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同步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 软水一定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 硬水不可为锅炉用水
D. 通过过滤可使井水软化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硬水
B.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
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所以不必节约用水
3、近年,科学家找到从月球岩石制取氧气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取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月球岩石中肯定含有高锰酸钾
C.月球岩石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月球岩石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
4、实验室可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产生的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5SO2+xKMnO4+2H2O=2MnSO4+K2SO4+2H2SO4,其中x的值为( )
A.1 B.2 C.3 D.4
5、开发区一农户在自家的庭院里新打了一口水井,水质较为浑浊,可以使水质清澈的物质是( )
A.明矾 B.碘酸钾 C.小苏打 D.乙醇
6、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能是实现水的天然循环的重要条件
C.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及其能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D.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7、香烟的烟气中含有CO和尼古丁(C10H14N2)等有害健康的物质。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B.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C.162g尼古丁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4g
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反应物A是氧化物
9、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重复使用
C.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位置调换对净水效果没有影响
D.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10、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了3种物质
B.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C.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12、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各项科技的运用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如图所示是甲醇发生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物质全部是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变化
C.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CO2和H2O的质量比是11:9
13、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用途 B.元素之最
液氮:用于医疗手术明矾:用于消毒杀菌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钠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C.物质鉴别 D.环保知识
H2O2和H2O的鉴别:加入MnO2氢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小木条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
A.A B.B C.C D.D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5、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15.2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二氧化碳和14.4水,则柠檬醛中( )
A.只含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含有的元素种类无法判断
16、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产物是实现“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二氧化碳在Cu和ZrO2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实现以下转化。(Zr表示锆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Cu和ZrO2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B.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3:22
C.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不变
D.如图涉及的所有物质中只有两种氧化物
二、填空题。
17、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1)向河水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8、下列实验装置中均有水,请根据实验解释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
A B C D
实验装置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水通电分解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水的作用 防止集气瓶炸裂 。 。 集气瓶中的水: 。
19、某密闭容器中有 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 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表中待测值为_____,X 的化学式为_____; 反应中 X 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 之比为_____。
20、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1)反应后W的质量是______。
(2)物质W的化学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
(3)请写出该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
2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钙离子___________。
(2)在水、水银、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4)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____(填“可燃性”或“助燃性”)。
(5)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是利用氮气的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6)肥皂水可以用于硬水___________(填“软化”或“检验”)。
(7)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___________(填“对准药品部位加热”或“均匀加热”)。
三、简答题。
22、加热12.25g KClO3,充分反应后可制得O2多少克?下面是某位同学的解答过程,请指出他的错误。
解:设生成O2的质量为x。
x=3.2
答:加热12.25gKClO3,充分反应后可制得O2的质量为3.2。
他的错误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3、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上述图片中,有__________种化合物分子
(2)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属于置换反应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3)该微观示意图中,为了体现化学变化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需在反应后图片中补画____________个D分子
(4)①Fe;②③Fe2+;④Fe3+;⑤Fe3O4是常见的化学用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一个铁原子的是-①;
B.表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的是—②;
C.表示铁离子的是—③;
D.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的是—⑤
五、计算题。
24、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水反应,钠在酸溶液中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钠与硫酸、水反应的方程式如下:、,4.6gNa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同步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 软水一定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 硬水不可为锅炉用水
D. 通过过滤可使井水软化
【答案】C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硬水
B.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
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所以不必节约用水
【答案】B
3、近年,科学家找到从月球岩石制取氧气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取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月球岩石中肯定含有高锰酸钾
C.月球岩石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月球岩石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
【答案】C
4、实验室可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产生的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5SO2+xKMnO4+2H2O=2MnSO4+K2SO4+2H2SO4,其中x的值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5、开发区一农户在自家的庭院里新打了一口水井,水质较为浑浊,可以使水质清澈的物质是( )
A.明矾 B.碘酸钾 C.小苏打 D.乙醇
【答案】A
6、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能是实现水的天然循环的重要条件
C.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及其能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D.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答案】C
7、香烟的烟气中含有CO和尼古丁(C10H14N2)等有害健康的物质。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B.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C.162g尼古丁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4g
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C
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反应物A是氧化物
【答案】D
9、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重复使用
C.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位置调换对净水效果没有影响
D.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答案】B
10、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D
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了3种物质
B.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C.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答案】B
12、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各项科技的运用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如图所示是甲醇发生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物质全部是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变化
C.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CO2和H2O的质量比是11:9
【答案】D
13、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用途 B.元素之最
液氮:用于医疗手术明矾:用于消毒杀菌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钠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C.物质鉴别 D.环保知识
H2O2和H2O的鉴别:加入MnO2氢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小木条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
A.A B.B C.C D.D
【答案】C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C
15、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15.2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二氧化碳和14.4水,则柠檬醛中( )
A.只含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含有的元素种类无法判断
【答案】B
16、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产物是实现“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二氧化碳在Cu和ZrO2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实现以下转化。(Zr表示锆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Cu和ZrO2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B.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3:22
C.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不变
D.如图涉及的所有物质中只有两种氧化物
【答案】B
二、填空题。
17、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1)向河水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1)过滤 吸附 (2)肥皂水 煮沸
18、下列实验装置中均有水,请根据实验解释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
A B C D
实验装置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水通电分解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水的作用 防止集气瓶炸裂 。 。 集气瓶中的水: 。
【答案】B、(集气瓶中水):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C、(试管中):水作反应物
D、(集气瓶中水):吸收五氧化二磷,降低反应温度。
19、某密闭容器中有 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 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表中待测值为_____,X 的化学式为_____; 反应中 X 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 之比为_____。
【答案】6 CH4 1:2
20、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1)反应后W的质量是______。
(2)物质W的化学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
(3)请写出该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
【答案】(1)0g (2) C2H6O(符合要求即可)
(3)CO2、H2O
2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钙离子___________。
(2)在水、水银、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4)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____(填“可燃性”或“助燃性”)。
(5)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是利用氮气的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6)肥皂水可以用于硬水___________(填“软化”或“检验”)。
(7)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___________(填“对准药品部位加热”或“均匀加热”)。
【答案】(1)2Ca2+ (2)硫酸铜 (3)CO2 (4)助燃性
(5)化学性质 (6)检验 (7)均匀加热
三、简答题。
22、加热12.25g KClO3,充分反应后可制得O2多少克?下面是某位同学的解答过程,请指出他的错误。
解:设生成O2的质量为x。
x=3.2
答:加热12.25gKClO3,充分反应后可制得O2的质量为3.2。
他的错误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应方程式未配平
(2)比例式应为,算出x应带单位“g”
(3)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4.8g
四、综合应用题。
23、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上述图片中,有__________种化合物分子
(2)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属于置换反应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3)该微观示意图中,为了体现化学变化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需在反应后图片中补画____________个D分子
(4)①Fe;②③Fe2+;④Fe3+;⑤Fe3O4是常见的化学用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一个铁原子的是-①;
B.表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的是—②;
C.表示铁离子的是—③;
D.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的是—⑤
【答案】3 BD 2 C
五、计算题。
24、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水反应,钠在酸溶液中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钠与硫酸、水反应的方程式如下:、,4.6gNa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0.2g。
【详解】(5)设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故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