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考点突破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考点突破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5 18:1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考点突破练
直击考点
考点1 古代日本
考查角度:大化改新
1.“7世纪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对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将日本推入一个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日本“对中国文化”“追求和模仿”而进行的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农奴制改革
C.倒幕运动 D.明治维新
2.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改革是( )
A.农奴制改革 B.明治维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大化改新
3.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史称(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贞观之治 D.伯里克利改革
4.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
A.幕府统治 B.倒幕运动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考点2 阿拉伯帝国
考查角度:阿拉伯的文化成就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5.7—8世纪,唐朝西部有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它迅速扩张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并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该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6.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
A.古埃及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古印度文化 D.古希腊文化
7.这部著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相传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少女,自愿嫁给生性残暴的国王山鲁亚尔。她每天晚上讲一个故事,每每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刚好天亮。国王想听完故事,不忍惩罚她。就这样过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头偕老。因此它又名《一千零一夜》。据此判断,这部著作是( )
A.《格林童话》 B.《天方夜谭》
C.《源氏物语》 D.《哈姆雷特》
8.《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它构思奇妙,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还有( )
①创立了“儒略历” ②改造了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③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④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9.因地处欧亚之间,他们扮演了文9化使者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数字经他们传入欧洲。“他们”是( )
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古印度人 D.阿拉伯人
10.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儒略历”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阿拉伯数字”
11.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C.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12.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的。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 )
A.发明与创新 B.冒险与挑战
C.贸易与交流 D.统一与扩张
13.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综合运用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一千零一夜》以6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精题详解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的童话、传说、传奇,以插叙的手段连缀成书。651年,阿拉伯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长安,以后交往频繁。在一个半世纪内,阿拉伯使者进入长安达30多次。在长安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大量的阿拉伯人、其他外国商人和侨民同中国居民共同生活。
材料二 统一阿拉伯半岛是一份艰巨的事业。由于麦加固守原有的宗教,他花了8年时间,到630年才征服麦加……
材料三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的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阿拉伯民族也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帝国统治区域曾是世界文明的摇篮,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1)根据材料一,归纳阿拉伯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文化兼容的文明成果。(8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解决危机的途径。(4分)
(3)请举一例说明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写出至今仍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的阿拉伯文学瑰宝。(4分)
(4)为什么阿拉伯人在文化上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6分)
15.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高向玄理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了改革。之后,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从而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材料二 如图
(1)材料一中所说的“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对日本社会来说有何标志性意义?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措施。
(3)材料二中的图片再现了中华文明对日本文化的重大影响,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
1.A 2.D 3.A 4.C 5.D 6.B 7.B 8.B 9.D 10.D 11.D 12.C 13.D
14.(1)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融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华。
(2)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发动统一战争。(答出一点即可)
(3)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任举一例即可)《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
(4)阿拉伯帝国地处东西方之间的有利位置,便于吸收东西方文化;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阿拉伯人开放、善于学习的性格;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15.(1)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政治上,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系;经济上,确立了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
(3)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吸纳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国家;日本的服饰、书法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日本传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