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第七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问题探究一: 我国汉字起源于什么? 中国汉字何时形成完整体系?简述此后我国汉字演变脉络和趋势?
问题探究二:
书法是文字的艺术,但又是艺术的文字,此句话表明书法具备哪两大功能? 是从何时开始具备的?此后,由隶书衍生出哪几种书体?各有何特征?
问题探究三:
中国画有何特点?从远古到元明清时期,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哪些不同特点?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
中国文字萌芽于原始社会陶器上 的刻画符号(图画文字)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起源: 甲骨文— 金文- 大篆—小篆—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3、脉络:5、趋势:由繁到简 ,形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形成完整的体系:商朝——出现的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4、过程:(1)起源(古文字的萌芽):6000多年前,“文字图画”(刻画符号)
(2)甲骨文:
(3)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文(商朝后期出现,西周、春秋使用更多)
(4)大篆: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异性,但大体是一种柔婉美化的长线条文字,统称战国文字。
(5)小篆:秦统一后,小篆
(6)隶书:秦统一后,同时隶书在使用,称秦隶,它在汉代普及,至东汉末年定型,成为官定的标准字体(7)草书:与隶书同时兴起的还草书体
(8)楷书:东汉后期出现,到魏晋时大体定型
(9)行书:东汉末年出现,至魏晋时兴盛起来结绳记事牛骨刻辞甲骨文图画式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这种字体多是铸在青铜器上,故称为铭文或钟鼎文,也叫金文。这种字体盛行于西周,与甲骨文相比,它的成熟度已大大提高。金文学思之窗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上:
经济上:
汉字本身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什么是中国书法艺术?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字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二、独特的书法艺术(2)书法艺术经历了哪两个阶段?自发阶段:魏晋以前 注重使用,很少追求书法审美功能;
自觉阶段:魏晋时期开始,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
和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书法鉴于成熟。书
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书法成为体现中华民族
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书法成为艺术的条件①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条件;
②知识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 动力;
③东方审美情趣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4)主要阶段的书法字体1、先秦阶段:甲骨文和金文
2、秦汉时期:书法艺术开始走向繁荣
(1)秦朝和汉代
(2)草圣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个辉煌 时期
(1)三国曹魏的钟繇:
(2)“书圣”王羲之
(3)魏隶
(4)《龙门二十品》
4、唐代:书法艺术繁盛时期
(1)欧阳询:
(2)颜真卿:
(3)柳公权:
5、宋、元、明、清时期:书法更加向多样性发展
(1)代表:
(2)特点
1、楷书(1)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字形方正规矩,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2)发展: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 (3)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初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法度森严,清峻刚健;盛唐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晚唐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遒劲丽健,气质高雅思考与讨论1:楷书的特点、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5)主要的书法字体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体在于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有如关东大汉。
柳体则是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二人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颜真卿 《书告身》比较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的不同处之处?2、草书:
(1)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实用性不强,艺术性最强,审美价值高。(2)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3)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思考与讨论2:草书的特点、发展及代表人物?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张旭?《肚痛帖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3、行书:(1)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2)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的演变,东晋书体完全成熟。(3)最突出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兰亭序》思考与讨论3:行书的特点、发展及代表人物?《兰亭序》兰亭“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楷书草书行书特点发展时期代表人物笔画详备,结构严整魏晋成熟,
唐代鼎盛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
纵情,
始于汉初,东晋成熟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始于东汉,西晋成熟东晋王羲之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頫n明朝文征明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钟繇 王羲之其他字体:1、小篆
特点:
笔画粗细均匀,所有横画竖画等距平衡,
笔画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平衡对称,
字体略长字形狭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2、隶书特点:书写效果略微宽扁,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横画长而直画短,字型结构平衡对称,整体安定始于:秦朝。成熟:汉魏时代始于秦代3、甲骨文特点:2、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1、由于是刀刻的,所以其线条多方折,劲直为主,同时字体的结构,长短,大小都没有定势。篆书 又称籀文,相传是西周周宣王太史籀所创,是一种较为统一的文字,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小篆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 “书同文”,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秦 李斯 峄山石刻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形狭长。 隶书的出现是秦代书法发展的结果,他把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后这种字体在公文中广泛使用。隶书隶书字型结构平衡对称,整体安定(5) 书法艺术发展的特点①秦汉以前,主要使用实用性文字;
②魏晋南北朝,书法成为艺术;
③隋唐,书法发展到新的顶峰,注重规范,风格多样;
④宋代,重文和市民阶层的形成,追求个性,忽略法度;
⑤明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创造;
⑥清代,抱残守缺,了无生气。问题探究三:
中国画有何特点?从远古到元明清时期,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哪些不同特点?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二、笔墨丹青中国画1、原始社会:起源岩画和彩陶画 是当时的主要画种:代表作 《鹳鱼石斧图》2、夏商周以人物肖像为主3、战国帛画:开始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妇女凤鸟图》《御龙图》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帛画。战国时期(属东周时期)是国画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4、魏晋南北朝:全面繁荣,真正意义的中国画出现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4、隋唐五代:吸收外来美术风格
(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壁画)隋 展子虔 《游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5、宋元明清时期:达到新高度(1)宋代:
人物画 :以李公麟发展了“白描”的画法。
风俗画:
花鸟画:
(2)元朝:
(3)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面貌的是写意画
最知名:“扬州八怪”
B.两宋
(1)特点: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
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2)代表: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C.元明清时期
(1)特点: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面貌的是写意画(2)代表:元 王冕 《墨梅》;明 徐渭 《牡丹蕉石图》清 郑板桥 《墨竹图》 A.战国帛画,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精髓: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政治上失意)。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补充知识: 这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鹳鱼石斧图》,绘在一只作为葬具的陶器表腹面。其神态描绘得恰当生动。画面色彩单纯、质朴,构图稳定。但其描绘及造型的手法,已包含了远古时代的艺术特征,使它成为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代表当时中国绘画的最高成就.《人物龙凤图》夏商周时期——以人物肖像为主《人物御龙图》两幅画都绘在白色的丝帛上,构思与造型风格十分接近。一般认为它们的性质是放在墓室中以达到“引魂升天”的目的。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顾恺之《女史箴图》隋唐五代时期——绘画的高峰期展子虔《游春图》唐朝的雍容华贵唐代顾恺之《步辇图》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象。敦煌彩塑敦煌壁画两宋时期——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节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片段. 思考: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得到哪些信息?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元代王冕 《墨梅》欣赏文人画,思考:文人画有何特点? 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
为一体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
(以画写意)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以人物肖像为主《人物龙凤图》
《人物御龙图》门类丰富顾恺之《女史箴图》
士大夫活跃于画坛《夫妻饮宴图》中国绘画的高峰展子虔《游春图》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王冕《墨梅》、
徐渭《黄甲图》、
郑板桥《墨竹图》魏晋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绘画理论吸取外来美术风格风俗画文人画1、特点: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2、不同时期特点及代表作展子虔 阎立本
吴道子? 顾恺之?张择端?王冕 徐渭 郑板桥?远古起源彩陶画战国由萌芽走向成熟帛画中国画特点: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原料:笔、墨、矿物颜料;纸、绢类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谈谈中国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彩陶画等。(2)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课堂测评:1、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
A、是至今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字
B、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画
C、商代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D、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2、下列书体,属于正式书体的是: ( )
①隶书 ②楷书 ③行书 ④草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DA课堂测评:3、中国古代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4、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 B、中国书法艺术在唐朝之前属于自发阶段
C、中国书法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诸多字体
D、书法艺术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之一
5、中国书法艺术中,最活跃的书体是:
A、楷书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6、中国书法艺术中楷书、行书、草书均成就突出的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DBCA
7、“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8、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
A、《颜氏家庙碑》 B、《玄秘塔碑》
C、《兰亭序》 D、《九成宫醴泉铭》
9、下列关于中国绘画演变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夏商周三代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
B、隋唐时期的山水画、人物画、宗教画盛行
C、两宋时期山水画成为最大亮点
D、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盛行
BCC10、草书的特点( )
①笔画简约、钩连不断
②实用性较强
③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A ①② B ② C ②③ D ①③D11、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书体中,审美功能最强的一种是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草书D12、下列是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福娃。这种画风继承了中国画的哪种风格?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
B、秦汉工笔重彩
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
D、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风格D13、右图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其构思取材于 A.楷书
B.草书
C.小篆
D.行书14、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符合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CB15、《清明上河图》
A、是明朝张择端的代表作
B、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
C、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院的活跃
D、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间风情
16、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朝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画家的性格。
D、统治者的提倡。
17、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众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ABB见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