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讲义
[单元学习任务]
人文任务 语文任务
学习演讲技巧;积累演讲经验。 1.学习演讲词,理解其观点,感受其风格,获取有益的启示,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2.了解写作演讲稿的常见方法,运用阅读所得,学习撰写演讲稿。 3.学习演讲的技巧,举办演讲比赛,提高在公开场合的表达能力。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观点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任务一] 语基构建
1.字音: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探察(chá) 彷徨(páng huáng) 激变(jī) 格物致知(zhì)
袖手旁观(xiù) 不知所措(cuò)
2.词义:
缅怀:追念;怀念;深情地怀念。
接触: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联络。
探察:探究审察;考察。
探讨:指探索;研讨。
领悟:体会,解悟。
检讨: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作自我批评。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遵照:按照;依照。
彷徨: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恐慌:因担忧、害怕而慌张不安。
激变:急剧变化。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袖手旁观: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任务二] 资料助读
丁肇中(1936-),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致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而影响到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鉴于此,作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联系传统文化和我国当时的情况,向大家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
所谓的“格致”,是“格物”与“致知”两个概念的简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故常常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简略说来,格物致知论就是中国文化与哲学中关于认识世界的方法或方式的理论。仅从字面上进行初步解释:所谓格,即推究之义;所谓致,即求得之义。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解释较倾向于现代认识论与知识论的角度。其实同其它很多中国哲学的概念一样,它还含摄着价值论、工夫论等多方面的内涵。应当说,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传统概念,把真、善、美融合为一体。古人对这一概念的诠释往往侧重不同,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之间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任务一] 文本梳理与构建
任务点一 结构导图
任务点二 主旨点睛
本文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的观点,并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任务二] 文本学习与探究
任务探究一 内容理解
1.这篇演讲围绕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过程阐述了怎样的现状?提出了什么观点?
明确 (1)现状:在学习自然科学的过程中,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2)观点:应有格物致知(实验)的精神。
2.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 作者认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科学和个人行动上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在应付迅速变化的世界和社会环境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使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3.《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明确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做实验得到知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只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任务探究二 写作手法
4.本文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出自己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明确 ①“现身说法”真实、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②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亲身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本省就是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5.第②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
明确 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6.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
明确 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任务一] 品析文中的语言
1.“大都”“往往”“常常”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大都”指明了范围,“往往”和“常常”则指出了频率上的多。这些词语突出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的普遍性,语言准确严密。
2.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明确 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任务二] 现身说法
演讲是与听众交流互动的一个过程,如何使自己的演讲更能打动人,强烈地吸引和征服听众,就成为演讲者所关注的问题。一个好的演讲者,往往会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变成演讲的素材,为听众现身说法,因为亲身经历的事例最真实、最有说服力,因而也就更能打动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作者现身说法,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讲道理,这样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使听众易于接受。请你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写一段演讲稿。
写法指导
演讲稿中现身说法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紧扣演讲的主题,实事求是;材料既要鲜活生动,又要富有感染力,且要做到详略得当。
优秀示例:
(2008年6月7日,是全国高考的第一天。在震后临时组建的都江堰第四中学,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应邀为这批推迟考试的学生加油鼓劲。白岩松走到同学们中间,发表了这样一席即兴演讲)
同学们,今天,你们比全国其他地区的考生都提前考了一门课——如何面对磨难和突如其来的打击,而且大家都得了高分。不管你们是在高三,还是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磨难和突如其来的打击,永远都是一门功课。在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十岁的时候,从小带我的爷爷去世了。当时,妈妈带着我和哥哥三人相依为命。我们家在东北一个很偏远的小城,冬天,大家知道东北有多冷,我们家最高温度是零上5度,由于生活窘迫,安不上自来水,每天要去200米之外的地方挑水,我11岁就开始干这个活儿。当苦难和打击已经过去之后,回过头来看,这些情景都会带有一种温暖的颜色。我相信很多年之后,你们再回忆起这样一个临时组成的班级、学校,还有一起面对苦难的同学们,你们会觉得,回忆中更多的是温暖,而不是眼前的痛苦。我相信,如果没有这场地震,高考的时候,可能家长都会在校门口等你们,上大学的时候,他们会送你们。有了这场地震,相信你们不会了,你们已经学会了自己去成长,自己去前进。你们比同龄人又更快地更好地向前跑了一步,你比他们已经有了更多的优势,不是吗?
白岩松的演讲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共鸣,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白岩松的即兴演讲,之所以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共鸣,除了该演讲主题深刻、情感真挚、语言动人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白岩松在演讲中现身说法,自曝艰难身世,谈起小时候经历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与感悟,让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同学们深有同感。因此,他与同学心连心,让听众受到激励与启示,鼓舞大家在磨难中学会坚强和自立,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一、基础过关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丁肇(zhào)中 埋没(mò) 没(méi)有
B.彷徨(pánɡ)(huánɡ) 中庸(yōnɡ) 测量(liánɡ)
C.相濡(rú)以沫 儒(rǔ)家 孺(rú)子
D.华裔(yì) 论(lún)语 议论(lù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读书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在书店里,总有人看上如走马观花,对书籍袖手旁观。
C.无论做学问还是做实验,格物致知的精神均不可或缺。
D.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B.“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
C.本文在行文过程中把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因而令人信服。
D.本文是一篇演说词,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作者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蕴含“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的一项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D.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而且研究学术不可缺少。
D.实验的过程不仅是消极的观察,而且是积极的探测。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答案】B
【解析】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几句话意在阐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也就是实验精神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据此可以确定③是首句,开门见山地提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②句阐明其重要性,①句转到阐释实验精神,⑤④句阐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所以答案选B。
二、文本阅读能力
(一)课内阅读。
7.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各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
④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⑤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⑥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比较选文第⑤段与下面这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并简要分析各自的作用。
1972年丁肇中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3)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8.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你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仁”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从“人”从“二”,“均嫡庶,仁亲戚,则族业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义: ;“(陛下)有仁民爱物之意”中“仁”义则引申为: 。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论语·乡党》)
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百姓疾苦声。(郑燮《墨竹图题诗》)
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梁惠王上》)
⑤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仁”行世间】
(3)在9月28日“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
(二)拓展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融
张金刚
①融,有形,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浸润着时间的味道,演绎着渗透的传奇。
②融,无形,是一种情感的交汇,凭借着心灵的沟通,形成了彼此的默契。
③生活的圈子,是无数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交集,让邂逅成为永恒的要旨便是“融”。
④央视2012年《开学第一课》,于丹讲得好:把生鸡蛋、胡萝卜、茶叶分别放在三个锅里煮。第一个锅里,生鸡蛋被煮熟,变得硬邦邦。生活中有些只固守着自己内心、不肯融合的人,最后变成了孤家寡人,被生活煮硬。第二个锅里,胡萝卜被煮得软塌塌,成了胡萝卜泥。有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第三个锅里,茶叶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有些人,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改变了别人。
⑤其实,这正是社会、个体间正能量、负能量的较量与融合。社会并不完美,个人也不是完人,学会适应,彼此融入,才会统一。有时,坚守,并不合时宜,就要尝试接纳和改变;有时,妥协,就会被现实无情地打败和抛弃;最佳,便是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做一片既能释放、传递正能量,又能承受煎熬、历炼,涅槃重生的“茶叶”。这便是做人、处世的通用法则。
⑥一直有人在置疑,仅一些模范、英雄能否撑社会善美的天空。我无法回答。但我更希望将他们看作“源头活水”,在其汩汩喷涌、涓涓流淌间,滋润、浇灌出周边茂盛的花草,融汇、吸纳无数奔流向海的细流,一起融入浩瀚的湖海。一人、两人、多人,渐渐传递、互融,终可汇成大爱、大德、大义。人与人,融洽和睦,其乐融融。社会,被爱包容,和谐祥和,自会一派融融。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
试卷第4页,共9页
试卷第1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C.儒(rǔ)家——rú;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不能坚持不懈。此处说明没有恒心,使用正确;
B.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此处用在书籍上,使用不当;
C.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此处形容做学问、做实验应有的精神,使用正确;
D.开卷的益: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打开书来看,就是有益的。此处形容阅读重要的书后的感受,使用正确;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有误,“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没有《左传》。故选B。
4.B
【详解】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说明的是实践的重要性;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论述的是“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与“实践出真知”无关;
C.“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是: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懂得如何识别剑器。强调的是观察和实践;
D.“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意思是:住在山里的人知道山,住在林里的人知道林,农夫熟悉原野,渔夫熟悉沼泽。比喻做什么事就有做这件事的经验,实践出真知;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识。
B.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改为“的”;
C.语序不当,应将“不但”与“而且”后的内容互调;
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不仅是……而且是”改为“不是……而是”;
故选A.
6.B
【详解】本道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注意理清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本道题可以采用排除法。首先看选项的顺序,应该把具有概括性质的①或③放在首位,④具体讲的是一种途径。排除C、D。再看A,把③句放在最后,没有下文显得非常突兀。实际上这段话选自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故作者一来就提出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②句谈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①指明格物致知是一种怎样的精神。⑤句对实验精神做具体阐释,④阐明实验的途径。故选B。
7.(1)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选文第⑤段运用举例论证,举“我”个人经验的例子,证明了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使论证更具体形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则材料运用了比喻论证,阐释了科学实验虽然艰巨、复杂,却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使论证更生动形象,道理深入浅出。
(3)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分析文中语句,解答这类题需回原文准确定位答题区域,再结合题干理解概括。
从第①段“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可知答案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
从第⑤段“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一句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自己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例子,使论证更具体有力、更形象,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材料中“他曾经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运用了比喻论证,将要“寻找的重粒子”比作“千千万万粒雨滴中,有着不同颜色的一滴”,结合句中“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可知,阐释了科学实验虽然艰巨和复杂,却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生动形象,使论证的道理通俗易懂。
(3)本题考查提炼文章信息和阅读迁移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第一问考查提炼文章信息的能力。这类题,需要在文中确定答题范围,再提取关键词。从第④段“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可知,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第二问考查联系实际谈看法。结合第⑥段中的“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可知,作者强调我们要勇于怀疑,不能盲目接受,还要注重实践。据此联系实际谈感想。
示例:关注实事热点,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更新观念和学习新技能。
8. 人人平等(或君民同视,平等对待) 博爱、仁爱(或慈善、体恤) 示例:a.爱亲人 b.爱他人 c.爱民众 d.爱万物(或 a.亲亲 b.仁民 c.爱物;或 a.血缘之爱 b.人际之爱 c.物我之爱) 示例:开展“仁”文化思想宣讲活动(或开展讲述古代“仁”人逸闻逸事活动,开展关于“仁”脉相承小论文征集活动,举办“‘仁’在身边”故事会,举行“仁”文化经典朗诵活动等)。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从人,从二。《说文解字》说凡是属于人的都从人,意思是人人平等。《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人与人相互亲切关爱。《春初·元命苞》说,“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仁者是对有仁德者之称。
(2)本题属于图文转换中的表格题,①句意思是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体现对亲人的爱。②句的意思是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体现了对别人的关心。③句的意思是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我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金石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④句的意思是“没有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⑤句的意思是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都体现了对动物的爱。
(3)本题属于谈感受的综合性学习题目。解答此类试题要围绕主题,写出如何能发扬“仁、爱”的建议即可。
9.(1)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共生共荣。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写出其中两个即可)。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诠释“融”的含义,并在对照(比较,对比)中突出了传递正能量,彼此融入的必要性。
(3)作者希望英雄模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不断释放自己的正能量,带动(影响,辐射)越来越多的人相互接纳,融入社会最终达成共生共荣(或人与人融洽和睦,社会和谐祥和)之目的。
【详解】(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
由第①段“融,有形”,第②段“融,无形”及第③段“让邂逅成为永恒的要旨便是‘融’”可知,从“融”的“有形”和“无形”入手,提出论题生活的要旨是“融”;④段以“央视2012年《开学第一课》”于丹所举事例为例,阐明了“融”重要;⑤段从“做人、处世的通用法则”角度,说明生活需要“融”,⑥段总结全文,得出“一人、两人、多人,渐渐传递、互融,终可汇成大爱、大德、大义。人与人,融洽和睦,其乐融融。社会,被爱包容,和谐祥和,自会一派融融”的结论。据此,可提炼主要观点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共生共荣。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
根据第④段“央视2012年《开学第一课》,于丹讲得好”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第一个锅里,生鸡蛋被煮熟,变得硬邦邦。生活中有些只固守着自己内心、不肯融合的人,最后变成了孤家寡人,被生活煮硬”运用了比喻论证;“第一个锅里……第二个锅里……第三个锅里……”运用了对比论证;“有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第三个锅里,茶叶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有些人,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改变了别人”是道理论证;这些论证方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诠释“融”的含义,突出了传递正能量,彼此融入的必要性。
(3)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第⑥段中划线句“但我更希望将他们看作‘源头活水’,在其汩汩喷涌、涓涓流淌间,滋润、浇灌出周边茂盛的花草,融汇、吸纳无数奔流向海的细流,一起融入浩瀚的湖海”,结合前文“一直有人在置疑,仅一些模范、英雄能否撑社会善美的天空。我无法回答”,表达的是作者的愿望是希望英雄模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影响,辐射越来越多的人释放自己的正能量,相互接纳,融入社会最终达成人与人融洽和睦,社会和谐祥和。
答案第4页,共5页
答案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