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核舟记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核舟记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3 23:08:1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1课、核舟记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   贻( )    有奇( ) 二黍许( ) 箬篷( ) 糁之( )
峨冠( ) 多髯( ) 椎髻( ) 篆章( ) 衣褶( ) 诎( )
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中轩敞者/为舱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3.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尝贻余核舟一(赠) B.启窗而观(打开)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尚、竟然)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 舟尾横卧一楫
B. 左手倚一衡木
C.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 诎右臂支船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属事理说明文。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 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 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载,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6.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数量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然后归纳出来。
(1)苏、黄共阅一手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尾横卧一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数量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朝_________编著的《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_________文。
(2)“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边的刻字出自____________,右边刻字出自___________。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央视特别节目《大国工匠》播出之后,引起热议。某中学打算举行“寻觅‘工匠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20字以内)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次品, “大国工匠”35年坚守蓝天梦
作为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整整35年。35个春夏岁月里,他加工过数十万的
飞机零件,但从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胡双钱的事迹折射着这个伟大时代的“工匠精神”。大家在网上纷纷发帖点赞,请你
发一条帖子表达看法,要求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9.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11.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12.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魏学洢《核舟记》)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林嗣环《口技》)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两膝相比者 __________________
(2)如有所语 __________________
(3)两股战战 __________________
14.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
B. 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C. 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高可二泰许 珠可历历数也
15. 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6. 【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__说明顺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等细节,运用_____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
17. 【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1呢?(写出两条合理建议)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下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蓬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选自(清)宋起凤《核工记》,有删节]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长五分许(          )
(2)雉历历可数(      )
(3)若寒冻不胜者(      )
(4)若为佛事夜归者(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松下凿双户,可开阖。


(2)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


20.文章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请找出有关的标志性词语。


21.选文中共写了七个人,神态情趣各有鲜明的特征,请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22.选文中有寺、僧、船、客、钟声、弯月,据此,你能猜得出所写意境取自唐代诗人的哪首诗吗 请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答案
1、器皿(mǐn)   贻(yí)    有奇(jī) 二黍许(shǔ) 箬篷(ruò) 糁之(sǎn)
峨冠(guān) 多髯(rán) 椎髻(jì) 篆章(zhuàn) 衣褶(zhě) 诎(qū)
B 3.C 4.A 5.B
6.(1)苏东坡、黄鲁直一起观看一轴手卷。
(2)船尾横放着一把桨。
(3)再刻上一枚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4)总计在这一只小船上,刻有五个人物,八扇窗子。
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7.(1)张潮 虞初新志 魏学 明 说明
(2)“大苏泛赤壁”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赤壁赋》 《后赤壁赋》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技亦灵怪矣哉
8、(1)【示例】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2)【示例】35年来,您坚守了自己的梦想,唱响了时代的敬业之歌,谱写了人生完美的
篇章!向您致敬,可爱的航空手艺人!
9.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10.A、C  11.从中间到旁边。  
1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3. (1). 靠近 (2). 说话 (3). 大腿 14. C
15. (1)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2)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16. (1). 空间 (2). 侧面(间接)
17. 示例:①宣传倡导,全民参与。②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或: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学习技艺……)
18.(1)表示大约接近某个数 (2)分明的样子 (3)能承受 (4)像
19.(1)松树下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关上。
(2)桃核的侧面露出七层佛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
20.从低到高的空间顺序。标志性词语:“山坳”“山麓”“高阜”“山顶”。
21.通过富于特征性的艺术细节处理,集中而精确地表现出丰富的生活内容,突出了古代微雕工艺者精巧的构思、高超的技艺。
22.取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