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初读古诗,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扫清字词障碍,要求:
①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②借助课本注释或者工具书了解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③想想这三首古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学习任务二:初读《浪淘沙》,了解诗意
读懂诗歌,理解诗意,并作批注。
学习任务三:想象画面 感受气势
1.品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朗读,思考: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2.品读“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诗中不仅有画面,有声音,还有故事呢!这首诗中,诗人由眼前的黄河联想到哪个民间故事呢?(指名读)
(2)提问:诗人为什么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一
◆着重正音:
九曲(qū) 浪淘风簸(bǒ) 南朝(cháo) 净无苔(tái) 畦(qí) 绕(rào) 闼(tà)
◆着重辨形:
“簸”要注意下部左边的“其”,最后一点要小。
“绕”中“尧”是声旁,有一首“尧字歌”可以用于辨字:
尧字歌
用水浇,用火烧;手儿挠,尾巴翘;
日出东方天刚晓,左边绞丝弯弯绕。
骁勇善战骑上马,丰衣足食才富饶。
(3)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正音。
(4)齐读,读出节奏。(课件出示)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学习任务二
略
学习任务三:
我仿佛看到了黄河弯弯曲曲,仿佛听到了黄河奔腾激荡的声音。
(1)《牛郎织女》
(2)诗人先是表示自己要逆流而上,到黄河的源头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传说中的银河,进而生发出“同到牵牛织女家“的浪漫感慨。
第18课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四:学习古诗,掌握方法
学习《江南春》
看到诗题,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
初读感知,读出诗味。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借助注释学习前两句诗,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春景?
借助注释学习后两句诗,说说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习任务五: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在学《江南春》时,用到了这样的学习方法:①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②再读古诗,明意悟情。③熟读成诵,吟出诗韵。依据上面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1)解诗题,明背景。
(2)初读诗歌,读通诗句。
(3)再读诗歌,明意悟情。
学习任务六:统整古诗,梳理学法
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完这三首诗,我们学到了哪些读诗的好方法?
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四:
1.略
2.略
3.①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千里]这里的“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绿映红]绿叶映着红花,这里用颜色指代景物,给人丰富的联想。如绿叶衬红花,桃红映柳绿。
[水村山郭]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
[酒旗风]酒旗迎风招展。
②说说这两句诗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景物的。
明确:听觉——莺啼视觉——绿,红,水村,山郭,酒旗触觉——风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④这两句诗描绘的春景有什么特点?
(明媚、有声有色、充满生机。)
4.这两句诗的情感基调不是愉悦的,而是伤感的、担忧的。诗人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忧虑。借景抒情的写法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学习任务五:
1.解诗题,明背景。
诗题:“书……壁”意为“在……墙壁上写诗”,诗作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今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的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便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写在了墙壁上。
2.初读诗歌,读通诗句。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3)了解“对偶”这一修辞手法。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提示: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中“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这样两两相对,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偶也叫对仗,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这样的诗句如:
3.再读诗歌,明意悟情。
诗意: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青的秀色送入眼帘。
湖阴先生是个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热爱自然的人。
(3)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①自由读诗,思考下列问题:
A.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B.本首诗中哪一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诗人描写景物,赞美主人的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你感受到了吗?说说诗人借写湖阴先生的住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汇报交流。
A.“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
继续引导:庭院中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再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指名学生朗读。)
B.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C.《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清幽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的庭院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小结: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简朴、洁净的庭院和院外有情有义的绿水青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学习任务六:
1. (1)三首诗都是写景诗。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三首诗都隐含了古代文化知识。《浪淘沙》(其一)和(书湖阴先生壁》都隐含了典故。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看注释。可以边读诗边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古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