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19 11:11:53

文档简介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以及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学习任务单】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整理完成下列表格,了解近现代中国服饰、饮食结构、居室建筑、习俗风尚的变化表现。
?时代
近代
现代
阶段
晚清
民国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改革开放时代
服饰
?
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近代始终流行。
是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晚清女性的服饰是
辛亥革命后出现,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20世纪20年代后

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

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

盛行,

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服装的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饮食结构
既有以 为代表的中国四大菜系,又出现了西餐,
其蔬菜有 ,调味品有 。
住宅
北方城乡地区的住宅主要是 。鸦片战争后,租界开始出现 ,其名称有 。与此同时,中国沿海城市开始出现既保留原住宅特色又体现西式建筑风貌的 。
习俗风尚
婚俗:主要是

,清末民初开始出现

开始 。
丧俗:城乡主要是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极个别城市开始出现 。
婚俗: ,成为一种时尚。
丧俗:城乡整体上开始向 过渡。
二、合作学习:以服饰变迁为例,合作探究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总体趋势、阶段特征、具体原因和影响因素。
?
近代
现代
阶段
晚清
民国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改革开放时代
总体趋势
阶段特征
具体原因
影响因素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习反馈单
高一 班第 组 组长 小组成员
序号
需要解决的问题
谁提出的
1
2
3
4
5
6
课件12张PPT。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文化娱乐和风俗习尚等方面服饰、饮食、住宅、出行等方面一、自主学习:要求: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在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请记录在学习反馈单上。 请快速阅读教材(第62-66页),整理完成学案上的表格,了解近现代中国服饰、饮食结构、居室建筑、习俗风尚变迁的表现 以服饰变迁为例,合作探究其变迁的总体趋势、阶段特征、具体原因和影响因素二、合作学习:⑤1.指出下列服饰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并分阶段,指出其阶段特征。④①⑥⑦②③⑧改革开放②西方物质和精神文明①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⑤新中国成立⑥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⑦“文化大革命”2.根据服饰变迁顺序,指出影响近现代服饰发展的具体原因,并据此概括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因素。②西方物质和精神文明
⑥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①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新中国成立
⑦“文化大革命”
⑧改革开放2.根据近现代服饰的变化顺序,指出影响近现代服饰发展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概括影响其发展的因素。③辛亥革命
⑤新中国成立
⑥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
⑦“文化大革命”
⑧改革开放①自然经济
②西方的物质文明①中国的传统文化
②西方的精神文明
④新文化运动国内因素;国际因素政治运动;经济形态;文化因素中山装为什么能够长时间流行?三、解疑释惑观察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
然以数千年统一儒缓之中国,褒衣博带,长裾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亦犹佩玉鸣琚,以走趋救火之,诚非所宜矣。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窄袖、裤装、干练
适体、轻便……三、解疑释惑?窄袖、裤装、干练
适体、轻便……三、解疑释惑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顺乎西方机器生产之需要?窄袖、裤装、干练
适体、轻便……三、解疑释惑中山装具有西方服饰审美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注重人体造型,注重借服饰来体现和传达人体美的美感。
——《中山装和孙中山的服饰文化观》顺乎近代西方思想之潮流人文精神顺乎近代世界工业文明潮流顺乎西方近代思想之潮流顺乎西方机器生产之需要资产阶级,由于生产工具的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马克思比较领口口袋扣子以文治国三省吾身
严谨治国合乎民族精神之要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