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4 09:5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大雁的习性。
2.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
3.感受作者的浪漫情怀。
教学重难点
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浪漫情怀。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这篇文章介绍了大雁的习性,我们来看一下书上关于大雁的介绍:
大雁又称野鹅,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
大雁是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常见的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
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年3 月,它们冲破暖流的雾露,飞回威斯康星:每年11
月,"它们目空一切地笔直向南飞行 200 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
大雁适应性强,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沙滩、沼泽边,采食玉米等。
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从数字分析中发现,雁队一般由六只或六的倍数只组成,孤雁一般是伤心的单身。
一个知识卡片,就能把大雁的习性介绍得很清楚,这篇文章还有必要读下去吗
(请生齐读“阅读提示”)
本文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阅读时要注意其中对雁群生活习性的观察和说明,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感受作者的浪漫情怀。在作者笔下,大雁富有灵性,熟悉人类的游戏规则,还会低声细语和高声争辩。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表现出对它们命运的关注,体现了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深切思考。
明确:正如“阅读提示”所说: 读这篇说明文,除了要做到筛选主要信息——了解雁群生活习性之外,还要重点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感受作者的“浪漫情怀”。
根据阅读提示来看,什么是“抒情笔法”“浪漫情怀”
明确:“抒情笔法”指的是作者笔下的大雁充满灵性,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浪漫情怀”指的是文章表现出作者对雁群命运的关注和作者身为一位环境保护主
义者的深切思考。
重点探究:抒情笔法
下面,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
方法指导: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学们要能够自己欣赏文章,今天这节课,我们可以用“摘抄和做笔记”的读书方法来鉴赏文章。这两种读书方法,在教材的134页中有介绍,我们来看一下:
摘抄,就是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
做笔记,主要有写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写提要,就是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或要点。写心得,则是记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体验、感想,如自己对于作品的内容(情感、思想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艺术特色等)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自己在阅读中生发的新认识、新观点。
我们在七年级下册学过“批注”——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写出心得体会。两者是有共通之处的,所以,课文中的旁批就有做笔记“写心得”的例子。
哪一则批注记录了对作品内容的看法与评价?
这段写雁声细致入微,情趣盎然。
你同意这则笔记的评价吗?对雁声的描写,何以见得“细致”“情趣盎然”?请结合作业本“学习任务三”品读,设计大雁间的对话。
(生自由品读,然后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
然后,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并且带着一阵急促的混乱的回声。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对话”示例:
领头雁:好!今天的打斗与论辩到此结束。
大雁A:哇!今天这场战斗太精彩了!(赢了的)
大雁B:哼!在这威斯康星的沼泽地里,谁是我的对手
大雁C:时间不早了,洗洗睡吧。
明确:这段话中的雁声,有刺耳的,有激烈的,有深沉的,有模糊稀疏的,就好像大雁在“争辩”“协调”,他们是那么自由欢畅,充满生机。由此可见作者对雁声的描写,确实是细致入微,情趣盎然。
哪一则批注记录了对作品形式的看法与评价?
将人类的行为与大雁对比,表明大雁是联合的“先驱”。
明确:就人类而言,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因为“利益”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如同文中提到的“开罗会议”一般。但是大雁却始终如一,对比之中,突出了大雁的坚贞高贵。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摘抄和做笔记”的方法,自读《大雁归来》。围绕作者的“抒情笔法”,选一些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摘抄到本子上,并至少选择其中的一处,模仿示例做笔记,写一写自己对作品内容或形式的看法。
1.熟悉人类规则
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示例:“法规”是威斯康星三月份是休战期,十一月则是狩猎期。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示例:“试探性”“终于”“慢慢”“静静”“滑翔等词,可见大雁十分谨慎。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他出双脚。
示例:同样写大雁的飞翔,试探时用“滑翔”,不试探时写“落”,两者一慢一快,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大雁此时的恣意欢畅,也体现大雁的机警、熟悉人类规则、富有灵性。
2.坚贞高贵
每年3 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示例:“每年”看出大雁这种联合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且始终如一;“都”看出没有一只大雁例外:“生命”“赌注”看出代价之大:“基本”看出这是他们的“初心”,这些词都能体现大雁的坚贞、高贵。
师补充:从课文7、8 两段可见,即便是失去亲人、形单影只的大雁,也不会再去找新的雁群,只会孤独地飞行和忧郁地鸣叫,可见大雁真的是用生命践行着联合观念,坚贞高贵
3.带来希望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露时,春天就来到
示例:大雁也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示例:冬天本来不能抖掉,但是大雁带来了春天,冬天就过去了,香蒲也就充满了生机。
总结:从大雁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灵性”“自由”“坚贞”“高贵”“希望”,怪不得作者这样写道: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诗歌”是“最美好的事物”,这样说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美、热爱之情。
(生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难点探究:浪漫情怀
除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文章还表现出作者对雁群命运的关注和作者身为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深切思考,这是“浪漫情怀”。
课文中,除了指代大雁的“它们”外,“我们”一词也反复出现。在文中画出含有“我们”的句子,任选一处做笔记,谈谈对“我们”一词的看法,体会其中的情怀。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平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示例:“又”体现了作者因大雁归来的欣喜之情,同时,这句话也有作者将大雁视作和人类一样的自然界的平等成员的尊重。
师阅读:我们可以看作业本“学习任务六”,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浪漫情怀”。其实在作者看来,人类、土地、沼泽、大雁……自然界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生再读,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怀)
拓展运用:创意改写
(一)诗意写作
大雁的迁徙是一首有益无损的充满野性的诗歌。今天,让我们用摘抄的词句,写一首真正的“大雁的诗歌”!
“拼贴诗”是一种“宅家新时尚”。作这种诗很简单,只需要把不用的旧书找出来,剪下自己喜欢或觉得合适的句子,最后把它们拼起来粘到一张纸上,一首诗就完成了。
示例:
这首小诗剪自张嘉佳的《别让时间化为荒芜之地》,这首诗想表达的是“我们要拥有丰富而坚定的内心,让自己的生命充实、生动、充满生机。”
我们不剪书,但可以模仿这个过程,用摘抄的词句,改写一首“大雁的诗歌”。
作业要求:
1.一首小诗,围绕一个中心,描写大雁的一个特点为上。
2.改写中,要注重诗句的通顺,语意的连贯;要斟酌诗歌的语言,在原文基础上适当美化;还要注意同节诗句的结构,改出诗的形式和味道。
板书设计:
抒情笔法 浪漫情怀 富有灵性
关注命运 喜爱大雁 反思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