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课 大自然的语言 讲义
[单元学习任务]
人文任务 语文任务
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1.学习用理清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的方法,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2.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5 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筛选主要信息,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事理说明文的严密性。
3.体会科普说明文生动、通俗、准确的语言特点。
[任务一] 语基构建
1.字音:
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 纬度(wěi) 销声匿迹(xiāo) 蓑衣(suō) 阻挠(náo)忌讳(huì) 悄然无声(qiǎo)
2.词义:
次第:依次。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悬殊:相差很远。
[任务二] 资料助读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带头撰写物候学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代表作有《物候学》、《气象学》等。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竺可桢长期坚持物候观测,掌握了翔实的资料,为我国武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文章。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事理”,因而安排好“释理”的顺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基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任务一] 文本梳理与构建
任务点一 结构导图
任务点二 主旨点睛
本文从自然现象入手,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任务二] 文本学习与探究
任务探究一 内容理解
1.“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
明确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朗读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明确 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本段是按照四季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等,条理清晰。
3.课文7——10段说明的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明确 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或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所以先说;经度次之,放到第二位;高下差异又次之,放到第三位;古今差异影响最小,所以最后说。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概括来说,这四个因素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所以不能调换。
4.本文原来的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明确 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任务探究二 写法品析
4.说说“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综合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天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5.“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
明确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我国北方的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
任务探究三 说明顺序
6.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
明确 本文主要按照逻辑顺序进行介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任务一] 品析文中的语言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有什么表达放果?
明确 “次第”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修饰限制“开放”,突出强调了各种花是有序的、一个接一个开放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 不行。因为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明确 不能。“左右”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字,如果去掉就变成一个确切的数字,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任务二]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一、考点解说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在考试中,有关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考点就是:能正确指出文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词语的作用,这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热门考点。
二、主要设问方式
①第x段或画线句加点词“xx”能否删去或用“xx”一词替换?为什么?
②请从说明文用语准确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③简要分析语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三、技法攻略
(1)关键词在文段中的作用:
★答题方式: 解释该词的意思,结合语境分析该词在句中乃至全文中的重要性, 语言精确,具有科学性、准确性。
(2)关键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方式: ①表态(删还是不删)。 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④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3)两词能否互换?
★答题方式: ①表明态度:不可以; ②指出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③指出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④、指出换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或颠倒后与前文逻辑顺序不相符合。
(3)修饰、限制性语言的表达作用。
解释词语,带句理解,去掉后的效果,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一、基础过关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孕育yùn 连翘qiáo 萌发méng 销声匿迹nì
B.繁衍yǎn 差异chā 两栖qī 风雪载途zài
C.遗骸hái 追溯shuò 翩然piān 五彩斑斓lán
D.褶皱zhě 归咎jiù 纬度wěi 天衣无缝f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次第 起源 榆叶梅 北燕南飞
B.纬度 侯鸟 桃花开 周而复始
C.刺槐 连翘 逆温层 冰雪融化
D.采集 悬殊 生态学 哀草连天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南的春天,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年年如此。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郊外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
C.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逐渐地销声匿迹。
D.老师三番五次地批评我不做作业,我依旧周而复始,屡教不改。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文中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比作大自然的语言。
C.本文是事理性说明文,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现象及物候学。
D.结合文中介绍的影响物候来临的四大因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纬度的差异。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6.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____________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①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③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④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A.③①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二、文本阅读能力
(一)课内阅读。
7.阅读课文选段,回答各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选文第1段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3)细读选文,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②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4)选文标题是“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妙处?
(二)拓展阅读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能预报天气的植物
孔佳零
①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竟然能像气象台那样预报天气。
②青冈栎又叫青冈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熟悉它的人都知道,它的树叶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色,是名副其实的“气象树”。晴天,它的树叶呈深绿色;久旱将要下雨前,树叶变成红色;雨过天晴,树叶又恢复成原来的颜色。根据青冈栎树叶颜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预测天气是晴天还是阴雨天。
③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树叶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在正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合成占了优势,所以叶片呈绿色。而青冈栎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当久旱将要下雨前,干旱、闷热的天气使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花青素的合成占了优势,因而叶片变红;当雨后转晴,叶绿素的合成又占了优势,所以树叶又变成了绿色。于是,青冈栎树叶的颜色变化,就成了预报天气的“晴雨表”。
④红花葱兰又名“风雨花”,这个名字完全可以证明它在预报天气上的地位。在暴风雨将要来临前的两三天,风雨花会迫不及待地开出千万朵小花。所以,当人们看到红花葱兰开花的时候,就会知道不久后将有大雨。这种神奇植物的老家在墨西哥、古巴等地,但红花葱兰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也有种植。
⑤含羞草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植物,它其实也是预告天气的一把好手。在它的叶片闭合与张开的过程中,就已经向人们预报了天气:如果叶片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着明天天气晴朗;反过来,如果叶片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明天可能会下雨。
⑥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一种花,它的叶片非常有意思,竟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温度的高低,因此它被人们称为“气温草”。它的叶片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上方伸出;若气温降到15℃时,叶片慢慢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当气温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如果气温回升,叶片又恢复原状。人们根据它的叶片伸展方向便可推断出气温的高低。
(选自《科学探秘》2020年第4期,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能 ,采用了 顺序,依次介绍了青冈树、 、 、 预报天气的奇特功能。
(2)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如果叶片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明天可能会下雨。
(4)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中的“大自然的语言”。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1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C.追溯shuò——sù;
故选C。
2.C
【详解】A.“北燕南飞”的准确书写“北雁南飞”。B.“侯鸟”的准确书写“候鸟”。D.“哀草连天”的准确书写“衰草连天”。
3.D
【详解】考查成语中运用。
A.草长莺飞:绿草茂盛,黄莺翩然。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象。正确;
B.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衰萎的样子。正确;
C.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正确;
D.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不能形容“我”不改正错误。用错对象;
故选D。
4.D
【详解】考查内容理解。
D.该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高下的差异。故选D。
5.A
【详解】B.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活动”;
C.“连胜三局”表意不明,可以在“连胜三局”之前加上“阿尔法狗”,“再次”不合逻辑,句中没有“第一次”;
D.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发现、干预和制止”;
故选A。
6.C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语意的衔接与连贯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同时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先通读全部文句,分析每句话的含义,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语境中提到气候与物候两个名词,再结合空格后提到的“小满”可知空格中要以“小满”为描述重点,③引出说明对象“小满”,所以为第一句,排除BD;②中的“这时”紧承①中的“四月中”,排除A。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④①②。故选C。
7.(1)物候现象。时间顺序。
(2)描写;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3)①“孕育”运用拟人手法,用词典雅,富有情趣;“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②“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4)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详解】(1)本题考查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就是此部分说明的主要内容。文段首先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四季的自然景色,接着介绍了这些景物的变化影响并指导着农业生产,所以文段的说明对象是“物候”。
从第①段“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转入炎热的夏季”“到了秋天”“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第②段“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开始唱歌”,可以看出运用发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2)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从第①段“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可以看出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
结合第①段“苏醒”“翩然”“孕育”“簌簌”“销声匿迹”“迎接”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富有画面感,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合第②段“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可知第①段又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孕育”意思是怀胎生育。结合句中“植物孕育果实”,可知运用拟人手法,用词典雅,富有情趣;“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结合句中“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可知“簌簌”形象地写出了黄叶在秋风中落下的情态,有声有色,十分典雅。
②“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两个词分别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和冬天的主要特征,典雅、简练,富有表现力,给人美感。
(4)本题考查标题的妙处。
要从标题的特点(运用某种手法,比如修辞)、标题作用、标题风格几方面考虑,结合文章的具体情况作答即可。首先,从标题的特点上来说,标题“大自然的语言”将大自然人格化,用大自然的语言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形象。然后,从标题作用上分析,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8.(1) 预报天气的植物 逻辑 红花葱兰(或:风雨花) 含羞草 三色堇
(2)结构上,这是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由上文根据青冈栎树叶颜色的变化能预测天气,引出下文对产生这种现象的解释。
(3)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表明叶片闭合慢,张开还原快这种现象预示着有下雨的可能,但不是绝对的。如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可能”一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三色堇的叶片比作温度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色堇的叶片对气温的反应极为敏感的特征。
(5)示例:植物叶片的变化、花开花落,是在向人们预报天气。
【详解】(1)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空:本文的题目直接点明了说明对象:能预报天气的植物。
第二空:读文可知,本文首段引出说明对象:能预报天气的植物。然后依次介绍了四种能预报天气的植物,并分别其中的原因。故这是逻辑顺序。
后三空:根据第④段中的“红花葱兰又名‘风雨花’”,第⑤段中的“含羞草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植”,末段中的“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一种花”可得:红花葱兰(或:风雨花)、含羞草、三色堇。
(2)考查语句作用。本段画线句中的“这”指的是前段中的“根据青冈栎树叶颜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预测天气是晴天还是阴雨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画线句是一个问句,引出后文对于青冈栎能预报天气原因的分析,起到了启下的作用。故画线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考查说明语言。“可能”表示推测与估计,在句中表示的是明天会下雨只是估计中的一种情况,如果支掉,就变成了明天一定会下雨,语气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符。“可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以不能去掉。
(4)考查说明方法。画线句把它的叶片比作温度计,这是打比方。联系后句“它的叶片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可知,此处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色堇的叶片对气温的反应极为敏感的特征。
(5)考查提炼概括能力。
根据第②段中的“根据青冈栎树叶颜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预测天气是晴天还是阴雨天”可知,青冈栎用叶片的颜色变化来预报天气。
根据第④段中的“在暴风雨将要来临前的两三天,风雨花会迫不及待地开出千万朵小花”可知,红花葱兰用花的开放来预报天气。
根据第⑤段中的“在它的叶片闭合与张开的过程中,就已经向人们预报了天气”可知,含羞草用叶片的闭合与张开来预报天气。
根据末段中的“人们根据它的叶片伸展方向便可推断出气温的高低”可知,三色堇用叶片的伸展方向来预报天气。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植物叶片的变化、花开花落,是在向人们预报天气。
意近即可。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