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5 20: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
创作诗歌
导入:同学们,在秋天的季节里,大自然会演奏出什么悦耳的声音呢?这节课让我们走入秋天,一起去聆听那美妙的声音吧。齐读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一、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开始吧。(出示阅读要求)
二、秋天都有哪些声音师: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你都听到了哪些悦耳的声音?生:唰唰瞿瞿叮咛歌吟(板书)提醒学生说完整的话:(我听到了黄叶的唰唰声、我听到了蟋蟀的瞿瞿声、我听到了大雁的叮咛声、我听到了秋风的歌吟声)师:是的,秋的声音,是黄叶道别的话音,是蟋蟀告别的歌韵,是大雁撒下的叮咛,是秋风掠过的歌吟。
三、通过声音感受秋天的美好师:那你喜欢哪种声音?
(一)“唰唰声”:1.师:请你来读一读生读第一小节师:能不能说一说“唰唰”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呢?能说的具体详细一些吗?(大树抖手臂,黄叶下落的声音)2.师:是的,大树抖抖手臂,树叶摇摇晃晃。那大树会“抖手臂”吗?不会这是什么写法?拟人(板书)3.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抖抖手臂。(动画、声音)看,黄叶纷纷落下,这“唰唰”的声音,是在和树妈妈道别呀。假如我是大树妈妈,你是黄叶,你会怎样跟我道别?生 1:大树妈妈,我不能再陪伴您了,保重身体,明年再见。生 2:大树妈妈,谢谢您的孕育,我没有离开您,我会慢慢融入大地,化作春泥,为您补给养料,让您更加繁茂。生 3:树妈妈,我不舍得离开您。4.师:同学们的发言,仿佛让老师看到了黄叶对大树妈妈深深的情意。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一小节吧。齐读过渡:你还喜欢哪种声音?
(二)“ ”声生:我喜欢蟋蟀的“瞿瞿”声1.师:请你来读一读这一小节。2. 师:“歌韵”是什么意思呢?(歌曲的韵味)3.蟋蟀是动物界中非常出名的歌唱家,大家想不想听一听蟋蟀的叫声?(放蟋蟀叫声),你感觉它的声音怎样?(响亮、清脆、悦耳、动听)可是,它现在就要离开朝夕相处的阳台了,同学们再来听,你从它们的叫声中还听出些什么?(听出了蟋蟀对阳台的不舍、依恋、淡淡的伤感)4.师:你读懂了小蟋蟀的心意。你真是一只重情重义的小蟋蟀呀。就是这样一只重情重义的小蟋蟀,就要和自己朝夕相处的阳台告别了。此刻,它会说些什么呢?生 1:天冷了,你要照顾好自己。生 2:明年春天我还会回来给你唱歌听。生 3:亲爱的阳台,我再给你唱最后一首歌吧。5.师:蟋蟀的话语多么亲切,我仿佛记起与朋友告别的情景。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想象,我们再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吧。男女生比赛读(从女生的朗读中,更能听出那种依依惜别的情感)
(三)“叮咛”和“歌吟”
1.师:来,孩子们,谁来读读这一句?你来!第三小节前两行(指生读)2.师:在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一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它们在追赶白云。为什么要追赶白云?是要干什么?追上白云叮咛几句话。叮咛他天气凉了,要多穿衣服,要照顾好自己。4.师:是啊,这画面里,包含着暖暖的叮咛、深深的情谊啊。那什么叫“叮咛”呢?(生:反复地嘱咐)5.师:在生活中,你会想到谁对你的叮咛、嘱咐?生 1:上学路上,爸爸妈妈会嘱咐我与同学好好好相处。生 2:课堂上,老师会叮嘱我要用心听讲。6.师:哦,原来是最爱我们的人才会去叮咛我们,才会去嘱咐我们,要爱自己。所以,联系我们自身,我们能感受到大雁对白云的依恋、不舍。你能把这种不舍读出来吗?(指生读)7.师:你来读,(我听出了一点儿不舍,情感还不够深,谁再来?)你来,师:真是难舍难分啊8.师:这一句,谁来读一读?(后两行)9.师:什么是歌吟?(歌唱吟咏)掠过又是什么意思呢?(从上面飞过,紧贴着飞过)你看,“掠过”这个词,炼字功底多好呀,一个掠字,让我们感受到秋风从田野掠过,玉米笑弯了腰,高粱羞红了脸。嗯,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伯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笑得是那样灿烂,就像秋天盛放的菊花。那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带着快乐、带着喜悦来读。来,你来读,(我听到了一点点喜悦,谁能再喜悦点儿?)你来读!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发自内心的高兴10.师:在这一小节中,除了掠过这个词,你有没有捕捉到其他新鲜的词语?(板书:新鲜词语)生:追上11.师:什么叫追?我们在低年级学习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当小蝌蚪看到鲤鱼阿姨时,迎了上去。迎就是面对面、迎面相对而行的。而这个追,是紧跟在屁股后面。一个追字能看出什么?生:能看出大雁对白云特别不舍,就想跟他在一起。12.师:是啊,动词用的精准,就会传递出一种情感。13.师:我们再来读一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合作读(听着你们精彩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了,来,咱们配合读,我读一行,你们读一行。)过渡: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继续读第 4至 6小节,继续感受文中鲜活的语言。(出示学习要求自由读)四、自主学习 4——6小节,感受鲜活的语言特点。第四小节1.师:我们来看看第四小节,在这一小节中,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板书:(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大自然的秋天比作了音乐厅)2.师:在这个美妙的大音乐厅里,会有很多很多的声音,除了唰唰声、瞿瞿声、想一想还会有什么声音呢?生交流3.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视频、听声音)这是什么声音?(提醒学生说话要完整)我听到了露珠的滴答声我听到了青蛙的呱呱声我听到了秋雨的哗哗声我听到了蜜蜂的嗡嗡声4.师:这都是些什么词?拟声词。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拟声词。你觉得,在文章中用到拟声词有什么好处?生:会让我们一下子有一种代入感和画面感。师:是呀,我们以后在写文章的时候,甚至创作诗歌的时候,可以恰当运用拟声词。第五小节1.师:孩子们,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啊,诗歌用有限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秋的声音,不仅在黄叶的唰唰声里,在蟋蟀的瞿瞿声里,在大雁的叮咛声里,在秋风的歌吟声里,它还在—— 手指大屏幕,生齐读:每一片叶子里,师: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2.还有可能在哪里?谁来仿照这个句式说一说?生:在每一声鸟鸣里在每一条流淌的小河里在每一朵绽放的秋菊里在每一棵你挤我碰的果树间在每一个红红的苹果上在每一只喜鹊喳喳的叫声里在每一场绵绵的秋雨里3.师:是啊,秋的声音、秋的足迹无处不在。多美的秋天啊,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醉人的声音吧。(齐读)第六小节1. 师:是的,秋是短暂的,她就是这样,手指大屏幕(齐读):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妙的画面。好,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指生读)你读,你读,你读过渡:太棒了,你们读出了秋天的美好,把掌声送给自己吧。那秋天是怎样来到我们的身边的,它的到来还会给大地带来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秋天来了》
五、诗歌拓展《秋天来了》
1.师:同学们,看“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反复出现了两次,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表达“秋天来了”时人们喜悦的心情)2.师:那就带着这样的心情,你来读一读。听出了你的喜悦3.师:那秋天是怎么到来的?秋天给大地挥洒了哪些不同的颜色?请
同学们圈画一下,看看作者都是用了哪些新鲜词和修辞方法来描绘出这美好的画面的?学生交流:(乘,骑,踏,唱)能不能从中提炼出四个动词4.师: “乘着,骑着,踏着,唱着”这四个动词构成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诗歌的节奏感。师: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下节奏美吧!(齐读)师:那秋天给大地挥洒了哪些不同的颜色?生:金黄雪白天蓝紫红师:这里有几个描写动词的词语,你找到了吗?生:(泼,注,涂,染)师:作者运用了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从不同角度展示出秋的风姿,秋的美丽,描绘出秋天的色彩斑斓。师:想象一下,秋天的宝瓶里还会有什么颜色洒向大地呢?生:蔚蓝洒向波涛火红涂给高粱橙色染给柿子过渡:是呀,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收获的喜悦。谁能带上这份美好的心情来美美地读读这首诗?(指生配音乐读整首诗)师:感谢你的朗读,真美,掌声送给她。
六、总结:
亲爱的孩子们,当第一片树叶落下的时候,秋天悄然而至。在摄影爱好者眼里,秋天是一张张美丽的照片;在画家笔下,秋天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在诗人眼里,秋天是优美的文字串成的一首歌,一首诗。等秋天来临时,跟随父母一起去感受一下秋日的美好吧。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亲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