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卷 广东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卷 广东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6 08:5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2分)
1.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选项是(  )
A.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B.可可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C.一天,又在他睡午觉的时候,我忽然听见他在阳台上像大兵似的大声咒骂起来……
D.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二、句子默写(共10分)
2.补全下列句子。
(1)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3)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看,像牛毛,   ,   ,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
(5)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畅想自己与朋友(或妻子)相聚聊天的名句是:   ,   。
(6)谭嗣同的《潼关》一诗中借景抒怀言志的诗句是:   ,   。
三、基础知识综合(共8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泓清澈的湖水,折射着柔和的光芒,波光潋滟的暗示里,有几许嗔(  )怪几许羞qiè(  )几许热望。风正静谥水亦安详,我瞬间成鱼自由徜徉。婆娑迷离的芳草,轻轻掩映着湖岸迷人的曲线。幽蓝的天空漂荡着洁白的云裳,穿过翠绿的芦苇和缠绵的水草,游向湖心的岛屿。那一颗镶嵌着真诚与善良的瞳仁,熠熠生辉,璀璨明亮,让我恋恋不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4分)
(3)“恋”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①恋爱;②想念不忘,不忍分离。“恋恋不舍”的“恋”是第   种解释。(2分)
四、综合性学习(共3分)
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4.普法活动我宣传(1分)
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5.助人为乐我践行(2分)
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怎样服药,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证]用于治疗高血压。
[规格]5毫克/片。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毫克,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用药。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种菊吟
[宋]金朋说
众卉竞春妍,
芬芳无彼此。
霜寒摇落时,
独秀何如①尔。
[注]①何如:怎么样,用反问语气表示胜过。
6.由岑参诗句中“九日”“    ”等词,可见诗人是在    节写的。(2分)
7.两首诗都写到菊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六、对比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小题。
【甲】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王右军①年减②四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止有剩骨   
②顾野有麦场   
③眈眈相向   
④狼亦黠矣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和“不得不除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B.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C.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D.求闻之若此(《穿井得一人》)
1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你认为【甲】文中的屠户和【乙】文中的王右军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七、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8分)
动物的忧伤
[苏联]谢尔盖耶夫
①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②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
③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这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而言,都是难以忍受的。甚至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
④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有许多动物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⑤有很多鱼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也能生活得很好。
⑥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因为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就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⑦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⑧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12.认真阅读本文,说说动物忧伤的原因有哪些。 (2分)
13.仔细阅读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其作用。(2分)
14.第⑦段中加点词语“有些”有什么作用? (2分)
15.读了本文后,你一定对动物有了别样的情感吧,请以“善待动物”为主题,拟一则公益广告。(语言简洁、生动,不得超过25个字)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分)
(A)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观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B)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16.语段A中“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17.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语段A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18.结合语境,品析语段B中加点词所表达效果。(3分)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19.学过郑振铎的《猫》后,同学们的感触颇多。请在微博上,给文中的“我”或第三只猫留言,说说你的感悟。(40字左右)
(3分)
八、名著阅读(共4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亢金龙道:“大圣啊,且休焦躁。观此宝定是个如意之物,断然也能变化。你在那里面, 于那合缝之处,用手摸着,等我使角尖儿拱进来,你可变化了,顺松处脱身。”……好大圣,即将金箍棒变作一把钢钻儿,将他那角尖上钻了一个孔窍,把身子变得似个芥菜子儿, 拱在那钻眼里蹲着,叫:“扯出角去!扯出角去!”
(《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师徒们正说处,只闻得那老魔道:“三贤弟有力量,有智谋,果成妙计,拿将唐僧来了!” 叫:“小的们,着五个打水,七个刷锅,十个烧火,二十个抬出铁笼来,把那四个和尚蒸熟,我兄弟们受用,各散一块儿与小的们吃,也教他个个长生。”八戒听见,战兢兢的道: “哥哥,你听。那妖精计较要蒸我们吃哩!”行者道:“不要怕,等我看他是雏儿妖精, 是把势妖精。”……又听得二怪说:“猪八戒不好蒸。”八戒欢喜道:“阿弥陀佛,是那个积阴骘的,说我不好蒸?”三怪道:“不好蒸,剥了皮蒸。”八戒慌了,厉声喊道:“不要剥皮!粗自粗,汤响就烂了!”老怪道:“不好蒸的,安在底下一格。”行者笑道:“八戒莫怕,是‘雏儿’,不是‘把势’。”沙僧道:“怎么认得?”行者道:“大凡蒸东西, 都从上边起。不好蒸的,安在上头一格,多烧把火,圆了气,就好了;若安在底下,一住了气,就烧半年也是不得气上的。他说八戒不好蒸,安在底下,不是雏儿是甚的!”八戒道: “哥呵,依你说,就活活的弄杀人了!他打紧见不上气,抬开了,把我翻转过来,再烧起火,
弄得我两边俱熟,中间不夹生了?”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20.结合原著,说说孙悟空最终如何战胜了黄眉怪。(1分)
21.第二选段中的老魔是    。请你结合选段内容,谈谈猪八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1分)
22.《西游记》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妖魔鬼怪并不多,被太上老君、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收走的倒是不少。请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2分)
九、作文(共50分)
23.按要求作文。
班刊《我们去寻找一盏灯》编辑部准备办一期“孩童纯美”的专刊,现向各位同学征稿。
根据征文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并投稿。
也许,你还陶醉于童年的趣事之中;也许,你还陶醉于运动场上奋力的一搏;也许,你还陶醉于父母在你失意时送来的温暖;也许,你还陶醉于一处奇特瑰丽的自然风光……
请以《有一份陶醉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
①认真选材,有真情实感;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500字。
(写作助手)
写作要求 评价标准
巧选材 能筛选出符合并突出主题的素材,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书写。
写清楚 能围绕中心写清楚一件事。
写具体 能运用方法添加细节,把事情写得生动具体。
写真切 能使用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感人的细节,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比喻;拟人
2.【答案】(1)自古逢秋悲寂寥
(2)思而不学则殆
(3)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4)像花针;像细丝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殆”不要写成“怡”,“却”不要写成“确”。
故答案为:
(1)自古逢秋悲寂寥;
(2)思而不学则殆;
(3)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4)像花针;像细丝;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3.【答案】(1)chēn;怯
(2)谥——谧;漂——飘
(3)②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义理解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嗔”读作: chēn ;“ qiè ”写作:怯。
故答案为: chēn;怯 。
(2)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静mì的mì写作:“谧”,材料中的“谥”读作“shì”;piāo荡的piāo写作“飘”,材料中的“漂”是漂泊的漂。
故答案为: 谥——谧;漂——飘。
(3)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念念不舍”的“念”是:想念不忘,不忍分离的意思。
故答案为: ②。
【点评】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比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比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3)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比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字义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4.【答案】示例:①《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②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
5.张爷爷,您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就可以了。
【知识点】材料探究;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⑵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依据材料表达感想,作答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来表达,有必要在答案中出现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表达时,语意要清晰连贯,不能有语病。
4.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拟写时,一定要围绕活动主题,简洁明了。易懂易记,还要注意使用规定的修辞方法,据此可作答。
故答案为: ①《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②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
5.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然后有序表达即可,还要注意有称呼。
故答案为: 张爷爷,您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就可以了。
6.【答案】登高;重阳
7.岑诗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寂寞盛开之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金诗通过菊花与百花的对比,表达了对菊花不畏寒霜傲然独秀品性的赞美。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因此从诗中的“登高”“菊”等词语可以知道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
故答案为: 登高 ; 重阳
7.本题考查对诗词思想感情的掌握。《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从内容上看,诗人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百姓疾苦的关切。《种菊吟》通过菊花和百花的对比,表达作者对菊花傲立风霜,高风亮节的赞美。
故答案为: 岑诗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寂寞盛开之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金诗通过菊花与百花的对比,表达了对菊花不畏寒霜傲然独秀品性的赞美。
8.【答案】仅,只;看,视;凶狠注视的样子;狡猾
9.B
10.①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②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1.示例:他们在面对危险时,都能沉着下来,冷静思考,懂得用智慧和勇气去战胜困难。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⑶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匹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匹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王羲之年纪不到十岁时,大将军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帐中睡觉。大将军有一次曾经先起来了,王羲之还没有起来。不一会儿,(王敦的参军)钱凤进来,王敦屏退他人和钱凤讨论事情。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子里,他们说起要谋反的计划。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假装吐口水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王敦议论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没起床。两人大惊说:“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打开帐,却见王羲之流口水,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当时的人称赞王羲之聪明。
8.①句意:只有剩下的骨头。止:只、仅
②句意:他看到的野地里有个麦场。顾:看到
③句意:瞪着眼睛对着屠户。眈眈:形容眼睛注视的样子。
④句意:狼也很狡猾了。黠:狡猾。
故答案为: 仅,只 ; 看,视 ; 凶狠注视的样子 ; 狡猾
9.本题考查“之”字的用法。题干的“之”是代词,他。
A.音节助词。
B.代词,他。
C.的。
D.代词,这件事。
故答案为: B
10.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重点词语:已,已经;尽,完。②重点词语:变诈;欺骗手段;耳,罢了。
故答案为: ①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②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甲]文“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可见屠户勇敢机智;结合[乙] 文“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可见王右军聪明机智。因此[甲]文中的屠户和[Z]文中的王右军的共同之处就是聪明机智。
故答案为: 他们在面对危险时,都能沉着下来,冷静思考,懂得用智慧和勇气去战胜困难。
12.【答案】没有同伴的陪伴;与“集体”分离。
13.作者以米兰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已经去世的主人的事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动物也有感情。
14.“有些”从范围上进行了限制,说明没有同类的陪伴会死亡的昆虫只是所有昆虫中的一部分。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示例一)动物——人类的朋友。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示例二)生命源于热爱,动物会因您的呵护焕发生命光彩。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说明文中描写等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事理性说明文;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
16.【答案】概括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结局,总领全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7.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花白”“雪球”“滚来滚去”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第一只小猫的可爱活泼。
18.“针”在本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得知冤枉了第三只猫后,内心的悔恨和遗憾的程度之深。表现了“我”和正义感、同情心和严于律已的精神。
19.【示例一】写给“我”:亲爱的养猫者,你好!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单凭表象而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私心偏见,要宽容、仁爱,同情弱小者。愿你的心灵日臻柔软。【示例二】写给“第三只猫”:可怜的小猫,你好!弱小者总是饱尝不幸,我们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使自己强大起来,才能避免不幸,才有可能让我们的生活美好起来。愿你的来生充满力量。
【知识点】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猫;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理解文章思想倾向;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解析】【点评】(1)考查文章开头语句的作用,分别从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进行答题。内容上:表现了什么内容或表现了什么情感;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等。
(2)考查描写手法的赏析。常见的描写手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3)考查重点字词的鉴赏,又称“炼字题”。通常答题思路是:解释字义,在文中的意思,表现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如果运用了修辞手法可以按照修辞手法的答题思路进行分析。
(4)考查学生对阅读感悟能力,开放性的主观题,答案不唯一。要契合文章主题思想,注意字数要求。
16.这篇文章《猫》内容上主要讲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交代了三只猫失踪或死亡的结局。因此文章开头语句在结构上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17.划线句子中“花白的毛”是对猫的外貌描写,“滚来滚去”是对猫的动作描写,从外形和动作上表现出了猫的可爱和活泼。
18.“针”本义是一种细长尖锐的金属,在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的暴怒、虐待”比作刺我良心的“针”,表现出了我的痛苦、愧疚,是我勇于自我反省的表现。
19.可以给“我”留言,指出“我”的错误,对“我”进行劝导。也可以给第三只猫留言,给予安慰、同情。言之有理即可。
20.【答案】弥勒佛变成一个种瓜的老农, 孙悟空变成一个熟瓜, 黄眉怪要吃瓜, 就吃下了孙悟空变的瓜, 孙悟空钻进黄眉怪的肚子里, 这样才制服黄眉怪。
21.青狮 从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对话中, 可看出猪八戒的性格特点是机智聪明, 幽默风趣。
22.示例: ①这是佛法感化、慈悲为怀、佛法无边的体现。②妖魔鬼怪大多为这些人的门徒或部下等, 有官官相护的嫌疑。 ③给人以改过自新、诚心向善的机会。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对作品的体验感受;《西游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熟读名著,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按照提示,正确回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概括。解答时要在熟悉名著的内容基础上,结合选段中对人物描写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语句进行归纳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感悟。解答时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结合故事情节,联系生活进行作答,注意要做到言之有理。
20.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根据名著的情节可知,孙悟空最终战胜了黄眉怪,是弥勒佛变成一个种瓜的老农, 孙悟空变成一个熟瓜, 黄眉怪要吃瓜, 就吃下了孙悟空变的瓜, 孙悟空钻进黄眉怪的肚子里, 这样才制服黄眉怪。
21.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概括。选段二中三怪分别是青狮、白象、金雕。选段中的老魔即为青狮。结合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对话“哥呵,依你说,就活活的弄杀人了!他打紧见不上气,抬开了,把我翻转过来,再烧起火, 弄得我两边俱熟,中间不夹生了? ”可知,猪八戒机智聪明, 幽默风趣。
2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感悟。解答时要在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进行理解和分析。《西游记》中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妖魔鬼怪并不多,被太上老君、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收走的倒是不少。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讲,作者宣扬的是佛法无边,大慈大悲的思想,体现的是一种对他人犯错的宽容和拯救的态度,给予犯错人一个改过自新、向善求美的机会,让故事少一分血腥,多一分温情;从隐喻现实的角度来看,妖魔鬼怪大多为这些人的门徒或部下等, 有官官相护的嫌疑,反映社会的黑暗现实。
23.【答案】略
【知识点】记叙文;材料作文
【解析】
【题干分析】考查命题作文。题目中的“陶醉”,意思是: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也就是写一件关于让自己“陶醉”的事情,而且重在写感受。人物应以“我"为主,写“我”的情感体验;显示了事件的性质,所写事件必须是给自己带来“陶醉”的美好体验的事件,还要写出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交代清楚为什么会产生“有一份陶醉在心头”的结果。
【立意提取】本文可从欣赏大自然美景角度来写,我们可以写出大自然的各种美景对我们的陶醉:海的浩瀚,天的空阔,山的幽静,湖的碧波等都能让我们陶醉。只要我们把这些大自然美景的特点用形象的文学语言写出,我们便会陶醉于这些美景之中。也可以写人物高尚品质让我们陶醉。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一个人物,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这些人物所特有的高尚品质,以及这种品质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完成对题目“让我陶醉”的完美表达。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或表现典型人物的爱心,或表现当事人的坚强,或表现民众的爱国等,写出这些人物在特点情况下所表现的精神,使我们思想上得以陶醉。还可以以一本书的思想,或书中的一个人物也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把它写出,也是一种心灵的陶华。3.文体选择。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者记叙为主的散文,不适合写议论文。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让我陶醉"过程中的变化,使文章层次清晰;也可以以一组含有让我陶醉”的排比句开头,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方法添加细节,把“让我陶醉”过程写得生动具体,抓住“陶醉”的感人的细节,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适合使用记叙表达方式,加以少量抒情议论文字。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关键是吃透题目的精髓,把握住中心词,明确修饰限制词。除了审题、立意和选材外,我们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