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观察生物 单元复习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观察生物 单元复习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05 16: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科学第二章单元复习卷
一、单选题
1.有一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只有茎、叶的分化,对SO2特别敏感,可以作为检测空气中SO2的指示植物,这类植物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2.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从细胞结构看,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A.细胞质的有无 B.细胞膜的有无
C.细胞核是否成形 D.细胞壁的有无
3.有一些植物的根或茎发生了变态,具有了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以下植物的茎没有贮藏营养物质功能的是(  )
A.荷花 B.洋葱 C.土豆 D.胡萝卜
4.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生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回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下列关于灯塔水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多细胞生物B.其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
C.碎片变成幼虫属于有性生殖D.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
5.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蜗牛”的动物具有保存并不损害这种细胞器的非凡才能。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  )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膜 D.细胞壁
6.家鸽的消化系统中能够减轻身体体重的结构是(  )
A.小肠很长B.有发达的胃C.直肠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2022年11月30日,浙江丽水宣布发现一个淡水鱼类新物种——瓯江小鳔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的发现,有利于提升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
B.鱼体两侧有侧线可以减小阻力适应水生生活
C.鱼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D.物种是指能够相互交配并繁殖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的生物群体
8.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或植物器官的是(  )
①一朵月季花 ②一块洋葱表皮 ③一个肾脏 ④一试管血液 ⑤一颗心脏 ⑥一块皮下脂肪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9.下列哪项不是青蛙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
A.皮肤裸露有黏液B.后足宽而趾长C.趾间有蹼 D.前肢短,后肢长
10.如图是我国贡山发现的羊绒鼯鼠属新种——雪山羊绒鼯鼠,它是已知栖息海拔最高的滑翔哺乳动物。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卵生 B.用翼飞翔 C.体外受精 D.体温恒定
11.我市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彩鹦,体表被青铜栗色的羽毛。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彩鹦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如图甲所示,怎样才能使图像变成图乙所示的像(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13.下列归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
A.鲫鱼、黄鱼、海豚、鲸均属于鱼类B.青蛙、蟾蜍、娃娃鱼属于两栖类
C.鹦鹉、孔雀、蝙蝠均属于鸟类D.蛇、蚯蚓、扬子鳄属于爬行类
14.如图所示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草履虫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细胞
B.根、茎、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C.人的一块骨头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
D.一棵橘树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15.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Ⅰ Ⅱ Ⅲ
A 脊椎动物 鱼类 鲸
B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C 猫属 猫科 食肉目
D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动物 衣藻
A.A B.B C.C D.D
16.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上,某些同学对调节镜筒进行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细准焦螺旋时,会使镜筒快速升降
C.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缓缓下降
D.镜筒上升时,眼睛要注视目镜内的视野
二、填空题
17.紧靠某经济开发区的某景区,以前景区青山绿水,一片生机勃勃。景区内大多数植物叶子是绿色的,山脉东片平原上坐落着多个工业较为发达的城镇。
(1)景区山路两旁有成片的蜜桔树林,一到秋天桔子挂满技头。美味可口的桔子属于   器官。(“营养”或“生殖”)
(2)近些年来,景区通过播撒马尾松种子,现在各处可见高大的马尾松树,这种植物属于   植物。
18.图中 A—E 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 细胞通过   形成 B。在此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是细胞核中出现   。
(2)B 通过   形成 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方括号中填字母)
19.芦苇是义乌河道边常见的一种植物,下图是芦苇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式检索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禾本目植物种类   (选填“多于”或“少于”)禾本科植物种类。
(2)芦苇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位置是   。
20.分类是将大量事物   的研究方法。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用“双命名制”统一了动植物的命名。我国明代的医药学家    对生物的分类也有重要贡献,其中《本草纲目》就是一部人类早期生物分类的巨著。
21. 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    ,细胞质中也没有    和中央大液泡.
22.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    的过程,④表示细胞    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    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    组织。
三、实验探究题
23.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利用普通光学显微观察。请回答:
(1)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写出图中数字序号)
(2)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盖法是    。
(3)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象,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24.利用显微镜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图为小阳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不同物像,请据图回答:
(1)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操作中,下降镜简时眼睛要注视图甲中的[   ]   (分别填图甲中的字母与名称);如图乙所示,若要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调节显微镜的[   ]   (分别填图甲中的字母与名称)。
(2)如图乙所示,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
(3)如图乙中①~④是该同学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
25.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你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的倒像,所成的像为上下、左右颠倒。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如 图 左 ) , 则 其 实 际 流 动 的 方 向是   。
(2)在显微镜下要把如图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   方向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写出两种方法)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   。
(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正常,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   。
26.明明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木糖醇是桦树皮的一种提取物,可用做口香糖的甜味佐料.饭后咀嚼5分钟以上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能抑制造成龋齿的细菌的生长.”于是明明想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证实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他做了如下设想:首先他邀请了6位龋齿患者参加了实验,然后把6人分为三组,一组在饭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一组用含山梨醇的口香糖(用山梨醇增甜),一组作为空白对照.观察他们的实验结果.
你知道明明该如何进行他的探究实验吗?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设计实施方案
①制备6个相同的富含细菌生长所需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并编号.
②把这6个培养基同时高温灭菌,目的是   .
③用6个   棉签分别擦取参与者的口腔内部,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此步骤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
④把各个培养皿放在   .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菌落的情况.
(4)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如果6个培养皿中菌落数量大致相同,则说明   .
②如果使用木糖醇口香糖的一组菌落数量远远低于对照组和使用山梨醇口香糖的一组,则说明   .
27.在探究“植物体水分散失”实验时,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A、B、C三个量筒,放在同一室内阴凉处.A中不放植物,B、C中各放入一株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B去掉所有叶片,C保留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100mL处,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量筒 液面刻度(mL)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A 99.5 99.5 99 99.7 99.3 99.8
B 94 96 90 97 92 97
C 60 62 50 64 60 68
(1)这六天当中气温最高的是第   天.
(2)量筒C第六天通过茎散失的水分是   mL,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   mL.
(3)如果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A、B、C三个量筒六天测量数据的   ,然后进行比较.
(4)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8.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黄岩岛是我圈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金枪鱼。它是游泳速度最快的海洋生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
资料二: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原因,有关数据见下表。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质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21% 32% 17% 20%
(1)根据资料一回答:黄岩岛海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2)根据资料二回答:造成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首要原因是   ;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     (写一点措施即可)
29.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出现“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分组处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实验记录 光线明亮 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 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
5%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
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
(2)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
(3)通过本实验,你认为该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1)生殖
(2)裸子
18.【答案】(1)分裂;染色体
(2)分化
(3)E;系统
19.【答案】(1)多于
(2)Q
20.【答案】条理化;林耐;李时珍
21.【答案】细胞壁;叶绿体
22.【答案】(1)分裂;分化
(2)神经;结缔
23.【答案】(1)④③②①
(2)甲
(3)丙
24.【答案】(1)b;物镜;e;细准焦螺旋
(2)右下
(3)③④①②
25.【答案】(1)逆时针
(2)左下
(3)大光圈和凹面镜
(4)少
(5)切片不均匀
26.【答案】(1)木糖醇对造成龋齿的细菌有抑制作用吗
(2)木糖醇对造成龋齿的细菌有(或者没有)抑制作用
(3)杀死实验外其他的杂菌;无菌;接种;同一恒温箱内培养
(4)木糖醇对造成龋齿的细菌没有抑制作用;糖醇对造成龋齿的细菌有抑制作用
27.【答案】(1)三
(2)2.8;29
(3)平均数
(4)茎和叶都能够散失水分,但叶是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28.【答案】(1)物种多样性
(2)栖息地丧失;设立自然保护区
(3)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植树造林等
29.【答案】(1)光线的强弱及是否均匀可能对“薄头茧"的发生率有影响
(2)温度
(3)控制蚕结茧的环境光线暗而均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