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杭州市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评比
选修ⅠA?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6单元第5课
探索·发现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临安於潜中学 黄智娟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材分析课堂延伸学情分析学无止境,
教无止境,
探究更无止境……谢谢指导!一、教学理念新课程要求人物评说模块学生发展教学活动二、教材分析【专题分析】:1、了解这五位科学的人生轨迹;
2、了解他们在世界科学史上的地位,他们的科学事业对本国,对人类的贡献。
3、总结科学家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一方面了解科学所处的国情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找出科学家人生与事业的发展与国情时代的关系,一方面总结他们探索发现的方法,以便运用于具体的生活与学习中,一方面总结科学品质方面的共性特征。【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指导意见】 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感兴趣,其科学成果较难懂。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归纳、综合等能力,独立自主性较强,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本课学习要求要在掌握指导意见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拓宽历史视野,尽量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们成长的样本,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2、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感受他对科学的创新精神,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对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识爱因斯坦取得成功的原因。 四、教学目标(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以学生设计爱因斯坦人物名片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氛围。
2、阅读教材,学生合作归纳爱因斯坦个人简历表。
3、引导学生利用人物简历表和教师提供的材料来合作探究,认识爱因斯坦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并从中感悟爱因斯坦伟大的人格及其精神品质。
4、引导学生再次设计爱因斯坦人物名片,总结升华。四、教学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创新精神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使学生懂得科技的力量,以及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感受伟大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从而树立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四、教学目标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爱因斯坦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及其精神品质。??? 三、教学目标突破方法4、教学重点和难点
??????? 三、教学目标 难点:了解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共同的精神品质,启迪后世。 突破方法五、教学流程6.5 探索·发现—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1、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书本、网络、报刊、杂志等载体等了解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师:准备开展学生活动的纸片,个人名片设计评价表,制作多媒体课件。2、活动导课五、教学流程3、讲授新课一、探索·发现——爱因斯坦其人其事二、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贡献三、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精神品质4、活动结课5、延伸拓展小组合作、人物简历层层设问、思考探究材料分析、小组讨论——设计爱因斯坦人物名片——重新设计爱因斯坦名片6.5 探索·发现—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我的地盘我做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活动导课——设计爱因斯坦人物名片 1、学生依据课前预习及已有的知识储备,动手设计爱因斯坦名片。(设计意图:用学生设计人物名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的预习工作进行了解,为讲授新课打下基础。) 2、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并请若干位同学简单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但是在这一环节教师对学生设计的名片不予评价,而是将它作为一个悬念进行铺设。爱因斯坦个人简历表一、探索·发现—爱因斯坦其人其事小组合作、人物简介爱因斯坦个人简历表生活中的浪花二、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贡献层层设问、思考探究 2005年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他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联合国大会将2005年确定为“国际物理年”,这是联合国首次为一个学科确定的全球规模的纪念活动。设问1:为什么全球掀起纪念爱因斯坦的活动?设问2:什么是狭义相对论?有何重要意义?设问3:什么是广义相对论和光量子论假说?它们的提出有何意义?二、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贡献层层设问、思考探究1、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相对论,后来称作狭义相对论,以光速永不改变、相对性原则来推论,得到“时间”会因速度快慢而改变的结论。 相对论的例子:一卷录音带,如果在地面上播放需要一个小时;在快速飞行的宇宙飞船里播放,宇宙飞船里的人测定也是一个小时。但是由地面上的人员,来测定在宇宙飞船中播放的时间呢?根据牛顿的理论,因为时间是绝对的,所以也是一小时;但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认为应该是一个多小时,因为时间是相对的,在不同速度下测量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 什么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在物体具有很大的相对质量(例如一颗恒星)时,这种弯曲可使从
它旁边经过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线,改变路径。双生子宇航难题(1)(2)(3)(4)?“当法律和人类尊严必需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
――爱因斯坦
“人类的福祉必须高于对自己国家的忠诚”
“每一个国家的利益都必须服从更广泛的共同体的利益。”
――爱因斯坦二、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贡献层层设问、思考探究设问4:爱因斯坦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做了哪些工作?2、爱因斯坦的其它贡献――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二、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贡献层层设问、思考探究(1)一战时:支持反战宣言
(2)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呼吁人民为和平而斗争
(3)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
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
(4)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的发生,发表了反核战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爱因斯坦:
后来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
他痛心地说,“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思考: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科学的发展?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如果运用不当也能危害人类。 爱因斯坦向电视观众介绍核武器对人类的巨大危害。三、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精神品质材料分析、小组讨论材料一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
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身不懈的追求。
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因此全力以赴才能精通
――爱因斯坦
材料二
有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A是成功,X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E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材料三:
在统一场理论方面,他始终没有成功,他从不气馁,每次都满怀信心地从头开始。由于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独自去进攻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难题,因此,同20年代的处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学界非常孤立。可是他依然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走他自己所认定的道路,直到临终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准备继续他的统一场理论的数学计算。三、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精神品质材料分析、小组讨论 结合课本知识,阅读材料,讨论爱因斯坦具有哪些精神,促使他取得如此大的贡献?1、善于思考、努力学习
2、坚持自学、成绩优秀
3、浓厚的科学兴趣
4、勤奋探索
5、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
6、毫不动摇追求真理精神…………阅读第二组材料
“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却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们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一个人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不是目的。我将这些伦理基础为猪倌的理想……”
――爱因斯坦
三、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精神品质材料分析、小组讨论从以上材料中我们能感受到爱因斯坦有哪些崇高的人生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乐于奉献精神,对社会有崇高的责任感;
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淡泊名利,生活节俭;
热爱生活,也挚爱人类;
谦逊善良纯朴的伟大人格;
不崇拜偶像、漠视奖励的做人准则等……4、活动结课——重新设计爱因斯坦名片 用活动导课,用活动结束课程,这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学习目标,符合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都能起到较好的锻炼。是本课设计的一大亮色。)【板书设计】(小结)
第五课 探索·发现——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一、探索·发现——爱因斯坦其人其事
二、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贡献
1、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2、爱因斯坦的其它贡献――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三、探索·发现—爱因斯坦之精神品质5、延伸拓展我的地盘我做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的地盘我做主 本单元的5位科学家,哪一位是你的偶像or学习的榜样?请说说你的理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畅所欲言:
我们学习了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品质,启迪着后世?5、延伸拓展我的地盘我做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1、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
2、正确的科研方法:
(1)独立思考是科学创见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 必备品质。
(2)重视实践调查,考察(李四光),归纳总结(牛顿),理论分析(爱因斯坦),科学实验以及实验调查,科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科学家基本的科研方法
3、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六、课堂延伸 怀念伟人
我们全部都获益不浅,
及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
那专属于他个人的东西,
早已传遍广大人群,
他像行将陨灭的慧星,
光华四射,把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连结。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病逝于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的伟大业绩和精神永远留给了人类 请同学们走进现实生活,找一找得益于爱因斯坦理论的重大发明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