类极其丰富,其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基因的多样性 。
(2)崀山风景名胜区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 生态平衡 。
(3)银杉和珙桐都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它们分属种子植物两大类群的依据是 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
(4)叉尾太阳鸟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鸟卵结构中的 卵黄 。
(5)珙桐与锦鸡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 珙桐比锦鸡少系统 。
【解答】解:(1)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新宁崀山生物种类极其丰富,其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上是指基因的多样性。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崀山风景名胜区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也叫生态平衡。
(3)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银杉属于裸子植物,珙桐属于被子植物它们分属种子植物两大类群的依据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4)卵黄属又称蛋黄,是卵生动物卵中的营养物质,鸟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其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卵黄。
(5)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珙桐与锦鸡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珙桐比锦鸡少系统。
故答案为:
(1)基因的多样性;
(2)生态平衡;
(3)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4)卵黄;
(5)珙桐比锦鸡少系统。
51.(2023 岳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端牢中国饭碗,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了全球25%的粮食,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中国人实现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这背后有玉米的坚实支撑,玉米籽粒含有73%的淀粉、8.5%的蛋白质、4.3%的脂肪,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我国玉米年产量约2.7亿吨,其中作为口粮不到10%,工业消费约30%,畜禽饲料占比超过60%,被誉为“饲料之王”,我国每年消费7亿头猪,120亿只鸡,这需要消耗1.1亿吨玉米饲料。传统玉米品种丰富,近年又开发出青贮玉米、鲜食玉米等品种,满足多方面需求。
(1)据材料,我国玉米的主要用途是 畜禽饲料 。玉米品种丰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基因 多样性。
(2)玉米籽粒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种子的 胚乳 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玉米生长周期里,叶片向外界释放的物质有 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
(3)玉米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但低于其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原因是 玉米进行生命活动会消耗其中一些淀粉 。
【解答】解:(1)材料显示:我国玉米年产量约2.7亿吨,其中作为口粮不到10%,工业消费约30%,畜禽饲料占比超过60%,被誉为“饲料之王”。可见我国玉米的主要用途是畜禽饲料。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玉米品种丰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
(2)一般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所以玉米籽粒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种子的胚乳中。玉米生长周期里,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分别向外界释放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3)玉米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但低于其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原因是玉米自身进行生命活动会消耗其中一些淀粉。
故答案为:(1)畜禽饲料;基因
(2)胚乳;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3)玉米进行生命活动会消耗其中一些淀粉
52.(2023 衡阳)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如图是我们所学过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缢蛏,其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 软体 动物。
(2)B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蜕皮,是因为 外骨骼 会限制其发育和长大。
(3)C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号称“农田卫士”。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
(4)E的很多特征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如身体呈 流线 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5)F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胎生、哺乳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以上六种动物分成两类,其中与D属于同一类的还有 CEF (填字母)。
【解答】解:(1)A是缢蛏,身体柔软,其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因此属于软体动物。
(2)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会限制其发育和长大,因此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蜕皮。
(3)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4)E属于鸟类,很多特征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如有大型的翼,用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等。
(5)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
(6)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题干中的A缢蛏、B蝗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C青蛙、D蜥蜴、E鸟、F家兔的体内都具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因此与D属于同一类的还有CEF。
故答案为:
(1)软体。
(2)外骨骼。
(3)鳃。
(4)流线。
(5)胎生、哺乳。
(6)CEF。
53.(2023 怀化)“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怀景秀丽,藏于天地。通道万佛山国家地质公园江河溪流密布,地形多变,丰富的环境多样性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使这里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动物、植物资源。境内有国家级保护植物:珙桐、桫椤(树蕨)、水杉、银杏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黄腹角雉、大鲵等。已记录的高等植物2589种;脊椎动物263种;昆虫1370种;大型真菌224种。
(1)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种 。
(2)资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
(3)资料所例举的国家级保护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珙桐 。
(4)大鲵为两栖动物,其发育方式为 变态发育 。
(5)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为一名公民应当怎样做?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写出一点即可)。
【解答】解:(1)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所以资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类的多样性。
(3)资料所列举的国家级保护植物有珙桐、桫椤(树蕨)、水杉、银杏,珙桐属于被子植物,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水杉和银杏属于裸子植物。
(4)大鲵为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5)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当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等。
故答案为:(1)种
(2)生物种类
(3)珙桐
(4)变态发育
(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合理即可)
54.(2022 岳阳)甲、乙、丙分别是眼虫、大肠杆菌、病毒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
(1)如图甲乙丙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有 甲 ,过寄生生活的是 乙、丙 ,原核生物是 乙 。
(2)组成丙的物质主要有DNA和 蛋白质 ,若丙专门依靠乙生存,则丙的全称是 大肠杆菌噬菌体 。
【解答】解:(1)眼虫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在大肠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眼虫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
(2)组成丙病毒的物质主要有DNA和蛋白质。丙是专门寄生在乙大肠杆菌细胞中的病毒,也叫大肠杆菌噬菌体。
故答案为:
(1)甲;乙、丙;乙
(2)蛋白质;大肠杆菌噬菌体
55.(2022 长沙)为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实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 和基因三个层次。
(2)2011年以来,我国建立了380个鸟类观测样区,159个两栖动物观测样区,70个哺乳动物观测样区和140个蝴蝶观测样区。以上观测的对象,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蝴蝶 ,需在水域环境及其附近进行观测的是 两栖动物 。
(3)为全面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去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其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主要保护 森林 生态系统,这也是海南长臂猿唯一的 栖息地 。
(4)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俄罗斯“豹之乡”国家公园开展国际合作,建立跨境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野生东北虎开始在中俄保护地间自由迁移。这种国际合作为什么更有利于东北虎的保护? 国际合作使东北虎的生存空间增大,能获得更多的食物;有利于丰富基因多样性,减少因近亲繁殖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 。
【解答】解:(1)“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基因三个层次。
(2)2011年以来,我国建立了380个鸟类观测样区,159个两栖动物观测样区,70个哺乳动物观测样区和140个蝴蝶观测样区。以上观测的对象,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蝴蝶。蝴蝶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需在水域环境及其附近进行观测的是两栖动物,因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3)海南岛森林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是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的全球唯一栖息地,生长着亿年前恐龙时代的植物活化石——树蕨(桫椤)。海南五指山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片区之一,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4)国际合作使东北虎的生存空间增大,能获得更多的食物;有利于丰富基因多样性,减少因近亲繁殖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
(2)蝴蝶;两栖动物。
(3)森林;栖息地。
(4)国际合作使东北虎的生存空间增大,能获得更多的食物;有利于丰富基因多样性,减少因近亲繁殖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
56.(2022 湘西州)小庄村在“乡村振兴”活动中推广稻田养鱼项目,稻田养殖“稻花鱼”,鱼可以吃害虫,鱼粪能肥田,实现“稻、鱼”双丰收。小明调查发现稻花鱼田里有水稻、杂草、水稻螟虫、鲤鱼、青蛙。
(1)稻田里的各种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 生态系统 ,稻田里的生产者是水稻和 杂草 。
(2)据小明调查的生物,写出稻花鱼田里的一条食物链; 水稻→水稻螟虫→鲤鱼(水稻→水稻螟虫→青蛙;杂草→水稻螟虫→鲤鱼;杂草→水稻螟虫→青蛙) ,稻田里多条这样的食物链交错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和 能量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稻花鱼田里种植的是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的高产水稻。这充分说明了改造作物品种可以利用 基因 多样性的价值。
(4)请你对乡村振兴就保护环境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1、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2、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
3、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
4、分类投放垃圾。 。
【解答】解:(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稻田里水稻和杂草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2)稻田里的食物链有:水稻→水稻螟虫→鲤鱼;水稻→水稻螟虫→青蛙;杂草→水稻螟虫→鲤鱼;杂草
水稻螟虫→青蛙;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从而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4)对乡村振兴就保护环境的建议:
1、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2、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