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运用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连句成段等方法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3.运用课堂学习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两小儿运用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总结辩论技巧。
4.通过角色表演,感悟两小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了解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及依据。
2.总结辩论技巧,感悟人物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堂学习单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导学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任务
同学们,第五单元我们的任务主题是“崇尚科学精神,争当超级小辩手”(出示思维导图),“超级辩手招募令”发布后,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这节课,我们开启任务一“拜师学辩小学堂”。让我们看看在《两小儿辩日》中,能学到哪些辩论小妙招。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活动一:交流预习、读辩论故事请看
活动一(出示)交流预习,读辩论故事。
课前同学们借助导学单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出示导学单),小组内做了交流,下面请小组上台汇报。
第一题。(指名小组)
1.第一组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刚才小组带领大家读准了字音,尤其是运用了据意定音这个方法,非常棒。
2.朗读课文:攻克了读音难关,我们来读一读课文,请这一列同学接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评:同学们朗读课文,正确流利。
3.第二组汇报:
(1)教师补充:我想来补充一下,(课件出示)备课时我查找资料,《采薇》里说“戎车既驾,四牡业业”,这就是当时四匹马拉的车,车盖就是上面的圆形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可以遮阳挡雨。盘盂,圆形为盘,方形为盂,是古代盛物的器皿。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时候,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查找资料。
(2)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运用了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疏通了文意,讲出了故事内容,很不简单。
4.朗读课文:
(1)理解了课文意思,就可以根据意思读好句子的停顿。找一位同学来读课文,我来标注(教师在屏幕上进行标注)。
(2)读好停顿,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故事。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
5.过渡:故事内容我们理解了,我们来看看故事中还蕴含着什么辩论小妙招呢。
三、活动二:合作探究,习辩论技巧
1.过渡:两小儿辩日,辩的是什么?(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的远近问题)那么他们是怎么辩的呢?我们来小组合作学习。(出示活动二)
2.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要求,学生读要求。我们限时6分钟,开始吧。
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来派代表来汇报?(指名小组上台汇报)4.总结技巧一:
(1)两小儿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近大远小、近热远凉)
你们在生活中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大山、暖气、气球、炉火、泉标等)
(2)两小儿就是运用生活中发现的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辩论技巧一。(板贴: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5.朗读指导,总结技巧二,再现辩斗场景:大家想不想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1)请两位同学来现场辩论一下。(两生分角色读)
(2)刚才这样读是在辩斗吗?(辩斗变大)那怎么读才是辩斗?(学生汇报:语气坚定,据理力争,气势强大等)
(3)辩论除了表明观点和理由外,还要从气势上压倒对方,哪句话最能体现气势强大?(学生交流,反问句)请你来读一读(两生读反问句)。这是辩论的第二个技巧:反问语气增强气势。(板贴)请两位同学分角色再来读一读。
(4)全班辩斗:让我们摆好阵势,辩斗起来。(男女生读)评:语气坚定、据理力争。(全班分组读)
评:针锋相对、气场强大。
6.填空读,尝试背诵:增加点难度,这样可以吗?(出示课文原文填空)自己试一试。(学生练习)指名学生分角色读。
7.过渡:同学们通过朗读再现了辩论场景,让我们来现场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吧!
四、活动三:角色表演,悟科学精神
1.角色表演要求:(出示活动三)
演这个故事,有三种难度等级,谁来读一读评价标准?
(指名读)
每个小组先确定选择几颗星的难度等级,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排练、表演。开始吧!
2.小组上台表演展示:
第一组:大家评价一下,他们挑战可以成功吗?
说说理由。
第二组:创造性的加入了孔子的语言、动作、神态,再现了辩论的场景,祝贺挑战成功。
3.感悟两小儿精神:
(1)两小儿为什么不能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呢?(扮演两小儿的学生谈想法)
教师总结:不能,两人是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一个是视觉角度,一个是触觉角度;他们的观点都有事实和依据作为支撑,有理有据,不能说服对方。(出示课件)
(2)从两小儿身上,你能学到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4.感悟孔子精神:
(1)问表演孔子的学生:你为什么不能做出判断?(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2)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啊?(出示孔子简介,孔圣人、至圣先师、儒家思想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学识如此渊博,为什么还不能决呢?(受时代限制,科技不发达,确实无法测量太阳到地球距离有多远。孔子确实不知道。)
(3)两小儿是两个小孩子,随便说两句,随便决断一下,不行吗?(学生说自己的理解)这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课件,学生齐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真正的智者,不仅仅是学识渊博,还要具有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科学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啊!(板书实事求是、谦虚谨慎)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到了两个辩论技巧,感悟了两小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辩论技巧,期待大家在辩论会上精彩的表现。【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反问语气增强气势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实事求是
谦虚谨慎
附练习
一、给加点字标注拼音。
1.辩斗( )盘盂( )
2.此不为(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孰( )为( )汝( )多知( )乎?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以_______2.日中_______
3.决_______4. 沧沧凉凉_______
5.探汤_______6.知_______
三、朗读并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四、写一写。这节课,我学会了两个辩论技巧: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