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海水的运动 课件 (40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3.3海水的运动 课件 (40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04 17: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复习巩固
1、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说出海水密度的分布特点。
3.3海水的运动
波 浪
1. 形成原因:风力作用产生。
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1)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
海浪
一、海浪
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
概念:海洋中由风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海面波动现象。
高度一般为几厘米至20余米,最高超过30米。
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1.海浪的成因
(2)海底地震、火山、滑坡、坍塌→海啸
(3)强风作用→风暴潮
(1)风力→风浪
台(飓)风——热带地区
温带气旋——温带地区
2.影响
(1)影响人们在滨海及海上活动
思考:观察右图,思考人们不同的海上活动,会分别选择怎样的海浪条件呢?
在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
冲浪→风浪较大
捕捞、勘探、航海→风浪较小
2. 影响
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波 浪
工程措施——修防波堤
生物措施——种植防护林
海堤
红树林
塑造海岸地貌
不利:侵蚀海岸
有利:发展旅游
塑造海岸地貌
海蚀崖 海蚀柱
海滩
三亚亚龙湾
三亚天涯海角
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海洋清洁能源——波浪能)
波 浪
2. 影响
波 浪
2. 影响
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波 浪
2. 影响
海 啸
风暴潮
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红树林
红树林
防波堤
海浪预报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3.防御措施
波 浪
波浪的形式
类型 成因 影响
风浪 风力 影响海上活动,可进行海上冲浪活动
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 破坏性强
风暴潮 强风与海水涨潮 破坏性强
阅读案例“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和补充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①此次荷兰遭受风暴潮侵袭损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②此次灾害后,荷兰通过哪些方式来减轻风暴潮的威胁?
建造多层挡潮闸
小组探究,展示答案:2分钟
①.地势低平;
②.强风引发风暴潮+涨潮;
③.持续暴雨,河水泛滥;
④.夜晚,未能及时撤离;
⑤.对风暴潮不够重视。
潮汐
1、概念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初一
引潮力
十五
引潮力
月球引力+太阳离心力
月球引力+太阳引力
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为大潮。农历每月的初七初八(上弦月)和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月)前后,潮水涨落最小,为小潮。
2、成因
为什么会有大潮和小潮?
【问题】
日、地、月大致在同一直线上,引潮力大,高潮更高,低潮更低,便是朔望大潮
日、地、月呈直角关系,引潮力削弱,便在上、下弦月的时候,出现小潮
小组合作探究:下图为钱塘江位置示意图,箭头为我国夏季风风向,分析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的原因?
天文:农历的初一、十五前后,地、月、日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引潮力最大。
地形:杭州湾外宽内窄,河口呈喇叭状,浪潮涌入狭窄河道,水体涌积,水位暴涨。
风势:此时盛行东南季风,与潮头流向相同,风助潮势;
水文:此时,钱塘江水量大,江水与海水相顶托。
钱塘江大潮
潮汐规律及原因
周期 规律 成因
一天 两次潮涨潮落 在地球上,当某地处于正对或背对月球时,此处的海水被月球引潮力“拉”起来,周围的海水也向此处聚集,形成涨潮。地球自转使得大部分海域海水一天出现两次涨落
潮汐规律及原因
一月 两次大潮 注:当月球处于甲、乙位置时,出现大潮 当朔、望日(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时,日、月、地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
潮汐规律及原因
一月 两次小潮 注:当月球处于丙、丁位置时,出现小潮 当月相处于上弦、下弦(农历初八、二十三前后)时,日地连线与月地连线大致呈直角,引潮力分散,形成小潮
3. 影响
蕴藏着极大的能量。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有关。
潮 汐
3.潮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1)利用潮间带采集(赶海)和养殖
福建霞浦紫菜养殖场
人们用竹竿搭出养殖紫菜的网帘。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中,可以吸收养分。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
3.潮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2)海上航运与海上军事活动
诺曼底登陆(登陆日:农历四月十六)
潮汐与船舶进出港
巨型战舰(主要是航母),靠港时往往选择涨潮,离港时则在潮水快要退去的时候
另外,战时某些大型战舰受伤过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寻找合适的深水港进行停靠,可能会选择高潮位的时间进行冲港,强行进入港口搁浅,避免沉没的危险。
江厦潮汐电站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人们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3.潮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3)海港与海岸工程建设。
(4)利用潮汐发电
2018年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袭击香港,引发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暴潮,造成相当大的损害,由于防备工作准备充足,香港特区整体上安然度过,据此完成1~3题。
1、2018年9月15日,香港岛外海上出现了巨浪,其主要成因是( )
A.台风活动带来的强风吹拂 B.洋流运动引起的海水波动 C.夏季风带来的风暴增水 D.海底地震导致的海水猛涨
2、下列现象不会导致风暴潮发生的是( )
A.台风侵袭 B.温带气旋活动
C.强风恰遇涨潮 D.火山爆发
3、下列措施属于防御风暴潮的工程措施是( )
A.修建防波堤 B.建设防护林
C.及时发布预报 D.严格管理沿岸各种活动
A
D
A
随堂练学
2020年9月29日是农历八月十七,台风“杜鹃”助力钱塘江大潮,钱塘江沿岸数十万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纷纷赶来争睹其“天下第一潮”的壮观景象。读钱塘江入海口杭州湾的示意图(图1),完成4~5题。
4.图2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甲、乙位置 B.丙、丁位置 C.甲、丙位置 D.乙、丁位置
5.影响该次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形成的原因有(  )
①钱塘江口外宽内窄的喇叭口轮廓  ②台风“杜鹃”的助推作用 
③日月的天体引潮力大 ④钱塘江口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B
潮汐规律及原因
1. 概念
洋 流
又称海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盛行风
2. 分类:
(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10℃
15℃
20℃
暖流
暖流
寒流
寒流
20℃
15℃
10℃
(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北半球
南半球
按水温高于或低于流经海区,分为暖流与寒流。
洋 流
3. 影响
(1)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北冰洋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赤道上的“寒冷岛”——科隆群岛
洋 流
3. 影响
洋 流
(2)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航海等都有影响。
沿岸
气候
海洋
生物
海洋
航行
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洋流的流向与海水等温线的凸向一致。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则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洋流的影响
影响 说明
影响海上航行 船舶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会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 世界著名渔场主要分布于寒暖流交汇和海水上泛的海区
影响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影响海洋环境 洋流将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加快污染物的扩散,降低污染浓度;同时也会导致污染范围的扩大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