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往暖水瓶中灌水时,随着瓶内水量增多,瓶内发出的声音的( )
A.音调变高 B.音调时高时低
C.音调变低 D.音调不变
2.女高音歌唱家放声演唱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振幅大
3.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
则( )
第3题图
A.敲打丁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4.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我们就听不到该声源发出的声音了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图甲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图乙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C.图丙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6.桂平人对梁玉莹的歌声耳熟能详,听众能从听到的歌声中分辨出歌手是不是梁玉莹,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7.如图所示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
第7题图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8.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第8题图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引起其他人注意而故弄玄虚
9.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认为是真空环境)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和解释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甲、乙实验都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B.甲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C.乙实验右边音叉被敲击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能发出声音
D.能听到甲实验中音叉发出的声音
10.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
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11.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它传播得就快,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
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
C.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
D.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12.小亮看到礼花绽放2 s后又听到它的爆炸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 m/s,若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则礼花爆炸点的位置到小亮的距离约为( )
A.1 km B.680 m C.1×109 m D.1×109 km
1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4.校园音乐中小明同学用小提琴演奏中国名曲梁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结束,声音会立刻消失
D.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15.如图所示,是合唱团正在演唱的情景.在演唱的过程中,合唱团的每一位成员所发出的声音不可能做到( )
第15题图
A.音调相同 B.响度相同
C.声速相同 D.音色相同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6.如图所示,硬卡片快速划过梳齿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较 ,慢速划过梳齿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较 ,这是因为两种情况下,声源振动的 不同.
第16题图
17.在捉迷藏游戏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听到周围同学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同学的声带发生了 ,而且他能辨别出是哪位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不同,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18.小强酷爱音乐,在音乐课上他自弹自唱,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吉他声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他“美妙”的歌声和吉他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自习课上他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此时他“动听”的歌声属于 (填“乐音”或“噪声”).
19.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所示,此时噪声分贝数为 dB.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19题图
20.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瓶子里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小木棒以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可发出不同的音调.这些声音是由 振动发出的,发出声音的音调从左至右 (填“逐渐升高”“逐渐降低”或“不变”).
第20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8分,共32分)
21.同学们学习了与声现象相关的知识,请大家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题图
(1)如图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 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2)如图2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分别是 .
22.如图甲所示,小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一次性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第22题图
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乙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
(2)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23.小明同学住在闹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车辆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噪声污染严重.小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探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来选择一种隔声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以下是他和同学们探究的部分实验过程,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此次探究.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选择的理由是 .
(2)小明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并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下面分别是根据方案A和方案B所设计的实验表格和实验中现象的记录情况:
方案A实验表格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响 弱
方案B实验表格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长 短
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 ,你的理由是 .
(3)根据实验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4)小明认为影响隔声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以外,可能还有材料的 (填一种即可).
2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 ,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材料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铁 尼龙 尼龙
长度(cm) 60 60 60 80 100 80 80 100
横截面积(mm2) 0.76 0.89 1.02 0.76 0.76 1.02 1.02 0.89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选择长短、材料和 相同的琴弦,改变 ,比较琴弦的 变化.
(5)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四、计算题(共8分)
25.为了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听到了两次声音,间隔2.5 s,已知铁管的长度是918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1)在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为什么听到两次声音?
(2)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往暖水瓶中灌水时,随着瓶内水量增多,瓶内发出的声音的( A )
A.音调变高 B.音调时高时低
C.音调变低 D.音调不变
2.女高音歌唱家放声演唱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A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振幅大
3.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
则( B )
第3题图
A.敲打丁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4.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 A )
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我们就听不到该声源发出的声音了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5题图
A.图甲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图乙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C.图丙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6.桂平人对梁玉莹的歌声耳熟能详,听众能从听到的歌声中分辨出歌手是不是梁玉莹,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C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7.如图所示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C )
第7题图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8.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C )
第8题图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引起其他人注意而故弄玄虚
9.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认为是真空环境)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和解释正确的是( B )
第9题图
A.甲、乙实验都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B.甲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C.乙实验右边音叉被敲击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能发出声音
D.能听到甲实验中音叉发出的声音
10.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D )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
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11.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它传播得就快,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
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
C.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
D.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12.小亮看到礼花绽放2 s后又听到它的爆炸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 m/s,若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则礼花爆炸点的位置到小亮的距离约为( B )
A.1 km B.680 m C.1×109 m D.1×109 km
1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4.校园音乐中小明同学用小提琴演奏中国名曲梁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结束,声音会立刻消失
D.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15.如图所示,是合唱团正在演唱的情景.在演唱的过程中,合唱团的每一位成员所发出的声音不可能做到( D )
第15题图
A.音调相同 B.响度相同
C.声速相同 D.音色相同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6.如图所示,硬卡片快速划过梳齿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较 高 ,慢速划过梳齿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较 低 ,这是因为两种情况下,声源振动的 频率 不同.
第16题图
17.在捉迷藏游戏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听到周围同学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同学的声带发生了 振动 ,而且他能辨别出是哪位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音色 (填声音的特性)不同,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响度 (填声音的特性)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18.小强酷爱音乐,在音乐课上他自弹自唱,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吉他声的 音调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他“美妙”的歌声和吉他声通过 空气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自习课上他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此时他“动听”的歌声属于 噪声 (填“乐音”或“噪声”).
19.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所示,此时噪声分贝数为 59.1 dB.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响度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19题图
20.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瓶子里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小木棒以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可发出不同的音调.这些声音是由 水和瓶子 振动发出的,发出声音的音调从左至右 逐渐升高 (填“逐渐升高”“逐渐降低”或“不变”).
第20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8分,共32分)
21.同学们学习了与声现象相关的知识,请大家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题图
(1)如图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低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 20 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2)如图2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分别是 丙、乙、甲、丁 .
22.如图甲所示,小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一次性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第22题图
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乙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
(2)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相同 .
23.小明同学住在闹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车辆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噪声污染严重.小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探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来选择一种隔声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以下是他和同学们探究的部分实验过程,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此次探究.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机械闹钟 ,选择的理由是 机械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 .
(2)小明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并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下面分别是根据方案A和方案B所设计的实验表格和实验中现象的记录情况:
方案A实验表格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响 弱
方案B实验表格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长 短
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 B ,你的理由是 当声音大小差异不大时,难以区别 .
(3)根据实验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泡沫塑料 .
(4)小明认为影响隔声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以外,可能还有材料的 厚度 (填一种即可).
2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 频率 ,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材料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铁 尼龙 尼龙
长度(cm) 60 60 60 80 80 100 80 80 100
横截面积(mm2) 0.76 0.89 1.02 0.76 1.02 0.76 1.02 1.02 0.89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A、B、C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A、D、F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选择长短、材料和 横截面积 相同的琴弦,改变 松紧程度 ,比较琴弦的 音调 变化.
(5)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四、计算题(共8分)
25.为了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听到了两次声音,间隔2.5 s,已知铁管的长度是918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1)在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为什么听到两次声音?
(2)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多少?
解:(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第一次是铁管传过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过来的.
(2)由v=得,
t空===2.7 s,
由第(1)问分析可知:Δt=t空-t铁=2.5 s,
t铁=t空-Δt=2.7 s-2.5 s=0.2 s,
v铁===4 59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