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不属于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
A.生成白色固体 B.火星四射 C.剧烈燃烧 D.放热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用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D.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3、每年5月12 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若在城市高楼里发生火灾,则被困人员处理火灾现场的逃生方法中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寻找安全出口,匍匐前进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H2表示2个氢气 B.Na+中的“+”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2N表示2个氮分子 D.O表示氧元素,还表示一个氧原子
5、图示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下列有关图示正确的是( )
A.
B.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关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构成物质的微粒
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使用催化剂 B.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D.所用的仪器一定要有酒精灯
7、吸烟有害健康,原因之一是烟气中含有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A. B. C.CO D.
8、班主任消毒用的“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 )
A.-1 B.+1 C.+5 D.+7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药品气味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
10、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先后次序正确的( )
A.组装仪器:先固定试管,再放酒精灯
B.气密性检查:先手握试管,再将导气管放入水中
C.排水法收集:先将导气管伸入装满水的集气瓶口,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D.停止加热:先从水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11、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12、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H表示三个氢元素 B.2Na+表示两个钠离子
C.H2表示两个氢原子 D.H表示一个氢分子
1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考虑,下列物质中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
A.氧化钙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水
14、实验室现需用250毫升的集气瓶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气,小明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收集,其中合理的是( )
15、实验室中某同学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 )
A.用水冲洗 B.用扇子扇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嘴吹灭
16、铝抗腐蚀性强的原因是铝在常温下与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里面的铝继续被氧化。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2 C.+2 D.+3
二、填空题。
17、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图,甲装置中的水还可以换成____ 。
简要回答两个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甲: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 ,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最好用 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如果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则需要选择氧气的收集装置最好用 装置。
(3)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 作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
19、善于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可燃物、氧气、着火点”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一般来说,灭火原理有三种,其中之一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请回答另外两种灭火的原理。
灭火原理之二: ;
灭火原理之三: 。
20、在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的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按题目中物质的顺序写出比例关系)
2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其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为___________ ;
(2)B装置中的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你认为物质X可能是___________;
(3)装置B和C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___________(填“B”或“C”);
(4)若实验装置C将细铁丝伸入一瓶氧气中,发现没有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三、实验题。
22、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 。
(2)进行丙实验时,产生的主要现象有___________ 。
(3)另写出一个与上述三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
四、综合应用题。
23、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 (填标号)。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钻木取火
(2)炒菜时,家里油锅着火,应进行的操作是___ ,其目的是:
___ 。
(3)某学习小组分别对铁燃烧实验作了探究,分别从物质状态和反应物浓度等外界因素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① 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 不燃烧
② 将铁丝加红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
③ 将纳米铁粉稍加热立即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
实验___ (填“编号”)与实验①对比,说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反应更剧烈;纳米铁粉在空气中加热即可剧烈反应,原因是___ ,从安全的角度看,对实验②、③集气瓶的底部做的处理为___ 。
(4)有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在蜡烛、煤气、木条的火焰中存在着纳米尺寸的钻石颗粒,这些钻石颗粒极为微小,很快在火焰中消失。但将来可能因此发现新的生产钻石的途径,从元素角度分析,蜡烛、煤气、木条燃烧过程中能得到钻石颗粒的原因是___ ,钻石颗粒在火焰中很快消失的原因是___ 。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不属于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
A.生成白色固体 B.火星四射 C.剧烈燃烧 D.放热
【答案】A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用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D.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答案】B
3、每年5月12 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若在城市高楼里发生火灾,则被困人员处理火灾现场的逃生方法中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寻找安全出口,匍匐前进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答案】D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H2表示2个氢气 B.Na+中的“+”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2N表示2个氮分子 D.O表示氧元素,还表示一个氧原子
【答案】D
5、图示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下列有关图示正确的是( )
A.
B.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关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构成物质的微粒
【答案】A
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使用催化剂 B.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D.所用的仪器一定要有酒精灯
【答案】B
7、吸烟有害健康,原因之一是烟气中含有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A. B. C.CO D.
【答案】C
8、班主任消毒用的“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 )
A.-1 B.+1 C.+5 D.+7
【答案】B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药品气味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
【答案】B
10、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先后次序正确的( )
A.组装仪器:先固定试管,再放酒精灯
B.气密性检查:先手握试管,再将导气管放入水中
C.排水法收集:先将导气管伸入装满水的集气瓶口,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D.停止加热:先从水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D
11、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C
12、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H表示三个氢元素 B.2Na+表示两个钠离子
C.H2表示两个氢原子 D.H表示一个氢分子
【答案】B
1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考虑,下列物质中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
A.氧化钙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水
【答案】B
14、实验室现需用250毫升的集气瓶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气,小明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收集,其中合理的是( )
【答案】D
15、实验室中某同学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 )
A.用水冲洗 B.用扇子扇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嘴吹灭
【答案】C
16、铝抗腐蚀性强的原因是铝在常温下与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里面的铝继续被氧化。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2 C.+2 D.+3
【答案】D
二、填空题。
17、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图,甲装置中的水还可以换成____ 。
简要回答两个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甲: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沙子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吸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18、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 ,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最好用 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如果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则需要选择氧气的收集装置最好用 装置。
(3)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 作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
【答案】(1)酒精灯;铁架台。
(2)A;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
(3)B;过氧化氢水+氧气。
(4)A;E。
19、善于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可燃物、氧气、着火点”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一般来说,灭火原理有三种,其中之一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请回答另外两种灭火的原理。
灭火原理之二: ;
灭火原理之三: 。
【答案】隔绝氧气;清除可燃物
20、在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的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按题目中物质的顺序写出比例关系)
【答案】6:9:8
2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其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为___________ ;
(2)B装置中的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你认为物质X可能是___________;
(3)装置B和C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___________(填“B”或“C”);
(4)若实验装置C将细铁丝伸入一瓶氧气中,发现没有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答案】(1) 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
集气瓶底部没有放置少量的水
(2)硫(S) (3)C (4)未打磨生锈的铁丝(答案合理即可)
三、实验题。
22、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 。
(2)进行丙实验时,产生的主要现象有___________ 。
(3)另写出一个与上述三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
【答案】(1) 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都是化合反应
(2)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四、综合应用题。
23、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 (填标号)。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钻木取火
(2)炒菜时,家里油锅着火,应进行的操作是___ ,其目的是:
___ 。
(3)某学习小组分别对铁燃烧实验作了探究,分别从物质状态和反应物浓度等外界因素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① 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 不燃烧
② 将铁丝加红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
③ 将纳米铁粉稍加热立即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
实验___ (填“编号”)与实验①对比,说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反应更剧烈;纳米铁粉在空气中加热即可剧烈反应,原因是___ ,从安全的角度看,对实验②、③集气瓶的底部做的处理为___ 。
(4)有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在蜡烛、煤气、木条的火焰中存在着纳米尺寸的钻石颗粒,这些钻石颗粒极为微小,很快在火焰中消失。但将来可能因此发现新的生产钻石的途径,从元素角度分析,蜡烛、煤气、木条燃烧过程中能得到钻石颗粒的原因是___ ,钻石颗粒在火焰中很快消失的原因是___ 。
【答案】(1)A
(2) 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3) ② 增大反应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加入少量的水或铺上一层细沙
(4) 蜡烛、煤气、木条中都含有碳元素,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改变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