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执教人:万宝奎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
(1)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__________大量涌入,部分手工业者破产,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②鸦片的输入,造成_______大量外流。
③战费和________加重了人民负担。
(2)清政府________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
(3)天灾不断,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外国商品白银赔款吏治2.准备
洪秀全创立“___________”。
3.爆发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____________。拜上帝会太平天国1.初期发展
(1)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相继攻克广西、湖南、湖北等地的一些重要城市。
(2)1853年3月,攻克______,改名天京,定都于此。
2.进入全盛
(1)军事上: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和________。
(2)政权建设上:颁布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____》。
(3)结果:到_______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南京西征天朝田亩制度1856阅读教材第55页问题框,回答: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设计的是怎样的社会?有实施的可能吗?
【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设计的是农民阶级理想社会的蓝图,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革命思想的结晶,但其试图在小农经济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经济主张是一个空想,加之当时正处于战争状态,缺少必要的条件,根本无法实行。《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第二年太平天国即实施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就证明了这点。1.天京事变: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2.挽救危局
(1)军事:年轻将领__________和李秀成被起用,士气重新高涨。
(2)政治:洪仁?鞒殖???岢鼍哂凶时局饕迳?实氖┱?桨浮禵___________》。陈玉成资政新篇3.走向失败
(1)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__________兵分三路围困天京。
(2)1864年,湘军攻破______,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历史意义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___________,动摇了清朝统治的___________。
(2)颁布的《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曾国藩天京旧纲常名教政治基础天朝田亩制度(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__________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资本主义【判断回扣】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尖锐。( )
【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尖锐。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2.《资政新篇》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
【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但两者并不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两者的经济主张是相互矛盾的。×3.天京变乱的发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
【提示】 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4.《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 ( )
【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平均分配土地,第二是指平均分配产品。平均分配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而平均分配产品则相反。√1.史料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口,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天朝田亩制度》 问题: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要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的制度,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无法实施,是一种空想。2.史料 《资政新篇》中指出:“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 问题:根据史料,指出作者提出了哪些重要主张?目的是什么?
【提示】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近代交通业;发展近代工业;允许私人建立银行,发展近代金融业;建立管理工商业的机构,征收关税。目的:振兴太平天国。(2014·山东省师大附中月考)对下图中关于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反封建革命纲领 ②都没有真正的实施 ③二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二者都是反封建革命纲领,但是其经济主张一个主张公有,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二者完全相反;因为不符合当时中国实际,并未真正的实施。因此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绝对公有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答案】 A1.史料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宣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弟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问题:史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租税政策是什么?
【提示】 照旧交粮纳税。2.史料 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如大兰若状。唯外面纯用黄色涂饰,向南开门,曰天朝门,门扇以黄缎裱糊,绘双龙双凤,金沤兽环,五色缤纷,侈丽无匹。其宫殿堂庑,下及厢簃疱湢,无不如是。且以黄绸十余丈挂诸门外,朱笔大书,字径五尺,其文曰:“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雪云中。”
——张德坚《贼情汇纂》 问题:史料体现的信息是什么?
【提示】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大兴土木、生活奢侈腐化、脱离群众、等级森严。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太平礼制》,规定:“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表明( )
A.太平天国政权已经不能代表农民的利益
B.太平天国领导人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洪秀全已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
D.洪秀全力求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制度【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强调“贵贱”、“尊卑”这些封建等级思想,说明他们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A、C两项表述含义一致,都过于绝对。D项是肯定题干做法,与史实不符。【答案】 B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征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③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因其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赋予了它在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外国侵略的任务;又因当时的潮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太平天国也出现了学习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这都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答案】 D【备选训练】(教师用书独具)
某班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讨论结果如下。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解析】 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就是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主。太平天国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所以带有民主革命的性质。【答案】 D一、选择题
1.(2013·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洪秀全是从广东走出去的一位近代历史人物,他领导了(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洪秀全于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故选B项。
【答案】 B2.有学者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把其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太平天国的“梦”是指( )
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B.建立平均饱暖的理想社会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以暴力革命挽救民族危亡【解析】 本题内容上考查太平天国的纲领,能力上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知识阐释事物的能力。“太平天国”这个称号已经反映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目标,就是要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太平天国。这一思想突出的反映在太平天国全盛期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中,“政策筑梦”正是提出并构筑这个“梦”的意思。【答案】 B 3.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写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
A.北伐失利 B.定都天京
C.天京保卫战 D.天京事变
【解析】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煮豆燃萁”可知是集团内的斗争,符合这一说法的是“天京事变”。
【答案】 D4.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选C项。注意D项为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不符合“社会改革方案”的说法。
【答案】 C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书太平天国之国为“囯”,谓王居其中。
——张汝南《金陵省难记略》
材料三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请回答:
(1)洪秀全改国为“囯”反映出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什么太平天国无法摆脱这种“历史的悲哀”。
【解析】 第(1)问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之“囯”,谓王居其中,说明洪秀全仍有改朝换代的皇权思想,这与最初的斗争理想追求人间平等的“天国”是不一致的。第(2)问应从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角度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答案】 (1)洪秀全改国为“囯”,突出反映了他的皇权主义思想,体现出农民阶级的思想局限性,折射出太平天国领导人的革命进取心减退,不可能担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预示太平天国必然失败的历史命运。
(2)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的阶级,有其阶级局限性,受封建思想影响深刻,仅是借助宗教,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不可能担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太平天国必然失败。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