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3 19:26:21

文档简介

武汉市重点中学 2025 届高二 10 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 3分,合计 45分)
1、实验测得: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kJ热量;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
态水和 CO2,放出 890.3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
-1
A.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 mol B.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
-1
C.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 mol D.2H2(g)+O2(g)=2H2O(l)ΔH=-571.6kJ
2、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
C.在 K2SO4溶液与 BaCl2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做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将铝片改为铝粉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 H2O2分解制 O2,加入 MnO2作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增加木炭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 中 SO2转化率不可能达到 100%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碳酸钙粉末比块状反应要快
4、下列关于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温度的办法可使非自发反应转变为自发反应
B.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熵值减小的反应不可能是自发反应
D.相同物质的量同一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依次减小
5、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BaSO4(s)+4H2(g) BaS(s)+4H2O(g)ΔH>0。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在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加入 H2,BaSO4的转化率不变
B.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可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
C.在恒容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D.该反应(ΔS>0)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6、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 2~4min内生成 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CO2)=0.1mol L
-1 min-1
B.反应在 2~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C.反应开始 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D.4min后,反应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c(H+)减小
1
{#{QQABaQCEogioAABAAAhCAwEACgGQkACCCKoGwAAEIAAAQAFABAA=}#}
7、下列是德国化学家哈伯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其中关于反应调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是为了减少副反应及对设备的腐蚀
B.操作②和③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又可提高产品产率
C.操作④⑤可提高原料利用率,但不能显著提高反应速率
D.操作③中选择 500℃主要是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同时兼顾反应速率
8、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 1molHCl(g)中的 H-Cl键需要吸收 bkJ能量
B.反应 H2(g)+Cl2(g)=2HCl(g),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2molHCl(l)分解成 1molH2(g)和 1molCl2(g)需要吸收 c kJ热量
D.H2(g)+Cl2(g)=2HCl(g) ΔH=(a-b)kJ mol
-1
9、合成氨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不同容器中发生反应,使用催化剂可能使相同时间内 H2的转化率更高
B.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增大氨气浓度,平衡将逆向移动,氨气产率下降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下降
D.其他条件不变,降低 NH3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
10、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A 和 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A(g)+xB(g) 2C(g),达到平衡
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
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min~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反应方程式中的 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D.30min时减小压强,40min时升高温度
11、对于可逆反应 2NO2(g) N2O4(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 2v(N2O4)正=v(NO2)逆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 ΔH<0
C.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状态后,再充入一定量的 NO2,NO2转化率将减小
D.恒温恒容条件下,若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
{#{QQABaQCEogioAABAAAhCAwEACgGQkACCCKoGwAAEIAAAQAFABAA=}#}
12、NO在催化剂条件下可被 H2还原为无害物质,反应为:
2H2(g)+2NO(g) N2(g)+2H2O(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按 c(NO)∶
c(H2)=1∶1充入,反应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不用催化剂,M点平衡转化率会降至 O点
B.N点比 M点的平衡常数大
C.若投料比不变,增大起始时 c(NO)和 c(H2),可以提高 NO平衡转化率
D.其它条件不变,将水蒸气分离出来,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和 NO平衡转化率
13、将 5molH2O(g)和 1molCH4(g)混合气体通入 2L 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
应:CH4(g)+H2O(g) CO(g)+3H2(g)。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10min末测定 CH4的浓度为 0.2mol/L,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1 -1
A.从反应开始到 10min,H2的生成速率 v(H2)=0.24mol L min
B.若单位时间内消耗 a molCH4,同时产生 3a molH2,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少量氦气,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氢气产率下降
D.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4、利用计算机技术测得在甲、乙两种催化剂作用下由正丁烷(g)制备 1-丁烯(g)的反应历程如下,其
中甲、乙催化剂表面的物种均用 号标注,过渡态均用 TS表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选用催化剂甲时的最高能垒(活化能)为 2.52eV
B.选用催化剂乙时,相对能量从 0.00eV→0.29eV的过程为正丁烷的吸附过程
C.C4H10(g)=C4H8(g)+H2(g)为吸热反应
D.若只从平均反应速率快慢角度考虑,生产中适宜选用催化剂乙
15、25℃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A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2A(g) = 4B(g)+C(g),②2B(g) D(g)。反应体系中 A、B、C的分压随
时间 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t1时刻 A物质反应完全
C.25℃时,反应②的分压平衡常数 Kp=1/8 kPa
-1
D.当 C、D的分压相等时,反应②中 B的转化率为 20%
3
{#{QQABaQCEogioAABAAAhCAwEACgGQkACCCKoGwAAEIAAAQAFABA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合计 55分)
16(12分)利用右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 50mL0.25mol/L 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溶液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 50mL0.55mol/LNaOH 溶液,并测出其温度;
③将 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
热为-57.3kJ/mol)_________________ _。
(2)倒入 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填入字母代号)________。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D.一次缓慢倒入
(3)使硫酸与 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填入字母代号)________。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左右搅动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动
(4)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 起始温度 t1/℃
终止温度 t2/℃
实验次数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2 27.0 27.4 27.2 32.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2 26.3 29.8
①近似认为 0.55mol/L NaOH 溶液和 0.25mol/L 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 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
容 c=4.18J/(g ℃)。则中和热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②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绝对值比 57.3稍小,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多选记零分)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2SO4溶液的温度
c.量取硫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d.分多次把 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17(14分)试回答下列各问题:
Ⅰ.(1)如图Ⅰ所示是 1molNO2和 CO 反应生成 CO2和 NO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 NO2和 CO 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
①已知:H2(g)+Cl2(g)=2HCl(g)ΔH=-185kJ/mol;键能:H-H 键的键能为 436kJ/mol,Cl-Cl 键的键能
为 247kJ/mol,则 H-Cl键的键能为 。
4
{#{QQABaQCEogioAABAAAhCAwEACgGQkACCCKoGwAAEIAAAQAFABAA=}#}
②上图Ⅱ表示氧族元素中的氧、硫、硒(Se)、碲生成 1mol 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这组焓变数
据可确定 a、b、c、d分别代表的元素,试写出硒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H2O(g)=H2O(l) ΔH1=-Q1kJ/mol; C2H5OH(g)=C2H5OH(l) ΔH2=-Q2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ΔH3=-Q3kJ/mol
若使 23gC2H5OH(l)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是 kJ(用含 Q字母表示)。
Ⅱ.氨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制冷剂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合成氨。
①合成氨时,还原铁粉的作用是________。
②锥形瓶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滴有几滴酚酞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
锥形瓶中溶液变红,则气体 X的成分为 N2、水蒸气、 和 。
(5)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 SUNCAT 的锂循环系统,可持续
合成氨,其原理如右下图所示。
①图中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Ⅲ中能量转化的方式是________(填“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或“化
学能转变为电能”)。
(6)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液氨气化时___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18(12分)研究氮氧化合物的治理是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
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常用试剂,已知:2NO(g)+Cl2(g) 2ClNO(g)ΔH<0
①一定温度下,将 2molNO与 2molCl2置于 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若该反应 4min后达平衡,此时压
-1 -1
强是初始的 0.8 倍,则平均反应速率 v(Cl2)___________mol L min 。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___(填入字母代号)。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NO和 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 1molNO同时生成 1molClNO
②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提高 NO 的转化率,其他条件不变时,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填
选项序号字母)。 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体积 C.再充入 Cl2气体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③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 NO(g)和
Cl2(g),平衡时 ClNO的体积分数随 n(NO)/n(Cl2)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
当 n(NO)/n(Cl2)=3.0时,达到平衡状态,ClNO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中 D、
E、F三点中的___________点。
(2)已知 2NO(g)+O2(g) 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①2NO(g) N2O2(g)(快), v1正=k
2
1正c (NO),v1逆=k1逆c(N2O2)
②N2O2(g)+O2(g) 2NO2(g)(慢), v2正=k2正c(N2O2) c(O2),v2逆=k
2
2逆c (NO2)
比较反应①的活化能 E1与反应②的活化能 E2的大小:E1___________E2(填“>”、“<”或“=”);
2NO(g)+O2(g) 2NO2(g)的平衡常数 K与上述反应速率常数 k1正、k1逆、k2正、k2逆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5
{#{QQABaQCEogioAABAAAhCAwEACgGQkACCCKoGwAAEIAAAQAFABAA=}#}
19(17分)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与 CO2相似,羰基硫(COS)中所有原子最外层也都满足 8电子结构,COS电子式可表示为_______。
(2)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 CO2 C+O2(ΔH>0,ΔS<0)来消除 CO2对环境的影响。
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 ___。
(3)CO2和 H2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取甲醇,反应如下:CO2(g)+3H2(g) CH3OH(g)+H2O(g)ΔH=-49kJ/mol。
①在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CO2和 3molH2,发生上述反应。若 10 分钟后,容器内压强为
原来的 0.625倍,则 0到 10分钟,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已知某温度下,K=16/3。该温度下,测得容器中
c(CO2)=0.30mol L
1、c(H2)=c(CH3OH)=c(H2O)=0.75mol L
-1,此时,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 v 正_______v 逆(选
填“>”、“<”或“=”)。
(4)向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 CO2 和 H2,在不同催
化剂(M型、N型)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CO2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变化如右图示。
①使用__________(选填 M、N)型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更高。
②a点处,v 正__________v 逆(选填“>”、“<”或“=”)。
③b点不同催化剂作用下,CO2的转化率相同且均有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6
{#{QQABaQCEogioAABAAAhCAwEACgGQkACCCKoGwAAEIAAAQAFABAA=}#}武汉市重点中学 2025 届高二 10 月考高二化学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B A C A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
答案 A D C C D A D
【16题答案】(合计 12分)
(1)1/2 H2SO4(aq)+NaOH(aq)=1/2 Na2SO4(aq)+H2O(l) ΔH=-57.3kJ/mol(3 分)(未注明物质状态不
得分);(2)C(2分);(3)D(2分);(4)①-56.8kJ/mol(2分)(无单位不得分);②abd(3分)
(每漏选一个扣 1分)(错选记零分)。
【17题答案】(合计 14分)
(1)NO2(g)+CO(g)= NO(g)+CO2(g)ΔH1=-234kJ/mol(2分);(2)①434kJ/mol(1分)(无单位不得分);
②H2Se(g)=Se(s)+H2(g) ΔH=-81kJ/mol(2 分)(无状态不得分);(3)1.5Q1-0.5Q2+0.5Q3(2 分)。(4)
①作催化剂(1分);②H2、NH3(各 1 分,共 2分);(5)①Li3N+3H2O=3LiOH+NH3↑(2分);②电能转变
为化学能(1分);(6)吸收(1分)。
【18题答案】(每空 2分,合计 12分)
(1)①0.1;AC;②BC;③F。(2)<;(k1正×k2正)/(k1逆×k2逆)。
【19题答案】(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2分,合计 17分)
(1) ;(2)不可行(1 分),当一个反应的 ΔG=ΔH-TΔS<0 时反应可自发进行,而该反应
的 ΔH>0、ΔS<0,则 ΔG>0,所以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不具有工业推广的价值。(3)①0.225mol L-1 min-1;
c(CH3OH)c(H② 2
O)
3 ;>;(4)①N;②>;③b点不同催化剂下,CO2的转化率相同,此时反应达到平衡,该反c(CO2)c (H2)
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转化率降低。
【15题解析】由题中反应式可知,反应①不是可逆反应,能够进行完全,假如向容器中加入2molA相当于加入4molB和
1mol C,4molB再发生反应②生成D,反应②为可逆反应,根据图中t1时刻B、C压强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据此列
出三段式计算解答。设起始加入2molA,发生反应①生成4molB和1mol C,再设4molB发生反应②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x,
2B(g) D(g)

起始(mol) 4 0
列出三段式:
转化(mol) 2x x
平衡(mol) 4 2x x
平衡时,容器中含有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2x)+x+1=(5-x)mol
p(B)=[(4-2x)/(5-x)]×p 总=16kPa (Ⅰ) p(C)=[1/(5-x)]×p 总=20kPa (Ⅱ)
联立方程,解得:p 总=68kPa,x=1.6mol。即:n 总=5-1.6=3.4mol,∴p(D)=(1.6mol/3.4mol)×68kPa=32kPa
2 2 -1
kp=p(D)/p (B)=32kPa/(16kPa) =1/8 kPa 。故 C 正确。
D解析:p(C)= p(D),则 n(C)=n(D)=1mol,上述反应②中消耗 2molB,故 B 的转化率为:2/4 ×100%=50%,故 D 错误。
【16题解析】(4)①4次温度差分别为:3.4℃,5.1℃,3.3℃,3.5℃,第2组数据无效,其他三次温度差平均值= 3.4℃。
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 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 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 ΔT=3.4℃,则生成 0.025mol 水放出的热量
-1
为 Q=c m ΔT=4.18J g ℃× 100g× 3.4℃ =1421.2J,即 1.4212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ΔH=-1.4212kJ÷
-1
0.025mol=-56.8kJ mol 。
{#{QQABaQCEogioAABAAAhCAwEACgGQkACCCKoGwAAEIAAAQA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