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了解陶渊明提出的“不求甚解”的含义,认真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张。
3.明确读书的重要性,掌握读书的正确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导读短文《谈读书》。
学习步骤:
导入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在培根的《谈读书》中,培根的许多精辟见解会给我们宝贵的启示。
一、简介常识,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本文的作者?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二)作品简介。
培根在《随笔》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这是书的副标题),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处世之道等。其中《谈读书》就犹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对自己晚辈的谆谆教诲。
二、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1)读一读,写一写。
怡情(yí) 练达(liàn) 枝节(zhī) 统筹(chóu) 藻饰(zǎo)
狡黠(xiá) 涉猎(liè) 聪颖(yǐng) 诘难(jié) 滞碍(zhì)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
(2)读准多音字。
诘难(nàn)
难
难题(nán)
(3)注意易错字(括号中为错别字)。
怡情(贻) 练达(炼) 枝节(技) 诘难(结) 味同嚼蜡(腊)
(4)辨识形似字。
练(liàn)练达 枝(zhī)枝节
炼(liàn)锻炼 技(jì)技巧
(5)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诸如此类:指像这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说标题。
提问:谁能解说下课文标题的作用?
学生答后,多媒体展示:
“谈读书”是一个范围型题目,相当于一个话题。“谈”,是谈论,有时带有漫谈、随笔的性质,因此观点可能会很多,与一般议论文的差别较大。到底“谈读书”的哪些方面,是读书的目的,还是作用,还是方法?或是都“谈”?题目能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明确: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
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四、精读课文,探究内容。
(一)精读、探究第一层的内容。
1.提问: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哪些?
明确: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提问: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
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3.提问: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补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4.提问: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提问: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可以补天然的不足;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6.提问: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二)精读、探究第二层的内容。
提问: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结合起来。
(三)精读、探究第三层的内容。
1.提问: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2提问: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时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归纳说理、举例论证。
3.提问:作者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这里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4.提问:文中还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
五、品读课文,深层探究内容。
1.提问:《谈读书》一文告诉了我们有关读书的哪些知识?
读书的知识 具体内容
读书的目的(好处) 怡情、傅彩和长才。(“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的方法 ⑴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⑵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⑶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读书的作用(功效)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2.布置: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例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赏析: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用“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例2: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赏析:“蒸馏过的水”比喻“一本好书”,使读者懂得读书不能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生动形象。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六、再读课文,归纳主题思想。
布置:请再次品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学生讨论后,归纳:(主旨)这篇议论散文阐明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方法及读书的作用,告诫世人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从而鼓舞人们去读书。
七、赏读课文,概括写作特点。
提问:课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1.条理清晰的论证结构
本文首先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再论述读书的方法;最后指出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即读书的作用。这三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浑然一体,使文章层次清晰,令读者一目了然。
2.谈话式的语言风格
本文是一篇随笔,语言平易流畅。全文好似一篇谈话,富于针对性。它跟一般的议论文有所不同,重在发表观点,不作周密论证,读这篇课文,就像是在听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饱学之士,对我们谆谆告诫。
3.灵活多样的说理方法
两篇短文运用灵活的笔法、多样的说理方法说理,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说理方法:
⑴运用比喻说理。
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⑵运用排比说理。
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⑶运用对比说理。
作者从正面说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如,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又如,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这样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八、拓展延伸,个性感悟。
1.布置: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生1:《谈读书》是培根哲学智慧和治学经验的结晶。文中的观点很精辟,见解很深刻,特别是“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这一观点,实乃真知灼见。因为读书,我们从狭隘走向宽容,从无知走向通达,从单调走向丰富,从自我走向宇宙,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我爱读书!
生2:最近看到一则网络消息:“读书无用论抬头,某地农村中学生三成辍学”,青少年厌学现象严重,新读书无用论抬头。青少年往往被眼前的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等现象迷惑,感到读书无用、吃亏。辍学现象的产生有社会根源,也有辍学学生自身的因素。读了《谈读书》,我对此现象深感忧虑,缺少知识的滋养,这些辍学的同学前景堪忧。
生3:“读书的态度——推敲细思”,这一点我做得很不够。书是读了不少,可都是囫囵吞枣,结果弄得自己精疲力竭,而又两手空空,岂不痛哉
2.布置: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请大家列举一二。
示例:(1)尽信书不如不读书。(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3)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九、课堂小结
《谈读书》这篇议论散文阐明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对我们读书有很大的启迪。 希望大家在作者的指导下好好读书。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正面:怡情、傅彩和长才
读书的目的
反面:惰、矫和学究
仔细推敲细思
读书的方法 不同的书,不同的读
“3结合”
读书的作用:塑造性格、弥补缺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