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 《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变”与“不变”的分析,梳理文章故事情节。
(2)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分析于勒的性格变化。
(3)通过片段阅读,对比菲利普夫妇之间性格的不同,感悟人物背后的“可怜”。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于勒的性格变化。
(2)难点:感悟人物背后的“可怜”。
三、教学设计
(一)标题导入
本节课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请同学们齐读课本标题。并在黑板上板书“我的于勒叔叔”,在“错误”中寻找两个标题的区别。
预设:前者强调文章写的是于勒这个人,后者强调的是“我”和于勒之间的亲属关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初步感知于勒的人物形象。
(二)“变”与“不变”——情节梳理
(1)细读文本,找找小说中有哪些方面是在变化着的,可以从人物的自白、对话、动作、心理等方面来思考。
预设: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和称呼在变化
全家人对未来的期待发生变化......
于勒的经济状况在变化(根本原因)
(2)在这些变化中有什么不变的内容?
预设:菲利普夫妇自私、冷漠、势利、贪婪......的性格
(三)“信”与“不信”——感知于勒形象
(1)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从“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那么,是什么促成了这次转变呢?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物件是什么呢?
预设:信
(2)于勒寄来的两封信有什么区别?
预设:
①促成的结果不同。第一封信让全家对于勒的态度发生改变,他从一个分文不值的人变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第二封信成了家庭炫耀的资本,直接促成了二姐的婚事。
②内容不同。第一封信是转述,第二封信是直接引用,而且心中传递的内容更加丰富。
(3)认真阅读第二封信,思考其中的破绽。
预设:
①到底有没有发财?
②想赔偿损失为什么不回家而是去旅行?
③去旅行为什么不能写信?
④买卖做得好为什么要去旅行?
(4)在这封信中,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于勒?
预设:
①赚钱了想要赔偿损失,看出他还有良心。
②写信关心自己的兄弟,内心依然温暖。
③信的内容漏洞百出,十足的大骗子。
(5)通过展示菲利普与船长的对话,全面感知于勒的形象。
预设:
①于勒不愿回去,因为欠了哥哥的钱,他不敢回去,因为有自尊心。
②于勒怕重新回去拖累哥哥,因为有良心。
③于勒觉得自己没钱,想等到发财了再回去报答哥哥,因为有责任心。
(6)通过展示文中对于勒过去形象的描写,感知人物变化。
坏蛋——良心
流氓——自尊心
无赖——责任心
(四)“同”与“不同”——主题探究
(1)于勒的这些变化,并没有被菲利普夫妇看在眼里。重逢以后,他们厌恶于勒、躲着于勒,这里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性格特征?
预设: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嫌贫爱富......
(2)除了性格,还有什么因素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预设:经济状况——拮据
(3)通过这样的四个片段来加深对菲利普夫妇的认识。想一想,同样是“唯利是图”的两个人,不同之处在哪里?
片段一:父亲请吃牡蛎(21-23)
片段二:怀疑于勒(25-29)
片段三:确认于勒(31、34-38)
片段四:给钱于勒(44-46)
预设:
不能:菲利普向往高贵、体面的生活;克拉丽丝为生活精打细算;考虑到一旦和于勒相认,家庭可能陷入的危急,客观原因决定“不能”相认。
不敢:菲利普顾念兄弟情义但性格懦弱;克拉丽丝处理问题迅速、冷静。性格原因决定菲利普先生“不敢”相认。
不愿:也许克拉丽丝早就看出于勒信件背后的漏洞百出,只是在自欺欺人,他们“不愿”相认。
不能、不敢、不愿!这三个词,对家境拮据的菲利普夫妇来说,该是多么沉重的字眼。当然,每一个时代都不会缺乏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人群,他们是做着悲凉的梦,过着痛苦生活的可怜人。就像于勒,他应该会在船舱底层,在那暗无天日的黑影里度过余生,只是,菲利普一家,从哲尔赛岛回去后,再给别人看于勒的信件,我相信,他们递信的双手,一定会微微颤抖。
且读且思,且行且悟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是一篇既让人欣喜又让人难过的文章。欣喜在于,初读文本,脑海中便不自觉闪过各种精彩解读以及经典案例,似乎只要撷取其中部分,便可以生成一堂好课。难过在于,即使这样的课生成了,也只是证明自己是一位成功的搬运工而非创造者。
教学设计建立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课堂呈现形式可以有模式,但是文章的解读并没有。过去我认为通过对文章的直观感悟,也许可以得到些许“独到”见解,后来发现这个方向是绝对错误的,专业的阅读才能得到专业见解。这样的一篇经典文章想要讲得有亮点实在太难,一开始没什么思路,认为主题只能单薄地定位为“人与人之间赤裸的金钱关系”“莫泊桑对这种金钱至上的社会现象的批判”。后来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在对文本细节的捕捉中,我发现,过去的我可能真的读错了这篇文章,这次教学设计最先确定的便是作品的主题——小人物之可怜。因而所有的环节都为人物的“可怜”做铺垫,于勒的穷困潦倒和改过自新却不为人知是可怜,菲利普的手足之情只能被隐藏是可怜,克拉丽丝的利己主义因生活拮据而毕露是可怜。
关于于勒原本的形象,在课本中是直观展现出来的,但是通过对信件内容的细读,我发现于勒与之前的形象实在是不相符,他发生了变化,于是有了从“变”与“不变”这个角度思考的想法。但是在第一个环节就谈于勒的人物形象,步调太快,所以放到了第二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还是传统的梳理故事情节。第三个环节通过研读四个片段,分析菲利普夫妇之间性格的不同,原来在这不同背后隐藏着“不敢、不能、不愿”的辛酸,他们做着悲凉的梦,活成了痛苦的“可怜人”!
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认为三种构想的实施是成功的:一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二是为学生创设主问题有层次地探究课文;三是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表现并强化语文能力。
但是在某些层面仍存在不足,孙绍振在《文学文本解读学》中提出解读六法为还原法、替换法、矛盾法、专业化解读法、比较法、作者身份法。其中替换法还有两个重要的变形,第一种便是“补回法”。作品入选中学课本时,常有些相对而言比较次要的句段因种种原因会被删去,或被编者改动,我们正可以通过把被删改的原文找回,来发现创作的奥秘。如:《我的叔叔于勒》头尾,介绍了“我”凡遇到乞丐都会给他五法郎钱币,原因就是叔叔于勒的遭遇。课本删去了这头尾有关故事来历的交代,我在文本解读时忽略了文本的完整性以及若瑟夫这个关键人物,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人物存在,才能看出人物在“可怜”同时,作者所给予他们的“同情”。也许对小说的解读,不仅可以从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入手,还可以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方面来考虑。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是从“我”——约瑟夫的角度来展开叙述的,其中是否能挖掘出更多可以解读的内容?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