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同步练习
课文总结
一、内容理解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详述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但就写作宗旨而言,文章不只是为了记游,重点是通过登临山水探究石钟山得名的的原因,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文章开头先介绍了历史上流行的说法:一是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发出“洪钟”之声;一是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发出或重浊或清越的声音。作者对这两种说法表示怀疑,然后记述自己有机会亲到实地游览,得以考察实情。
作者主要是从声音的角度来探究石钟山得名的缘由。作者描写绝壁之下的森然恐怖,与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的议论形成呼应。
苏轼先听到“噌吰如钟鼓不绝”的声响,发现是由于波浪进入罅缝而发出的;又见港口附近大石头中空而多窍,发现风水相吞吐而发出“窾坎镗鞳之声”。接着从史书记载中找到依据,认为前者就像“周景王之无射也”,后者如同“魏庄子之歌钟也”,从而得出“石钟山”以钟命名的原因。
作者通过夜里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说理性质的游记。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文章通过记叙作者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说明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第1段交代了文献记载中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第2段记叙了作者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3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课内外练习
一、课内巩固
1.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大石当中流 当:处在
B. 下临深潭 临:靠近
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向:刚才的
D. 汝识之乎 识:认识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说也,人常疑之
是这么说的,但人们常常怀疑它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士大夫终究不肯在夜里把小船停泊在绝壁的下面
D.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言之不详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B.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送之至湖口
D.今以钟磬置水中
余是以记之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 )
(2) 微风鼓浪 鼓( )
(3) 而此独以钟名 名( )
(4) 噌吰如钟鼓不绝 钟鼓( )
(5)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 )
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而大声发于水上
D.此世所以不传也
6.文章结尾处,作者“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郦道元和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的认识,并分析作者叹其简、笑其陋的原因。
二、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游文山观大水记
文天祥
自文山门而入,道万松下,至天图画,一江横其前。行数百步,尽一岭为松江亭,亭接堤二千尺,尽处为障东桥,桥外数十步为道体堂。自堂之右循岭而登为银湾,临江最高处也。银湾之上,有亭曰“白石”,青崖曰“六月雪”,有桥曰“两峰之间”,而止焉。此文山滨江一直之大概也。戊辰岁,余自禁庐①罢归,日往来徜徉其间。五月十四日,大水,报者至。时馆中有临川杜伯扬、义山萧敬夫,吾里之士以大学试,群走京师,惟孙子安未尝往。辄呼马戒车,与二客疾驰观焉,而约子安后至。未至天图画,其声如疾风暴雷,轰豗震荡而不可御。临岸侧目,不得往视,而隔江之秧畦菜垅悉为洪流矣。及松江亭,亭之对为洲,洲故垤然隆起,及是,仅有洲顶,而首尾俱失。老松数十本,及水者争相跛曳,有偃蹇不伏之状。至障东桥,坐而面上游水从“六月雪”而下,如建瓴千万丈,直送乎吾前,异哉!至道体堂,堂前石林立,旧浮出水面,如有力者一夜负去。酒数行,使人候“六月雪”可进与否,围棋以待之。复命曰:水断道。遂止。知银湾,山势回曲,水至此而旋。前是立亭以据委折之会,乃不知一览东西二三里,而水之情状无一可逃遁。故自今而言,则银湾遂为观澜之绝奇矣。坐亭上,相与谐谑,赋唐律一章,纵其体状,期尽其气力,以庶几其万一。予曰:“风雨移三峡,雷霆擘两山。”伯扬曰:“雷霆真自地中出,河汉莫从天上翻。”敬夫曰:“八风卷地翻雷穴,万甲从天骤雪鬃。”惟子安素不作诗,闻吾三人语,有会于其中,辄拍手将须、捧腹顿足,笑绝欲倒,盖有渊明之琴趣焉。倚阑逾时,诡异卓绝之观不可终极,而渐告晚矣。乃令车马从后,四人携手徐步而出。及家而耳目眩颤,手足飞动,形神不自宁者久之。他日,予读《兰亭记》,见其感物兴怀,一欣一戚,随时变迁,予最爱其说。客曰:“羲之信非旷达者。夫富贵贫贱、屈伸得丧,皆有足乐,盖于其心而境不与焉。岂以昔而乐,今而悲而动心于俯仰之间哉?”予恍然有间。人生适意耳,如今日所遇,霄壤间万物无以易此。前之所欣,所过者化,已不可追记,予意夫后之所欣者至,则今之所欣者又忽焉忘之,故忽起奋笔,乘兴而为之记,且谂②同游者发噱。(有删改)
【注】①禁庐:宫廷。②谂(shěn):劝告,告诉。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止焉 止:停止,此为“到了终点”
B. 如建瓴千万丈 建瓴:倾倒水瓶,形容水势大
C.前是立亭以据委折之会 委折:回环,曲折
D.予恍然有间 间:机会,机遇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里之士以大学试
岂以昔而乐
B. 与二客疾驰观焉
则今之所欣者又忽焉忘之
C. 洲故垤然隆起
故自今而言
D. 乃不知一览东西二三里
乃令车马从后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山滨江一直之大概也
这就是文山临江一带的概貌
B. 有偃蹇不伏之状
呈现出傲岸、不肯屈服的样子
C.以庶几其万一
能大致写出这种奇绝景色的万分之一
D.霄壤间万物无以易此
俯仰间万物都不能改变它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至道体堂,堂前石林立,旧浮出水,而如有力者一夜负去。
5.从全文看,“乘兴而为之记”的“兴”指 之兴, 之兴和 之兴。
6.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文中王羲之与“客”对人生的认识有何不同。你更认同谁的看法?简要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游褒禅山记
(宋)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址:地址
B.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漫灭:模糊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穷尽
D.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完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所谓华山洞者
B.距其院东五里
其孰能讥之乎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只有从碑上残存的文字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B.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迷惑的地方而无法相互照应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学习的人不可以不深刻思考谨慎取用的原因
4、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
B.作者认为要达到奇伟、瑰怪、非常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方面的条件,其中“志”最为重要。
C.作者对古人的“求思之深”表示赞扬,但是对于古人没有得出像自己一样的结论也感到惋惜。
D.文章结尾记述了同游者,其中“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籍贯,萧君圭是姓名,“君玉”为其字。
6、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诸多道理,简述作者借游记阐述了哪些道理。
参考答案
一、课内巩固
1.D(识:知道)
2.A(是说也:这个说法)
3.A
4. (1)鸣:使动,使……鸣响 (2)鼓:名作动,激荡,掀动 (3)名:名作动,命名 (4)钟鼓:名作动,敲钟击鼓 (5)舟:名作状,坐船
5.C(例句为状语后置句)
6.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因而得名;李渤认为这里的山石敲击后发出的声音一个重浊而模糊,一个清脆而响亮,像钟一样余音不断,因而得名。作者认为郦道元的描述不详细,因而叹其简,李渤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所以笑其陋。
二、课外阅读
(一)
1. D
2. A
3. D
4.行至道体堂,堂前怪石林立,过去都浮出水面,现在却像是被有力气的人一夜间都背走了。
5.观水 赋诗(唱和,同游) 感物
6.
第一问:王羲之:情感随境遇不同而发生变化。客:任何境遇都有值得高兴的地方,它发自内心,与外界无关。
第二问,答案略。
【参考译文】
从文山门进山,经过万松林,来到天图画,一条大江横亘在眼面。往前走几百步,到了一座山岭的尽头,就是松江亭,松江亭与两千尺的大堤相连接,堤的尽头是障东桥,桥外几十步远的地方便是道体堂。从道体堂的右边攀登上山就是银湾,这是临江最高的地方。银湾往上有一亭叫“白石亭”,青翠的山峰叫“六月雪”,有一桥叫“两峰之间”,即到了终点。这就是文山临江一带的概貌。戊辰年,我从朝廷罢官归来,每天往来徘徊于文山中。五月十四日,大水暴发,报告消信的人来了。当时学馆中有临川人杜伯扬、义山人萧敬夫,此地的学子因为参加太学考试,全都去了京城,只有孙子安未曾去。就让人准备马匹、驾好车子,和两位客人快速奔驰去观看,约定孙子安随后赶来。还没到天图画,就听到水声像狂风巨雷,轰鸣震响,显出不可抗拒的威力。站在岸边侧目观看,不能正视往下看。江对岸的秧田菜地已全部被洪水淹没了。到了松江亭,亭对着的是江中的沙洲。沙洲过去像山丘一样隆起,到现在却只剩下洲顶,其余都不见了。老松树有几十株,淹在水中的枝干争相簸荡摇摆,显出一副傲岸、不肯屈服的样子。走到障东桥,坐下来面对着上游的水从“六月雪”峰顶泻下,就像从千万丈的高处往下倾倒,汹涌澎湃,波浪翻滚,一直送到我们眼前,真是雄伟奇异啊!行至道体堂,堂前怪石林立,过去都浮出水面,现在却像是被有力气的人一夜间全部背走了。饮了几杯酒后,派人去探察能不能上“六月雪”,下着围棋等待消息。去的人回来说:大水截断了道路。于是我们不再前行。转到银湾。山势回旋曲折,水到这里便打着漩涡,转折而去。当初在这里建亭,占据山水回旋曲折的交会之处,却不知在这里可以放眼东西二三里,大水奔流的情景无不尽收眼底。因此,从今天看来,银湾就成了观览大水的绝妙之处。坐在亭上,大家互相逗趣开玩笑。各赋律诗一首,尽力描写大水的形态,希望用尽力气能大致写出大水声势的万分之一。我说:“风雨移三峡,雷霆擘两山。”伯扬说:“雷霆真自地中出,河汉莫从天上翻。”敬夫说:“八风卷地翻雷穴,万甲从天骤雪鬃。”只有子安素来不作诗,听了我们三人的诗句,总是拍手捋须,心中有所感悟领会,大笑不能自持,真像陶渊明不通音律,又常扶无弦琴的情趣那样。我们倚着亭栏观看了很长时间,奇诡怪异、超卓绝妙的景观,变化无尽,不能彻底领略,但天色却渐渐暗了下来。于是就叫车马跟在后面,四个人挽着手慢慢走出山。等到了家,还耳鸣目眩,手足颤动,身体和精神很久不能平静。从前我读《兰亭记》,见到文中说,人受外物的触动生发感情,有时高兴有时悲伤,都随着自己的遭遇变化着,我很同意这样的观点。客人说:“王羲之实在不是旷放达观的人。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失意还是得志,拥有还是丧失,都还有值得高兴的地方,这是因为它发自内心而不是外界。哪能因为从前欢乐、现在悲伤,就在须臾之间改变了呢 ”我一下子明白了。人生重在顺遂心愿罢了,譬如我今天所经历的,天地间万物都不能和它交换。从前感到高兴的事物,过后就没有了,已不可追,我心想以后欢欣的事物来到,那么今天欣喜的事物又会很快就忘记,所以急忙起身奋笔疾书,乘兴写了这篇记,并告知同游者,让他们也聊发一笑。
(二)
1.A(址:山脚)
2.A 判断句中表停顿(其:代词,那个/疑问副词,难道。 以:表修饰/表并列,又,并且。 之:的/取独)
3. C(无物以相之:没有外物来帮助他)
4.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5.C
6.(1)对于“游山洞”半途而返的事情,作者有两个感慨:一是古人赏景往往有得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二是凡事尽自己的志与力就没有后悔的。(2)对于“仆碑”因文字模糊而导致名称谬传,感慨学习的人一定要深思而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