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课 回延安 讲义
[单元学习任务]
人文任务 语文任务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节日风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2.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2 回延安
学习目标:
1.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体会诗歌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3.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
[任务一] 语基构建
一、正字音
盏(zhǎn) 登时(dēng) 糜子(méi) 油馍(mó) 脑畔(pàn) 眼眶(kuàng)
二、记字形
喘(chuǎn)喘息 搂(lǒu)搂抱 眶(kuàng)眼眶
揣(chuǎi)揣测 楼(lóu)楼房 框(kuàng)门框
二、辨词义:
心窝:人体上心脏所在的地方。
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词方式往往用叠词,表示数量多。
白羊肚手巾:白毛巾。羊肚就是养胃,毛巾很像翻过来的羊肚,所以有的地方把白毛巾叫做“白羊肚毛巾”。
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各物。
脑畔上:文中指窑洞的顶上。
白生生:陕北方言,表示很白。
鸡毛信: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留脚印:课文中的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了革命的足迹。
[任务二] 资料助读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yì)县人。1945年,他和丁毅等集体创作了剧本《白毛女》。他的作品《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都是深有影响、脍炙人口的名篇。著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1940年至1946,贺敬之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年,诗人贺敬之重回曾经生活战斗过的革命圣地延安。重新看到那熟悉的山水和热情的乡亲们,他的心情激动不已,不禁抚今追昔,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下了这首诗。
信天游
信天游《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这种民歌的特点是: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韵律上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艺术上多用“比兴”;感情上一般奔放热烈,感情浓郁,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
[任务一] 文本梳理与构建
任务点一 结构导图
任务点二 主旨点睛
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时无比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
[任务二] 文本学习与探究
任务探究一 理线索,悟诗情
1.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到“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朗读《回延安》这首诗,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第一部分:回延安。抒写诗人重新踏上久别的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时的喜悦之情。第二部分:忆延安。回忆自己在延安时期的生活,描写诗人与延安血肉相连、母子情深,表现出诗人对延安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第三部分:话延安。写亲人欢聚一堂,亲切叙旧的热烈场面。第四部分:看延安。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表达诗人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第五部分:颂延安。回顾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延安的锦绣前程,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这首诗的抒情线索是“重逢”→“回忆”→“赞美”→“展望”。
2.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①动作描写:“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头扑在亲人怀……”这些诗句中,“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出了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诗人与延安关系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②场景描写:“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描写出老人前来团聚时亲切、热烈的场面。
③语言描写:“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前一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一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气喘得紧”表现出老人急于和诗人见面,匆匆赶来,心情激动;“梦见鸡毛信”“可真见亲人”表现出老人为见到当年共同战斗过的诗人而满心欢喜和亲切喜悦的感情。
任务探究二 欣赏诗歌浓郁的地方特色
3.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试选两三个诗节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示例:“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两小节中“根”与“亲”、“妈”与“大”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节奏感,形式也非常活泼。另外,诗人还运用了比兴手法写出了当年的延安生活,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4.语言上具有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特点,使用了许多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眼眶眶”“白生生”等,都是“信天游”式的言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示例: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风物带有陕北的地方色彩,都是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生活场景或标签式事物;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表达方式来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任务一] 赏析现代诗歌的语言
1.考点解说
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性、音乐性、跳跃性等特点。如本诗中“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两句一节,上句中的“谷”和下句中的“书”押“u”韵,且句式整齐。这种押韵的方式,使诗歌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能更好地表现诗人的情感。赏析现代诗歌的语言是中考的易考点。
2.考查类型
(1)炼字类;(2)分析修辞手法类;(3)分析语言风格类
3.答题模式
炼字类:(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分析修辞手法类:(1)指出所用的修辞手法;(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指出该修辞手法的作用及其表达的情感主旨。
分析语言风格类:(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任务二] 跟课文学写作
《回延安》多处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烘托了气氛,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感情,请你也试着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一个片段。
[写法指导]
运用夸张时要注意:(1)注意范围,如说明文、说理性文章不易夸张;(2)有“度”,可以言过其实,但必须基于事实,合乎逻辑;(3)明确特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写实;(4)力求新颖,不落俗套。
[优秀示例]
团团,男,21岁,身体胖成横状,宽度超过了高度。睡觉时,他只能横躺在床上。如果他跌了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球球,男,21岁,肚子里的脂肪堆积得特别多,所以肚子特别大。他要是向你走过来,你就只能看到一个大圆球,看不见他的头、胳膊和腿。他要是跌了一跤,就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的这一头滚到那一头。
圆圆,女,21岁,曾经压坏过50张大床、120把椅子。所以,现在她的床和椅子,都是用三寸厚的大钢板制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过关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糜子(mí) 延安(yán) 柳林铺(pù) 树梢(shāo)
B.心窝(wō) 白羊肚(dù) 油馍(mó) 脑畔(pàn)
C.肩膀(bǎng) 眼眶(kuāng) 登时(dēng) 赤卫军(chì)
D.气喘(chuǎn) 浪花(làng) 明镜(jìng) 高潮(cháo)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历害 心窝 呼唤 红旗飘飘
B.羊羔 革命 脚步 天南海北
C.浪花 发展 高潮 鸡毛信
D.欢喜 窗花 头顶 杨家岭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立刻)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 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5.下面的诗句采用了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B.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C.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D.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6.下列各句对比兴手法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团结。)
B.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如同羊羔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用乳汁养育了孩子,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C.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先说山上的产物,以引起下文的“红旗”和“书”,“红旗”和“书”是“我”当年在延安的斗争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写照。)
D.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歌颂了党的领导,以红旗飘引起说革命事业的发展。)
二、文本阅读能力
7.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画线的诗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争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为“争着抢夺;争夺”,是一个中性词语,诗句中使用“争抢”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信天游·寻觅
我在那青天上,寻觅远去的童年,
白云悠悠无言地走,留下蔚蓝的天;
我在那山沟里,追踪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悄悄去,留下皱纹千线;
大雁听过我的歌,白云抚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落下红一片;
窑洞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着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思恋到天边。
(1)信天游多用比兴,用微小的事物来寄托情感,渲染气氛。本文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事物来传情达意?
(2)这首信天游题目为“寻觅”,联系全诗,说说作者寻觅的是什么?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陕北的山
①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梨枣、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
②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1)。
③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
④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⑤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象,想象什么就是什么。
⑥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它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2),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3)。
⑦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惫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4),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⑧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
(1)在文章第①段中,“陕北的山”的特点是 ,体现这一特点的段落是 (只填序号)
(2)选段的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感悟,它具有 的作用,选段的最后一句的感悟的内涵是 。
(3)文章第③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后面部分写对山的赞美,这种表现方法叫 其作用是为了 。
(4)在贺敬之的《回延安》中有这样的诗句“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在本文划横线的句子中,也有类似表达对土地情感的句子,它是 (只填序号)。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1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糜”应读“méi”。B项“肚”应读“dǔ”。C项“眶”应读“kuàng”。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书写有误,“历害”应为“厉害”。
3.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诗歌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理解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词语。B项加点词解释有误,“脑畔上”在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4.A
【详解】A.此句的修辞方法是拟人,故选A。
【点睛】
5.D
【详解】本题考查比兴手法的理解与辨析。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D.用“树梢树枝树根根”来引出歌咏对象“亲人”。因此这句采用了比兴的手法。
故选D。
6.A
【详解】考查赏析比兴手法。
A.这里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我”和延安及延安亲人密不可分的关系。故选A。
7.(1)写与延安亲人欢聚的感人场面。
(2)神态描写。此处无声胜有声,表现出双方情感交融的热烈情景。
(3)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显示了亲人团聚时的高兴心情。
【详解】(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内容的能力。
依据“亲人见了亲人面”“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可知,这是描绘出作者和延安亲人们见面叙谈(欢聚)的感人场面。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
依据“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中的“眼泪”“眼眶里转”可知,这是运用人物描写中的神态描写。
作用:亲人见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用眼神和心灵进行交流。这表现出双方内心的激情澎湃,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场面效果。
(3)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及其作用的能力。
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可知,“争抢”为争着抢夺或争夺的意思。是一个中性词语。依据“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可知,这是是褒义词,写出娃娃们抢着和我拉手的场景,刻画出孩子们活泼可爱的特点;同时用孩子们的表现衬托语段中大人们的表现,从而鲜明地烘托出亲人团聚时的高兴心情。
8.(1)白云,蓝天,风沙,大雁,山丹丹花,窑洞。
(2)作者所寻觅的,既有对远去童年的追忆,也有对逝去光阴的感叹,更有对窑洞生活的追忆与不舍。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
结合诗文内容“白云悠悠无言地走,留下蔚蓝的天”“风沙茫茫悄悄去”“大雁听过我的歌,白云抚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窑洞留下我的梦”“天上星星一点点”,可知,作者用来传情达意的事物有:白云,蓝天,风沙,大雁,山丹丹花,窑洞,星星。
(2)本题考查诗歌主题。
由诗句“我在那青天上,寻觅远去的童年”可以看出,作者寻觅的是远去的童年;由诗句“我在那山沟里,追踪流逝的岁月”可以看出,作者寻觅的是对流逝岁月的感叹;由诗句“窑洞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着我的情”“……思恋到天边”可以看出,作者寻觅的是对窑洞生活的追忆与不舍。
9.(1) 神奇而美妙 ②
(2) 深化主题 陕北的山养育和熏陶了这块土地上的人民
(3)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 在后面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4)(3)
【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选文第①段“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可得:“陕北的山”的特点是神奇而美妙;结合选文第②段“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可知,这里详细点明陕北的山神奇而美妙的具体表现,故选②段。
(2)本题考查句段理解和作用。
结合选文第⑧段“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等内容可知,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感悟,作者通过对陕北的山细致入微的描述,歌颂了陕北这一地区孕育的革命先烈、优秀文化遗产及淳朴勤劳的陕北人,深化了文章主旨。结合“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可知,陕北的山养育和熏陶了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陕北儿女。
(3)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结合选文第③段“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和选文第④段“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可知,作者先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后面部分写对山的赞美,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更便于作者抒发对“陕北的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更能突出作者对“陕北的山”无限崇敬的情感。
(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运用动作描写,“抓”“贴”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延安土地的热爱。
选文第⑥段“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写出作者夜晚在大山入睡时的感受,将这一感受比作在慈母的怀抱中,生动写出了“陕北的山”带给自己的温暖感受,与《回延安》中“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句表达对土地的情感类似,故选(3)。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