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维拓展:小数乘法(试题)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小数乘小数,积( )是整数。
A.不可能 B.一定 C.不一定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a×0.99=b×1.02=c×0.85(a、b、c都不为0),则a、b、c三个数中最小的是( )。
A.a B.b C.c D.不能确定
3.下面的三道算式中,( )的得数不可能小于3.6。
A. B. C.
4.如图竖式中,箭头所指的一步表示的意思是( )。
A.30个104的和 B.3个1.04的和 C.3个104的和 D.30个1.04的和
5.算式6.9■×0.5■的得数可能是( )。
A.7.4287 B.1.0438 C.4.3987 D.4.031
6.某区在一类路段停车收费标准如表,陈阿姨离开停车场时显示已停车1小时55分,应交费( )。
依法规划的村内道路停车收费标准(政府拟导价)单位:元/辆
类别 停车时段 收费标准
一类路段 1小时 免费停车
过1小时至3小时(含 3元/小时
超过3小时 后驶每小时增加2元
24小时最高限价 20元
A.2元 B.3元 C.6元 D.9元
二、填空题
7.根据 48×25﹦1200,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48 × 25﹦( ) 4.8 × 0.025﹦( )
480 × 2.5﹦( ) 0.048 × 2.5=( )
8.一个玩具在美国标价2.5美元,1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64元,妈妈购买它需要付人民币( )元。
9.两个一位小数相乘的积保留一位小数是11.0,这个积最小可能是( ),最大可能是( )。
10.5.05×0.03的积是( )位小数。72×34的积是7.2×0.34的积的( )倍。
11.1.21×33.5=40.535,则( )×( )=40.535。
12.回收一吨废纸相当于保护18棵树,淮滨县第二小学五年级10个班一学期共回收废纸2.4吨,相当于保护了( )棵树。(结果保留整数)
13.一块长方形草地,面积是13.6平方米,如果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5倍,扩大后这块草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14.下列图形的周长是( )米。
三、解答题
15.某市居民原来用水的收费标准是每吨2.6元,为了促进居民节约用水,现进行如下调整:
用水量 25吨及以下部分 25吨以上部分
收费标准 2.6元/吨 3.2元/吨
根据新收费标准,王老师家今年10月的水费要比原来多付3.6元。王老师家10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16.甲、乙两个超市出售同样的牛奶,如果成箱购买,每箱都是24盒,奇思妈妈要买30盒牛奶,她要从这两个超市里选一家,你建议她选哪一家?买这些牛奶一共需要多少钱?
17.照相规定,一次性洗8张照片收费10元,此后每加洗一张多收1.5元。小方他们班周末去科技馆参观,在科技馆门口拍了一张大合照,回来后决定用班费洗出来每人一张做纪念。他们班一共45个人,那么一共要用班费多少元?
18.教室的讲台长是6米,宽是2米。
(1)用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小地砖铺满整个讲台,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2)如果这样的地砖每块4.2元,购买这些地砖共多少元?
(3)如果改用边长是3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那么铺满整个讲台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19.五年级同学去看电影,126人排成两路纵队,前后两人之间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2米,现在要过一座长465米的桥,从第一人上桥到最后一人离桥,共需多少分钟?
20.在2017年新年到来之际,奶奶编了3个“中国结”,每个用彩绳2.45米,丽丽用1.5米彩绳编了1个“中国结”,她们俩编“中国结”一共用了多少米彩绳?
参考答案:
1.C
【分析】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判断各选项的正误,从而选出正确选项。
【详解】1.4×1.5=2.1,
2.5×0.4=1,
所以,小数乘小数,积可能是整数也可能是小数。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的乘法。小数乘小数,积可能是整数,也可能是小数。
2.B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乘积相等的情况下,算式中的一个因数逐渐增大,另一个因数会逐渐减小;据此解答。
【详解】已知a×0.99=b×1.02=c×0.85(a、b、c都不为0),
因为1.02>0.99>0.85,则b<a<c,所以a、b、c三个数中最小的是b;
故答案为:C
【点睛】灵活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A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三个算式的积,再解题。
【详解】A.4.08×0.92=3.7536,3.7536>3.6;
B.4.08×0.8=3.264,3.264<3.6;
C.3.98×0.89=3.5422,3.5422<3.6。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有一定运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计算1.04×3.2时,先按整数104×32计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据此解答。
【详解】3在个位表示3个1,竖式中箭头所指的一步表示1.04与3的积,即3个1.04的和。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5.D
【分析】先算出算式最大的结果和最小的结果,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
【详解】最小是6.90×0.50=3.45,最大是6.99×0.59=4.1241,只有选项D的4.031在3.45和4.1241之间,所以算式6.9■×0.5■的得数可能是4.031。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熟练掌握程度。
6.C
【分析】根据一类路段停车收费标准,超过1小时至3小时(含),每小时3元,停车1小时55分要按2小时收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元)
应交费6元。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理解收费规则,找到停车时段对应的收费标准。
7. 12 0.12 1200 0.12
【详解】略
8.16.6
【分析】根据题意:1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64元,2.5美元也就是有2.5个6.64,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2.5×6.64=16.6(元)
妈妈购买它需要付人民币16.6元。
【点睛】此题考查了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关键理解题目意思。
9. 10.95 11.04
【分析】两个一位小数相乘的积是两位小数,积保留一位小数是11.0,要考虑11.0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11.0的最大两位小数是11.04,“五入”得到11.0的最小三位小数是10.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两个一位小数相乘的积保留一位小数是11.0,这个积最小可能是10.95,最大可能是11.04。
【点睛】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10. 四 1000
【分析】在小数乘法中,两个因数有几位小数,则积就有几位小数;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乘n,另一个因数乘m,则积乘nm。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5.05和0.03共有四位小数,则5.05×0.03的积是四位小数;
7.2乘10变为72,0.34乘100变为34,所以72×34的积是7.2×0.34的积的10×100=1000倍。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法,明确积的位数与因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1. 12.1 3.35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据此填空。
【详解】1.21×33.5=40.535,因数中有3位小数,则12.1×3.35=40.535。(答案不唯一)
【点睛】关键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2.43
【分析】用一吨废纸相当于保护树的棵数乘共回收废纸的吨数,即可计算出相当于保护了多少棵树。
【详解】18×2.4=43.2≈43(棵)
则相当于保护了43棵树。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3.68
【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用原来的面积乘2再乘2.5,即可求出扩大后这块草地的面积。
【详解】13.6×2×2.5
=27.2×2.5
=68(平方米)
所以,扩大后这块草地的面积是68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面积和积的变化规律,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和积的变化规律是关键。
14.21.8
【分析】通过平移可知,图形的周长相当于一个长5.7米,宽5.2米的长方形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5.7+5.2)×2即可求出图形的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5.7+5.2)×2
=10.9×2
=21.8(米)
图形的周长是21.8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平移法求解图形的周长。
15.31吨
【分析】根据题意,王老师家今年10月的水费要比原来多付3.6元,那么多交的水费是25吨以上的水费;25吨以上部分每吨比原来多(3.2-2.6)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多付的3.6元除以每吨多的钱数,就是25吨以上部分的用水量,再加上25吨,即是王老师家10月的用水量。
【详解】3.6÷(3.2-2.6)
=3.6÷0.6
=6(吨)
25+6=31(吨)
答:王老师家10月的用水量是31吨。
【点睛】明白10月的水费比原来多付3.6元是哪部分的水费,求出25吨以上部分的用水量是解题的关键。
16.乙超市;72.4元
【分析】甲超市:一箱58元,每箱24盒,如果买1箱,需要再单独买(30-24)盒,一盒2.5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2.5×(30-24)+58即可求出在甲超市购买30盒需要付的钱数;
乙超市:一箱62元,每箱24盒,买一箱送2盒,如果买1箱,需要再单独买(30-24-2)盒,一盒2.6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30-24-2)×2.6+62即可求出在乙超市购买30盒需要付的钱数。然后比较两个超市付的钱数即可。
【详解】甲超市:
2.5×(30-24)+58
=2.5×6+58
=15+58
=73(元)
乙超市:
(30-24-2)×2.6+62
=4×2.6+62
=10.4+62
=72.4(元)
73>72.4
即乙超市便宜。
答:建议奇思妈妈选乙超市,共花72.4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的计算和应用,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65.5元
【分析】先用45减去8,求出需要加洗的照片数量。再将需要加洗的照片数量乘1.5元,最后加上10元,求出一共需要班费多少元。
【详解】(45-8)×1.5+10
=37×1.5+10
=55.5+10
=65.5(元)
答:一共需要班费65.5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18.(1)300块;
(2)1260元;
(3)140块
【分析】(1)先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方砖和讲台的面积,用讲台的面积除以一块方砖的面积就是方砖的数量;
(2)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计算即可;
(3)因为宽2米不是30厘米的倍数,所以先铺长是6米,宽是1.8米的面积,用总面积除以每块方砖的面积就是需要的块数;再铺剩下的面积,只考虑长度,是方砖的边长的几倍即可,用讲台的长度除以方砖的边长就是需要的方砖的块数,最后将两个数量相加即可。
【详解】(1)6×2=12(平方米)
12平方米=120000平方厘米
20×20=400(平方厘米)
120000÷400=300(块)
答:至少需要300块这样的地砖。
(2)300×4.2=1260(元)
答:购买这些地砖共1260元。
(3)先铺宽1.8米,长6米的面积需要:
30×30=900(平方厘米)
6×1.8=10.8(平方米)
10.8平方米=108000平方厘米
108000÷900=120(块)
再铺剩下的长6米,宽2-1.8=0.2米的面积需要:
6米=600厘米,需要600÷30=20(块)
一共需要:120+20=140(块)
答:那么铺满整个讲台至少需要140块这样的地砖。
【点睛】此题考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19.8分钟
【分析】先用126人除以2,求出每路纵队有多少人。再将其减去1,求出每路纵队有几个间隔,从而利用乘法求出每路纵队有多长。从第一人上桥到最后一人离桥,每个人一共走了465米的桥长和一个纵队的长,据此利用加法求出每个人的路程,最后将其除以队伍速度,求出过完桥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即可。
【详解】(126÷2-1)×0.5+465
=(63-1)×0.5+465
=62×0.5+465
=31+465
=496(米)
496÷62=8(分钟)
答:从第一人上桥到最后一人离桥,共需8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灵活运用“路程÷速度=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20.8.85米
【分析】奶奶编的个数×每个用彩绳长度+丽丽用的彩绳长度=用的彩绳总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3×2.45+1.5
=7.35+1.5
=8.85(米)
答:她们俩编“中国结”一共用了8.85米彩绳。
【点睛】关键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