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认识细胞必刷常考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认识细胞必刷常考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06 21:2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认识细胞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牡丹江期末)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为(  )
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少、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大、变多、变亮
2.(2022高一上·宜昌期中)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B.若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不需重新制作装片
C.若目标物位于视野右下方,要让其位于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D.从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时,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3.(2022高一上·辉南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和真菌、细菌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
D.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4.(2023高一上·增城期末)在将显微镜的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光圈
5.(2021高一上·成都月考)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并通过呼吸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的一种急性疾病,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但却属于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
B.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能引发传染病,在人工配制培养基上无法生存
D.遗传物质是RNA
6.(2023高二下·肇庆期末)下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核仁中可以合成蛋白质
B.DNA聚合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内质网与外核膜相连且能附着核糖体
D.中心体在细胞分裂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7.(2021高一上·金华期末)下图是真核细胞几种细胞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中心体,在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B.②中的A侧、B侧功能有所不同
C.③表示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运输等功能
D.①、②、③均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8.(2021高一上·南阳月考)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  )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9.(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下列有关显微铳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将位于左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B.在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
C.将显微镜的平面镜换成凹面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
D.移动转换器换高倍镜后物像变模糊,需调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0.(2021高一上·成都月考)下列叙述中与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不一致的是(  )
A.病毒、植物和动物都由细胞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11.(2021高一上·嘉兴期中)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2.(2021高一上·辽宁月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植物和动物都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施莱登和施旺在细胞学说中指出,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3.(2021高一上·葫芦岛月考)细胞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为后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细胞学说阐明了(  )
A.动植物细胞的差异性 B.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C.生物界的统一性 D.认识细胞经历了曲折过程
14.(2021高一上·惠来月考)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
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 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
D.患者在感染初期需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阻止2019—nCoV病毒的扩散
15.2020年全球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如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其通过刺突糖蛋白(S)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专一性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增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的组成有RNA和蛋白质,但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该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是因为RNA中A与U碱基配对时形成的氢键太少
C.具有ACE2受体的细胞可将该病毒作为自己需要的成分吞入细胞内部
D.抑制该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或细胞ACE2活性可能会阻止该病毒的入侵
16.(2021高一下·东丽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17.(2022·诸暨竞赛)疯牛病的病原体是一种(  )。
A.蛋白质 B.病毒 C.类病毒 D.支原体
18.(2021高一下·大理开学考)若某生物的一个细胞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则该生物不可能是(  )
A.新型冠状病毒 B.颤藻
C.支原体 D.乳酸菌
19.(2021·长宁模拟)如图为高倍显微镜下蚕豆叶表皮细胞局部视野图。①需要的操作是(  )
A.旋转目镜 B.转换物镜
C.调节粗调节器 D.调节细调节器
20.(2021高一上·成都月考)对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某视野下洋葱根尖的图像,则向右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当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视野明显变暗
21.(2021高一上·惠阳期中)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22.(2021高一上·梅河口月考)下图表示显微镜视野中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能是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
B.该细胞可能是乳酸菌细胞
C.没有结构1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结构6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23.(2023高一下·潍坊期中)十九世纪末,科学家展开了对烟草花叶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细菌滤器是一种孔径小于细菌的过滤装置,细菌及比细菌大的细胞都不能通过。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一:将患病叶片研磨液注入到正常烟草叶脉中,正常烟草患病;将患病叶片研磨液高温处理后注入,不能使正常烟草患病
实验二:将患病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注入,正常烟草患病(这种滤液被称为感染性滤液);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蒸馏水大量稀释,也能使正常烟草患病
实验三:在无感染性滤液中加入适量感染性滤液,能使正常烟草患病
A.实验一的结果可排除烟草花叶病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B.实验二中烟草患病说明感染性滤液中含有患病叶片中的致病物质
C.实验三的结果说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在滤液中可以进行增殖
D.综上实验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可能是比细菌还小的“滤过性病毒”
24.(2021高一上·唐山期中)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时,需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
B.转换为高倍镜时,为了避免高倍物镜压到玻片,需要先上升镜筒
C.用显微镜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时,发现细胞部分清楚、部分较模糊,这与切片厚薄不均有关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可以使用凹面反光镜调亮视野
25.(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在细胞学说创立的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面的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维萨里的《人体解剖》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B.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的细胞并为之命名
C.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了材料丰富的真正的活细胞
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综合题
26.(2021高一上·南阳期中)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mm、0.5mm表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细胞实验中,若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则视野的亮度   ,看到的细胞数量   。
(2)据图2、图3回答问题。
①若观察到细胞体积最大,则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   (填序号),此时放大倍数为   倍。这里“被放大的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   个。
③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一位同学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   移动。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    。
(5)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视野应调暗些,将视野调暗的方法是   。
27.(2022高一上·丰城期中)每年的冬季,流感疫情那会进入一个流行期。但由于人们接种了甲流感疫苗后,甲型H7N9病毒不再是最占上风的毒株了。请分析回答问题:
(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你支持第   种观点,其依据是:   。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艾滋病病人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病毒的增殖?   (填“能”或“否”)
(3)如下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下图回答:
①图中表示的细胞是   (动物/植物)细胞,将装片向   方移动可将上图所示视野中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
②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③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中的某个叶绿体正在沿着顺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叶绿体是沿着   方向移动。
28.(2022高一上·西安月考)下图甲、乙分别是某两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序号表示相关的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是图   (填“甲”或“乙”),判断依据是   。
(2)图甲中,①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   作用;⑧除含大量的水外,还含有   (答出两种)等物质。
(3)图甲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⑤和   (填图中序号)。
(4)图乙中,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   (填图中序号);结构⑨能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等,原因是   。
29.(2022高二上·温州月考)下图A、B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数字):
(1)图B细胞可能表示的是下列中的______。
A.黑藻叶肉细胞 B.大肠杆菌细胞
C.洋葱根尖细胞 D.人乳腺细胞
(2)若图A细胞是能产生并分泌抗体(蛋白质)的浆细胞,其合成抗体的场所是[   ],合成后的加工和运输依次发生在[   ]和[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结构6的膜面积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抗体分泌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
(3)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常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4)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_。
A.脂肪细胞 B.成熟红细胞
C.心肌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30.(2021高一下·汕尾期末)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下图是高植物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对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中填写数字代号):
(1)由图示结构可以判断,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是   (选填“甲”或“乙”),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具有图示结构中的[   ]    和[   ]    。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
(2)高等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结构[7]    ,它的组成成分是   ,它在结构上表现出的特性是   ,在功能上表现出的特性是   。
(3)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一般类似一个渗透装置,若将其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即细胞壁与   分离的现象。
(4)高等动、植物细胞都能合成细胞色素C,这是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合成ATP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合成细胞色素C的场所是   。
(5)高等动、植物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在细胞分裂形成新细胞的过程中,高等动、植物细胞核的变化过程差异不大,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形态上的主要变化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视野变暗。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大小、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依次为:变大、变少、变暗。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理清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2.【答案】A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A正确;
B、视野中有黑色圆圈,说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产生大量气泡影响观察,需重新制作装片,B错误;
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目标物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实际位置在左上方,因此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可将其移到视野中央,C错误;
D、从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需要提升镜筒,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
2、由低倍镜换用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3.【答案】B
【解析】【解答】A、在细胞学说中,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A错误;
B、细胞学说中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的细胞起到作用,B正确;
C、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C错误;
D、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即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答案】A
【解析】【解答】A、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A符合题意;
B、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使物像更加清晰,B不符合题意;
C、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通过转动转换器完成,C不符合题意;
D、换用高倍物镜后,可以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5.【答案】A
【解析】【解答】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个体层次,但却属于生物,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B正确;
C、新型冠状病毒能引发传染病,无法在人工配制培养基上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C正确;
D、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2)分类:DNA病毒、RNA病毒;(3)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6.【答案】A
【解析】【解答】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A符合题意;
B、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C、内质网膜面积很大,内与核膜相连,外与细胞膜相连,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称为粗面内质网,C不符合题意;
D、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在细胞分裂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内质网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无核糖体的附着,参与糖类代谢、脂质的合成与分泌等,粗面内质网上有大量核糖体的附着,参与了分泌蛋白等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2、核糖体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3、动物细胞有由一对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进入分裂期后,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大量放射状的星射线,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4、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如RNA及部分蛋白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也具有选择透过性,其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7.【答案】D
【解析】【解答】A、①是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即在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A正确;
B、内质网的A侧和B侧一个为粗面内质网,一个光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由核糖体附着,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光面内质网没有核糖体附着,与脂质合成有关,B正确;
C、③表示高尔基体,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运输,C正确;
D、①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存在 膜结构 膜结构/形态 功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 棒状,椭球形 有氧呼吸的重要场所。
“动力车间”
叶绿体 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 双层膜 类囊体薄膜堆叠而成基粒。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
液泡 植物细胞特有 单层膜 泡状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渗透压),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 网状 与蛋白质、脂质糖类合成有关。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高尔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 扁平囊状结构,有大小囊泡 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加工蛋白质
“车间”“发送站”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 无膜 椭圆形的粒状小体 合成蛋白质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中心体 动物(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 由两个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组成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溶酶体 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 单层膜 囊状小泡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和病菌
“消化车间”
8.【答案】C
【解析】【解答】A、图中a、b、c、d表示物镜,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其与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a的放大倍数最大,d的放大倍数最小。b的放大倍数比c大,所以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A错误;
B、a的放大倍数比d大,所以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低,B错误;
C、a的放大倍数最大,若转移到高倍镜之前,未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则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正确;
D、从低倍镜下移到高倍镜下应先将物像移动视野中央,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所以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 C。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
9.【答案】B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成像是倒立放大的,所以要将位于左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A不符合题意;
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高倍镜离载物台的距离近,观察的到的视野会变暗,B符合题意;
C、将显微镜的平面镜换成凹面镜反光,视野会更亮,不会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C不符合题意;
D、移动转换器换高倍镜后物像变模糊,需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为放大的、倒立的虚像,若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2)装片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若物像在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其位于视野中央,即偏哪移哪,同向移动。
2、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高倍镜:物像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少,视野暗,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近,视野范围小;
低倍镜:物像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多,视野亮,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远,视野范围大。
3、目镜和物镜及放大倍数的区分
有螺纹的是物镜,无螺纹的是目镜,物镜长的放大倍数大,目镜短的放大倍数大。
10.【答案】A
【解析】【解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细胞生物,A符合题意;由上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11.【答案】D
【解析】【解答】ABCD、细胞学说的意义:阐明了动植物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说明差异性,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即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2.【答案】B
【解析】【解答】A、病毒是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B正确;
C、人是多细胞动物,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错误;
D、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魏尔肖提出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13.【答案】C
【解析】【解答】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14.【答案】D
【解析】【解答】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RNA)和蛋白质,由于RNA具有特异性,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A正确;
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B正确;
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但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2、新冠病毒需要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增殖,所需要的原料和能量来自于人体(宿主)细胞;该病毒的基因组是指病毒体内以核苷酸序列形式存储的遗传信息。以新型冠状病毒的RNA分子为模板,经逆(反)转录过程形成DNA;用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灵敏度较高的原因是逆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具有很强的专一性。
15.【答案】B
【解析】【解答】新型冠状病毒的组成有RNA和蛋白质,但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项正确;该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是因为RNA是单链,不稳定,B项错误;该病毒可以与具有ACE2受体的细胞结合并被运进细胞,说明人体细胞可将该病毒看作自己需要的成分,C项正确;该病毒通过刺突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专一性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因此抑制该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或细胞ACE2活性可能会阻止该病毒的入侵,D项正确。
【分析】 新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组成物质只有RNA和蛋白质外壳。该病毒具有一条RNA链,链短小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病毒的刺突蛋白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可以与宿主细胞发生识别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进行病毒的生命活动。
16.【答案】B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他们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A正确;
B、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B错误;
C、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
D、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17.【答案】A
【解析】【解答】疯牛病的病原体是朊病毒,其化学组成仅是一种蛋白质,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 疯牛病即人朊病毒病。朊病毒病,又称之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类侵袭人类和多种动物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脑病。病原体是一种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粒子,被称之为朊病毒、朊粒或朊毒体。
18.【答案】A
【解析】【解答】A、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只含有RNA,与题意相符,A正确;
B、颤藻是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与题意不符,B错误;
C、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与题意不符,C错误;
D、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当某病毒含有的核酸是DNA时,该病毒属于DNA病毒,当某病毒含有的核酸是RNA时,该病毒则属于RNA病毒。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生存。
19.【答案】D
【解析】【解答】A、使图像从视野①→视野②的状态是将视野调清晰,旋转目镜不能使视野变清晰,A错误;
B、使图像从视野①→视野②的状态是将视野调清晰,放大倍数不变,不需要转换物镜,B错误;
C、图为高倍显微镜下蚕豆叶表皮细胞局部视野图,高倍镜下不能调节粗调节器,C错误;
D、使图像从视野①→视野②的状态是将视野调清晰,在高倍镜下只能调节细调节器,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微镜观察的物象是倒像,像与实际标本的关系是上下倒、左右倒。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0.【答案】D
【解析】【解答】A、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即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应减少,A错误;
B、由显微镜呈倒立的像可知,若图②是显微镜某视野下洋葱根尖的图像,则要找到c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B错误;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C错误;
D、显微镜放大100倍,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显微镜放大400倍后,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则面积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6倍,看到的细胞的数目是原来的1/16个,即4个,视野明显变暗,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
21.【答案】A
【解析】【解答】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可视范围大,放大倍数小,所以比较亮,A正确;
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故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一定能观察到,B错误;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
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理清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22.【答案】D
【解析】【解答】A、由于细胞中含有2中心体,可能属于动物细胞或者是低等的植物细胞,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不含有中心体,因此该细胞不可能是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A错误;
B、乳酸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细胞核,因此该细胞不可能是乳酸菌细胞,B错误;
C、没有结构1(线粒体)的细胞如原核细胞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D、结构6是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有DNA,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原核生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分裂方式为二分裂,无核膜和核仁。
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有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
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库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但存在有氧呼吸酶,也进行有氧呼吸。
23.【答案】C
【解析】【解答】A、将患病叶片研磨液高温处理后注入,不能使正常烟草患病,高温会使生物失去活性,所以实验一结果可以说明烟草花叶病不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A正确;
B、将患病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注入,正常烟草患病,细菌的过滤装置可以过滤掉细菌及比细菌大的细胞,所以实验二可以说明感染性滤液中含有患病叶片中的致病物质,B正确;
C、实验三的结果无法得出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在滤液中可以进行增殖,C错误;
D、综上实验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可能是比细菌还小的“滤过性病毒”,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24.【答案】B
【解析】【解答】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时,需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 ,A正确;
B、转换为高倍镜时,不能先上升镜筒,B错误;
C、 用显微镜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时,发现细胞部分清楚、部分较模糊,这与切片厚薄不均,C正确;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可以使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调亮视野,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操作(1)选好目标:调节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的是倒立的虚像,物体欲移到中央,则偏哪儿往哪儿移;(2)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3)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25.【答案】B
【解析】【解答】A、维萨里的《人体解剖》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A正确;
B、罗伯特·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死的细胞并为之命名,B错误;
C、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了材料丰富的真正的活细胞,C正确;
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26.【答案】(1)变暗;减少
(2)b、c、A;600;长度或宽度;6;B
(3)右上方
(4)逆时针方向
(5)改用平面反光镜、小光圈
【解析】【解答】(1)根据物镜的长度可判断甲为低倍物镜,乙为高倍物镜,观察细胞实验中,若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则视野的亮度变暗,看到的细胞数量减少。
(2)①若观察到细胞体积最大,则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这里“被放大的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96÷16=6个。
③显微镜下能看到的异物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或装片上,可以通过移动玻片、换用目镜和物镜判断异物的具体位置,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此异物不在物镜上,则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B正确。
故选B。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应将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
(5)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视野应调暗些,将视野调暗的措施是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
27.【答案】(1)②;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其他活细胞才能进行增殖
(2)否
(3)植物;右上;A;顺时针
【解析】【解答】(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正常的生活和繁殖,因此支持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顺序应该是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2)根据题意知,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因此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而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艾滋病病毒的增殖不能起抑制作用。
(3)①图中细胞呈正方形,表示细胞结构外有一层细胞壁,因此确定该细胞为植物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虚像,视野中观察的物像在哪个位置,要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就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图中的细胞在右上方,所以装片往右上方移动,可将上图所示视野中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表示放大的长度和宽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10×40倍,即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③显微镜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中的某个叶绿体正在沿着顺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叶绿体是沿着顺时针方向移动。 
【分析】1、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故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若观察到的图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则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像移到视野中央。
2、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
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28.【答案】(1)甲;甲具有①细胞壁、⑥叶绿体和⑧液泡,且无⑩中心体(答对2种给1分,2分)
(2)保护;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
(3)⑥
(4)②④⑤⑦;⑨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解析】【解答】(1)甲具有①细胞壁、⑥叶绿体和⑧液泡,且无中心体,所以甲是高等植物细胞图。
(2)图甲中,①细胞壁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⑧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3)⑤线粒体和⑥叶绿体是半半自主细胞器,含有少量的DNA。
(4)图乙中,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④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⑦内质网和②高尔基体,它们会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⑤线粒体,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提供能量。⑨是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等。
【分析】分析甲图:甲细胞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⑧依次为细胞壁、高尔基体、核仁、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液泡。
分析乙图:乙细胞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②~ 依次为高尔基体、核仁、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细胞膜。
29.【答案】(1)A
(2)5;4;6;不变;胞吐
(3)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4)C
【解析】【解答】1是线粒体、2是游离的核糖体、3是中心体、4是内质网、5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6是高尔基体、7细胞膜、8是叶绿体、9是核糖体、10是核膜、11是内质网、12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13是内质网、14是细胞膜、15是线粒体。
(1)由图B可知,此细胞中有叶绿体,有叶泡,排除选项B和D;还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排除选项B;故选A;
故答案为:A。
(2) 若图A细胞是能产生并分泌抗体(蛋白质)的浆细胞,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和高尔基体的运输等,蛋白质由内质网到高尔基体运输是通过囊泡的形式进行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不会发生改变,最终的抗体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故填: 5 ; 4 ; 6; 不变 ; 胞吐 。
(3)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常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故填: 同位素标记法 。
(4) 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所以人体中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最容易受到损失,所以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器总结
(1)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植物的根部细胞、白化苗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也
不一定有叶绿体,如蓝藻细胞。
(2)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4)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5)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6)含有少量DNA 的细胞器(又称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7)含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8)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9)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核(复制、转录时)。
(10)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囊泡和
细胞膜。
(11)产生ATP的细胞结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12)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13)含核糖体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14)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如下:
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基本不变),细胞膜膜面积 增大 。
30.【答案】(1)乙;8;叶绿体;9;液泡;3;中心体
(2)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含有少量的糖类;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3)原生质层
(4)核糖体
(5)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图乙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表示高等植物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属于土壤中的结构,不具备[8]叶绿体,分生区的细胞也不具备成熟的[9]液泡。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3]中心体。
(2)由图示结构判断[7]为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含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在结构上表现出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功能上表现出的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3)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指的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
(4)细胞色素C是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判断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5)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图甲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乙为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1为线粒体、2为核糖体、3为中心体、4为细胞核、5为内质网、6为高尔基体、7为细胞膜、8为叶绿体、9为液泡。据此答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