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沁园高级中学高三冲刺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了不断地改进生产方法,我们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部门同时并进,相互影响,相互提携,绝不能有一面偏废。我们须承认这三个领域的分野不是很明晰的,它们之间有交错的地方。不但如此,这三个领域的界限不是固定不移的,现在我们认为是技术科学的东西,在一百年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问题,只不过工作的方法和着重是有所不同罢了。
既然技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综合,它自然有不同于自然科学,也有不同于工程技术的地方。因此,研究技术科学的方法也有些地方不同于研究其他学科的方法。
因为技术科学是工程技术的理论,有它的严密组织,研究它就离不了作为人们论理工具的数学。技术科学中的数学演算一般要比自然科学多,这使得许多技术科学的青年工作者误认为数学是技术科学的关键。他们忘了数学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到底不过是一个“宾”,不是“主”。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件好的技术科学的理论研究,它所用的数学方法必定是最有效的;但我们决不能反过来说,所有用高深数学方法的技术科学研究都是好的工作。
数学方法只是技术科学研究中的工儿,不是真正关键的部分,那么关键的是什么呢?技术科学中最主要一点是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只有对一个问题认识了以后才能开始分析,才能开始计算。但是什么是对问题的认识呢?这里包含确定问题的要点在哪里,什么是问题中现象的主要因素,什么是次要因素;哪些因素虽然也存在,可是它们对问题本身不起多大作用,因而这些因素就可以略而不计。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些预备工作,收集有关研究工作的资料,特别是实验数据和现场观测的数据,把这些资料印入脑中,记住它,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准备,下一阶段就是真正创造的工作了。创造的过程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规律为摸索道路的指南针,在资料的森林里,找出一条道路来。这条道路代表了我们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对现象机理的了解。也正如在密林中找道路一样,道路决难顺利地一找就找到,中间很可能要被不对头的踪迹所误,引入迷途,常常要走回头路。因为这个工作是最紧张的,需要集中全部思考力,所以最好不要为了查资料而打断了思考过程,最好把全部有关资料记在脑中。当然,也可能在艰苦工作之后,发现资料不够完全,缺少某一方面的数据。那么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就暂时把理论工作停下来,把力量转移到实验工作上去,或现场观察上去,收集必需的数据资料。所以一个困难的研究课题,往往要理论和实验交错好几次,才能找出解决的途径。
把问题认识清楚以后,下一步就是建立模型。模型是什么呢?模型就是通过我们对问题现象的了解,利用我们考究得来的机理,吸收一切主要因素,略去一切不主要因素所制造出来的“一幅图画”,一个思想上的结构物。这是一个模型。不是现象本身。因为这是根据我们的认识,把现象简单化了的东西;它只是形象化了的自然现象。模型的选择也因此与现象的内容有密切关系。同是一个对象,在一个问题中,我们着重了它本质的一方面,制造出一个模型。在另一个问题中,因为我们看重了它本质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制造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模型。两个不同的模型,看来是矛盾的,但这个矛盾通过对现象的全面性质而统一起来。例如,在流体力学中,在一些低速流动现象中,空气是被认为不可压缩的,无粘性的。在另一些低速流动现象中,因为牵连到附面层现象,空气又变成有粘性的了。在高速流动现象中,空气又变成可压缩的了。所以同是空气,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模型。这些互相矛盾的模型都被空气的本质所统一起来。
有了模型了,再下一步就是分析和计算了。在这里我们必须运用科学规律和数学方法。但这一步是“死”的,是推演,这一步的工作是出现在科学论文中的主要部分,但它不是技术科学工作中的主要创造部分。它的功用在于通过它才能使我们的理解和事实相比较;唯有由模型和演算得出具体数据结果,我们才能把理论结果和事实相对比,才可以把我们的理论加以考验。
技术科学是从实践的经验出发,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精炼,创造出工程技术的理论,所以技术科学是从实际中来,也是向实际中去的,它的主要的作用是从工程技术的实践,提取具有一般性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成果就对那些工程技术问题有普通的应用。也正因为如此,技术科学工作者必须经常和工程师们联系;知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时一个技术科学工作者也直接参加解决生产中发生的问题,以取得实践的经验,照这样做,一个技术科学工作者的知识面必然很广阔的,从自然到学一直到生产实践,都要懂得,不但知识广,而且他还必须灵活地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创造出有科学根据的工程理论。
(摘编自钱学森《论技术科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分野很不明晰,界限也非固定不移,但在改进生产方法中可以协同并进。
B. 对于所研究问题的认识是科学中最主要的一点,主要包含问题要点的确定、问题中现象主次因素的分析等。
C. 在流体力学中,空气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模型,不过这些看起来互相矛盾的模型都被空气的本质统一起来。
D. 技术科工作者只有懂得自然科学和生产实践,且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有科学根据的工程理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技术科学家也可以同时是一个工程师,而一个物理学家也可以同时是一个技术科学家。
B. 数学是技术科学广泛运用的重要工具,所以用高深数学方法的技术科学研究都是好的工作。
C. 在阐释创造的过程时,文章运用“指南针”“密林”“道路”等比喻,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D. 文章末段以“从实际中来,也是向实际中去”来概括技术科学的特点,给人以哲学的启示。
3. 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技术科学研究范畴的一项( )
A. 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研究并提出的物理学“宇称不守恒定律”
B. 以生命科学为基础来设计和构建新物质或新品系的生物技术。
C. 民航上海审定中心完成的C919飞机结冰风洞适航验证试验。
D. 归纳各种人类行为方式并且总体描述社会现象的文化人类学。
4. 请简要分析文中“建构模型”部分的论证脉络和论证方法。
5. 近期,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火了,它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成果。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ChatGPT的研究过程。
【答案】1. A 2. B 3. B
4. ①论证脉络:承上提出“建构模型”的论题,然后纵向展开,先诠释模型的内涵,后阐释模型的选择。②论证方法:以道理论证为主,辅以比喻论证(将“模型”比作“一幅图画”)和举例论证(流体力学中的空气)。
5. ①收集有关ChatGPT研究工作相关的数据资料;②认识研发ChatGPT所要解决的问题;③利用研究结果建构ChatGPT的理论模型;④根据模型分析计算出研制ChatGPT所需的具体数据并加以对比考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分野很不明晰”错,根据原文“我们须承认这三个领域的分野不是很明晰的,它们之间有交错的地方”可知,原文是“不是很明晰的”,不同于“很不明晰”。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所以用高深数学方法的技术科学研究都是好的工作”错,根据原文“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件好的技术科学的理论研究,它所用的数学方法必定是最有效的;但我们决不能反过来说,所有用高深数学方法的技术科学研究都是好的工作”可知,原文是“我们决不能反过来说,所有用高深数学方法的技术科学研究都是好的工作”,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曲解文意。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原文“技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技术科学是从实践的经验出发,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精炼,创造出工程技术的理论,所以技术科学是从实际中来,也是向实际中去的,它的主要的作用是从工程技术的实践,提取具有一般性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成果就对那些工程技术问题有普通的应用”来判断,只有B项符合要求。
A.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C.属于工程技术范畴;
D.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论证脉络:
第一层第一句话,根据“把问题认识清楚以后,下一步就是建立模型”可知,先承上提出“建构模型”的论题。
第二层次是“模型是什么呢……它只是形象化了的自然现象”,根据“模型是什么呢?模型就是通过我们对问题现象的了解,……一个思想上的结构物”“它只是形象化了的自然现象”可知,第二层次主要阐述了模型的内涵。
第三层次是“模型的选择也因此与现象的内容有密切关系……这些互相矛盾的模型都被空气的本质所统一起来”,根据“模型的选择也因此与现象的内容有密切关系”“两个不同的模型,看来是矛盾的,但这个矛盾通过对现象的全面性质而统一起来”“这些互相矛盾的模型都被空气的本质所统一起来”可知,第三层次主要介绍了模型的选择。
论证方法:
根据“同是一个对象,在一个问题中,我们着重了它本质的一方面,制造出一个模型。在另一个问题中,因为我们看重了它本质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制造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模型。两个不同的模型,看来是矛盾的,但这个矛盾通过对现象的全面性质而统一起来”可知,这里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解释了模型的制造与对本质的把握有关。
根据“模型就是……略去一切不主要因素所制造出来的‘一幅图画’”可知,这里把“模型”比作“一幅图画”是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生动形象地解释了模型的内涵。
根据“例如,在流体力学中,在一些低速流动现象中,空气是被认为不可压缩的……在高速流动现象中,空气又变成可压缩的了”可知,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流体力学中的空气现象,解释了怎么选择模型。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据“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些预备工作,收集有关研究工作的资料,特别是实验数据和现场观测的数据,把这些资料印入脑中,记住它,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准备,下一阶段就是真正创造的工作了”可知,首先要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所以要先收集有关ChatGPT研究工作相关的数据资料。
根据“创造的过程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规律为摸索道路的指南针,在资料的森林里,找出一条道路来。这条道路代表了我们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对现象机理的了解”“因为这个工作是最紧张的,需要集中全部思考力,所以最好不要为了查资料而打断了思考过程”可知,接着是要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对现象机理的了解,所以要认识研发ChatGPT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把问题认识清楚以后,下一步就是建立模型”“这是一个模型。不是现象本身。因为这是根据我们的认识,把现象简单化了的东西;它只是形象化了的自然现象”可知,然后是建立模型,所以要利用研究结果建构ChatGPT的理论模型。
根据“有了模型了,再下一步就是分析和计算了”“它的功用在于通过它才能使我们的理解和事实相比较;唯有由模型和演算得出具体数据结果,我们才能把理论结果和事实相对比,才可以把我们的理论加以考验”可知,最后一步是分析和计算,所以要根据模型分析计算出研制ChatGPT所需的具体数据并加以对比考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
各位先生:
①方才入土的人是属于那些有公众悲痛送殡的人。在我们今天,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不是统治人物,而是思维人物。一位思维人物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动。今天,人民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国家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
②各位先生,巴尔扎克的名字将打入我们的时代,给未来留下光辉的路线。
③巴尔扎克先生参与了19世纪以来在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一代,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④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他的理智是壮丽的、颖特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全部书仅仅形成了一本书:一本有生命的、有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化走动、来去,带着我说不清楚的、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的感觉。一部了不起的书,他取名喜剧,其实就是取名历史也无不可。
⑤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的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恶习,解剖热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与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天赋的自由而强壮的本性,由于理智在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特权,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了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心胸爽朗,摆脱开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不像莫里哀,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起憎世之心。
⑥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高大而又坚固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名声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基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⑦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远门之前,要吻抱一下自己的亲娘一样。
⑧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⑨唉!这强有力的、永不疲倦的工作者,这哲学家,这思想家,这诗人,这天才,在我们中间过着暴风雨的生活,充满了斗争、争吵、战斗,一切伟大人物在每一个时代遭逢的生活。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纷争与仇恨。他在同一天步入了光荣,也步入了坟墓。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在一起,熠熠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⑩你们站在这里,有没有羡慕他的心思?
各位先生,面对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些重大打击吧。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了,我就不疲倦地再说一遍吧。不!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你们中间有谁嫌我这话不对吗?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面对着某些显赫的死者,人更清清楚楚地感到这种理智的神圣命运,走过大地为了受难、为了洗净自己。大家把这种理智叫作人,还彼此说:那些生时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是灵魂!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一切虚构都消失了”是指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创作的结束;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虚构”的小说。
B. 第④段中“其实就是取名历史也无不可”,这里作者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
C. 第⑥段“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基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在思想和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他的创作给自己奠定了历史地位。”
D. 第⑧段中“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里用诗化的语言,写出了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7.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概括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样,都表达了沉痛悼念之情,对死者的伟大贡献,做出了崇高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对他们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做了深刻的阐发。
B. 作者把巴尔扎克与莫里哀和卢梭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成就与声誉远在二人之上,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比其他两位作家更有个性。
C. 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比喻句,使文章的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震撼力。
D. 这篇葬词语言质朴,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8. 第⑤段“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请分析句中“揪”字的使用效果。
9. 请赏析 段划线句的语言特色
【答案】6. B 7. A
8. “揪”指的是抓住并扯出,这里用“揪”字表现了巴尔扎克在分析、批判、使用这些素材时强而有力、随意自如、毫不费力,表达了对巴尔扎克对社会万象的深刻洞察的高度赞扬。
9. ①作者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②多次运用“不是”“而是”“以及”“就是”等词语,加强语气,通过反问,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③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做出这样的评价,具体而生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浪漫主义精神”错,应是“现实主义精神”,因为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间喜剧》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B.“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成就与声誉远在二人之上,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比其他两位作家更有个性”错误。根据原文“天赋的自由而强壮的本性”“理智在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特权”“面带微笑,心胸爽朗,摆脱开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不像莫里哀,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起憎世之心”可知,作者把巴尔扎克与莫里哀和卢梭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把此判现实主义特色,并且与两位作家有根本的不同。
C.“排比句、比喻句,使文章的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震撼力”错误。比喻句的表达效果是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是语调铿锵、激昂慷慨,而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应是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
D.“这篇葬词语言质朴”错误。根据原文“一本有生命的、有光亮的、深刻的书”“高大而又坚固的作品”“熠熠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等可知,这篇葬词的语言应为“语言华丽,有文采”,而非“语言质朴”。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首先写出词语的字面意思,其次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运用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效果,最后结合文章主题写出运用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根据原文内容,“揪”的意思是紧紧地抓,抓住并扯出。
根据原文“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可知,“揪”指的是巴尔扎克在写作中分析运用素材时的有力、随意自如、毫不费力。
结合“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可知,“揪”表达了对巴尔扎克进行写作时,深刻洞察社会万象的高度赞扬。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分析句子的语言特色可以从修辞、句式、语言、结构、情感、作用等方面来分析。
从修辞的角度,画线的句子“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句子都是“不是……而是……”的句式,从而构成排比;效果是语调激昂慷慨,“是光明!是开始!是永生!”写出了巴尔扎克逝世的影响。
从句式的角度,画线的句子运用“不是……而是,……不是……而是,……不是……而是……,就是……”的句式,多次运用“不是”“而是”,还有“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中的“就是”等词语,加强语气,通过反问“你们中间有谁嫌我这话不对吗?”,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
从作用的角度,画线的句子是雨果对巴尔扎克的逝世做了评价,多种修辞的运用,以及哲理句“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做出这样的评价,具体而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①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王斗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
(选自《史记·孟轲荀卿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 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材料三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驎騄耳②,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稷下,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这里指稷下学宫,当时汇集了天下贤士如孟轲、淳于髡、荀子、王斗等。②騄耳: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韩子A卢B逐C东郭D逡E环山者F三G腾山H者五I兔J极于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淳于髡等人著书立说“以干世主”的“干”即“干仕”,是战国时谋臣策士的一种通常的做法,意为“干预朝政”。
B. 谒者,官名,原为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后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材料三中“谒者”就是齐宣王传达近侍。
C. “尺縠”为古代一种丝织品,做帽子的布料,质地轻薄纤细。文中用“尺縠”类比,说明齐宣王所爱非当。
D. 便辟亦作“便嬖”,指阿谀逢迎受君主宠爱的近臣。材料三中“左右便辟”和《齐桓晋文之事》中“便嬖不足使令于前”的“便嬖”是同一类人。
1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或直言进谏,或著书立说,稷下先生们用自己的方式“以干世主”,是齐国强大的原因之一。
B. 齐王听了淳于髡的劝谏,就下令停止出兵,因为一旦发兵攻打魏国,秦楚两国就会坐收“田父”之利。
C. 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安定周朝王室内乱,所以周天子赐给封地,承认他为诸侯领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D. 从亲自迎接王斗、向王斗道歉、听从谏言休养将士等行为,可以看出齐宣王是个爱惜人才、愿听谏言的明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
(2)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
14. 稷下学宫的先生勇于谏言,针砭时弊,但彼此的论说之术又各有不同。请结合上述材料,比较淳于髡与王斗论说的不同之处。
【答案】10. EGI 11. A 12. B
13. (1)齐宣王于是快步走,到门口迎接他,跟他一起进门。
(2)大王您听说的情况不对,我在乱世出生,侍奉着昏乱的君主,怎么敢直言正谏呢。
14. 淳于髡通过讲寓言故事向齐王谏言,表达委婉,使齐王明白利弊,用的是比喻说理的方法。王斗将齐宣王与齐桓公对比,指出齐宣王“不好士”;又通过类比“好冠”而不“忧国爱民”,来反驳齐宣王“当今之世无士”的狡辩。先后采用了对比、类比说理的方法,语言尖锐,击中宣王要害,促其反思。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子卢追逐东郭逡,围绕着山追了三圈,翻山越岭追了五次。兔子跑在前面。
“韩子卢”是主语,“东郭逡”是动词“逐”的宾语,句子成分完整,故应在E处断开;
“环山”“腾山”为动宾关系,“环山者三”“腾山者五”是并举成分,故应在G处断开;
“五”是“腾”的后置状语,后句“兔极于前”中“兔”为主语,中间应断开,即I处。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
A.“干预朝政”说法有误。“干仕”意为求取官职。
D.说法正确。句意:亲近宠爱的人/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 “一旦……就……”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中说的是“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其中“恐”字有推测的意味,且就算秦、楚两国趁齐国攻打魏国获取“田父之功”,也不一定能就此“灭亡齐国”。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因”,于是;“趋”,快步走;;“与入”,省略句,“与(之)入”,跟他一起进门。
(2)“过”,不对、错误;“事”,侍奉;“乱”,昏乱;“焉”,怎么;谏,直言规劝。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论证方法的能力。
根据原文“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可知,作者一开始讲狗兔相追的动物寓言故事,而最终目的是为了说明“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所以,淳于髡通过讲寓言故事向齐王进谏,表达委婉,使齐王明白利弊。用的是比喻说理的办法。
根据原文“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可知,王斗将齐宣王与齐桓公对比,指出齐宣王“不好士”,这是运用了对比说理,指出王“不好士”的要害。
此后,根据原文“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这一事件,类比说明王“好冠”而不“忧国爱民”,来反驳齐宣王“当今之世无士”的狡辩。所以,王斗先后采用对比、类比说理的方法,语言尖锐,击中齐宣王要害,促其反思。
参考译文:
文本一:
从邹衍到齐国稷下的诸多学士,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邹奭、王斗等人,各自著书立说谈论国家兴亡治乱的大事,用来求取国君的信用,这些怎能说得尽呢?
文本二:
齐国要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四海内极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围绕着山追了三圈,翻山越岭追了五次。兔子跑在前面,犬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并抓获它们,没有费一点力气,就独自获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背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们都回家休息了。
文本三:
先生王斗登门要拜见齐宣王,宣王派传达去领王斗进来。王斗说:“我拜见大王是爱慕权势,大王迎接我是礼贤下士,大王认为怎么样?”传达汇报王斗的话。宣王说:“让先生等一会儿进来,我去迎接。”于是,宣王跑到门口去迎接王斗,与他一块儿进来,宣王说:“我继承先王的大业,得以治理国家,听说先生能直言批评,无所忌讳。”王斗回答说:“大王听错了,我生在乱世,又侍奉乱君,怎么敢直言批评呢。”宣王听后,怒形于色,很不高兴。
过了一会儿,王斗说:“从前先君齐桓公有五种爱好。他纠合诸侯,匡正天下,天子授位,立为霸主。现在,大王有四种爱好。”宣王高兴地说:“我愚蠢寡闻,治理齐国,只担心失国,怎能有四种爱好呢?”王斗说:“不。先君喜好马,大王也喜好马;先君喜好狗,大王也喜好狗;先君喜好酒,大王也喜好酒;先君好色,大王也好色;先君礼贤下士,大王却不礼贤下士。”宣王说:“现在世上没有士,我又怎么去礼贤下士呢?”王斗说:“世上没有骐驎騄耳这样的骏马,可是大王已经车马齐备;世上没有赛过狡兔东郭逡的韩卢之狗,可是大王已经有善跑的猎狗;世上没有像毛嫱、西施那样的美女,可是大王的后宫中充满了美女。大王只是不礼贤下士,怎么发愁世上没有士呢?”宣王说:“我忧国爱民,当然愿意得到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王斗说:“您忧国爱民,还不如爱一尺绉纱。”宣王说:“这是什么意思?”王斗说:“大王要人做帽子,不要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要工匠去做,为什么?因为他们会做。现在,大王治理国家,却一定要用亲近宠爱的人去治理。所以我说:‘您忧国爱民不如爱一尺绉纱。’”宣王道歉说:“我对国家有罪。”于是任用了五名贤士,任命他们官职,齐国因此政治修明(十分太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十年前好用工
吴澄①
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儿何者为英雄?
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
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
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
【注】①吴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学者。弟子甚多,从学者不下数千百人,平时结草庐而居,人称草庐先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诗人刚刚到三十岁,思想开始成熟,已具有独立的见识。
B. 首联即开宗明义,并用设问的句式总起下面的诗句,设问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C. 中间两联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育积累,是绝难办到的。
D. 全诗首尾照应,语言平实,态度真挚,表现出了老师对学生殷勤勖勉的深情。
16. 在诗人看来,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答案】15. A 16. ①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②面对困难毫不畏惧。③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④克制自己私心,不以恶小而为之。
【解析】
【15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诗人刚刚三十岁”文中无据,无中生有。故选A。
【16题详解】
此题考核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题时注意根据诗中的重点词句作答,诗句“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是说,作为一个英雄气概的男儿,他必须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所以说“有事皆当做”,有了这种献身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自然会“无坚不可攻”了。“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说明仅有觉悟和勇气还不够,更需要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稳步向前,决不可好大喜功,急躁冒进,正如行万里路要从脚底下起步一样。“一毫非莫入胸中”是值得深自警惕啊!这一句同样是从前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格言变化来的。此题可根据诗中的“世间有事皆当做”概括第一点;根据“天下无坚不可攻”概括第二点;根据“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概括第三点;根据“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概括最后一点。
【点睛】诗意概括,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重要的场面,景物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望海潮》中关于杭州桂花飘香、荷花满湖的四时美景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说让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2)《扬州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盛写荒凉衰败。
(3)黄河作为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更是诗人笔下的常客,请写出包含有“黄河”意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有三秋桂子 ②. 十里荷花 ③. 过春风十里 ④. 尽荠麦青青 ⑤. 黄河远上白云间 ⑥. 一片孤城万仞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桂、荠、仞、鸣、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几年,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很多消费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然而,事实和大家的认知有很大出入。
首先,无糖饮料并非“零糖”。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的,即可称之为无糖食品。因此,无糖饮料只是低糖,但很多人以为无糖饮料是完全无糖,就疯狂摄入,结果越喝越胖。
其次,无糖饮料一般不含有蔗糖和淀粉糖,但它可以含有代糖,如糖醇、低聚糖、阿斯巴甜等甜味剂。甜味剂本身热量不高,但长期、过量饮用含甜味剂的饮料也可能使人发胖。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果蝇进行实验,发现甜味剂可以使果蝇的摄食量增加将近三分之一。悉尼嘉文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研究人员称,①在人们摄取甜味剂但没有搭配相应的热量时,大脑会发出增加摄食量而使人补充更多的热量。②此外,因为饮用者觉得自己喝的是“零糖”“零热量” 饮料,所以会下意识地放纵自己摄入过量食物。③你要是天天用无糖可乐配炸鸡,想不长肉那是谁也拦不住。
18. 将文中画线句子改成一个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意。
19. 文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20. 看完这则材料后,你的同桌说:“无糖饮料问题那么多,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喝无糖饮料了。”请你用含有条件关系的句子来反驳,不超过40字。
【答案】18. 答案参考示例:
①赢得众多消费者喜爱的无糖饮料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
②众多消费者喜爱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的无糖饮料。
③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的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④由于很多消费者认为无糖饮料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19. ①“摄食量”后加“信号”(“指令”“命令”)
②将“因为”和“饮用者”调换位置
③“想不长肉”中去掉“不”
20. 答案参考示例:
①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注意饮用频率,不要天天喝,就不会出大问题。
②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注意饮用量,不要过量喝,就不会出大问题。
③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不经常喝,不过量喝,就不会出大问题。
④只有长期、过最饮用无糖饮料,才会产生问题,你可以少喝、不常喝。
⑤除非你长期、过量饮用无糖饮料,才会产生问题,你可以少喝、不常喝。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短句变长句,可以从短句中找到一个句子做主干句,再将其余句子变成这个单句的修饰成分。
如以“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为主干句,可将“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做“无糖饮料”的定语,再在“让人”前面加上“被认为能”。得出:赢得众多消费者喜爱的无糖饮料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
如以“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做主干,主干句是“众多消费者喜爱无糖饮料”,再将“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作“无糖饮料”的定语,修改为“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的”。得出:众多消费者喜爱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的无糖饮料。
如以“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为主干句,将“很多消费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作“无糖饮料”的定语,得出: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的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或者可将“很多消费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作为表原因的状语放在句子最前面,得出:由于很多消费者认为无糖饮料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①成分残缺,“发出”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应在“摄食量”后加“信号”(“指令”“命令”);
②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前后句子的主语都是“饮用者”,将“因为”和“饮用者”调换位置;
③不合逻辑,否定适当,“想不长肉”中去掉“不”;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及选用句式的能力。
表条件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和“除非……才……”等。
根据第二段“无糖饮料只是低糖,但很多人以为无糖饮料是完全无糖,就疯狂摄入,结果越喝越胖”,第三段“长期、过量饮用含甜味剂的饮料也可能使人发胖”可知,无糖饮料饮用要适度,不能长期、大量、频繁饮用。
由此可表述为:
①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注意饮用频率,不要天天喝,就不会出大问题;
②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注意饮用量,不要过量喝,就不会出大问题;
③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不经常喝,不过量喝,就不会出大问题;
④只有长期、过最饮用无糖饮料,才会产生问题,你可以少喝、不常喝;
⑤除非你长期、过量饮用无糖饮料,才会产生问题,你可以少喝、不常喝。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5分)
21. 下面是某报社为“十三五”规划设计的宣传图标。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答案】①数字“2016”和“2020”:表明“十三五” 的起止时间。 ②中间“1”和“3”构成13,“3”又像草书的“五”字:点明“十三五”的主旨。 ③合在一起构成汉字“丰”:预示着“十三五”规划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首先,观察图标,可以发现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左边的“2016”,中间的书法字体,和右边的“2020”。而根据对“十三五”规划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了解,可知这里的“2016”和“2020”两个数字,表示的是“十三五” 的起止时间。对于中间的主体部分,可以从多种角度展开理解。比如,根据其笔墨颜色的不同,可以将之拆分开来,认为是数字“1”和“3”的重叠,对此很容易联想到“1”和“3”构成13,再根据剩下的“5”去观察理解图片,可以发现“3”又像草书的“五”字。对此,可以发现这里点明“十三五”的主旨。
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对图片展开更细致的观察与联想,比如,可以由“十三五”规划的前因后果等联想,这幅图标合在一起构成汉字“丰”:预示着“十三五”规划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1小题,4分)
22. 阅读《论语》选段,请依据《乡土中国》中的相关理论,分别以叶公和孔子代言人的身份写一段话,阐释支撑各自观点的理由。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
孔子:
【答案】叶公:父亲偷盗是不义的行为,不符合法理,儿子举报是出于正义,是正当的行为。
孔子:乡土社会父子相隐符合人伦亲情,亲情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重要因素,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所以父子相隐在礼俗社会是正当的行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之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
叶公:“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意思是:我们那里有一个能行直道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告发了他父亲。《乡土中国》中认为中国社会是自然发生、有机团结的礼俗社会,是一个彼此熟悉、用规矩和礼俗而不是法律维持的社会,父亲偷盗是不义的行为,不符合法理,儿子举报是出于正义,是正当的行为。
孔子:“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意思是:我们这个地方能行直道的人,和你那个地方不一样:父亲帮儿子隐瞒,儿子帮父亲隐瞒。这样做,直道,就自在其中。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结构”是以“己”为中心的,其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修身,由“己”外推。对最主要的亲属,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即便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观念“仁”, 也得退回为孝、悌、忠、信等私人的道德要素,才能被清晰地解释。乡土社会没有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公私冲突中,先完成私人之间的道德,以孝、悌、忠、信为主。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乡土社会父子相隐符合人伦亲情,亲情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重要因素,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所以父子相隐在礼俗社会是正当的行为。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克思深刻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丝剥茧,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自觉承担起创建革命理论、领导革命实践的重任;林觉民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为天下人谋永福”,不惜牺牲个人幸福,舍生忘死,视死如归。《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与妻书》分别展现了革命导师和革命先烈对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表现了他们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
请从你所学或所读的文章中任选一篇进一步研读,想一想其中展现的精神品质和人生选择,对你思考“抱负与使命”这一话题有何启发。请联系当下社会生活,对即将毕业的高三学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主要记述了马克思洞察历史发展规律,自觉承担起创建革命理论、领导革命实践的重任,以及林觉民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不惜牺牲个人幸福,视死如归的事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克思和林觉民的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材料的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他们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是本则材料的关键句,意在引导考生思考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关系。启示我们,当代青年应把时代发展与民族复兴当做自己的使命,志存高远,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新的力量,体现出考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题干部分对考生写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所学或所读的文章中任选一篇进一步研读”“思考‘抱负与使命’”这一提示语要求考生必须结合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理解,领会其中人物的人生选择及其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感悟新时代青年的抱负与使命。选择文章时,可以依据课内教材以及材料中所给的两篇文章,如《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记念刘和珍君》等,也可以选择课外的相关文章,如林觉民《禀父书》、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等。第二,“联系当下社会生活”要求考生在写作时必须立足当下,结合当下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现象,以及个人的学习生活经历进行论述,使文章更贴近现实。第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演讲稿的写作格式,除开篇的称呼语和问候语之外,结尾要有结束语和致谢。同时要注意演讲稿的语言要求,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热忱与使命感。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抱负与使命的内涵,担当责任的意义与价值,如何肩负起时代使命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担当责任的重要意义”时,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青年应如何肩负起时代使命”时,可以采用并列式的结构,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如青年一代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应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应将社会、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心怀家国,担当奉献等。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黄文秀北师大毕业后,毅然返乡投入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带领乡民脱贫致富的事例,论证青年一代应把青春热血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中去,肩负起民族发展的重任。也可以引用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的发言,论证青年人应志存高远,踔厉奋发,自觉肩负起振兴民族的使命。还可以立足现实,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躺平”“摆烂”等社会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
立意:
1.踔厉奋发承使命,栉风沐雨勇担当。
2.自强不息,不负时代使命。
3.以青春之力量,添大国之风采。
4.让个人价值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202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沁园高级中学高三冲刺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了不断地改进生产方法,我们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部门同时并进,相互影响,相互提携,绝不能有一面偏废。我们须承认这三个领域的分野不是很明晰的,它们之间有交错的地方。不但如此,这三个领域的界限不是固定不移的,现在我们认为是技术科学的东西,在一百年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问题,只不过工作的方法和着重是有所不同罢了。
既然技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综合,它自然有不同于自然科学,也有不同于工程技术的地方。因此,研究技术科学的方法也有些地方不同于研究其他学科的方法。
因为技术科学是工程技术的理论,有它的严密组织,研究它就离不了作为人们论理工具的数学。技术科学中的数学演算一般要比自然科学多,这使得许多技术科学的青年工作者误认为数学是技术科学的关键。他们忘了数学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到底不过是一个“宾”,不是“主”。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件好的技术科学的理论研究,它所用的数学方法必定是最有效的;但我们决不能反过来说,所有用高深数学方法的技术科学研究都是好的工作。
数学方法只是技术科学研究中的工儿,不是真正关键的部分,那么关键的是什么呢?技术科学中最主要一点是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只有对一个问题认识了以后才能开始分析,才能开始计算。但是什么是对问题的认识呢?这里包含确定问题的要点在哪里,什么是问题中现象的主要因素,什么是次要因素;哪些因素虽然也存在,可是它们对问题本身不起多大作用,因而这些因素就可以略而不计。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些预备工作,收集有关研究工作的资料,特别是实验数据和现场观测的数据,把这些资料印入脑中,记住它,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准备,下一阶段就是真正创造的工作了。创造的过程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规律为摸索道路的指南针,在资料的森林里,找出一条道路来。这条道路代表了我们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对现象机理的了解。也正如在密林中找道路一样,道路决难顺利地一找就找到,中间很可能要被不对头的踪迹所误,引入迷途,常常要走回头路。因为这个工作是最紧张的,需要集中全部思考力,所以最好不要为了查资料而打断了思考过程,最好把全部有关资料记在脑中。当然,也可能在艰苦工作之后,发现资料不够完全,缺少某一方面的数据。那么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就暂时把理论工作停下来,把力量转移到实验工作上去,或现场观察上去,收集必需的数据资料。所以一个困难的研究课题,往往要理论和实验交错好几次,才能找出解决的途径。
把问题认识清楚以后,下一步就是建立模型。模型是什么呢?模型就是通过我们对问题现象的了解,利用我们考究得来的机理,吸收一切主要因素,略去一切不主要因素所制造出来的“一幅图画”,一个思想上的结构物。这是一个模型。不是现象本身。因为这是根据我们的认识,把现象简单化了的东西;它只是形象化了的自然现象。模型的选择也因此与现象的内容有密切关系。同是一个对象,在一个问题中,我们着重了它本质的一方面,制造出一个模型。在另一个问题中,因为我们看重了它本质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制造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模型。两个不同的模型,看来是矛盾的,但这个矛盾通过对现象的全面性质而统一起来。例如,在流体力学中,在一些低速流动现象中,空气是被认为不可压缩的,无粘性的。在另一些低速流动现象中,因为牵连到附面层现象,空气又变成有粘性的了。在高速流动现象中,空气又变成可压缩的了。所以同是空气,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模型。这些互相矛盾的模型都被空气的本质所统一起来。
有了模型了,再下一步就是分析和计算了。在这里我们必须运用科学规律和数学方法。但这一步是“死”的,是推演,这一步的工作是出现在科学论文中的主要部分,但它不是技术科学工作中的主要创造部分。它的功用在于通过它才能使我们的理解和事实相比较;唯有由模型和演算得出具体数据结果,我们才能把理论结果和事实相对比,才可以把我们的理论加以考验。
技术科学是从实践的经验出发,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精炼,创造出工程技术的理论,所以技术科学是从实际中来,也是向实际中去的,它的主要的作用是从工程技术的实践,提取具有一般性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成果就对那些工程技术问题有普通的应用。也正因为如此,技术科学工作者必须经常和工程师们联系;知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时一个技术科学工作者也直接参加解决生产中发生的问题,以取得实践的经验,照这样做,一个技术科学工作者的知识面必然很广阔的,从自然到学一直到生产实践,都要懂得,不但知识广,而且他还必须灵活地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创造出有科学根据的工程理论。
(摘编自钱学森《论技术科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分野很不明晰,界限也非固定不移,但在改进生产方法中可以协同并进。
B. 对于所研究问题的认识是科学中最主要的一点,主要包含问题要点的确定、问题中现象主次因素的分析等。
C. 在流体力学中,空气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模型,不过这些看起来互相矛盾的模型都被空气的本质统一起来。
D. 技术科工作者只有懂得自然科学和生产实践,且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有科学根据的工程理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技术科学家也可以同时是一个工程师,而一个物理学家也可以同时是一个技术科学家。
B. 数学是技术科学广泛运用的重要工具,所以用高深数学方法的技术科学研究都是好的工作。
C. 在阐释创造的过程时,文章运用“指南针”“密林”“道路”等比喻,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D. 文章末段以“从实际中来,也是向实际中去”来概括技术科学的特点,给人以哲学的启示。
3. 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技术科学研究范畴的一项( )
A. 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研究并提出的物理学“宇称不守恒定律”
B. 以生命科学为基础来设计和构建新物质或新品系的生物技术。
C. 民航上海审定中心完成的C919飞机结冰风洞适航验证试验。
D. 归纳各种人类行为方式并且总体描述社会现象的文化人类学。
4. 请简要分析文中“建构模型”部分的论证脉络和论证方法。
5. 近期,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火了,它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成果。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ChatGPT的研究过程。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
各位先生:
①方才入土的人是属于那些有公众悲痛送殡的人。在我们今天,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不是统治人物,而是思维人物。一位思维人物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动。今天,人民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国家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
②各位先生,巴尔扎克的名字将打入我们的时代,给未来留下光辉的路线。
③巴尔扎克先生参与了19世纪以来在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一代,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④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他的理智是壮丽的、颖特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全部书仅仅形成了一本书:一本有生命的、有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化走动、来去,带着我说不清楚的、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的感觉。一部了不起的书,他取名喜剧,其实就是取名历史也无不可。
⑤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的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恶习,解剖热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与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天赋的自由而强壮的本性,由于理智在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特权,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了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心胸爽朗,摆脱开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不像莫里哀,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起憎世之心。
⑥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高大而又坚固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名声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基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⑦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远门之前,要吻抱一下自己的亲娘一样。
⑧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⑨唉!这强有力的、永不疲倦的工作者,这哲学家,这思想家,这诗人,这天才,在我们中间过着暴风雨的生活,充满了斗争、争吵、战斗,一切伟大人物在每一个时代遭逢的生活。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纷争与仇恨。他在同一天步入了光荣,也步入了坟墓。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在一起,熠熠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⑩你们站在这里,有没有羡慕他的心思?
各位先生,面对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些重大打击吧。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了,我就不疲倦地再说一遍吧。不!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你们中间有谁嫌我这话不对吗?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面对着某些显赫的死者,人更清清楚楚地感到这种理智的神圣命运,走过大地为了受难、为了洗净自己。大家把这种理智叫作人,还彼此说:那些生时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是灵魂!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一切虚构都消失了”是指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创作的结束;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虚构”的小说。
B. 第④段中“其实就是取名历史也无不可”,这里作者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
C. 第⑥段“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基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在思想和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他的创作给自己奠定了历史地位。”
D. 第⑧段中“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里用诗化的语言,写出了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7.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概括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样,都表达了沉痛悼念之情,对死者的伟大贡献,做出了崇高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对他们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做了深刻的阐发。
B. 作者把巴尔扎克与莫里哀和卢梭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成就与声誉远在二人之上,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比其他两位作家更有个性。
C. 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比喻句,使文章的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震撼力。
D. 这篇葬词语言质朴,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8. 第⑤段“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请分析句中“揪”字的使用效果。
9. 请赏析 段划线句的语言特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①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王斗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
(选自《史记·孟轲荀卿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 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材料三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驎騄耳②,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稷下,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这里指稷下学宫,当时汇集了天下贤士如孟轲、淳于髡、荀子、王斗等。②騄耳: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韩子A卢B逐C东郭D逡E环山者F三G腾山H者五I兔J极于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淳于髡等人著书立说“以干世主”的“干”即“干仕”,是战国时谋臣策士的一种通常的做法,意为“干预朝政”。
B. 谒者,官名,原为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后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材料三中“谒者”就是齐宣王传达近侍。
C. “尺縠”为古代一种丝织品,做帽子的布料,质地轻薄纤细。文中用“尺縠”类比,说明齐宣王所爱非当。
D. 便辟亦作“便嬖”,指阿谀逢迎受君主宠爱的近臣。材料三中“左右便辟”和《齐桓晋文之事》中“便嬖不足使令于前”的“便嬖”是同一类人。
1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或直言进谏,或著书立说,稷下先生们用自己的方式“以干世主”,是齐国强大的原因之一。
B. 齐王听了淳于髡的劝谏,就下令停止出兵,因为一旦发兵攻打魏国,秦楚两国就会坐收“田父”之利。
C. 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安定周朝王室内乱,所以周天子赐给封地,承认他为诸侯领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D. 从亲自迎接王斗、向王斗道歉、听从谏言休养将士等行为,可以看出齐宣王是个爱惜人才、愿听谏言的明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
(2)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
14. 稷下学宫的先生勇于谏言,针砭时弊,但彼此的论说之术又各有不同。请结合上述材料,比较淳于髡与王斗论说的不同之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十年前好用工
吴澄①
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儿何者为英雄?
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
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
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
【注】①吴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学者。弟子甚多,从学者不下数千百人,平时结草庐而居,人称草庐先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诗人刚刚到三十岁,思想开始成熟,已具有独立的见识。
B. 首联即开宗明义,并用设问的句式总起下面的诗句,设问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C. 中间两联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育积累,是绝难办到的。
D. 全诗首尾照应,语言平实,态度真挚,表现出了老师对学生殷勤勖勉的深情。
16. 在诗人看来,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望海潮》中关于杭州桂花飘香、荷花满湖的四时美景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说让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2)《扬州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盛写荒凉衰败。
(3)黄河作为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更是诗人笔下的常客,请写出包含有“黄河”意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几年,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很多消费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然而,事实和大家的认知有很大出入。
首先,无糖饮料并非“零糖”。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的,即可称之为无糖食品。因此,无糖饮料只是低糖,但很多人以为无糖饮料是完全无糖,就疯狂摄入,结果越喝越胖。
其次,无糖饮料一般不含有蔗糖和淀粉糖,但它可以含有代糖,如糖醇、低聚糖、阿斯巴甜等甜味剂。甜味剂本身热量不高,但长期、过量饮用含甜味剂的饮料也可能使人发胖。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果蝇进行实验,发现甜味剂可以使果蝇的摄食量增加将近三分之一。悉尼嘉文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研究人员称,①在人们摄取甜味剂但没有搭配相应的热量时,大脑会发出增加摄食量而使人补充更多的热量。②此外,因为饮用者觉得自己喝的是“零糖”“零热量” 饮料,所以会下意识地放纵自己摄入过量食物。③你要是天天用无糖可乐配炸鸡,想不长肉那是谁也拦不住。
18. 将文中画线句子改成一个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意。
19. 文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20. 看完这则材料后,你的同桌说:“无糖饮料问题那么多,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喝无糖饮料了。”请你用含有条件关系的句子来反驳,不超过40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5分)
21. 下面是某报社为“十三五”规划设计的宣传图标。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1小题,4分)
22. 阅读《论语》选段,请依据《乡土中国》中的相关理论,分别以叶公和孔子代言人的身份写一段话,阐释支撑各自观点的理由。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
孔子: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克思深刻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丝剥茧,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自觉承担起创建革命理论、领导革命实践的重任;林觉民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为天下人谋永福”,不惜牺牲个人幸福,舍生忘死,视死如归。《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与妻书》分别展现了革命导师和革命先烈对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表现了他们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
请从你所学或所读的文章中任选一篇进一步研读,想一想其中展现的精神品质和人生选择,对你思考“抱负与使命”这一话题有何启发。请联系当下社会生活,对即将毕业的高三学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