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细节描写,理解关键语句,积累语言。
2.体悟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细节描写,理解关键语句,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前两只猫给“我们”带来过无尽的欢乐,而第三只猫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但是它的死亡使“我”更难过得多,并且“我”家永不养猫。到底什么原因这只猫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作者决定“永不养猫”呢?让我们一起解开谜团。
课文讲授
复习下列问题。
1.作者家里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难过酸辛→怅然愤恨→后悔莫及
2.哪次养猫经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第三次养猫经历让我印象最深刻。因为它的死亡与我有关,让我内心十分愧疚。
3.第三只猫的“可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表现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二)自读 — 段,思考下列问题。
1.从课文中找出“我”根据什么判断是丑猫吃了芙蓉鸟?
明确:(1)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2)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2.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想了些什么、又做了什么呢?
不确凿。“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
3.最终,我们得知芙蓉鸟被吃的真相是什么?
明确: 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4.同样是猫,为什么作者一家很喜欢前两只猫,却不喜欢第三只猫?
明确:因为它没前两只可爱,也没它们活泼,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作者一家爱猫,并非爱一切的猫,而是凭感情用事,从个人的喜好和利益出发。
当然,作者一家一开始救了第三只猫,说明他们是善良的。
(三)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心情。
1.仔细阅读下面的语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哪些情感?(结合划线句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明确:第①段,特别是划线句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极度愧疚的心情。
最后两段: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臆断鸟是被它咬死的,并用木棒打它,
“我”良心发现后感到内疚和悔恨,这个过失因猫的死亡而永远无法弥补。这使“我”更加难过。
2.对比第二只猫和第三只猫死后我的心情,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明确: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意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猫的想法。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了它,没过多久猫死了,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上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的想法。
3.自由讨论:
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芙蓉鸟死亡事件发生在养前两只猫的时候,作者会不查明真相就用木棒打它们吗?
(自由讨论,如果不会,追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引导学生往不可臆断、不可因偏爱而影响理性等角度分析。如果会,可追问小猫和芙蓉鸟都是宠物,为什么要因为芙蓉鸟打宠爱的小猫。引导学生往人类对待动物的不平等态度等角度分析。)
(四)你觉得郑振铎写下这篇文章是想表达什么?
明确:观点一:这篇文章中寓有作者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感触,表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观点二: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三、课堂小结
我们对于作者的痛苦、懊悔和自责感同身受,思考文章蕴含怎样的道理呢?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同样能唤醒同学们的自省意识,尊重生命,平等待人,让真情真爱溢满人间。
四、课后作业
1.假如你就是第三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
2.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