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第十六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学习目标:
1、记住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了解葡萄牙攫 取澳门的居住权和明朝对外关系的概 况。
2、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郑和远航增加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激情投入,阳光展示,学习中外交往与冲突。
三、郑和简介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1405年明成祖朱棣便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总计28年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沿岸。最后一次航行时,年已六旬,回国不久病逝。
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四、学习过程:A、预习案:
1、用表格表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2、倭寇的概念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3、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4、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时间、手段
1、用表格表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过程及历史意义。(表格)
2、倭寇的概念、讲述戚继光抗倭事迹。
A、倭寇的概念: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B、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台州九战九捷。
3、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a、戚家军的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b、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c、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智慧才能。
4、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时间、手段。
时间:1553年
手段:暴力、欺骗、贿赂
B、合作探究:
1、利用地图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地图、路线)
2、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
(分别从物质、历史背景、技术条件、个人因素来回答)
课堂小结:两个人物:郑和戚继光两项英雄事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一段国耻: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
六、达标检测: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CA、非洲西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B、非洲东海岸和印度洋沿岸
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大西洋沿岸和南海沿岸
2、戚家军九战九捷的地点是(?? )
AA、台州 B、温州 C、福州 D、泉州
3、葡萄牙占领澳门和中国收复澳门的时间分别是(? ?)
CA、1553年,1999年 B、1554年,2000年
C、1355年,1999年 D、1533年,1997年4、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性质( )BA、玄奘西游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郑和下西洋 D.鉴真东渡
5、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C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崇祯帝谢谢观赏!作业:17课导学案( )
起点 刘家 港 福州暹罗北南爪哇马六甲海峡北南孟加拉斯里兰卡阿拉伯海北中南海东海岸湾波斯红非洲郑和航海的路线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物质:经济的发展
历史背景:统治者鼓励对外交往
技术条件:指南针的发明和造船业的发达。
个人因素:家庭的熏陶以及 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