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元素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元素的含义,能从宏观、微观角度对物质进行正确描述;
2、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包括宏观,微观),能正确书写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识记常见的元素符号;
3、了解常见的元素含量分布,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视频】黄金搭档之小孩送礼篇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过“加钙牛奶”“加碘食盐”“富晒大米”以及广告中经常出现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含铁酱油”等等,这些物质中的“钙”“碘”“硒”“铁”“锌”指的是什么呢?其实这些指的都是元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元素有关的内容。
二、新知讲授
【思考】在上节课我们提到:相对原子质量就是用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明确是碳12原子作为标准呢?
【讲解】碳12指的是有6个质子和6个中了构成原子核的碳原子,除了这种碳原子外,还存在着6个质子与7个中子或8个中子构成的碳原子。这三种碳原子中子数不相同,质量还会相等吗?它们虽然中子数各不相同,但它们的质子数都为6,化学上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多媒体】不仅是碳原子,其它的原子也存在着类似情况
【师生总结】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师: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就像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一样。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这三种元素组成的。
【思考】元素的种类与核外电子数是否有关?
【讲解】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讨论】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仅应物与生成物相比,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师生总结】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讲解】元素与原子等微观粒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练习】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师: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有一百多种,但各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含量不太相同/组成物质的元素只那一多种、但不同物质中各元素的含量却千差万别
【多媒体】展示地壳中和生物细胞中元素的组成及含量
【讲解】元素的分类(书写几个元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形成元素中文名称汉字偏旁与它们组成单质的种类或状态之间的联系。)
【提问】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思考】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
【讲解】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师:元素中文名称虽然有规律,但不便于记忆和书写,用文字来表示一百多种无素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将十分麻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外国人不认识中文元素各称,我们也会不认识英文元素名称。为了便于交流,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便是元素符号。
【讲解】元素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多媒体】展示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练习】找出下列元素符学的书写错误
【思考】元素符号O表示什么(氧元素符号表示什么)
【讲解】宏观意义:表示氧元素;微观意义:表示一个氧原子
【练习】说出以下元素符号的意义:H N Cl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元素
一、元素的定义
二、元素的特点
三、元素的分类
四、元素符号
五、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