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定律》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实例说明做功改变系统内能的是( )
A.热水袋取暖
B.用双手摩擦给手取暖
C.把手放在火炉旁取暖
D.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
解析 双手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感到暖和;A、C、D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系统的内能,选项B正确.
答案 B
2.(多选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0 J的热量,它的内能变化可能是( )
A.20 J B.10 J
C.5 J D.0
解析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Q=20 J
则ΔU由W和Q共同决定,故A、B、C、D选项都正确.
答案 ABC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B.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它是制造不出来的
C.电流的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解析 由ΔU=W+Q可知,A错误;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制造不出来,B正确;电流通过电阻做功电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C错误;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错误.
答案 B
4.(多选题)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绝热过程A→B,等容过程B→C,等温过程C→A,又回到状态A,则( )
A.A→B过程气体体积增大,内能减小
B.B→C过程内能增加,可能外界对气体做了功
C.气体在B状态的温度高于在A状态的温度
D.C→A为等温变化,内能不变,所以此过程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解析 A→B为绝热过程压强减小,体积膨胀,气体对外做功,没有热量交换,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减小,故A选项正确;B→C过程气体等容升压,由=恒量可知,气体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W=0,故B选项错误;C→A过程等温压缩,TA=TC,而TB>TC,故TB>TA,选项C正确;C→A为等温变化,内能不变,但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C→A为放热过程,故D选项错误.
答案 AC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热膨胀,保持压强不变,它的内能增加,那么( )
A.它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量
B.它吸收的热量小于内能的增量
C.它吸收的热量大于内能的增量
D.它吸收的热量可以大于内能的增量,也可以小于内能的增量
解析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0,已知ΔU>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Q=ΔU-W,Q>0且Q>ΔU,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答案 C
6.(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微观的角度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
B.熵值越大代表越有序
C.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
D.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解析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A、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由熵的定义可知,B选项错误.
答案 AC
7.(多选题)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等压压缩,温度降低
B.等温吸热,体积不变
C.放出热量,内能增加
D.绝热压缩,内能不变
解析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来分析,等压压缩,则体积减小,由=C(常数)可知温度必降低,故A选项正确;等温吸热,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吸收热量,气体必对外做功,体积增大,故B选项错误;放出热量,内能增加则必须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故C选项正确;绝热压缩内能一定增加,故D选项错误.
答案 AC
8.采用绝热(即不交换热量)的方式使一定量的气体由初态A变化至终态B.对于不同的绝热方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气体所做的功不同
B.对气体所做的功相同
C.对气体不需做功,因为没有热的传递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解析 初态A和终态B的内能的变化是相同的,而Q=0,所以不管什么过程,对气体所做的总功都是相同的.
答案 B
9.隔板将绝热的气缸分为A、B两部分,A内充有气体,B内为真空(如图甲).现把隔板抽去, A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乙),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只作定向运动
B.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不变
C.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不变
D.容器中的气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全部自动回到A部分
解析 自由膨胀时,气体并不对外做功,绝热容器又没有做功过程,所以内能不变,则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 C
10.如右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的左端,用恒力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为W1,生热为Q1;第二次让B在光滑地面上自由滑动,这次F做的功为W2,生热为Q2,则应有( )
A.W1C.W1W2,Q1解析 设B板长为L,A、B间摩擦力为f,当B固定时,W1=FL,Q1=fs相=fL;当B不固定时,如图,由于A对B有摩擦力使B向右移动了sB,则A的位移为(L+sB).所以W2=F(L+sB),Q2=fs相=fL,A正确.
答案 A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和重要步骤及物理量的单位)
11.(12分)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 km,已知太阳辐射向空间的总功率为3.8×1026 W,辐射到地球的太阳能总功率为1.7×1017 W.估计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并计算太阳的质量.(G=6.67×10-11 N·m2/kg2)
解析 设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R,由能量分配可得
E总=E
因E总=3.8×1026W,E=1.7×1017 W,
所以R= = m
=1.5×1011 m.
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G=m·R
M=
= kg=2×1030 kg.
答案 1.5×1011 m 2×1030 kg
12.(14分)某同学为测量地表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面积为0.1 m2的水盆盛6 kg的水,经太阳垂直照射15 min,温度升高5 ℃,若地表植物每秒接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试计算:
(1)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接收的太阳能为多少焦耳?
(2)若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1 kJ的太阳能可放出0.05 L的氧气,则每公顷绿地每秒可放出多少氧气?(1公顷=104 m2)
解析 据水升温吸收的热量,便可求出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吸收的太阳能,进而可求出每公顷绿地每秒放出的氧气.
(1)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吸收的太阳能为
P== J/(m2·s)
=1.4×103J/(m2·s).
(2)氧气的体积为V=×0.05 L=700 L.
答案 (1)1.4×103 J/(m2·s)
(2)700 L
13.(14分)如图所示,为一汽缸内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的p-V图线,当该系统从状态a沿过程a→c→b到达状态b时,有335 J的热量传入系统,系统对外界做功126 J,求:
(1)若沿a→d→b过程,系统对外做功42 J,则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
(2)若系统由状态b沿曲线过程返回状态a时,外界对系统做功84 J,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是多少?
解析 (1)沿a→c→b过程
ΔU=W+Q=(-126+335)J=209 J.
沿a→d→b过程
ΔU=W′+Q′,Q′=ΔU-W′=[209-(-42)]J=251 J,即有251 J的热量传入系统.
(2)由a→b,ΔU=209 J
由b→a,ΔU′=-ΔU=-209 J.
ΔU′=W″+Q″=84 J+Q″,
Q″=(-209-84)J=-293 J.
负号说明系统放出热量.
答案 (1)251 J
(2)放热 293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