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检测(含解析)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检测(含解析)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4 14:1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带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铸就(zhù) 推搡(sǎng) 霎时(chà) 怒不可遏(è)
B.拾阶(shí) 汩汩(gǔ) 眺望(tiào) 接踵而至(zhǒng)
C.翌日(yì) 敦实(dūn) 蘸水(zhàn) 轻歌曼舞(màn)
D.消长(zhǎng) 旷野(kuàng) 棱角(línɡ) 安营扎寨(zhà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诫 曼延 前呼后拥 名副其实
B.妩媚 驰聘 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C.恭顺 腑瞰 风云变幻 震耳欲聋
D.轻盈 陡峭 瞬息万变 五彩斑斓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然科学领域如此奥妙,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B.这是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大家相敬如宾,在此学习我倍感愉快!
C.《中国诗词大会》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可理喻的作用。
D.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在未来的通讯行业中,5G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引领一场崭新的网络技术革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B.那车王果然信守诺言——像疾风般超过并赶上了那长长的游客车队。
C.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5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的。
D.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倒映出它们婆娑多姿。
5.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B.小马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多多指教。”
C.王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增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
D.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梁衡的《壶口瀑布》描述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热爱。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描绘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感悟。
C.《登勃朗峰》作者是马克·吐温。文章通过对登勃朗峰的过程和历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之情。
D.《一滴水经过丽江》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以作者的踪迹为线索,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九年级(1)班决定围绕节日开展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7.下列有关端午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寒食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B.相传楚人因不舍屈原离世,便划船追赶拯救,后来演变成了赛龙舟的习俗。
C.为了驱毒辟邪,人们常在端午节这天将艾草挂在门口,或将桃符挂在门上。
D.端午节人们通常要玩龙灯、吃粽子,到了唐宋,粽子成了端午节必备食品。
8.根据下面的提示,将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 ② ③
9.请从下面两幅图画中任选一幅,简述其内容。(70字以内)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4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江水流西东(节选)
刘克邦
①“五岳之外有天岳。”这个天岳,就是幕阜山。
②在幕阜山看日出,应该是最惬意的事了。
③一大早,我们乘车来到峰顶,登上观景台。
④这时候,老天爷却向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施起了“魔法”,将天庭的云雾统统放了出来,任其在山顶上横冲直撞,张牙舞爪,耍起泼来。
⑤一时间,大雾弥漫,遮天蔽日,任凭你如何瞪大眼睛,四处搜索,除了那满天的浓雾之外,隐约可见的,只有咫尺之远的矮树、刺蓬和小草,在晨风雾气中摇曳、低吟。
⑥等啊,等啊,头发湿了,身体凉了,人也乏了,那雾却好像有意跟我们作对似的,耀武扬威、死皮赖脸地在我们四周晃来晃去,始终不肯散去。
⑦看来,日出是看不成了,只好无功而返,悻悻上车。
⑧突然间,一大片乌云飘临头顶,四周暗淡下来,天空中像拉开水闸门一样,稀里哗啦地下起雨来,且越下越大,越来越猛,敲得车顶“哐哐”作响。
⑨一物降一物。在暴雨面前,刚刚还在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雾群,一下子惊慌失措起来,抱头鼠窜,逃散得了无踪影,心不甘情不愿地将天地间层峦叠嶂的朦胧和苍翠欲滴的浪漫抛给了我们。
⑩日出没赏到,却雾里看花,与山雨来了个不期而遇,见识和欣赏了一回大自然瞬息万变、物象轮回更替的奇景,也算是不虚此行,小有收获了。
汽车穿过雨阵,绕来绕去,在一片茂林前停下。
司机告诉我们,这里是汨罗江最高源头——天岳奇观“沸沙池”。
相传,伏羲在此掘池子,养白龟,观天象,悟出阴阳,画成八卦。那白龟通山体,引清泉,搅动白沙,泉沙交融,昼夜翻涌,流淌不息,成为世上罕见的奇景。
在“沸沙池”边,我俯身探望,只见池底一股股山泉裹挟一团团晶莹洁白的细沙喷涌而出,像一盆纯净圣洁、超凡脱俗的高山雪莲在傲然绽放,又似一群婀娜多姿、含情脉脉的白衣仙子在翩翩起舞。
“太美了!”我拾起池边的竹筒,舀一瓢泉水入口,顿时,清冽与甘甜传遍全身,一路奔波的劳累和疲乏全部消散。
如果说,幕阜山是一颗“绿心”的话,那么,老龙沟则是大“绿心”中的小“绿心”。
这里空气新鲜,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达10000个,是天然“氧吧”。
小“绿心”区域,林木密布,树木参天,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到处可见,一派原生态物象与风情。
“绿心”中,最具魅力、最吸引人的是一条沟。
这沟,从山顶蜿蜒而下,兜兜转转,错落起伏,直抵山脚,宛如一条姿态优美、凌空腾飞的巨龙。因此,当地人给它取名为“老龙沟”。
老者,尊也,善也;龙者,神也,祥也。人们对它的敬,还有爱,可见一斑。
东道主老宋引领我们,从最高处的龙头开始,顺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下走。
一路上,只见那溪涧里,怪石嶙峋,虬枝盘曲,静若处子,神情各异,默默地、忠实地守护、“伺候”着潺潺流水穿行而过。
那一溪山泉,却像一群调皮捣蛋、不谙世事的孩子,嬉戏,打闹,拉拉扯扯,推推搡搡,时而旋转,时而飞奔,一门心思只想冲出山外,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这山泉,遇上悬崖断壁,更添兴致与刺激,一个个不顾生死地呼啸着跳将下去,声震如雷,水花四溅,在龙体上拉起了数十上百幅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流动的、弧线形的、银光闪烁的水幕,更添了“绿心”的生机与活力。
天造地设,煞是好看!
老龙沟,名不虚传,真是条美龙、飞龙和神龙!我几度止步,凝神屏气,看得发呆。
下得山来,只见一群人在上下忙碌,挑的挑沙石,拌的拌水泥,摆的摆地砖,砌的砌图案,把一段寻常的山路装扮得像展览馆里精致、美观的艺术品一样,为来往游客铺设一条更为漂亮、整洁和舒适的通道。
真可谓匠心独具,考虑周全啊!
在我心中的那一江春水,痴心未改,奔腾不息,照旧向西流去……
(有改动)
10.作者说:“在幕阜山看日出,应该是最惬意的事了。”但日出并没有看成,作者是不是很遗憾?为什么?
11.本文按照作者的游踪安排顺序,请理出作者的情感变化,用简洁的词句概括回答。
1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那一溪山泉,却像一群调皮捣蛋、不谙世事的孩子,嬉戏,打闹,拉拉扯扯,推推搡搡,时而旋转,时而飞奔,一门心思只想冲出山外,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13.文中作者引用“伏羲在此掘池子,养白龟,观天象,悟出阴阳,画成八卦”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14.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的理解。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查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
15.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16.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
(1)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2)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
17.请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项是( )
A.在德国“流星”号考查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
B.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
C.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D.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
三、作文(50分)
19.“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
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1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霎时(chà)——shà;
B.拾阶(shí)——shè;
D.棱角(línɡ)——léng;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曼延——蔓延;
B.驰聘——驰骋;
C.腑瞰——俯瞰;
故选D。
3.D
【详解】A异想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不能用来形容自然科学领域的神秘现象。B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用错了对象。C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用错了语境,应改为“不可或缺”。
4.A
【详解】本题考查有病辨析。
B.语序不当,“超过”和“赶上”互换位置;
C.不合逻辑,应在“认为是”前加上“被”;
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影子”;
故选A。
5.B
【详解】A项,“家父”谦辞,用于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使用不当。C项,“高足”敬辞,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使用不当。D项,“光临”“惠顾”敬辞,多用于商家对顾客,使用不正确。
6.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
D.“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以作者的踪迹为线索”有误。《一滴水经过丽江》用诗一般的语言,以“一滴水”的踪迹为线索,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
故选D。
7.B 8. 元宵节(上元节) 重阳节 七夕节(乞巧节) 9.示例:一艘龙形的船上,一男子在船头击鼓,其他男子一边划船一边喊号子,这就是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
【解析】7.A.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不是端午节;
C.“将桃符挂在门上”是春节的习俗;
D.“玩龙灯”是元宵节的习俗;
故选B。
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意思是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是元宵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七夕》,是七夕节。
9.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描述漫画内容时要注意漫画的标题,漫画中的人物的表情、动作和漫画中的文字,围绕主题“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观察画面。示例:一位老奶奶正在笑眯眯地包粽子,她的面前是一桶棕米,旁边地上还放着粽叶。孙女坐在一旁专注地看着奶奶。这就是端午节包粽子的场景。
10.不遗憾。因为日出没看成,作者与山雨不期而遇,见识和欣赏了一回大自然瞬息万变,物象轮回更替的奇景,还看到了“沸沙池”和“老龙沟”的美景,这些同样令作者震撼,感觉不虚此行。 11.“悻悻”“不虚此行,小有收获”“一路奔波的劳累和疲乏全部消散”“凝神屏气,看得发呆”。 12.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泉水流湍急、奔腾汹涌、浪花飞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溪山泉的喜爱之情。 13.①引用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交代了“沸沙池”名称的由来,也增添了“沸沙池”这一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宣传价值。 14.“我心中的那一江春水”不只是指眼前的这一条溪流,更是指人生这一条河流。作者从游览中感悟到积极乐观、不畏艰险的人生态度和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
【解析】10.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首先回答不遗憾,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即可。
根据第⑩段“日出没赏到,却雾里看花,与山雨来了个不期而遇,见识和欣赏了一回大自然瞬息万变、物象轮回更替的奇景,也算是不虚此行,小有收获了”、第 段“在‘沸沙池’边,我俯身探望,只见池底一股股山泉裹挟一团团晶莹洁白的细沙喷涌而出,像一盆纯净圣洁、超凡脱俗的高山雪莲在傲然绽放,又似一群婀娜多姿、含情脉脉的白衣仙子在翩翩起舞”、第 段“老龙沟,名不虚传,真是条美龙、飞龙和神龙!我几度止步,凝神屏气,看得发呆”,可概括为:因为日出没看成,作者与山雨不期而遇,见识和欣赏了一回大自然瞬息万变,物象轮回更替的奇景,还看到了“沸沙池”和“老龙沟”的美景,这些同样令作者震撼,感觉不虚此行。
11.本题考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从第⑦段“看来,日出是看不成了,只好无功而返,悻悻上车”,可概括作者的情感为:悻悻;
从第⑩段“日出没赏到,却雾里看花,与山雨来了个不期而遇,见识和欣赏了一回大自然瞬息万变、物象轮回更替的奇景,也算是不虚此行,小有收获了”,可概括作者的情感为:不虚此行,小有收获;
从第 段“我拾起池边的竹筒,舀一瓢泉水入口,顿时,清冽与甘甜传遍全身,一路奔波的劳累和疲乏全部消散”,可概括作者的情感为:一路奔波的劳累和疲乏全部消散;
从第 段“老龙沟,名不虚传,真是条美龙、飞龙和神龙!我几度止步,凝神屏气,看得发呆”,可概括作者的情感为:凝神屏气,看得发呆。
12.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从“那一溪山泉,却像一群调皮捣蛋、不谙世事的孩子”,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嬉戏,打闹,拉拉扯扯,推推搡搡”“一门心思只想冲出山外,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句中“时而旋转,时而飞奔”,可知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泉水流湍急、奔腾汹涌、浪花飞溅的特点,结合第 段“天造地设,煞是好看”,可知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溪山泉的喜爱之情。
13.本题考查引用传说的作用。
从第 段“相传,伏羲在此掘池子,养白龟,观天象,悟出阴阳,画成八卦”,可知引用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第 段“那白龟通山体,引清泉,搅动白沙,泉沙交融,昼夜翻涌,流淌不息,成为世上罕见的奇景”,可知引用传说,交代了“沸沙池”名称的由来,也增添了“沸沙池”这一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宣传价值。
1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从第 段“在我心中的那一江春水,痴心未改,奔腾不息,照旧向西流去……”,可知“我心中的那一江春水”不只是指眼前的这一条溪流,更是指人生这一条河流;从“痴心未改,奔腾不息,照旧向西流去”,可知作者从游览中感悟到积极乐观、不畏艰险的人生态度和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
15.①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②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③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个中央裂谷。 16.(1) “只不过”是“仅仅”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并不是很了解。(2) “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 17.①举例子,列举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同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②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两个中央裂谷的宽度和深度;③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个裂谷的差别很大。 18.C
【解析】1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5 段“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第6段“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第7段“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等句作为答案。
16.试题分析:考查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只不过”本义:“仅仅”;语境义: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而“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不是完全对称的,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17.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明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就是标志性词语。“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等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18.试题分析:C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A原文“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注意是“再次确认”,不是“再次发现”。B原文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选项“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顺序错误。D原文是“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注意有“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而选项则没有。
19.例文:
在挫折中成长
每个人的生活之路都不是平坦的,而是崎岖的。我在生活中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那一次竞选班长的挫折最令我难忘,因为我在那次挫折中成长了。
记得在那次班长竞选中,我以三票之差失利了,不能连任班长。当时我十分伤心,失落感伴随着我。回到家,我独自一个躲在房间里抽泣,品尝着失败的滋味,品尝着不被理解的无奈。第二天来到班里,在四周我再熟悉不过的同学的眼中,我看到的全是陌生的目光。同学们在窃窃私语,议论着我的落选。其中一位同学,也是我竞选班长的对手,大步流星地走到我的跟前,大声讽刺我:“卜涵,想不到你也有今天吧?你应该仔细反省一下你为什么没被选上了!”
我听了他的话,慢慢地走回到自己的座位反省。我仔细地回想我以前做过的事,看是否做错了什么,尤其是到底哪里得罪他了。最后我终于想起了有一次,他向我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而身为班长的我却毫不犹豫地否定了他的建议,还当众嘲笑他是建议是“无稽之谈”。我也想起,对别的同学的建议和意见,我也很少听得进去。就是我的这种不把同学放在眼里的傲慢,让同学不再认同我,所以我落选了。而他,则当上了班长。我终于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了。感谢对手,他让我彻底清醒了。
从此之后,我不再是那个骄傲自大的我,取而代之的是虚心的我。虽然我落选班长了,但老师让我担任了组长。我好好地珍惜了这次宝贵的机会,善待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如果他们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我就虚心地接受。同学们都对我的转变表示赞赏。
新的学期来了,又一次竞选班长。这次我为竞选作了充分的准备,也相信已重新赢得同学们支持的自己不会再落选。经过一段时间,竞选结果出来了,我以48票的高支持率重新当上了班长。
经过落选班长这个挫折,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垂头丧气,而应该鼓足勇气、正视自己。只有这样,才会在挫折中成长。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根据题干提示,“生活并没有欺骗我们,而是对我们一次次地磨练和考验。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可知,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练、考验和坎坷,当挫折降临时,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它。是正视,还是逃避?是勇敢地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所写文章该从此处切题,组织材料。本篇习作的立意应是经历过苦难后发现了它的积极意义,可以是带给自己的心灵上的成长,也可以是精进了自己的某项技能,还可以是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选材构思:根据题干“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应该写记叙文,选材应该选择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苦难、磨砺和考验,而且要选择那些给自己带来一定成长和启示的事情,事件选择要恰当,不可为了突出磨练和考验而刻意夸大事实,应该从细处从小处着手,认真思考这件事带给你的成长点,在叙述事件时要注意完整性,考虑详略得当,在事件中体现磨练的地方要交代细致,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可以通过细致的描写来表现。要注意语言表述的流畅。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