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章科学单 元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说天气的是( )
A.海南岛长夏无冬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云南昆明四季如春 D.夜来风雨声
2.有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
A.两极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两侧降水少
C.中纬度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
D.赤道地区附近降水多
3.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达成法律性协议,但“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实践“低碳生活”的做法可取的是( )
A.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 B.节约用电,杜绝浪费
C.选用一次性物品 D.禁止使用汽车
4.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的现象、原理与应用之间不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刮风时,窗帘向外飘 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的球形和碗形放在水中,一个沉底,一个漂浮 煮熟的汤圆浮在水面上
探究原理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研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物体的浮沉条件
应用 高压锅 飞机 潜水艇 轮船
A.A B.B C.C D.D
5.与海南岛相比,我们的家乡——台州,四季分明,气温夏高冬低,影响台州市气候的基本因素是( )
A.季风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地貌
6.如图所示是宁波高铁车站站台,站台靠近铁轨的地上一条白色线延伸开来,内侧还有一条较厚的黄色线(盲人区域)。线外是安全区域,候车的乘客不能进入黄色、白色警戒线,在线外候车就可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火车周围的气流速度比站台里面的速度大,火车周围的风会把人吸向火车
B.火车周围的气流速度比站台里面的速度小,站台的风会把人吹向火车
C.火车周围的气压比站台里面的气压小,站台的大气压会把人压向火车
D.火车周围的气压比站台里面的气压大,火车周围的大气压会把人吸向火车
7.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不会降水
B.气流上升时,空气遇冷会液化
C.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
D.地形雨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和温度垂直变化有关
8. 下列四幅图,能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B. C. D.
9.中国宇宙飞船“神舟十三号”于2022年4月16日搭载3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3人于去年10月发射,飞往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宇宙空间站(CSS)”,完成了对我国来说最长的半年的长期滞留任务。“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返回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极大,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B.对流层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
D.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 中间层→对流层
10.下列词组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
A.冬暖夏凉 B.四季如春 C.终年高温 D.和风细雨
11.如果要了解某地的气候特征,下列哪两图的数据能够快速说明该地的情况(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12.据专家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有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因此,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已刻不容缓。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推广节水器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生活在浙江,你能感受到浙江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四季如春
B.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C.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稀少
D.全年高温炎热,降水十分稀少
14.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 )
A.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B.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C.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D.瓶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气体
15.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
A.甲图: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
B.乙图:吸盘能吸附在墙上
C.丙图: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
D.丁图:用吸管喝饮料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中, 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 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丙图中,“拔罐” 时, 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 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丁图中, 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 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18.下表是几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铅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28 -38.8 -117 -95
沸点/℃ 1 740 357 78 111
A.铅在350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C.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D.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
19.如图所示,某同学将挂有重物的吸盘用力按压在竖直的玻璃板上,再将该玻璃板放置在密闭的玻璃钟罩内,不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吸盘滑下。下列是对“抽气后吸盘滑下原因的解释:①玻璃板受到吸盘的压力减小:②吸盘受到玻璃板的摩擦力减小;③钟罩内气体被抽出,气压减小;④当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自身重力与所挂重物重力之和时,开始下滑,该解释的合理顺序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20.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图,容器口的橡皮塞中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塞与玻璃管之间、橡皮塞与容器口之间都是密闭的,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端管口相平.打开阀门K,接一杯水后,关闭阀门,此时玻璃管的下端仍在水中,则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
B.玻璃管口的水面上升
C.容器底内表面a点的压强不变
D.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
二、填空题
21.降水量一般用毫米来计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深。气象观测中常用 来收集雨水。
22.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4℃,最低气温是17℃,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明天最高温度为24℃,出现的时间应在 左右。
(2)阳春三月,杭州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23.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存在的证据;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 (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24.学完大气压强后,小滨想,既然气体和液体都可以产生压强,那么如果在试管A中装满水,再把小试管B套入其中一部分(如图甲),把两个试管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试管B会出现什么状态呢?你的猜想是: ;你猜想的理由是: 。
25.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现象、原理与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
现象 高山上普通锅不能把食物煮熟 轮船从河驶入海中,排水量变少 天气炎热,可乐的口感变差
原理 浮力不变,ρ液与V排成反比
应用 高压锅在低压区可以煮熟食物 潜艇改变自重保持排水量不变 冷藏饮料可保存内部气体
26.如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
处的天气系统控制下,A 处的天气特点是 。
(2)b 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因为该地受到 的影响。
27.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在按压弹簧片时排出了橡皮管里的大部分空气,使橡皮管里的气压 ,管外的墨水在 作用下进入管内。
28.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一大队草船驶向曹营。曹营中的士兵以为有敌来袭,拼命地向草船射箭。此时,诸葛亮的草船受到水的浮力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担心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 下列成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9.昆明舰是中国海军服役的首艘052D驱逐舰,如图所示,其满载排水量7500吨,长155米,宽18米,吃水深度6.5米,最大速度30节.满载时,该驱逐舰底部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为 Pa,当昆明舰和其它战舰一起进行战斗训练时,往往是前后排列行驶,并不采用并列行驶的方式,其原因是 (ρ海水=1×103kg/m3 g=10N/kg).
30.北京时间 2014 年 12 月
6 日 20:05 分,肩负着美国人重返月球和载人探索火星重任的“猎户座”飞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顺利升空。发射最佳时机的几日,卫星发射基地中心的气象要素如表中所示:
(1)表中所描述的是 现象(选填“天气”或“气候”);
(2)读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图中 (选填“A”或“B”)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在探测器外面有一测大气温度的仪器,当位于平流层时,它的示数随高度的增加而 。
31.如图为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甲地正受 (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填“阴雨”或“晴朗干燥”),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32.读我国东部部分城市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和温度配合的特点是: 。
(2)在A,B,C,D四幅图中,与浙江杭州气候类型最为相似的是 (填序号)图。
(3)造成A城市与D城市气候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填“纬度位置”或“地形”)。
33.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用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某地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
34.《中国机长》影片讲述的是四川航班飞行在西藏上方9800米高空时,挡风玻璃意外破裂的故事。
(1)飞机起飞时穿过大气层的 层,到达平流层。
(2)挡风玻璃破裂,机舱中的驾驶员紧急下降穿过云层后,机舱外空气温度将 。
(3)影片中挡风玻璃破裂,机舱内物体飞出。请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
35.小茗跟同学们一起探究“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压强跟气体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力F向内推注射器的活塞(密封性好)压缩气体,同时利用气压传感器来测量针筒内气体的气压,并画出气压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1)从图乙中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请结合生活实例(夏天烈日下的自行车容易爆胎)再提出一个猜想: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压强还可能与 有关。
36.图甲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 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风扇,发现纸飞机的 (填“尖端”或“尾端”)朝向电风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 (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如图乙所示的风向标,表示此时刮的是 风,风速为 m/s。
37.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F/S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三: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力为0.3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数据,重新计算了大气压的值。
38.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
(1)测量前,小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 是 .
(2)分析图象时,小明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N,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实际大气压约为 Pa.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不可能是 .(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修正数据后,可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在2km高度内,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 Pa.
(4)根据这一规律,小明认为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高度测量仪.那么弹簧测力计4.2N刻度线处应标刻的海拔高度为 km.
四、解答题
39.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米/秒。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米3/秒,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毫米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x104帕,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厘米2,医生至少需要多少牛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牛)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时,压强增大。
40.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会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象。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
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g取10N/kg,大气压值取1.0×105Pa)
41.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多少帕?
五、综合说理题
42.某简易喷雾器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当快速推活塞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A. 海南岛长夏无冬描述的是气候,A不符合题意;
B. 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描述的是气候,B不符合题意;
C. 云南昆明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C不符合题意;
D. 夜来风雨声描述的是天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B
【解析】【分析】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回归线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解答】回归线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故B不对。
3.【答案】B
【解析】【分析】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从小就要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
【解答】解: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会浪费大量的电能,节约用电,杜绝浪费是我们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做法;选用一次性物品会浪费很多资源故不可取;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绝对禁止是不可能的.
故选:B.
4.【答案】C
【解析】【分析】将题目描述的现象与对应的原因和应用进行分析,三者不一致的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普通的锅在高山上不能将饭煮熟。而液体的沸点随上方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据此发明了高压锅解决这个问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刮风时,窗户外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是窗帘向外飘,这就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而飞机的机翼正是利用整个原理产生升力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球形的橡皮泥在水底,碗状的橡皮泥在水面漂浮,这说明浮力增大了,即利用空心的方法增大浮力,应用是轮船而不是潜水艇,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煮熟的汤圆体积膨胀,增大了自身浮力,于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利用的浮沉条件,应该为轮船,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B
【解析】【分析】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气候的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季风,海陆分布和地貌等因素;
【解答】 与海南岛相比,我们的家乡——台州,四季分明,气温夏高冬低,影响台州市气候的基本因素是纬度位置;
故答案为:B
6.【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当火车高速经过时,站台里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站台上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于是对人产生一个推力,有将人推向铁轨的趋势,因此人只有站在安全线外,这个推力才会很小,保证人体安全,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降水规律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读图可知,山地的迎风坡有湿润气流,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没有湿润气流,不会降水,故A错误;
湿润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而不是空气液化,故B错误;
对流层中,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之为“逆温现象“,故C错误;
地形雨的形成与温度垂直变化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解答】 A、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不符合题意;
B、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两张纸在两侧大气压作用下向中间靠拢.是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符合题意;
C、该现象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接触面积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D、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值.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如图是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仪器.
(2)如图探究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3)如图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
(4)如图是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量大气压的值.
9.【答案】D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分五层,内外依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故A项正确不合题意;
B.对流层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返回器返回地球时由外到内依次经过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一定区域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与天气相对的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具有稳定性.
【解答】A、冬暖夏凉,是季节的特点,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属于气候,A错误;
B、四季如春,反应了一个地区一年四季都像春天一样,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属于气候,B错误;
C、终年高温,是指整年气温都很高,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属于气候C错误;
D、和风细雨,是短时间的一种大气状况,属于天气,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C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面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特点是多变,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风要素及引起现象的综合情况。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
【解答】乙和丁是说明天气情况的,甲和乙描述的是气候。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有效解决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些做法的识别。
【解答】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不利于水资源保护,错误;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会造成污染,错误;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④推广节水器具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五种气候类型.
【解答】浙江位于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1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烧瓶底部浇冷水后,里面的气体体积缩小,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由于此时水的温度高于沸点,因此水再次开始沸腾,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
【解析】【解答】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因此针对该实验可以提出问题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吗?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有压强;目的是探究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是否有压强;结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要求;
故选B
【分析】理解大气压的特点。
16.【答案】C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判断是否与大气压强有关。
【解答】A.甲图: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对它们有向上的压强,故A不合题意;
B.乙图:吸盘能吸附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对吸盘有压强,故B不合题意;
C.丙图: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是因为屋顶上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压强,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丁图:用吸管喝饮料,吸管内大气压强小,而吸管外大气压强大,于是饮料被压进口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7.【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甲图中, 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故A错误;
B.乙图中,当细管内液面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液柱压强和外面大气压强之和,即p内=p大气+p水柱。 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则水柱压强增大,那么 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故B正确;
C.丙图中,“拔罐” 时, 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 说明了人体内血压的存在,故C错误;
D.丁图中,大气压强不变,根据F=pS可知, 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受力面积大小不同,则 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不等,故D错误。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晶体在熔点以下是固态,在熔点以上沸点以内是液态,在熔点时是固液混合态;
(2)晶体和非晶态的区别:有无熔点;
(3)液体温度计的测温范围:凝固点和沸点之间;
【解答】A.铅的熔点是328℃,350℃的铅肯定是液态,故A错误;
B.固态酒精和甲苯都有熔点,因此它们都是晶体,故B错误;
C.水银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是:-38.8℃-357℃,而一般气温在-30℃-50℃之间,所以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气温,故C错误;
D.酒精温度计的测温范围:-117℃-78℃,而沸水的温度一般为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不能测量沸水的温度,故D正确。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对“抽气后吸盘滑下原因的解释如下:
③钟罩内气体被抽出,气压减小;
①玻璃板受到吸盘的压力减小:
②吸盘受到玻璃板的摩擦力减小;
④当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自身重力与所挂重物重力之和时,开始下滑。
则正确顺序为③①②④。
故选B。
20.【答案】B
【解析】【解答】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玻璃管外水量减少,所以水面下降,选项A正确,不合题意;
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端管口相平,说明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打开阀门K,由于阀门K里面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水会流出来,同时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减小,大气压将空气通过玻璃管压入容器内,始终保持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关闭阀门后,玻璃管口的水面不会上升,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
C、容器内玻璃管口处压强始终不变,且管口的下端仍在水中,故容器底内表面a点的压强不变,选项C正确,不合题意;
由于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变小,又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不变,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选项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玻璃管外水量减少分析水面下降还是上升;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1.【答案】雨量桶
【解析】【分析】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解答】降水量是指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如果是雪或雹,则要将它们融化成水)的水量厚度,计量单位是毫米。降水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2.【答案】(1)14时
(2)纬度位置
【解析】【分析】根据影响气候的因素、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答题。
【解答】 (1) 一天中,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在14时左右;
(2)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和季风等。杭州的纬度低,哈尔滨的纬度高,造成两地气候的差异主要是纬度位置。
故答案为:(1)14时;(2)纬度位置。
23.【答案】大气压;变短
【解析】【分析】(1)大气在各个方向上都会产生压强,硬纸片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不会掉下来;
(2)在压强一定时,物体受到的压力与面积成正比。
【解答】(1)杯口朝下时,由于杯内没有空气只有水,而杯内水柱产生压强远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故纸片就被大气压给“顶”住了.此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客观存在;
(2)对纸片进行受力分析,但纸片恰好脱落时,此时共受到三个力,向下的重力和水对纸片的压力以及向上的大气压力,即F大=G+F水,推出G=F大-F水=P大S-P水S=(P大-P水)S,因为瓶子的高度不变,根据P水=ρ水gh得P水不变,纸片重力不变,当瓶口变小(S变小)时,P大-P水就要随之增大,故P大比之前的更大,即抽气时间更短短。
故答案为:(1)大气压;(2)变短
24.【答案】试管 B 会向上升;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解析】【分析】将试管倒置后,大试管和小试管之间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不断流出。由于大气对小试管有向上的压强,因此小试管会不断向上爬升,直到到达大试管的底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把两个试管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试管B会向上升,猜想的理由是: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5.【答案】沸点随气压变小而下降;气体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变小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分析;
(2)根据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解答】
现象 高山上普通锅不能把食物煮熟 轮船从河驶入海中,排水量变少 天气炎热,可乐的口感变差
原理 沸点随气压变小而下降 浮力不变,ρ液与V排成反比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变小
应用 高压锅在低压区可以煮熟食物 潜艇改变自重保持排水量不变 冷藏饮料可保存内部气体
26.【答案】(1)晴朗
(2)冷锋
【解析】【分析】高压区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向周围流动,多晴朗干燥天气;低压区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周围向中心流动,多阴雨天气。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解答】(1) A 处 中心气压高于周围气压属于高压区,天气晴朗。
(2) b 处 冷锋即将过境,会带来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现象。
故答案为:(1) 晴朗;(2) 晴朗
27.【答案】变小;大气压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在按压弹簧片时排出了橡皮管里的大部分空气,使橡皮管里的气压变小,管外的墨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管内。
28.【答案】(1)增大
(2)D
【解析】【分析】(1)根据沉浮条件进行分析。
(2)天气与气候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同一个地区来说,气候的时间跨度大,是带有规律性的天气特征;天气的时间跨度小,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解答】漂浮在水面上的轮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受到重力,随着草船上的箭不断增加,船受到的重力也增加,故浮力增大。
(2)阴转多云、雷电交加、和风细雨都是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故描述的是天气,而冬暖夏凉是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长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故描述的是气候。
故答案为:(1)增大(2)D
29.【答案】6.5×104 ;并排航行时,两船中间海水流速大压强小,易相撞
【解析】【解答】解:(1)驱逐舰底部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6.5m=6.5×104Pa.
(2)航行中,两艘船如果靠得太近,两船内侧水的流速大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船之间的压强要小于外面的压强,有相撞的危险,所以两艘船航行时不能靠得太近.
故答案为:6.5×104;并排航行时,两船中间海水流速大压强小,易相撞.
【分析】(1)已知吃水深度6.5米,根据p=ρgh可求得驱逐舰底部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
(2)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0.【答案】(1)天气
(2)A;增大
【解析】【分析】(1)“天气”是指某一区域大气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是大气的一种综合表现,包括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天气变化。气候是一个区域相对稳定的大气要素,我们通常可以根据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来划分不同的气候类型。全球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山高寒气候等等。
【解答】 (1)天气是大气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就需要“天气预报”。 气候是指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反应的是长期的大气状况,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要素。
(2)大气分层从低往高的顺序为第一层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第二层为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由等温分布变逆温分布。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出现逆温层;第三层为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5公里高度为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第四层为暖层:随高度的增高,气温迅速升高。因此A曲线能够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平流层的温度是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出现逆温层。
故答案为:(1)天气(2)A;增大
31.【答案】高;晴朗干燥;B
【解析】【分析】一般高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温度变高,不容易凝结,形成少雨的天气。低压带控制下 盛行上升气流,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容易形成降水天气 ,据此解题即可。
【解答】如图为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甲地正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气压高低的差异,形成了由高气压向低气压吹的风,因此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B。
故答案为:高;晴朗干燥;B
32.【答案】(1)雨热同期
(2)C
(3)纬度位置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我国东部的季风性气候,主要有两种,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答】(1)由于季风性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和温度配合的特点是雨热同期。
(2)浙江省由于纬度较低,故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又靠近海,全年降水会较多,故选C。
(3)从A,D两图可以看出其冬季的温度相差很大,这是由于纬度造成的。
33.【答案】(1)水土
(2)大气
(3)植树造林等
【解析】【分析】土地荒漠化引发沙尘暴,应当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不乱砍乱伐,沙尘暴的危害有:1.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2.污染空气。3.影响交通。4.影响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生产。5.危害人体健康。
【解答】 (1)A组和B组作比较,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A坡有草皮,B坡没有草皮,该实验的变量是草皮(植被),小红观察到A坡(植被多)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植被少)的比较多,是由于植被将引入水沟的数量吸收,泥土汇聚,因此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也非常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的形成需要沙尘物质、大风以及不稳定的空气状态等三个必要条件,那么大量的沙土卷入空气中将会导致大气污染。
(3)由实验可知植被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植树造林能够有效保护土壤。
故答案为:(1)水土(2)大气(3)植树造林
34.【答案】(1)对流
(2)上升
(3)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内外存在压强差。 (或舱外高度越高压强越小,机舱内压强大,机舱外压强小。)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1)飞机从接近地面飞向高空,对流层是接近地面的一层大气层,刮风、下雨、降雪都集中在对流层,而平流层基本没有水气,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飞行。
(2)挡风玻璃破裂,机舱中的驾驶员紧急下降穿过云层后,飞机飞到对流层,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故下降后,温度将上升。
(3)挡风玻璃破裂,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内外存在压强差。
35.【答案】(1)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大,气体压强越小
(2)温度
【解析】【分析】气压泛指气体对某一点施加的流体静力压强,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的、无规则撞击产生的。根据理想气体定律pv=nRT: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的量(n)、气体的温度(T)成正比,与气体的体积(v)成反比 R为通用气体常量。
【解答】(1)由乙图可知,随着体积的增大,气体的压强越来越小;故答案为:当气体质量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大,气体压强越小;
(2)夏天烈日下的自行车容易爆胎,车胎的气体质量没有发生改变,但夏天的温度较高,气体受热会膨胀,所以气体压强还跟温度有关;故答案为:温度;
故答案为:(1)当气体质量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大,气体压强越小;(2)温度。
36.【答案】(1)吹来
(2)尖端;箭头
(3)东南;10
【解析】【分析】1.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与风的去向方向相反。结合实验示意图分析。
2.风向标判读方法:由风矢表示,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看风向标,上面F其中的符尾,这个向下的竖就可以表示风向,符干就是右边的横代表风力的大小。F只有半个横的时候,代表2m/s,一个横表代表4m/s。
【解答】(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风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风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3)如图乙所示的风向标,表示此时刮的是东南风,两个半横表示风速为10m/s。
37.【答案】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摩擦
【解析】【分析】步骤三:根据公式可知,测量大气压强关键是测量大气压力和受力面积。步骤二中,利用二力平衡可以测出作用在注射器活塞上的大气压力,而步骤三就是测量活塞的横截面积。因为注射器针筒有刻度的部分是圆柱体,根据公式可知,在已知注射器容积的条件下,只要用刻度尺测出有刻度部分的长度即可;
步骤四:①注射器里注满水后,会将里面的空气排尽,从而减小对大气压强的测量误差;
②取下橡皮帽后,活塞的左右两边都存在大气压强,因此相互抵消。如果此时活塞匀速移动,那么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因此它们的大小相等。
【解答】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 ;
步骤四: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摩擦力为0.3N。
38.【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90000;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
(3)1000
(4)1.6
【解析】【分析】(1)当活塞保持静止时,大气压强=测力计产生压强+注射器内压强;注射器内的气压越小,测量出来的大气压强越准确;
(2)根据公式求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和测出活塞刚被拉动时的拉力F,然后根据求出大气压强的值;当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拉动时活塞与筒间的摩擦都会影响到测量值;
(3)由图象可知在2km高度内得出大气压的变化量,然后与100m相除即可解答;
(4)首先根据计算出此地大气压强的值,然后计算出大气压强减小的值,最后根据(3)中的规律计算出此地的高度即可。【解答】(1)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注射器的体积为V=2mL=2cm3;
活塞的横截面积;
活塞刚被拉动时,大气压强的数值:;
若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则拉力增大,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大,因为计算出的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小,故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可能是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由图象可知在2km高度内得出大气压的变化量为△p=1×105Pa-0.8×105Pa=2×104Pa;
则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
(4)当F′=4.2N,活塞刚被拉动时,
大气压强的数值:;
则大气压共降低:△P=1×105Pa-8.4×104Pa=1.6×104Pa;
根据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1000Pa可知:此时高度为:1.6×104Pa÷1000Pa×100m=1.600m=1.6km。
39.【答案】(1)6.8
(2)S=0.85厘米2=0.85×10-4米2
F=PS=1.3x104帕×0.85×10-4米2=1.1
(3)减小
【解析】【分析】(1)已知气流速度和通气量根据公式计算通气孔的面积即可;
(2)已知内外的压强差和受力面积根据公式F=pS计算医生需要施加的力;
(3)根据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进行解答。
【解答】(1)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2)笔帽的横截面积为: S=0.85cm2=0.85×10-4m2 ;
医生至少需要的力为: F=PS=1.3x104Pa×0.85×10-4m2=1.1 N;
(3)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
40.【答案】解: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限压阀对气体压强之和,即:p内=p阀+p0
首先求出限压阀对气孔产生的压强.
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力:F=G=mg=0.084kg×10N/kg=0.84N,
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 ,
锅内气压:p内=p阀+p0=0.7×105Pa+1×105Pa=1.7×105Pa.
从沸点-气压图象上得出高压锅内温度:t=116℃.
答:水温最高可以达到116℃.
【解析】【分析】(1)高压锅的原理:高压锅密封好,水沸腾时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容易煮熟食物;(2)知道限压阀的质量,可以求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力,再利用压强公式求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加上外界大气压,得出锅内气压,从沸点-气压图象上得出高压锅内最高温度;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会计算高压锅内的气压、从沸点-气压图象搜集信息,注意单位换算.
41.【答案】设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f,大气压为p,m1=880g+100g=980g,m2=460g+100g=560g,活塞面积S=7×10-5m2。由题意可知,m1g=pS+f;m2g+f=pS。把已知数据代入,解得p=1.1×105Pa。
【解析】【分析】当活塞向左开始滑动时,活塞受到水平向左水的重力产生的拉力,水平向右的大气压力和摩擦力;当活塞向右开始滑动时,活塞受到水平向左水的重力产生的拉力、摩擦力和向右的大气压力;根据这两种受力情况,列出平衡关系式,并用重力公式G=mg和压强公式F=pS替换其中对应部分,最后求解即可。
【解答】设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f,大气压为p,活塞面积S=7×10-5m2;
当活塞向左开始滑动时,
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880g+100g=980g;
活塞受到水平向左水的重力产生的拉力,水平向右的大气压力和摩擦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m1g=pS+f ①;
当活塞向右开始滑动时,
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460g+100g=560g;
活塞受到水平向左水的重力产生的拉力、摩擦力和向右的大气压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m2g+f=pS ②;
把已知数据代入,解得:p=1.1×105Pa。
42.【答案】答:会观察到水从喷雾筒中喷出;当活塞向右快速推进时,气缸中的空气从喷筒快速流出,致使喷筒中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吸管中上升,最后从喷筒流出,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解析】【分析】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 当活塞向右快速推进时,气缸中的空气从喷筒快速流出,致使喷筒中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吸管中上升,最后从喷筒流出,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