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维拓展:分数乘法(试题)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涂色部分的面积是整个长方形面积的( )。
A. B. C. D.
2.已知,则说明( )。
A.a<b B.a=b C.a>b D.a和b互为倒数。
3.我们洗手时,如果用大水量冲洗,一次大约需要3L水,如果用中等水量冲选,可节约的水.求用中等水量洗手一次可节约几升水,列式为( ).
A.3- B.3× C.3-3×
4.国庆节期间,山西多地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强降雨,其中乌马河清除县段洪水决堤,受灾严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小明和小强也捐出了自己零用钱。小明捐出了他零用钱的,小强也捐出他零用钱的,他俩捐的( )。
A.小明捐的多 B.小强捐的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5.一筐苹果重12千克,正好是一筐梨重量的,用图表示苹果与梨数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一杯牛奶重250克,王琳第一次喝了,用水加满摇匀;第二次又喝了,再用水加满摇匀;第三次全部喝光。王琳喝的牛奶和水的质量依次( )。
A.250克、200克 B.200克、100克 C.100克、150克 D.250克、100克
二、填空题
7.王老师今天在“学习强国”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积分比昨天多。昨天获得积分是36分,今天获得了( )分。
8.六年级有3个班,每班60人,一班的女生占,二班的男生和三班的女生同样多,这3个班一共有( )名女生。
9.如果甲数是乙数的,那么甲×( )=乙×6。
10.六年级二班有60人,其中参加舞蹈兴趣小组,参加绘画兴趣小组,没有人既不参加舞蹈兴趣小组又不参加绘画兴趣小组。既参加舞蹈兴趣小组又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有( )人。参加舞蹈组比参加绘画组多( )人。
11.将一个长12厘米、宽6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长、宽、高都增加得到一个新长方体,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长方体表面积的( )。
12.全班48位同学中有参加音舞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参加书画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5位同学两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没有参加,有( )位同学两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参加。
13.如图,买8包奶糖应付( )元,如果用这些钱买酥糖,可以买( )包。
14.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开车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在距中点21千米处相遇。甲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乙比甲的少6千米,乙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已知,那么A、B两地相距( )千米。
三、解答题
15.小军看一本56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
(1)小军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多少页?
16.如下图,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请在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这台拖拉机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下面长方形表示1公顷。)
17.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已招募了大量志愿者,其中女志愿者5.4万人,男志愿者比女志愿者多。冬奥会共招募志愿者多少万人?
18.实验小学科技组有3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科技组的,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体育组有多少人?
19.同学们去参加植树活动,四、五、六年级一共去了275人,六年级去的人数是总人数的,四年级去的人数比六年级少,四年级比六年级少去多少人?
20.一年一度的学校会操比赛在学校东操场举行,第二场比赛时,操场上出现了六年级的三支队伍,每队有48人,其中第一队的男生人数与第三队女生人数恰好相等,第二队有是女生。第二场比赛时,操场上三支队伍中共有男生多少人?
参考答案:
1.B
【分析】把长方形平均分成7份,阴影部分占前三份的一半,用七分之三乘二分之一,即可得解。
【详解】阴影部分表示的;
×=
故答案选:B。
【点睛】利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乘法来解决问题,把问题分二步思考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两个非0的因数相乘积相等,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据此判断。
【详解】
因为<,所以a>b。
故答案为:C
【点睛】灵活运用乘数和积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B
【详解】略
4.D
【分析】小明捐出他的零用钱的,小明捐的钱数=小明的零用钱×;小强捐出他的零用钱的,小强捐出的钱数=小强的零用钱×,由于不确定他们俩的零用钱各有多少,所以无法确定他俩谁捐的多,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因为不确定他们俩的零用钱各有多少,所以无法确定谁捐的多。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C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梨的重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苹果的重量,即12千克,据此逐一分析各项即可。
【详解】A.表示把梨的重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苹果的重量,符合题意;
B.表示把梨的重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苹果的重量,符合题意;
C.表示把苹果的重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梨的重量,不符合题意;
D.表示把梨的重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苹果的重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6.D
【分析】由题意可知,最后全部喝光,即把牛奶都喝完了,共喝了250克的牛奶;再根据加了多少的水就喝了多少的水,再结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
(克)
则王琳喝了250克牛奶和100克水。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7.48
【分析】根据题意,把昨天获得积分看作单位“1”,今天获得的积分比昨天多,相当于昨天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昨天获得的积分乘(1+)就是今天获得的积分。
【详解】由分析得:
36×(1+)
=36×
=48(分)
今天获得了48分。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
8.84
【详解】60×+60
=24+60
=84(名)
9.10
【分析】设乙数为5,已知甲数是乙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甲数;再用乙数乘6的积除以甲数,即可求解。
【详解】设乙数为5。
甲数:5×=3
5×6÷3
=30÷3
=10
所以,甲×10=乙×6。
【点睛】利用赋值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甲数是解题的关键。
10. 25 5
【分析】由于其中参加舞蹈兴趣小组,参加绘画兴趣小组,单位“1”是二班总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用60分别乘和,求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和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人数,之后用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和减去六年级二班的总人数即可求出既参加舞蹈兴趣小组又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人数,之后用参加舞蹈组的人数减参加绘画组的人数即可。
【详解】60×=45(人)
60×=40(人)
45+40-60
=85-60
=25(人)
45-40=5(人)
既参加舞蹈兴趣小组又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有25人。参加舞蹈组比参加绘画组多5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找准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11.
【分析】长、宽、高分别增加,即现在的长、宽、高分别是原来的(1+),根据分数乘法求出现在的长、宽、高,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分别求出原来和现在的表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1+)
=12×
=16(厘米)
6×(1+)
=6×
=8(厘米)
3×(1+)
=3×
=4(厘米)
(12×6+12×3+6×3)×2
=(72+36+18)×2
=(108+18)×2
=126×2
=252(平方厘米)
(16×8+16×4+8×4)×2
=(128+64+32)×2
=(192+32)×2
=224×2
=448(平方厘米)
448÷252=
即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长方体表面积的。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2.3
【分析】先用总人数分别乘和,即可分别求出两组的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5即可求出至少参加一组的人数和,用两组的人数和减去至少参加一组的人数和就是两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参加的人数。
【详解】48×=16(位)
48×=30(位)
48-5=43(位)
(16+30)-43
=46-43
=3(位)
有3位同学两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参加。
【点睛】本题是典型的容斥问题,解答规律是:既A又B=A+B-总数量(两种情况)。
13. 12 4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据此求出1包奶糖的价钱,再乘8即可求出8包奶糖的价钱;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一袋酥糖的价钱,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5×8
=1.5×8
=12(元)
12÷(12×)
=12÷3
=4(包)
【点睛】本题考查单价、数量和总价,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4. x-6 198
【分析】根据题意,甲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乙比甲的少6千米,所以乙的平均速度为(x-6)千米/小时;根据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已知,把数据代入行程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甲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乙比甲的少6千米,所以乙的平均速度为(x-6)千米/小时;
当x=60时,A、B两地相距:
(60+×60-6)×2
=(60+45-6)×2
=99×2
=198(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和行程问题,根据题意解答即可。
15.(1)30页
(2)2页
【分析】(1)先求出两天一共看了整本书的几分之几,然后用乘法计算即可;
(2)先求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几分之几,然后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1)56×(+)
=56×
=30(页)
答:小军两天一共看了30页。
(2)56×(-)
=56×
=2(页)
答: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2页。
【点睛】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即可。
16.公顷
【分析】把整块地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已知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1份。求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即求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如图,阴影部分表示拖拉机小时耕地的公顷数:
×=(公顷)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关键找对单位“1”。
17.12万人
【分析】把女志愿者数量看作单位“1”,男志愿者比女志愿者多,则男志愿者占女志愿者分率为(1+),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即用女志愿者的数量乘(1+),可求出男志愿者数量,再加上女志愿者数量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男志愿者人数:
5.4×(1+)
=5.4×
=6.6(万人)
6.6+5.4=12(万人)
答:冬奥会共招募志愿者12万人。
【点睛】本题属于分数乘法应用题,找准单位“1”,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是多少,用乘法。
18.20人
【分析】根据题意,把科技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美术组的人数是科技组的,用科技组的人数乘,求出美术组的人数;由“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再用美术组的人数乘即可求得体育组的人数。
【详解】由分析得:
36××
=32×
=20(人)
答:体育组有20人。
【点睛】用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要找准单位“1”的量,再列式计算。
19.33人
【分析】用四、五、六年级的总人数×,求出六年级去的人数,四年级去的人数比六年级少,再用六年级去的人数×,即可求出四年级比六年级少去的人数。
【详解】275××
=110×
=33(人)
答:四年级比六年级少去33人。
【点睛】利用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多少的知识进行解答。
20.66人
【分析】第一队的男生人数与第三队女生人数恰好相等,所以,第一队和第三队男生人数之和为48人,第二队的男生人数是[48×(1-)],据此求出男生总数。
【详解】48+48×(1-)
=48+48×
=48+18
=66(人)
答:操场上三支队伍中共有男生66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第一队和第三队男生人数之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