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1.《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第一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5 21:3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文词语。
2.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好学精神与求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重点难点
重点:1.翻译、理解、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执著的求学精神。2.学习文章对比手法。
难点: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与求学态度。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导入,资料助读,整体感知,品读、探究第一段内容和写法。
教学步骤:
导入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呕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周恩来披肝沥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学习。今天,让我们通过明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起走进宋濂的读书求学之路。
一、简介常识,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本文的作者?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立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德为己任,为学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文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刘基曾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
(二)了解背景。
提问:有谁知道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洪武十一年(1378),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召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了这篇序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珍惜太学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三)题目解说:
1.关于东阳:渐江东阳县。 与作者算是同乡(同一个省)。
2.关于马生,马君则。 “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马君则是作者同乡人,在京城太学里读书。作者到京城后,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过作者,并写了长篇书信作为见面礼,文笔十分畅达。和他探讨学问,语气平和而且神色谦逊。还自己对我说他小时候用心学习非常勤奋,这真是个好学的青年。现在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亲人,我因此讲了自己求学的艰辛来勉励他。
(四)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提问:由课文标题《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可知本文是“序言”吗?如果不是,会是什么体裁?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二、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1.布置: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布置:结合注释,反复朗读,尝试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文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内同学合作,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2.布置:了解全文内容,梳理文章层次。
一(第1段)写自己幼年、成年时求学的经历。
二(第2段)用自己从师求学跋涉、生活的艰难及学有所成的情况勉励马生。
三(第3段)写当前住在太学里的学生们的优越的学习条件。
四(第4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导读第1自然段。
1.疏通词句,翻译本段。
布置:结合下面提供的注释(多媒体展示注释),逐句翻译课文第1自然段。
余幼时即嗜学(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4),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送之(6),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8),益慕圣贤之道(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0,尝趋百里外(1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4),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15),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16),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7)。
【注释】(1)东阳:今浙江东阳市,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马生:姓马的太学生,即文中的马君则。序: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二种,本篇为赠序。(2)余:我。嗜(shì)学:爱好读书。(3)致:得到。(4)假借:借。(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录书。弗,不。之,指代抄书。(6)走:跑。(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8)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9)圣贤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统。宋濂是一个主张仁义道德的理学家,所以十分推崇它。(10)硕(shuò)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游。(11)尝:曾。趋:奔赴。(12)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这里指浦江的柳贯、义乌的黄溍等古文家。执经叩问:携带经书去请教。(13)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14)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15)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16)俟(sì):等待。(17)卒:终于。
【翻译】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序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2.提问: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3.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他是怎样解决的?
明确:幼时嗜学与家贫无书可读的矛盾,益慕圣贤之道与无硕师名人与游的矛盾。解决办法: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提问:第一段中写了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明确: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①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②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③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5.布置:第一段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 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明确:(1)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为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2)主要语句有: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未尝稍降辞色 。
6.先达都有哪些特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德隆望尊,态度严厉,教学严肃;这些能衬托出作者渴望知识、勤学好问、尊敬师长。
7.本段小测试【多媒体展示下列理解性默写题】:
(1)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
(2)“天大寒,砚冰坚”的作用:暗示家贫,衬托出“我”的勤奋刻苦。
(3)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勤奋刻苦,诚实守信。
(4)卒获有所闻的原因:勤学好问,尊敬师长(谦虚恭谨)。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本课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了第一段的字词句的含义,翻译了第一段,理解了第一段的内容,赏析了第一段的写法。关于第二段的内容和写法及全文的主旨、写作特点等,我们将通过下节课的进一步品读来掌握。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幼时读书之难
自己艰难的求学经历
成年求师之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