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4 17: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12 古诗三首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精读引领课
第1课时
著名诗人艾青曾无比深情地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完第四单元几篇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以后,我们要开展一次“悠悠爱国心,深深爱国情”班级朗诵会,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核心任务
悠悠爱国心
深深爱国情
班级朗诵会
品临终之言,感悟爱国情怀
八百多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内,躺着一位白发苍苍、气息奄奄的老人,他把儿子们叫到床前,只见他双眼噙满泪珠、双手颤颤巍巍地写下了临终之言。猜猜他可能会对儿子们说些什么。
这位老人,在临终之时,只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却一字未提家事,一言未及儿女。这位老人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任务一:大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词语,把握诗歌大意。

nǎi

听写词语

了解题意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自由朗读诗歌,尝试读正确、读通顺。
理解词语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
但:只。
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同:统一。
理解词语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定: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
家祭:在家里祭祀自己祖先的活动。
无:同“毋”,不要的意思。
乃翁:你们的父亲。乃,你的或你们的。
诗歌大意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只是为看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当朝廷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再次朗读诗歌,读出正确的节奏。
任务二:细读诗歌,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读一读前两句诗,思考:诗人“悲”从何来?
在南宋之前有一个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
1127年,金军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了,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只剩下半壁河山,称为南宋。
补充资料
从中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敌人铁蹄下挣扎的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而南宋统治者只顾享乐,无意于祖国的统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读一读前两句诗,思考:诗人“悲”从何来?
补充资料
前两句突出一个“悲”字,诗人知道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自己无关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读一读前两句诗,思考:诗人“悲”从何来?
“但”字使意思一转,指出唯有一事不空,那就是“不见九州同”。
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到祖国统一。以万事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表达了诗人的遗憾、悲愤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一读后两句诗,感受“盼之深”,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幼年时正当金人南侵,他跟随父亲在兵荒马乱中度过幼年时光,看到了无数百姓背井离乡、转死沟壑的悲惨处境,了解到了侵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无边苦难,这段难忘的经历,在诗人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他一生忧
补充资料
国忧民思想的起点。同时,他的父亲陆宰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环境的熏陶和惨痛的经历对少年陆游有很大的影响。
陆游一生都致力于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然而,直到85岁去世,他也没能看到祖国统一。
20岁的时候,陆游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一读后两句诗,感受“盼之深”,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补充资料
51岁那年,因为竭力主张朝廷北伐抗金、收复中原,却被昏庸腐败的朝廷随便找了个借口罢免了官职,他忧愤成疾,大病十日。病体初愈时,他写下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52岁时,他写下感人肺腑的诗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67岁时,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终日缠绵病榻,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一读后两句诗,感受“盼之深”,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补充资料
可是他魂牵梦绕的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10年的寒冬,这位老人85岁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窗外是北风凄厉的呼号,屋内昏暗的烛火下是烛泪在流淌。面对床前哀戚的儿孙,这位老人一再叮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一读后两句诗,感受“盼之深”,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补充资料
后两句由悲愤转为激昂,“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一读后两句诗,感受“盼之深”,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把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 儿
万事空 不见同
悲之深
北定中原 告乃翁
盼之深
至死不变的爱国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感。
让我们一起走进陆游的内心,请男生饱含对祖国没有统一的悲怆朗读1、2句;请女生朗读3、4句,表达诗人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男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女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写过很多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读一读下面几首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对统治者妥协苟安的愤慨,渴望江南有立志收复失地的人出现。
北望中原泪满巾,
黄旗空想渡河津。
丈夫穷死由来事,
要是江南有此人。
——《北望》
拓展资料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百姓,盼望南宋统治者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拓展资料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拓展资料
作这首词时,诗人已年近六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首词写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理想落空的悲哀。面对依然破碎的山河,诗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巨大悲怆,不由得发出“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痛苦呼告。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
拓展资料
任务三:阅读丛书中的《病起书怀》,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自读丛书中的《病起书怀》,结合注释,和《示儿》对比阅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书怀:指书写情怀、抒发感想。
支离:衰弱消瘦的样子。
客:客居,指在外地居住。
江干:江边,江岸。
理解词语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和銮:本指马车上的铃铛,此处借指皇帝的车驾。
庙社:宗庙和社稷,代指国家。
事定犹须待阖棺:对一个人的评价,或者对一件事的评价,不能过早下结论,要盖棺定论。
理解词语
1176年4月,陆游时年52岁。被免官后病了很多天,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祖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毫泼墨,写下此诗。
补充资料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体会情感
诗人用平淡的语言表达了深沉浓烈的情感:希望收复失地的美好愿望和以身许国的报国志向。“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体会情感
课堂总结
陆游一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实现。他致力于抗金斗争,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初衷。从他的一系列诗作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和真挚!让我们再次朗诵《示儿》和《病起书怀》,体会他这种深沉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