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讲义(含解析)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讲义(含解析)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4 13: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 讲义
[单元学习任务]
人文任务 语文任务
学习演讲技巧;积累演讲经验。 1.学习演讲词,理解其观点,感受其风格,获取有益的启示,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2.了解写作演讲稿的常见方法,运用阅读所得,学习撰写演讲稿。 3.学习演讲的技巧,举办演讲比赛,提高在公开场合的表达能力。
13 最后一次讲演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品味作者爱憎分明、充满激情、极富号召力与感染力的语言;能进行简短的即兴讲演。
3.从演讲词的观点、思路、语言等方面,仔细领会演讲词的特点。
[任务一] 语基构建
1.字音:
卑劣(bēi liè) 无耻(chǐ) 污蔑(miè) 屠杀(tú) 悲愤(fèn) 锤击(chuí) 恐怖(bù)势力(shì) 蛮横(mán hèng) 赋予(fù yǔ) 挑拨离间(tiǎo bō lí jiàn)2.词义:
晓得:知道。
卑劣:卑鄙恶劣。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锤击:用拳头猛力敲打。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挑拨离间: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无耻:不顾羞耻;不知羞耻。
[任务二] 资料助读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晞水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不仅精于新诗创作,而且在新诗格律的创作上取得重大成就。他的诗歌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散文抨击社会时弊,表达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散文《五四断想》,另著有《唐诗杂论》等。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迫切要求,继续发动内战,并对爱国民主运动进行镇压。 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当天下午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于是,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演讲词
演讲词也叫讲演词、演说词,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文稿。演讲词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表达主张、见解等。演讲词以“写”来体现“说”,因此,好的演讲词具有针对性、鲜明性、条理性、通俗等特点。
[任务一] 文本梳理与构建
任务点一 结构导图
任务点二 主旨点睛
在这次讲演中,作者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并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极大鼓舞了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任务二] 文本学习与探究
任务探究一 内容理解
1.文章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明确 这种情绪的传达是通过感叹句和问句传达出来的。如:“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有什么理由拿 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这成什么话?”这些感叹句和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恨之情。同时作者还使用了感彩分明的贬义词传达情感。如“最卑劣最无耻”“毒手”“偷偷摸摸”“暗杀”等词语以直白的形式痛批反动派的罪行。
2.文章第3段为什么要强调“一二一”亊件?请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 ①追述“一二一”事件,谴责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赞扬昆 明学生反对内战的英勇献身精神,并自然引出李公朴先生被害之事。②突出李公朴先生被暗杀这一事件的意外和令人痛心疾首,从而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卑劣和无耻,表达作者的无比愤懑之情。
3.闻一多先生预言反动派“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明确 ①反动派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②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③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4.通读课文,仔细体会闻一多先生对李先生、敌人的不同语气,感受作者的情感。
明确 闻一多先生说到李先生时,语气悲痛、热情,满怀对李先生的崇敬、赞美之情;斥责敌人时,语气充满愤怒、蔑视,表现了对敌人的仇恨、批判。
任务探究二 写法品析
5.作者是怎样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外强中干的本质,指出他们的末日即将来临的?
明确 首先,作者开篇便表明了对李先生所写所言的立场,谴责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然后,直面批判国民党反动派将李先生的死诬蔑为“桃色事件”,并将其嫁祸给共产党的卑劣行径。
接着,作者深入分析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原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敌人外强中干的本质,给敌人以压力,给人民以动力。之后,作者以希特勒、墨索里尼为例,论证了反人民的势力终会被人民毁灭的真理,强调了国民党反动派必败的结局。
最后,作者热情高涨地呼吁昆明青年勇敢地站起来,一起为李先生未竟之业努力奋斗,为争取和平民主、推翻反革命的统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任务一] 品析文中的语言
1. 演讲者谈及特务时用“你们”“他们”,面对听众时则 用“我们”。这三种不同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用第二人称“你”“你们”对敌人正面责问,显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用第一人称“我们”鼓舞人们团结斗争,表现了作者与群众亲密无间的革命感情。尤其是把“我们”与“你们”相连使用,更凸显了作者鲜明的情感倾向和坚定的立场。
2.“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 这句话用来对比手法。“光明正大”与“偷偷摸摸”,一褒一贬,形成鲜明对比,揭露了反动派行径的卑劣、无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
[任务二] 如何写好讲话中的开场白
一、考点解说
“开场白”就是在活动展示、报告、开会、表演等开始时的一段与本次活动、报告、开会、表演等有关的话,有引入本题的作用。开场白针对特定听众,具有简洁明了、鼓动性强、针对性明确等特点。如《最后一次讲演》中的开场白“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开场白作为中考考点之一,在历年中考中屡见不鲜。
二、主要设问方式
①请你为xx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
②假如你是演讲者或主持人,请你根据活动内容,设计一段开场白。
三、技法攻略
1.要切合主题。
本次讲话的主题时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紧扣主题,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或介绍背景,说明缘由,引领观众(听众)顺利进入情境,参与活动。
2.要有现场感。
要有得体的称呼与问候语。适当地渲染气氛,调动观众(听众)的情绪,可以提问互动,可以提供建议,紧紧抓住观众(听众)的注意力。
3.要锤炼语言
开场白语言要简洁、生动、有感染力,可运用对偶、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给观众(听众)以强烈的听觉冲击,让他们心潮起伏,激情澎湃,产生迫不及待听下去的欲望。
一、基础过关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卑劣(lüè) 诬蔑(miè) 屠杀(tú) 义愤填膺(yīng)
B.恐怖(bù) 毁灭(huǐ) 蛮横(hèng) 挑拨离间(jiān)
C.捶击(chuí) 赋予(fù) 晓得(xiǎo) 慷慨激昂(kǎi)
D.跨进(kuà) 牺牲(xī) 吓倒(xià) 卑鄙无耻(bì)
2.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耻 悲愤 赋予 挑拔离间
B.诬蔑 捶击 激变 不知所措
C.堕落 趋势 枯躁 不修边幅
D.枷锁 萦绕 指摘 出类拔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暗杀革命人士来维持独裁统治,这种卑鄙无耻的行径令人发指。
B.上课迟到了,他向老师报告后,忙偷偷摸摸地回到座位上。
C.这件事我做得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D.反动派想通过谣言来挑拨离间、蛊惑人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B.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C.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
D.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感彩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B.反动派 挑拨离间,卑鄙无耻。
C.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
D.于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听了都悲愤痛恨。
B.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C.云南有光荣的历史,我们要发展云南光荣的历史!
D.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可能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二、文本阅读能力
(一)课内阅读。
7.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文中“你们”指的是谁?“我们”指的是谁?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
(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拓展阅读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闻一多的真性情
方子
①在世人心目中,闻一多的形象基本上被定格为两种:一是爱国诗人,一是民主斗士。然而很少人想到,闻一多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人,他的真性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魏晋名士。
②闻一多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有个叫臧克家的学生前来报考。当年的国文考试有两道试题,其中之一是《杂感》。臧克家的《杂感》只有一首诗,三句话,闻一多却对这三句话无比欣赏,认为它饱含哲理,判了98分。( )臧克家的数学考了零分,但( )有了接近满分的国文成绩,他( )顺利进入青岛大学,后来成为一名诗人。
③中国人历来看重等级,闻一多却更在乎性情相投。臧克家进校后,闻一多非常关心其学业,在写作上更是用心指导。臧克家很快在文坛脱颖而出,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1933年出版的《烙印》则一时洛阳纸贵。臧克家曾感激地说过:“没有闻一多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然而,闻一多并没有将臧克家看作自己的学生,而是视作好友。后来离开青大赴清华执教时,他写信给臧克家说:“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
④真性情的闻一多爱幽默。他教《楚辞》时,常常身着黑色长袍,昂首阔步进入教室,从容地掏出烟盒,问在座的学生:“哪位吸?”学生不接话,他就自己叼上一支,然后边敲桌子边和着节拍唱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这才开始讲《楚辞》。
⑤快乐时要幽默,无奈时也要幽默。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平津学生纷纷罢课,赴南京请愿,强烈要求国民政府铁心抗日。受此影响,青大学生也在当年10月成立反日救国会,计划南下请愿。校方同情学生的爱国之举,但反对学生南下,闻一多也持这种态度。学生去南京后,闻一多在校务会上主张开除带头的学生,同在青大执教的好友梁实秋也表示赞成。虽然,学校最后只是给这些学生“记过”处分,但学生们对闻一多和梁实秋怀恨在心。
⑥学生们贴出“驱逐不学无术的闻一多”“闻一多是准法西斯蒂”的标语。还有人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标题是“闻一多与梁实秋”。闻一多毫不责怪,反而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和兔子问梁实秋:“哪一只是我?”“任你选择!”梁实秋故意满脸严肃地回答,说完两人击掌大笑。
⑦闻一多虽然在青岛大学时因为坚持原则而遭到学生反对,但就其一生而言,大家还是非常喜欢他的。否则,他当年家境艰难时,联大同仁不会代他拟刻石润笔启事;他蒙难之后,不会有那么多学生写怀念文章。大家对闻一多的好感,显然与他为人处世的真性情有关。
⑧闻一多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因此,才让人觉得可敬可爱。
(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因为 才 B.因为 虽然 才
C.虽然 才 因为 D.因为 才 虽然
(2)文章记叙了关于闻一多先生的哪几件事?试分别加以概括。
(3)结合语境,说说第③段中加下划线词语“洛阳纸贵”的含义。
(4)第⑤段中“快乐时要幽默,无奈时也要幽默”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通读全文,联系课文《最后一次讲演》,说说你心目中的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人。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1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卑劣(lüè)——liè;
B.挑拨离间(jiān)——jiàn;
D.卑鄙无耻(bì)——bǐ;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挑拔离间——挑拨离间;
C.枯躁——枯燥;
D.出类拔粹——出类拔萃;
故选B。
3.B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B项,偷偷摸摸: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此处形容手脚较轻,应该用“轻手轻脚”。故答案为B。
点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解答时要辨析词语本身的意义、使用范围、语意轻重、情感色彩等方面的差别,重点从是否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张冠李戴、不合语境、重复累赘等几个方面去分析。
4.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B.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桃色事件”为特殊含义词语,应加引号,“无耻啊,无耻啊!”是两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第一个逗号也应为感叹号;
C.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他们的心怎样长的”并非表示疑问表达自己的强烈的谴责之情,因此最后的句号为感叹号;
D.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们还站得住几天”并非表示疑问,而是蕴含着强烈的谴责感情,因此问号应为感叹号;
故选A。
5.C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理解。
A.蛮横:态度粗野暴躁,不讲道理。贬义词;
B.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贬义词;
C.玩弄:指用不严肃、不尊重的态度对待人或事物,含贬义。但在“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中,无贬义的意思;
D.呆板:死板;不灵活。贬义词;
故选C。
6.B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识。
A.缺少主语,应在“听”前面加主语“大家”;
C.搭配不当,应把“发展”改为“发扬”;
D.否定不当,可删去“不可能”;
故选B。
7.(1)“你们”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我们”指的是演讲者和广大人民。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2)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3)A.设问句,B.反问句。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更有力量。
(4)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详解】(1)此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情感。
本文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结合李公朴的革命者身份可知“你们”指的是“反人民的势力”,即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残害,闻一多表示强烈的愤慨,对敌人充满了蔑视;由“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可知,“我们”指的是演讲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拉近了演讲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歌颂人民的力量,表达了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2)此题考查句子含义。
“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李公朴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爱国人士,是人民群众拥护的对象,被国名党反动派无情杀害,必定会激起大家的愤恨,会有更多的像李公朴一样的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人站起来和国民党抗争,表达了对国明党反动派的仇恨和蔑视。
(3)此题考查句式及其作用。
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先提出问题,后进行回答,自问自答,是设问句。设问句能引起人的注意力,引发人的思考。这里“你们”“我们”爱憎分明,蔑视反动派,歌颂人民力量,富有激情,充满号召力,能激发人民群众的斗志。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意思是“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只问不答,答在其中,用问句表达肯定的含义,是反问句。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使语气更坚定,态度更明显,这里用来揭露敌人残害革命人士的卑鄙行径,使批判更有力。
(4)此题考查句型转换。
此题要求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删去否定词“不”和疑问词“吗”,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这样一改,语气发生了变化,改后的陈述句不如原来的反问句语气更坚决,表情达意不如反问句更有力。
8.(1)A
(2)①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与臧克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②教《楚辞》时,风趣幽默;③在青岛大学,因坚持原则,遭到学生反对,但仍能幽默面对。
(3)“洛阳纸贵”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文中突出强调了臧克家的《烙印》很受读者欢迎。
(4)这句话承上启下,重点在于引出下文闻一多以幽默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反对和捉弄,表现出他豁达、坦然的心态。
(5)既是一名爱国诗人、民主斗士,又是一个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的人。
【详解】(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空一,根据“臧克家的数学考了零分,但……”中“但”表示转折关系,可知此处填“虽然”;
空二,根据“有了接近满分的国文成绩”与“顺利进入青岛大学”之间是因果关系,可知此处填“因为”;
空三,根据“有了接近满分的国文成绩”与“顺利进入青岛大学”是条件关系,可知此处填“才”;
故选A。
(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③段“臧克家进校后,闻一多非常关心其学业,在写作上更是用心指导……后来离开青大赴清华执教时,他写信给臧克家说:‘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可概括为: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与臧克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根据④段“他教《楚辞》时,常常身着黑色长袍,昂首阔步进入教室,从容地掏出烟盒,问在座的学生:‘哪位吸?’学生不接话,他就自己叼上一支,然后边敲桌子边和着节拍唱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这才开始讲《楚辞》”,可概括为:教《楚辞》时,风趣幽默;
根据⑤段“学生去南京后,闻一多在校务会上主张开除带头的学生,同在青大执教的好友梁实秋也表示赞成”和⑥段“学生们……闻一多毫不责怪,反而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和兔子问梁实秋:‘哪一只是我?’”,可概括为:在青岛大学,因坚持原则,遭到学生反对,但仍能幽默面对。
(3)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第③段“1933年出版的《烙印》则一时洛阳纸贵”中加下划线词语“洛阳纸贵”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结合上文“臧克家很快在文坛脱颖而出,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可知,这里突出强调了臧克家的《烙印》很受读者欢迎。
(4)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第⑤段“快乐时要幽默,无奈时也要幽默”一句作用是承上启下,结合上文④段“真性情的闻一多爱幽默……”可知前半句“快乐时要幽默”是对上文的总结,结合下文⑥“还有人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标题是‘闻一多与梁实秋’。闻一多毫不责怪,反而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和兔子问梁实秋:‘哪一只是我?’‘任你选择!’梁实秋故意满脸严肃地回答,说完两人击掌大笑”可知后半句“无奈时也要幽默”引出下文闻一多以幽默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反对和捉弄,表现出他豁达、坦然的心态。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据①段“在世人心目中,闻一多的形象基本上被定格为两种:一是爱国诗人,一是民主斗士”,结合学过的课文《最后一次讲演》等,可知,闻一多既是一名爱国诗人,又是民主斗士;
根据①段“闻一多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人,他的真性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魏晋名士”,结合选文的事例,可知,闻一多还是一个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的人。
答案第2页,共5页
答案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