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11题, 每题4分,共 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一载人深潜器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某深处,最后返回到水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时段中深潜器处于超重状态的是( )
A. 0-1min B. 1min-3min
C. 3min-4min D. 8min-10min
2. 生活中常用乙醇喷雾消毒液给房间消毒,其主要成分是酒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喷洒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
B. 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C. 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D. 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百分比减小
3. 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核污染水含高达64种放射性元素,其中氚()衰变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可损害DNA,是致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半衰期为12.5年。其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衰变方程中x=2,y=3
B. 光子,其动量为零
C. 秋冬气温逐渐变低时,氚的衰变速度会变慢
D. 经过25年,氚将全部衰变结束
4. 如图所示为光电效应实验的电路图,用P光照射 K极时,电流表有示数。改用照射强度与P光相同的Q光照射时,电流表示数为零,则( )
A. Q光频率大于 P 光频率
B. Q光频率一定小于金属电极 K的截止频率
C. 增大Q光照射强度,可使电流表示数不为零
D. 用Q光照射时,减小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可能不为零
5. 行星 Cancrie 被认为是一个“超级地球”,它是一个和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半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8倍。 由以上信息可知( )
A. 该行星的密度小于地球的密度
B.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 若在该行星表面发射紧贴表面运行的卫星,其周期小于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
6. 如图所示为正在使用的修正带,大齿轮齿数为 N ,小齿轮齿数为N ,A、B分别为大、小齿轮边缘上的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小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
B. 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N1:N2
C. 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N2:N1
D. 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7. 如图所示,球壳内有三条弦OA、OB、OC,O为球内的最低点,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60°、45°、30°。三个光滑的小环分别从A、B、C处由静止沿所在弦下滑,运动到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8. 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在A处水平发球,对方一传在 B处垫球过网,排球经最高点C运动到D处,轨迹如图所示。已知A与C、B与D分别在同一水平线上,A、D在同一竖直线上。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排球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与从 B运动到D的相等
B. 排球在 A点的动能与在 C点的动能相等
C. 对方一传击球前后排球的机械能相等
D. 发球员对排球做的功大于对方一传对排球做的功
9. 用图示实验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需平衡摩擦力
B. 实验中需使细线平行于长木板
C. 实验中需改变托盘中砝码的个数
D. 实验中需满足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物块质量
10. 如图所示, 保持O点位置及∠AOB=120°不变,将轻绳OA、OB同时逆时针缓慢旋转,直到 OA竖直,关于 OA上拉力TA和OB上拉力 TB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 TA一直变大,TB不变
B. TA先变大后变小, TB一直变小
C TA先变大后变小,TB一直变大
D. TA先变小后变大,TB先变大后变小
11. 弹球游戏装置结构如图,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光滑斜面底部,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在O点。 小球将弹簧压缩到A点(未栓接)由静止释放后,运动到B点速度为零。 以O点为坐标原点, 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轴,小球上升过程的速度 v、加速度a、动能Ek及其机械能E随位置坐标x的变化规律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6分。 其中第12~15 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2. 张同学设计了甲图所示装置,检测小球从某高度自由下落与硅胶材料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率(碰撞过程损失动能与碰撞前动能之比)。 小球释放后通过光电门与硅胶碰撞,反弹后再次通过光电门。
(1)现有以下材质的小球:A.泡沫球 B.橡胶球 C. 小钢球,为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实验中应选择_________(选填字母)。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直径如乙图,小球直径 D=_________ mm。
(3)实验中应该在释放小球__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计时器的电源。
(4) 用天平测得小球质量为 m,刻度尺测量光电门到硅胶材料的竖直距离为h,计时器记录小球第1次和第2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和t ,可得该硅胶材料的能量损耗率为_________(用字母 D、t1、t2、m、h和g表示)。
(5)若适当升高光电门的高度,因空气阻力的不可忽略将导致能量损耗率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13. 如图所示,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 质量不计、横截面积 的活塞封闭某理想气体,缓慢加热气体使活塞从A位置上升到B位置。已知A、B距汽缸底面高度 hA=0.5m,hB=0.6m,活塞在A位置时气体温度TA=300K,活塞从A到B过程中气体内能增量,此时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Pa,不计摩擦。 求:
(1)活塞在 B位置时密闭气体的温度TB;
(2)上述过程中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 Q。
14. 如图所示,质量M=5kg的光滑圆柱体在两斜劈A、B间保持静止。已知斜劈的质量均为m=1.2kg,倾角分别为α=37°,β=53°,两斜劈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
(1)斜劈A、B对圆柱体支持力的大小 FNA、FNB;
(2)斜劈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
15. 如图所示, O为固定在地面上的铰链,A球通过铰链用轻杆分别连接于O、B球。 现对 B球施加水平推力F,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两杆间的夹角α=60°。撤去F后,A、B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已知两球质量均为 m,杆长均为L,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一切摩擦。求:
(1) 推力F的大小;
(2)两杆间夹角变为120°时, B球动能;
(3)A 球落地时重力的功率。
16. 水平桌面上弹射装置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自然伸长时右端位于B点,BC段粗糙,CD段有竖直放置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BC相切,D处有与圆弧轨道垂直的弹性挡板 P。圆柱形小滑块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经BC段后沿圆弧轨道运动到D处,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反向弹回。已知BC长L=0.1m,圆弧半径R=0.2m,滑块质量m=0.2kg,与BC间动摩擦因数μ=0.4,其余部分均光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若滑块首次经过C处的速度v0=2m/s, 求:
(1) 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 小球最终停在何处及在 BD间运动的总路程;
(3) 小球受到圆弧挡板弹力的最小值。
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试题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共11题, 每题4分,共 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一载人深潜器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某深处,最后返回到水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时段中深潜器处于超重状态的是( )
A. 0-1min B. 1min-3min
C. 3min-4min D. 8min-10min
【答案】C
【解析】
【详解】A.v-t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斜率正负代表方向,0-1min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1min-3min加速度为0,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3min-4min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
D.8min-10min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 生活中常用乙醇喷雾消毒液给房间消毒,其主要成分是酒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喷洒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
B. 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C. 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D. 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百分比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这是扩散现象,是酒精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而布朗运动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B正确;
C.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是分子势能变大,则内能发生变化,故C错误;
D.酒精由液态挥发成同温度的气态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则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不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3. 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核污染水含高达64种放射性元素,其中氚()衰变过程中产生电离辐射可损害DNA,是致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半衰期为12.5年。其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衰变方程中x=2,y=3
B. 是光子,其动量为零
C. 秋冬气温逐渐变低时,氚的衰变速度会变慢
D. 经过25年,氚将全部衰变结束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可得
,
解得
,
故A正确;
B.是光子,其动量不为零,故B错误;
C.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原子核所处物理环境和化学状态无关,故C错误;
D.半衰期是原子核发生半数衰变所需的时间,经过25年,即两个半衰期,剩余氚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并没有完全衰变完,故D错误。
故选A。
4. 如图所示为光电效应实验的电路图,用P光照射 K极时,电流表有示数。改用照射强度与P光相同的Q光照射时,电流表示数为零,则( )
A. Q光频率大于 P 光频率
B. Q光频率一定小于金属电极 K的截止频率
C. 增大Q光照射强度,可使电流表示数不为零
D. 用Q光照射时,减小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可能不为零
【答案】D
【解析】
【详解】A.P光照射电流表有示数,Q光照射无示数,由此可知,Q光频率小于 P 光频率, A错误;
BC.由电路图可知,所加电压为反向电压,Q光照射K极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也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故Q光频率可能大于金属电极 K的截止频率;若发生光电效应则增大Q光照射强度不能改变所产生光电子的初动能,故电流表示数依然示数为零, BC错误;
D.用Q光照射时,减小电源电压,电场力对光电子做功减小,若,有光电子到达A极,此时电流表示数不零,D正确。
故选D。
5. 行星 Cancrie 被认为是一个“超级地球”,它是一个和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半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8倍。 由以上信息可知( )
A. 该行星的密度小于地球的密度
B.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 若在该行星表面发射紧贴表面运行的卫星,其周期小于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行星的半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8倍。设地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由密度公式可得地球的密度为
该行星的密度为
可知该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A错误;
B.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可得
可得
同理可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可知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错误;
C.在地球表面附近,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解得
同理,在该行星表面附近,可得
可知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正确;
D.对地球的近地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解得
在该行星表面发射紧贴表面运行的卫星周期为
可知在该行星表面发射紧贴表面运行的卫星,其周期等于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D错误。
故选C。
6. 如图所示为正在使用的修正带,大齿轮齿数为 N ,小齿轮齿数为N ,A、B分别为大、小齿轮边缘上的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小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
B. 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N1:N2
C. 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N2:N1
D. 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大小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故选项A错误;
B.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故选项B错误;
C.A、B两点的角速度
所以角速度之比
故选项C正确;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
所以向心加速度之比
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7. 如图所示,球壳内有三条弦OA、OB、OC,O为球内的最低点,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60°、45°、30°。三个光滑的小环分别从A、B、C处由静止沿所在弦下滑,运动到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球的半径为R,由小环沿弦做匀加速运动有
解得运动时间为
与弦与竖直方向夹角无关,所以小环运动到最低点的时间相等。
故选A。
8. 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在A处水平发球,对方一传在 B处垫球过网,排球经最高点C运动到D处,轨迹如图所示。已知A与C、B与D分别在同一水平线上,A、D在同一竖直线上。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排球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与从 B运动到D的相等
B. 排球在 A点的动能与在 C点的动能相等
C. 对方一传击球前后排球的机械能相等
D. 发球员对排球做的功大于对方一传对排球做的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A.排球从A点水平抛出的做平抛运动,由
得运动时间为
故排球从B运动到D的时间是从 A运动到B的时间的2倍,故A错误;
B.将排球从B到C的斜上抛运动由逆向思维法可看成从C到B的平抛运动,则由A到B和C到B的平抛运动比较,运动高度相同,则运动时间相同,但从A点抛出的小球水平位移更大,故排球在 A点的动能比在 C点的动能大,故B错误;
C.对方一传击球前后除重力对排球做功外,对方一传也对排球做功,排球的机械能不相等,故C错误;
D.根据动能定理,发球员对排球做的功
对方一传对排球做的功等于排球机械能的变化量,对方一传对排球做的功
所以发球员对排球做的功大于对方一传对排球做的功,故D正确。
故选D。
9. 用图示实验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需平衡摩擦力
B. 实验中需使细线平行于长木板
C. 实验中需改变托盘中砝码的个数
D. 实验中需满足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物块质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中需平衡摩擦力,使得小球受到的合力等于细线拉力,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B.为了保持细线拉力恒定不变,实验中需使细线平行于长木板,故B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C.实验中需要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力,即改变细线拉力,则需改变托盘中砝码的个数,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D.由于实验装置可以通过拉力传感器测得细线拉力大小,则不需要满足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物块质量,故D错误,满足题意要求。
故选D。
10. 如图所示, 保持O点位置及∠AOB=120°不变,将轻绳OA、OB同时逆时针缓慢旋转,直到 OA竖直,关于 OA上拉力TA和OB上拉力 TB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 TA一直变大,TB不变
B. TA先变大后变小, TB一直变小
C. TA先变大后变小,TB一直变大
D. TA先变小后变大,TB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保持O点位置及∠AOB=120°不变,将轻绳OA、OB同时逆时针缓慢旋转,直到 OA竖直,TA先变大后变小, TB一直变小。
故选B。
11. 弹球游戏装置结构如图,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光滑斜面底部,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在O点。 小球将弹簧压缩到A点(未栓接)由静止释放后,运动到B点速度为零。 以O点为坐标原点, 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轴,小球上升过程的速度 v、加速度a、动能Ek及其机械能E随位置坐标x的变化规律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设O点速度为v小球由O到B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
解得
图像中过O点后应为曲线,故A错误;
B.设A点的弹性势能为,小球在恢复原长过程中由能量定理可知
整理可得
可知在O点前图像应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由O到B的过程中动能定理可知
图像为直线,故B正确;
C.设弹簧原长为小球由A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受力分析可知
随着弹簧形变量减小,弹簧弹力减小,小球加速度逐渐变小;当a=0时物体达到最大速度此时受力分析可知
此后小球会做变减速运动直至到达O点受力分析可知
分析可知加速度逐渐变大;
小球由O到B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为零受力分析可知
从O点开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图像应为直线,故C错误;
D.设A点的弹性势能为,小球在恢复原长过程中由能量定理可知
整理可得
图像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对于图像问题要明确坐标轴以及斜率的概念,关键要根据物理规律得到解析式,在研究图像。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6分。 其中第12~15 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2. 张同学设计了甲图所示装置,检测小球从某高度自由下落与硅胶材料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率(碰撞过程损失动能与碰撞前动能之比)。 小球释放后通过光电门与硅胶碰撞,反弹后再次通过光电门。
(1)现有以下材质的小球:A.泡沫球 B.橡胶球 C. 小钢球,为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实验中应选择_________(选填字母)。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直径如乙图,小球直径 D=_________ mm。
(3)实验中应该在释放小球__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计时器的电源。
(4) 用天平测得小球质量为 m,刻度尺测量光电门到硅胶材料的竖直距离为h,计时器记录小球第1次和第2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和t ,可得该硅胶材料的能量损耗率为_________(用字母 D、t1、t2、m、h和g表示)。
(5)若适当升高光电门的高度,因空气阻力的不可忽略将导致能量损耗率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答案】 ①. C ②. 7.299##7.300##7.301##7.302 ③. 之前 ④. ⑤. 偏大
【解析】
【详解】[1]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应选择体积小密度大的小球,故选C;
[2]根据螺旋测微器测量方法可知D=7mm+0.299mm=7.299mm(7.299~7.302均可);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球;
[4]设小球碰撞前的动能为,碰后动能为
动能定理有
能量损耗为
[5]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空气阻力始终做负功导致结果偏大。
【点睛】本题利用创新性实验考查功能关系的运用,需要同学们对于动能定理熟练掌握。
13. 如图所示,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 质量不计、横截面积 的活塞封闭某理想气体,缓慢加热气体使活塞从A位置上升到B位置。已知A、B距汽缸底面高度 hA=0.5m,hB=0.6m,活塞在A位置时气体温度TA=300K,活塞从A到B过程中气体内能增量,此时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Pa,不计摩擦。 求:
(1)活塞在 B位置时密闭气体的温度TB;
(2)上述过程中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 Q。
【答案】(1);(2)110J
【解析】
【详解】(1)活塞从A到B过程中,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则有
解得
(2) 活塞上升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联立解得
14. 如图所示,质量M=5kg的光滑圆柱体在两斜劈A、B间保持静止。已知斜劈的质量均为m=1.2kg,倾角分别为α=37°,β=53°,两斜劈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
(1)斜劈A、B对圆柱体支持力的大小 FNA、FNB;
(2)斜劈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
【答案】(1),;(2)
【解析】
【详解】(1)由力的合成法可知
(2)经判断斜劈B先发生滑动,地面对斜劈B的支持力
摩擦力大小为
斜劈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为
15. 如图所示, O为固定在地面上的铰链,A球通过铰链用轻杆分别连接于O、B球。 现对 B球施加水平推力F,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两杆间的夹角α=60°。撤去F后,A、B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已知两球质量均为 m,杆长均为L,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一切摩擦。求:
(1) 推力F的大小;
(2)两杆间的夹角变为120°时, B球动能;
(3)A 球落地时重力的功率。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对A球运用力的合成法可知
再对B球分析,水平推力
(2) 两轻杆夹角 120°时,分别分解A、B两球速度,可得
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则B球动能
(3)A球落地前瞬间, B球到达最左端
由能量守恒可得
解得
则A球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
16. 水平桌面上弹射装置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自然伸长时右端位于B点,BC段粗糙,CD段有竖直放置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BC相切,D处有与圆弧轨道垂直的弹性挡板 P。圆柱形小滑块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经BC段后沿圆弧轨道运动到D处,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反向弹回。已知BC长L=0.1m,圆弧半径R=0.2m,滑块质量m=0.2kg,与BC间动摩擦因数μ=0.4,其余部分均光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若滑块首次经过C处的速度v0=2m/s, 求:
(1) 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 小球最终停在何处及在 BD间运动的总路程;
(3) 小球受到圆弧挡板弹力的最小值。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滑块从开始运动第一次到C点,运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
则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即经过BC段共6次,最终停在B点,BD间运动总路程为
(3)设滑块最后一次在圆弧挡板处运动速度大小为v,因滑块停在B点,所以
解得
所以
则圆弧挡板对的滑块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