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狼》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5 22:4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屠户和狼的性格特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屠户和狼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课文讲授
(一)复习巩固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下面我们就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回顾进行积累拓展。第一步:解释重点词语,并说出含重点词意思的成语,教师先举出例子,做示范,调动学生,并且要做适当的引导,积极评价,提醒学生课下自己理解成语的意思。第二步,翻译重点句子,含屠户和狼动作、心理、性格特点的句子,为下面的分析做铺垫。,
1.解释文言词语:
(1)缀行甚远(缀玉联珠)形容完美的诗词作品。
(2)顾野有麦场(瞻前顾后)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
犹豫不决。
(3)场主积薪其中(杯水车薪)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对解决困难作用不大。
(4)恐前后受其敌(腹背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
(5)屠乃奔倚其下(倚势欺人)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6)眈眈相向(虎视眈眈)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7)意暇甚(好整以暇)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听蒲松龄先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惊险的屠户智杀两狼故事。那么文章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展开的?又是如何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的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阅读要求:
1.结合文章句子,具体分析:课文在第①段中向我们交代了四大记叙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四要素
时间:晚
人物:一屠,两狼
地点:途中
事件的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
小结:第①段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险,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后文写屠户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2.形势万分危急,屠户怎么办?
阅读第②段,小组讨论后回答下面问题:
(1)面对危险,屠户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表现了屠户怎样的心理?
明确:缓兵之策:把骨头丢给狼吃。
屠户心理:害怕、侥幸。
(2)第①②段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
明确:狼的特点:凶恶贪婪
体现: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驱如故。
读第③段,具体分析:
(1)找出描写屠户心理的句子。
明确: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明确: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说明屠户已果断做出怎样的选择?
明确:抵御狼。
(4)狼的表现呢?
明确:眈眈相向。
(5)说明狼的想法怎样?
明确:不甘罢休。
(二)分析语言,探究思考
1.读第④段,具体分析:齐读第④自然段后,请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
明确: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2)前狼假寐的姿势:
明确:犬坐于前。
(3)前狼假寐的神态:
明确:目似瞑,意暇甚。
(4)前狼假寐的目的:
明确:诱敌。
(5)后狼径去的目的:
明确: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明确:阴险狡诈
(7)请结合说出屠户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户的什么特点?
明确:经过: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户的特点:勇敢且果断
(8)请说出屠户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户的什么特点?
明确: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屠户的特点:机智且细心。
2.故事结束了,我们有怎样的思考呢?
读第⑤段,具体分析:
(1)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作者对狼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感叹: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作者对狼的态度:嘲讽
(2)“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明确: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阴险、狡诈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像恶狼一样的恶人就应该像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3)本文最后一段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明确:最后一段是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三、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语言简洁而生动曲折、线索清晰、结构精妙的文言小说。下面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文章的内容。
第①段:开端(遇狼)记叙
第②段:发展(惧狼)记叙
第③段:高潮(御狼) 记叙
第④段:结局(杀狼) 记叙
第⑤段:评狼 议论
本文通过一个屠户智取两狼的故事,突出狼的凶残、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告诫人们:对待像狼这样的恶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聊斋志异》中有三则关于狼的故事,课文是第二则,阅读第一则和第三则,说说三个故事里杀死狼的主角为何都是屠户?作者写这三个故事有何深意?
总结: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暴,杀狼亦可用也 。
四、作业布置
1.整理积累本课中的实词。
2.阅读姜戎的《狼图腾》或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
3.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