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上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2. ①②③④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
A. B→C→D B. C→D→E C. D→E→F D. A→B→C
4. B→C→D这一时期内,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
A 低→高→低 B. 高→低→高 C. 低→高 D. 高→低
5. 每年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A. 先向南再向北 B. 一直向北 C. 一直向南 D. 先向北再向南
左图为二分二至日中某日以极点为中心的昼夜分布图,其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MON为晨昏线。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2023年国庆期间,地球公转的位置位于图中的( )
A. a→b区间 B. b-→c区间 C. c→d区间 D. d-→a区间
7. 根据材料可知,图示( )
A. 此时北京时间为17时 B. 该日应为春分日
C. ON曲线段为昏线 D. 该半球为南半球
8. 该日过后三个月内(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 长沙市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 D. 海南三亚正午日影先变长,后变短
在光伏电站工程中,绝大多数支架为固定支架。我国湖北省某地(31.5°N,113.5°E)海拔65米,固定支架光伏组件的倾角一般为14°,且朝向正南方向。目前该地将部分光伏组件改成可转动支架(如下图所示)以提高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sin14°≈0.24、cos14°≈0.97、sin35°≈0.57、cos35°≈0.82)
9. 若不考虑天气变化,该地固定支架光伏组件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的月份是( )
A. 3月 B. 5月 C. 9月 D. 1月
10. 若将支架改为可转动型,则北京时间12点时光伏组件应朝向( )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北 D. 东南
11. 为避免遮蔽阳光和浪费土地,改为可转动支架后两组光伏组件的距离L大约为( )
A. 2.1米 B. 2.4米 C. 3.5米 D. 8.3米
纽约曼哈顿街区,每年7月12日前后,在天气晴朗的日落时分,会出现太阳悬在城市街道上空的现象,被称为“曼哈顿悬日”(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日落时,出现“曼哈顿悬日”的街道走向
A. 正东—正西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 D. 正南—正北走向
13. “曼哈顿悬日”每年出现的次数为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读某地一年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该地可能位于( )
A. 20°N B. 20°S C. 30°N D. 30°S
15. 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巴楚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 )
A.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B. 昼夜平分 C. 正值冬季 D. 正值盛夏
成都市(30°N)某中学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 12月22日正午,为使集热板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m为( )
A. 66°34′ B. 53°26′ C. 36°34′ D. 23°26′
17. 一年中,活动支架最长的日期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
A. 23小时56分4秒 B. 24小时
C. 24小时4分钟 D. 24小时56分4秒
19. 下列现象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A. 极昼极夜 B. 日月升落 C. 花开花落 D. 四季转换
20. 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转换来发电。下图1为青海某地塔式光热发电场景观图,图2为定日镜工作原理示意图。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②太阳辐射③劳动力④电网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二、简答题(共40分)
21.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请完成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图。要求: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画出三条太阳光线(必须画直射光线),画出晨昏线并标出晨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添加南北极圈。
(2)请你描述该日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
22.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选择恰当符号并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所在半球的极点。
(2)判断CE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其移动方向。
(3)分别判断图示A、B、D、E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4)分别计算A、C两点的地方时。
巴楚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地理试卷 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上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2. ①②③④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答案】1. A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题意,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方向,在不同视角下,表现不同,北极在上侧视,地球运动方向为自左向右,A对,B错。北极俯视图中,为逆时针方向,C错。南极俯视图中,为顺时针方向,D错。故选A。
【2题详解】
根据题意,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①②③④四点中,①的纬度最低,因此线速度最大。A对,BCD错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方向,在不同视角下,表现不同,北极在上侧视,地球运动方向为自左向右;北极俯视图中,为逆时针方向;南极俯视图中,为顺时针方向。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
A. B→C→D B. C→D→E C. D→E→F D. A→B→C
4. B→C→D这一时期内,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
A. 低→高→低 B. 高→低→高 C. 低→高 D. 高→低
5. 每年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A. 先向南再向北 B. 一直向北 C. 一直向南 D. 先向北再向南
【答案】3. B 4. A 5. D
【解析】
【3题详解】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C→D→E时间段,B符合题意。故选B。
【4题详解】
B→C→D这一时期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香港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A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5月1日到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再向南移动,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其影响,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较小。
左图为二分二至日中某日以极点为中心的昼夜分布图,其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MON为晨昏线。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2023年国庆期间,地球公转的位置位于图中的( )
A. a→b区间 B. b-→c区间 C. c→d区间 D. d-→a区间
7. 根据材料可知,图示( )
A. 此时北京时间为17时 B. 该日应为春分日
C. ON曲线段为昏线 D. 该半球为南半球
8. 该日过后三个月内(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 长沙市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 D. 海南三亚正午日影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6. C 7. A 8. B
【解析】
【6题详解】
据图中地球公转方向可知,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由此可知国庆期间,地球公转位置位于c→d区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度分布可知,此图为北半球的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故应为夏至日,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来看,NO为晨线,MO为昏线;M地与昏线相交,且位于赤道,故M点135°E地方时应为18:00,此时北京时间应为17:00,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此时为夏至日6月22日,再过3个月为12月22日,在7月初到达远日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A错误;此时为北半球昼长最长的一天,过了该日后北半球的长沙市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B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三亚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直射点在该日后会向三亚移动,到达三亚后继续向南移动,故此时该地正午日影先变短,后变长,D错误。故选B。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若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则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增加,反之减小。
在光伏电站工程中,绝大多数支架为固定支架。我国湖北省某地(31.5°N,113.5°E)海拔65米,固定支架光伏组件的倾角一般为14°,且朝向正南方向。目前该地将部分光伏组件改成可转动支架(如下图所示)以提高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sin14°≈0.24、cos14°≈0.97、sin35°≈0.57、cos35°≈0.82)
9. 若不考虑天气变化,该地固定支架光伏组件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的月份是( )
A. 3月 B. 5月 C. 9月 D. 1月
10. 若将支架改为可转动型,则北京时间12点时光伏组件应朝向( )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北 D. 东南
11. 为避免遮蔽阳光和浪费土地,改为可转动支架后两组光伏组件的距离L大约为( )
A. 2.1米 B. 2.4米 C. 3.5米 D. 8.3米
【答案】9. B 10. D 11. C
【解析】
9题详解】
固定支架光伏组件的倾角一般为14°,且朝向正南方向。若不考虑天气变化,该地固定支架光伏组件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的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76°。当地位于为31.5°N,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计算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约为17.5°N。结合选项判断,5月份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最为接近17.5°N。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当地经度为113.5°E,当北京时间为12点时,该地地方时在12点之前,为上午,太阳方位为东南,未获得最好的发电效果,光伏组件应朝向东南,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为避免遮光和浪费土地,改为可转动支架后两组光伏组件的距离L应为冬至日正午光伏组件的影长。冬至日时太阳能组件倾角=90°-H=纬度差=31.5°+23.5°=55°,光伏组件长度为2m,因此影长L=2/sin(90-55)°=3.5米。故选C。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 -|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既H=90 -|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要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纽约曼哈顿街区,每年7月12日前后,在天气晴朗的日落时分,会出现太阳悬在城市街道上空的现象,被称为“曼哈顿悬日”(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日落时,出现“曼哈顿悬日”的街道走向
A. 正东—正西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 D. 正南—正北走向
13. “曼哈顿悬日”每年出现的次数为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每年7月12日前后,在天气晴朗的日落时分,就会出现太阳悬在城市街道上空的现象,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南移动,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出现“曼哈顿悬日”的街道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故选C。
【13题详解】
7月12日处于夏至到秋分之间,所以夏至前20天左右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和7月12日相同,也会出现一次“曼哈顿悬日”,故选B。
读某地一年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该地可能位于( )
A. 20°N B. 20°S C. 30°N D. 30°S
15. 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巴楚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 )
A.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B. 昼夜平分 C. 正值冬季 D. 正值盛夏
【答案】14. B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正午日影一年内多朝向正南,说明一年内太阳多位于正北,说明当地位于南半球。图中A日前后日影朝向正北,说明一年内有少数天数太阳位于正南,因此可判断该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23°26′S之间,且靠近南回归线,选项中符合题意的是20°S,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20°S,该地日影最短时为0,即太阳直射该纬度时,应在12月22日前后两个对称的日期。巴楚县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时应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6月22日,A错误;该日太阳直射20°S,位于北半球的巴楚县昼短夜长,B错误;此时在12月22日前后,位于北半球的巴楚县正值冬季,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从正南方照射而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从正北方照射而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方位要根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南北关系进行确定。
成都市(30°N)某中学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 12月22日正午,为使集热板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m为( )
A. 66°34′ B. 53°26′ C. 36°34′ D. 23°26′
17. 一年中,活动支架最长的日期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答案】16. B 17. D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成都市位于四川,纬度30°N,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成都与直射点的纬度差为53°26′。为使集热板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阳光与热水器集热板垂直。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m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纬度差,即m等于两地的纬度差53°26′。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一年中,活动支架最长的日期,m最大,即成都市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是冬至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相关知识。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 = 纬度差(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纬度的纬度差)。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
A. 23小时56分4秒 B. 24小时
C 24小时4分钟 D. 24小时56分4秒
19. 下列现象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A. 极昼极夜 B. 日月升落 C. 花开花落 D. 四季转换
【答案】18. B 19. B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太阳日,其长度为24小时。同时,若以除开太阳外的遥远恒星为参考,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恒星日,其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故选B。
【19题详解】
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这是地球自转的证据,B正确;极昼极夜、花开花落、四季转换均与地球的公转有关,不是地球自转的证据。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的周期:如果以太阳为参考,地球自转的周期为太阳日,时间长度为24小时;如果以天空中除开太阳以外的某颗遥远的恒星作为参考,地球自转的周期为恒星日,时间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
20. 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转换来发电。下图1为青海某地塔式光热发电场景观图,图2为定日镜工作原理示意图。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②太阳辐射③劳动力④电网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与浙江相比,青海地广人稀,多荒漠戈壁,可用作为光热发电的土地广,①正确;与浙江相比,青海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②正确;与浙江相比,青海劳动力少,③错误;青海电网分布稀疏,不利于电力输出,④错误;故选A。
二、简答题(共40分)
21.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请完成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图。要求: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画出三条太阳光线(必须画直射光线),画出晨昏线并标出晨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添加南北极圈。
(2)请你描述该日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
【答案】(1) (2)该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空白地球侧视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晨昏线、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直射北回归线的太阳光线的延长线通过地心,其余太阳光线与该太阳光线平行。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标注在地轴北端。图中需标注出晨线,则太阳由右侧照射而来。南北极圈的纬度数是66°34′。绘制图形如下。
【小问2详解】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赤道与南极圈之间的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2.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选择恰当符号并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所在半球的极点。
(2)判断CE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其移动方向。
(3)分别判断图示A、B、D、E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4)分别计算A、C两点地方时。
【答案】(1)用“S”在图示顶点(90°附近)标注出来即可。
(2)晨线。自东向西。
(3)线速度:A>B>D>E。角速度:A=B=D=E。
(4)A点的地方时为4时,C点的地方时为6时。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晨昏线的应用,地球自转的特征,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该半球是南半球,结合昼夜状况推断这一天为冬至日;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联系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有关知识解题。
【详解】(1)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示区域在南半球,其绕转中心为南极点,用符号“S”表示。
(2)晨昏线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CE为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故为晨线,其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3)结合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除极点外,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据此结合图示确定答案。
(4)C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则C点地方时为6时,A点在C点以西30°的地方,时间晚2个小时,为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