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十三课辛亥革命(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十三课辛亥革命(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19 10: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 亥 革 命建德市寿昌中学 张光荣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1、学习方式—— A 以学生为主体,
B 强调主动探究与体验,
C 重视学习过程,
D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2、教学模式—— A 重视起点行为
B 注重教学目标设计
C 兼顾教学预设与自主生成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的理念特点

教材分析
政治: 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经济: 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
思想文化:是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的重要因素和重大
变化时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辛亥革命的背景、主要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武昌起义主可观条件的归纳,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2)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了解其进步性。
(3)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了解其历史地位。
(4)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提出的观点,
发挥自己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升华和总结辛亥革命的伟大精神,激励学生
(2)通过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理解中国革命的必然之路学生情况研讨重点、难点重点:辛亥革命的历程
难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评价和历史意义
依据: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地位,是件大事,
了解其过程是学习历史的必然要求。只有对 历史事件深刻
了解,才能理解和感悟,才能探究其原因和影响.
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第一
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辛亥革命一直以来是史学界争论的重点,对中国历史有深远
影响, 客观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有助于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
的方法,深刻理解其促进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思想
文化等现代化方面的功绩。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教 学 法 教 学方 法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小组成员回答采用记分形式,每题赋予相应分值,四个
小组竞赛,获胜小组成员被授予历史学博士称号。教 学 流 程 图导入新课热烈祝贺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
在寿昌中学高一(15)班隆重召开问题一:关于辛亥革命的开端问题二:关于武昌起义问题三:关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四: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问题五: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评价 问题设计革命历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由易及难,按照历史
发展的一般规律讲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问题探究为主线,
活化知识点,带动能力点、升华情感点。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和
包含。问题六: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为以 后中国革命提供了什么历史教训? 研讨会主题和内容设计依据:教 学 流 程 图导入新课问题一:关于辛亥革命的开端问题二:关于武昌起义问题三:关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的性质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问题四: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问题五: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评价问题六: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为以 后中国革命提供了什么历史教训?辛亥革命历程研讨会问 题问题探究二:关于武昌起义(5分) 有人认为武昌起义是偶发事件?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武昌起义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因为当时主客观条件基本成熟
客观条件:
(1)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2)湖北新军前往镇压保路运动,武汉兵力空虚。
主观条件:革命党人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
(1)思想准备: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提出及革命思想的传播;
(2)组织准备:同盟会的成立加强了革命力量的联合;
(3)武装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及黄花岗起义加速革命进程。
(4)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随机应变、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问题探究四:
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6分) 对于革命党人将革命果实拱手让给袁世凯,有人认为是因为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有人认为是因为袁世凯运用两面手法欺骗了革命党人,也有人认为是因为革命党人太软弱。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以上所述三个原因都是。
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袁世凯的 两面手法;
主观原因: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根本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底,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具有软弱性。 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的分布有何特点?试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8分)特点: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成因:
(1)南方地区较早的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社会矛盾比较尖锐;
(2)南方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比北方高,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
(3)清朝统治力量相对北方比较弱。
学习测试 1、(1分)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被称为“辛亥革命”,是因为它是:
A.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B.爆发在农历辛亥年
C.孙中山领导的革命 D.首先在武昌爆发
(B) 2、 (难度系数:1分) 武昌起义之所以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是因为它是: (C)
A.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
B.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C.全国革命高潮的开端
D.一次推翻了清王朝的武装起义教 学 流 程 图突出重点导入新课问题探究三:关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分) 有人认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中混进了许多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它其实是一个改良政府;有人则认为它是一个革命政府。你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5分)它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理由:
(1)从产生背景而言:它是革命党人武装起义成功后建立的政府;
(2)从组成成员而言:尽管也混进了一些立宪派和旧官僚,但各部实权基本上掌握在同盟会成员手中;
(3)从实施政策而言: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在政治上颁布《临时约法》,在经济上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上移风易俗。以上措施都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5分) 它是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因为:
(1)从制定角度说:它是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的参议院制定,由孙中山颁布的;
(2)从内容角度说: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 制、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体制,有利于维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其统 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别。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主权在民(2)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上述原则和思想是对封建制度下哪一体制的否定?三权分立(3)材料三中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确认了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的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4)材料四中,为了让“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约
法》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目的何在? 实行责任内阁制(5)司马迁曾这样形容秦代到皇帝制“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纵观材料,你认为《约法》的治国思想和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最明显的变化在哪里?“法治”代替“人治”君主专制学习测试 (1分)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中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反映出资产阶级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
A、平均地权 B、建立民主共和国
C、发展资本主义 D、推翻清政府(C)(1分)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C.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 D.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B)教 学 流 程 图突出重点导入新课突破难点一问题五: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评价阅读并思考讨论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初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关于辛亥革命的成败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全面、辩证地认识它的本质特征。因此,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或者失败了,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免失之偏颇,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认识,才是比较客观、全面的。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皇帝倒了,符号变了”“巩金瓯,承天幡,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清国歌1911》“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临时政府之民国国歌1912》 梁启超说:“(辛亥革命后)任凭甚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回革命,就象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象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 (8分)1、梁启超说“不会再有这回事了”,“这回事”是指什么?2、“这回事”在辛亥革命后出现过吗?其结局是什么?产生这一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这回事”是指重新建立君主专制统治(或复辟帝制)。 出现过,有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拥戴溥仪复辟。结局都是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是:辛亥革命播下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任何倒行逆施的复辟行为必遭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观察并思考辛亥革命前后,人们之间的称呼有何变化?“同志”一词由来如何?你知道辫子和小脚及马褂的变迁么?教 学 流 程 图突出重点一导入新课突破难点一突破难点二问题一:关于辛亥革命的开端问题二:关于武昌起义问题三:关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问题四: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问题五: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评价问题六: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为以 后中国革命提供了什么历史教训? 学法指导化有形为无形研讨会主题和内容教 学 流 程 图突出重点一导入新课突破难点一突破难点二问题探究六:
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为以后中国革命提供了什么历史教训?(8分)精神财富:
1、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2、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3、高昂的民主精神;
4、除旧布新的开拓创新精神。学习测试材料一:英勇不屈的黄花岗起义战士(见下图)材料二:P48 资料卡片: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遗书。问:结合两则材料说明,革命党人哪些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参考答案:
1、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2、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3分)教学流程图突出重点一导入新课突破重点二突破难点升华感情点小 结: 通过本次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要求用一句话概括)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祝贺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第一名小组成员被授予历史学博士称号!鼓掌祝贺!
第二名小组成员被授予历史学硕士称号!鼓掌祝贺!
第三四名小组成员被授予历史学学士称号!鼓掌祝贺!1、激发探究意识
操作要点
2、创设探究情景
3、提供探究素材4、着眼探究实效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