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马拉松第一人”菲迪皮茨雕像
42.195公里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标要求: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了解希腊的古典文化成就,以及亚历山大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目标
1.通过观察地图,知道爱琴海、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了解希腊城邦及其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了解雅典民主政治与伯里克利主政时期的基本情况,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概况,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正确认识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唯物史观)
1.地理范围
一、希腊城邦
范围: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
古希腊是地理概念,不是国家名称。
2.地理环境和特点
观察地图,并阅读教材,简述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古希腊产生的影响。
多山
环海、多岛屿
政治上:影响了古希腊的统一
经济上: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不便于各地区的联系)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
思想上:追求自由平等
3.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
迈锡尼
克里特
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
克里特王宫遗址
迈锡尼城市的门
特
洛
伊
木
马
荷马时代指的是:希腊历史中,从多利亚人入侵及迈锡尼文明灭亡的公元前12世纪。
3.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
迈锡尼
克里特
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
希腊城邦
(公元前8世纪)
克里特王宫遗址
迈锡尼城市的门
代表:
斯巴达(最大,军事国家)
雅典(民主政治)
4.早期城邦
概念: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材料二:城邦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互不隶属,它们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晏立农、马淑芹等编著《图说古希腊文明》
通过材料观察概括古希腊城邦有何突出特点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
雅典 2500 约30万
斯巴达 8400 约40万
小国寡民
参考:郑州,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人口约1260万
材料一
独立自主
比较希腊城邦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并说明其关系。
居民构成 权利与义务 联系
公民
非公民(外邦人、奴隶)
成年男性可参与统治;占有土地;
参加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等。
义务是参军打仗
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为公民,极为困难。
代表:
斯巴达(最大,军事国家)
4.早期城邦
斯巴达境内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需要用暴力镇压反抗以维持统治,所以说斯巴达崇尚武力,对内男子从小就必须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从20岁开始服役,直到60岁退役。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古希腊雅典人创造了民主一词。民主——Democracy,希腊语“人民”和“权力”两词合成。意思就是“人民的权力”,强调“主权在民” 。
梭伦
古希腊民主政治之父
公元前6世纪初
奠基
克里斯提尼
公元前6世纪末
确立
伯里克利
公元前5世纪
“黄金时代”
高峰
1.内容
伯里克利
(约公元495-前429)
(1)扩大公民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2)抽签产生的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3)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4)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2.特点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3.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伯里克利:“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恪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
进步性:
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材料三:古希腊的民主也不是谁都享有的
局限性:
少部分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雅典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
合作研美
“陶片放逐法”
(克里斯提尼)
——驱逐可能威胁雅典的民主制度的人
普鲁塔克就记录过一个著名案例:
某个希腊人走入市集,要求别人替他在陶片上写下阿里斯提德(Aristides)的名字,碰巧那人正是阿里斯提德。他边刻字边问缘由,那人回答:没有原因,纯粹是厌倦听到“正义者阿里斯提德”(Aristides the Just) 这个称呼。
每年召开一次专门的公民大会,如果一半以上出席会议的人员认为有公民将会危害民主或危害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方式决定被放逐的人选。只要出席人数达到6000人、得票最多者就要被逐出城邦,10年后方可回国。
直接民主导致权力的滥用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他崇尚自由、追求真理,后世认为他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人。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以引进新神、毒害青年的罪名被500人组成的大法庭审判。
第一轮投票,苏格拉底以280票对220票被判有罪;接下来苏格拉底进行了有关刑罚方式的答辩,而后第二轮投票,大法庭以360票对140票的结果判处苏格拉底服毒自杀。
过滥的直接民主,很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最终导致城邦的衰落。
走近雅典民主政治
三、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马其顿的入侵,使希腊城邦时代终结。
世界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公元前356年-前323年)
1.马其顿的崛起
(前336—前323年在位)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自幼受希腊文化的影响。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翼,击败希腊联军。两年后继位,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在远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公元前323年病死。不满33岁。
观察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进攻波斯帝国
南下攻占地中海并进入埃及
从埃及转战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
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
2.亚历山大东征
印度文明
波斯文明
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希腊文明
“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希腊化时代
从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看,它几乎包括了当时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了。因此,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透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东西方文化都得到了交流与发展。这时的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各显才华。
亚历山大的东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亚历山大港的灯塔
积极
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统治一旦遇到抵抗,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遭洗劫一空。仅从波斯金库他就抢走了18万塔兰特的金银。辉煌壮丽的波斯王宫被付之一炬。
(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材料一
消极
影响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亚历山大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
大河流域文明——东方文明的起源
古代中国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希腊
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起源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