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人体健康——2022-2023年黑龙江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3 牡丹江)下列有关安全用药常识和急救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标有“OTC”标识的药物,必须凭借处方才可以购买
B.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
C.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D.动脉出血都能自行凝固止血,自己处理即可
2.(2023 牡丹江)下列有关青春期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第二性征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无关
B.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C.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只有身体发生变化
D.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可完全独立
3.(2023 牡丹江)下列有关人体免疫及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
B.流感患者是传染源
C.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只有病毒
4.(2023 齐齐哈尔)安全用药和急救对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有重要意义。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心脏骤停时,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B.服用新药、贵药、进口药效果更好
C.有人晕倒,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D.燃气泄漏时,应关闭气源,开窗通风
5.(2023 黑龙江)早在10世纪,我国就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使人能够预防天花,这里的痘浆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6.(2023 黑龙江)当遇到情绪不好时,以下不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听音乐 B.看电视 C.喝酒 D.散步
7.(2023 绥化)下列选项中,属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坚持体育锻炼 B.吸烟、饮酒
C.熬夜打游戏 D.偏爱吃油炸食品
8.(2023 绥化)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是( )
A.皮肤和黏膜 B.免疫器官
C.免疫细胞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9.(2022 牡丹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身高突增,神经系统及心脏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B.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和女孩的区别越来越明显
C.男孩出现遗精是不正常的生理现象
D.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强烈的独立意识
10.(2022 绥化)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 )
A.皮肤 B.黏膜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D.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11.(2022 牡丹江)关于吸毒对人体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损害神经系统 B.少量吸食不影响健康
C.降低免疫功能 D.导致心脏功能异常
12.(2022 牡丹江)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保护作用
B.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C.泪液中溶菌酶的消炎作用
D.抗体与抗原结合,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13.(2022 大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定义不包括( )
A.身体上的良好状态
B.心理上的良好状态
C.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稍显虚弱
14.(2022 大庆)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和特殊蛋白质分别是( )
A.抗原、抗体 B.抗体、抗体 C.抗原、抗原 D.抗体、抗原
15.(2022 黑龙江)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开始发育 B.性意识开始萌动
C.性器官迅速发育 D.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16.(2022 大庆)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 )
A.抵抗抗原的侵入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以上三项都是
17.(2022 大庆)应对新冠疫情,我国采取了各项防控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B.注射疫苗对易感人群没有任何保护作用
C.隔离感染者可有效控制传染源
D.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能切断传播途径
18.(2022 黑龙江)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你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下列处理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听听音乐、散散步,分散注意力
B.向自己的父母发脾气
C.向知心的朋友诉说
D.找一个适当的理由安慰自己
19.(2022 绥化)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下列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对患有传染病的人进行隔离
B.佩戴口罩
C.勤洗手、勤通风
D.接种疫苗
20.(2022 齐齐哈尔)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做法对健康不利的是( )
A.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B.经常食用油炸食品
C.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D.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21.(2022 齐齐哈尔)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感染该病毒的患者进行隔离,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2.(2023 黑龙江)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和黏膜。
23.(2023 绥化)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24.(2022 黑龙江)受伤后血液从伤口喷出,要尽快拨打电话“120”,同时在 端压迫止血。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5.(2023 黑龙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非洲猪瘟是由ASFV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传染病具有超强的传染性,致死率很高。非洲猪瘟病毒在猪的血液等组织和粪便中能存活6个月,在感染的生肉、未完全煮熟的猪肉制品中能存活3个月,在冻肉中可存活数年。
目前,这种病毒只在猪类中传染,并不会传染给其他动物,也不会直接感染人类。对于被感染的猪肉,经过70℃的高温,30分钟就可以将猪瘟病毒杀灭。人吃了这种猪肉,对人类也不会造成危害。目前全球没有预防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一旦发现疫情,国际惯例均为封锁疫区,对感染的猪全部捕杀或焚毁等无害化处理。预防非洲猪瘟的关键是高温或用消毒剂杀灭病毒;其次是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区域,并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同时尽可能封闭养猪区域,避免其与野猪、其他动物接触;此外,严禁使用餐余垃圾或泔水等喂养生猪。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非洲猪瘟病毒属于 。(选填“抗原”或“病原体”)
(2)被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哪个基本环节?答:属于 。
(3)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严禁使用餐厨剩余物等喂养生猪,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个措施?答:属于 。
(4)把感染死亡的猪埋在土壤深层,过些时日发现死猪不见了,只剩下些残骸。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被食肉动物挖开泥土吃了 B.被不法分子把猪肉盗走加工卖了
C.被地下微生物分解掉了 D.起初根本就没有埋下死猪
(5)预防非洲猪瘟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去防疫站举报乱扔死猪行为 B.大力宣传不要吃猪肉
C.不要进入封锁疫区 D.进出养猪场的人员都要消毒
26.(2022 黑龙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自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不断地变异,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变异的毒株,如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等,使该病毒更具传染性和隐蔽性,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资料二 疫苗成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2021年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适龄健康人群免费接种新冠疫苗,逐步建立了全民免疫屏障。2021年10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固免疫屏障,各省市地区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提供“加强针服务”。截至2022年5月30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约33.8亿剂次。
资料三 科研人员为获得制备新冠疫苗所需的大量新型冠状病毒,将少量新型冠状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型冠状肺炎的 。
(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相当于 。接种疫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3)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也要坚持勤洗手、消毒、经常开窗通风、戴口罩、锻炼身体等。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戴口罩、消毒属于 。
(4)将新冠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是因为病毒只能 在活细胞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解答】解:A、OTC类药物是非处方药,无需医生处方即可在药店自行购买并使用的一类药物,A错误;
B、“是药三分毒”,中药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副作用,B错误;
C、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主要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仰卧压胸法或俯卧压胸法人工呼吸等,其中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有效,口对口人工呼吸直接适应症自然是呼吸停止的患者、溺水或触电等,C正确;
D、毛细血管出血能自行凝固止血,自己处理即可,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A、第二性征的出现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有关,A错误。
B、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B正确。
C、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不只有身体发生变化,内心世界逐渐变复杂且性意识开始萌动,C错误。
D、青春期的少年有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怀,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如果免疫防御功能的能力过低,人体就会反复发生各种感染;反之这种能力过高,人体又易发生过敏反应,如果人体的自我稳定功能过高,把正常细胞也当做衰老的或损伤的细胞来清除,也就是对自己的正常细胞发生了免疫功能,就会导致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果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人体就会发生肿瘤,A错误;
B、流感是一种呼吸道的传染性疾病,流感患者是流感的传染源,B正确;
C、非特异性免疫指的是人天生自带的免疫,又称作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为获得性免疫主要是人体与外界微生物接触后所获得的免疫能力。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人工接种向人体输入抗原物质,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因此接种疫苗是特异性免疫,C错误;
D、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等,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A、若发现被抢救者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A正确。
B、并非服用新药、贵药、进口药效果就更好。要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B错误。
C、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注意要通报姓名、急救地点、联系方式、病人目前的病情等,C正确。
D、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D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未感染过天花的人身上,“痘浆”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避免再感染天花病毒,因此这里的“痘浆”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天花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这里的“痘浆”和免疫类型分别是抗原,特异性免疫。
故选:A。
6.【解答】解: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喝酒会影响身体健康,综上所述可以知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7.【解答】解:A、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身体健康,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B、吸烟、喝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利于身体健康,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C、熬夜打游戏不利于身体健康,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D、偏爱吃油炸食品,会过量摄入脂肪和糖类,导致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故选:A。
8.【解答】解: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A正确。
故选:A。
9.【解答】解: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青春期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A正确;
B、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B正确;
C、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遗精,属于正常现象,C错误;
D、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内心世界逐渐复杂,觉得自己长大了,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D正确。
故选:C。
10.【解答】解: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故选:D。
11.【解答】解:A、吸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A正确;
B、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B错误;
C、吸毒会损害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艾滋病,C正确;
D、吸毒会使心肺受损,导致心脏功能异常,D正确。
故选:B。
12.【解答】解: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B、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C、泪液中的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溶解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D、抗体与抗原结合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符合题意。
故选:D。
13.【解答】解: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对于儿童青少年,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D符合题意。
故选:D。
14.【解答】解: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此蛋白质叫做抗体。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因此新冠病毒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
故选:A。
15.【解答】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意识开始萌动。而神经系统开始发育不是青春期的特征,可见A错误。
故选:A。
16.【解答】解: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得类风湿性疾病,当免疫监视的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会发生肿瘤。
故选:D。
17.【解答】解:A、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A正确。
B、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
C、隔离感染者可有效控制传染源,C正确。
D、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能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故选:B。
18.【解答】解:情绪调节的方法有很多,如听听音乐、散散步,分散注意力、向知心的朋友诉说、找个适当的理由安慰自己等。所以A、C、D均恰当。
B、向自己的父母发脾气,只能使亲子关系恶化,使情绪变得更加糟糕。B不恰当。
故选:B。
19.【解答】解:A、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对患有传染病的人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A符合题意。
B、佩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不符合题意。
C、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不符合题意。
D、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解答】解:ACD、此三项都对身体健康有益,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利。
B、油炸食品含有大量脂肪和一定的致癌物质,经常食用油炸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对健康不利。
故选:B。
21.【解答】解:“对患有流感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因为他们身上携带着病原体,是此传染病的传染源,进行隔离目的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B。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2.【解答】解: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 皮肤和黏膜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非特异 性免疫
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酶菌)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 免疫
故答案为:皮肤
23.【解答】解: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才能流行起来。
故答案为:传染源
24.【解答】解: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的涌出。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因此受伤后血液从伤口喷出,是动脉出血,要尽快拨打电话“120”,同时在近心端压迫止血。
故答案为:近心。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5.【解答】解:(1)据资料可知,非洲猪瘟的病原体是非洲猪瘟病毒。
(2)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所以被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属于传染源,
(3)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严禁使用餐厨剩余物等喂养生猪,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腐生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把感染死亡的猪埋在土壤深层,过些时日发现死猪不见了,只剩下些残骸”,其根本的原因是“被细菌、真菌分解了”。
(5)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但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A、去防疫站举报乱扔死猪行为,利于预防非洲猪瘟,A正确;
B、经过检疫合格猪肉可以放心食用,B错误;
C、不要进入封锁疫区利于预防非洲猪瘟,C正确;
D、进出养猪场的人员都要消毒、利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故答案为:(1)病原体;(2)传染源;(3)切断传播途径;(4)C;(5)B
26.【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
(2)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抗体是抗原进入身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该物质与新冠病毒的结合可以促使新冠病毒被吞噬细胞清除或使它失去致病性。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因此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属于抗原。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冠肺炎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因此这种免疫方式以属于特异性免疫。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出入公众场所要佩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由此可知,将少量新型冠状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是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故答案为:(1)病原体。
(2)抗原;特异性。
(3)切断传播途径。
(4)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