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竹节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4 10:3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竹节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与方法完成阅读任务,初步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的意识。
2.通过交流分享、实践体验、朗读体悟,感受竹节人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学习,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与方法完成阅读任务,初步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分享、实践体验、朗读体悟,感受竹节人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堂学习单、竹节人
2.学生准备:课前制作的竹节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展示传统玩具图片及竹节人,这些传统玩具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了使这些传统玩具流传下去,培养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学校将举行“我为‘竹节人’代言”的活动,想参加吗?先在我们班里开启挑战吧!好,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季羡林先生的童年,开启我们的挑战之旅吧!(齐读课题)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3.出示单元导读,明确单元目标。
4.预学反馈:
(1)通过预习单,我了解到同学们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用了3、4分钟的时间,都能用较快的速度完成阅读,很棒!
(2)值得称赞的是,同学们能自觉地运用一些读书方法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汇报文章主要内容,教师板书。
解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二、引导阅读,提炼学法—任务一
“我为‘竹节人’代言”
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1.理解“指南”:生活中有见到过“指南”吗?引入生活中的“指南”类型,分析“指南”要素。
2.阅读获取信息:浏览课文,圈画关键词,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3.小组交流提取的信息,整合信息,完成制作指南。
4.小组上台汇报展示。
5.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选出“小小代言人”“我为‘竹节人’代言”评价标准
6.回顾总结:刚才是怎么阅读课文来完成阅读任务一的?
师小结:结合课后题小伙伴的话明确如何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我们通过浏览找到重点段落,仔细读,边读边圈画关键信息,然后对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来完成任务一的。)
三、阅读实践,体会乐趣——任务二
“我为‘竹节人’代言”
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带来的乐趣。
1.明确任务,确定相关段落。
2.尝试自主完成任务:默读3—29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仔细读,并把体会简单写在书上。
3.交流:“我最感兴趣的是第_____自然段,体会到________乐趣。”
4.品读片段,体会乐趣。
(1)挑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展示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5.斗竹节人,胜利者可成为“‘竹节人’代言人”。
6.朗读再现,为斗竹节人现场配音。
7.回顾学法:为了完成阅读任务二,你用了哪些阅读方法?师小结:通过反复地读,想象着画面读,我们感受到了竹节人带来的乐趣,这就是细读的魅力。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在阅读中,要根据我们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四、作业
1.用本节课学到的读书方法自学任务三。
2.用自己制作的竹节人与小伙伴来一场擂台赛。
五、总结
恭喜我们今天评选出的小小代言人,带着你自己制作的竹节人去参加学校的“竹节人”代言活动吧!教给更多的同学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一起感受玩竹节人的乐趣,感受中华传统玩具的魅力吧!
六、板书设计
10竹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