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6《变色龙》教案(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统编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6《变色龙》教案(第一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5 21:4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色龙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人物语言突显人物性格及运用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2.鉴赏本文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讽刺艺术。
3.认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变色龙”这个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小说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检查预习;了解小说的情节;梳理课文结构。
教学步骤:
导入
(多媒体展示蜥蜴图片)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中,有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契诃夫的讽刺小说《变色龙》中也有一条“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能看到这种人的影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文题、作者)
一、简介常识,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本文的作者?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寓意深刻。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胖子和瘦子》《凡卡》《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等,戏剧作品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二)了解背景。
提问:有谁知道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1)读一读,写一写。
筛子(shāi) 坎肩(kǎn) 旗帜(zhì) 洋溢(yì) 惦记(diàn)
恐吓(hè) 魁梧(kuí wú) 伶俐(líng lì) 无精打采(cǎi) 无缘无故(yuán)
筛子(shāi) 逮住(dǎi) 崽子(zǎi) 盛满(chéng) 醋栗(lì)
畜生(chù) 乞丐(qí gài) 戳到chuō() 无赖(lài) 坎肩(kǎn)
(2)读准多音字。
恐吓(hè)

吓了一跳(xià)
(3)注意易错字(括号中为错别字)。
赔偿(陪) 坎肩(砍) 魁梧(悟) 无精打采(彩) 无缘无故(圆)
(4)辨识形似字。
坎(kǎn)坎肩 采(cǎi)无精打采
砍(kǎn)砍伐 彩(cǎi)丰富多彩
(5)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荒唐: (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聪明、灵活。
恐吓: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说标题。
提问:谁能解说下课文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学生答后,多媒体展示:
变色龙,本是蜥蜴(xīyì)的一种,它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变色为保护色。小说的内容不是说明晰蜴如何,而是借这种动物颜色多变的特点,喻指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奴才性格特征。题目简洁明了,具有象征意义和讽刺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了解小说情节,梳理课文的层次。
(1)布置:听录音(小声跟读),给段标注序号,整体感知内容。
(2)提问: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3)提问:根据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以将课文划分为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第1~5段):故事的开端。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巡逻时遇到了一桩“案子”——狗咬人。
第二部分(第6~27段):故事的发展和高潮。描写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一案”的过程,他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共做出了六次判定。
第三部分(第28、29段):故事的结局。奥楚蔑洛夫审理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嘲笑和恐吓,揭示了当时俄国底层人民的痛苦。
(4)追问:课文中哪些段落最能表现奥楚蔑洛夫“变色龙”的本质?
明确:文章6—27段,最能揭示奥楚蔑洛夫“变色龙”的本质。因此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要部分。作者以极其辛辣的讽刺手法对奥楚蔑洛夫处理案子时的声色变化作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他的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丑态。
(5)布置:请根据第二部分的情节,按情节发展的步骤,划分第二部分的层次。
学生回答后,明确:
第一层(6~8):做出第一次判定:弄死狗,罚狗的主人。
第二层(9~13):做出第二次判定:狗是无辜的,“原告”讹诈。
第三层(14~17):做出第三次判定:狗是“下贱胚子”。
第四层(18~20):做出第四次判定:狗是娇贵的动物,“原告”受斥责。
第五层(21~23):做出第五次判定:“这是条野狗”“弄死算了”。
第六层(24~27):做出第六次判定:小狗“怪伶俐的”“好一条小狗”。
2.布置:请大家自读课文,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是:①一个见风使舵的人;②一个变化多端的人;③两面人;④势利眼的警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变色龙》一文的相关知识,整体感知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梳理了本文的结构。下节课,我们将精读课文,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一(第1~5段)开端:奥楚蔑洛夫遇到“案子”——狗咬人。
1(6~8)一判:弄死狗,罚狗主人。
(
变色龙
) 2(9~13)二判:狗无辜,“原告”讹诈。
二(6~27)发展和高潮:奥审案过程。 3(14~17)三判:狗是“下贱胚子”。
4(18~20)四判:狗娇贵,责“原告”。
5(21~23)五判:野狗,弄死。
6(24~27)六判:狗伶俐,好狗。
三(28~29)结局:奥楚蔑洛夫审理结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