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油翁》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是一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虽然故事短小,但记述简洁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是一篇经典的文言小品文。非常值得学习。七年级的语文教材采用现代文与文言文混编的形式,每单元一篇文言文。本单元要求学生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点、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同学虽然对事物已经能够有自己的认知,但是对文言文的阅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只能观其大意而不能细细品味。只有通过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激发兴趣,相信他们进步会很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2、熟读课文,把握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疏通文意思,能正确复述文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把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常见文言虚词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2、参考注释和文中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简洁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文中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并归纳文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
结合课下注释熟练翻译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传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表演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捏泥人、吹糖人的图片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看到图片中的这些人,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真的是高手在民间呀!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又是一位怎样的民间高手呢。——板书题目及作者。
(设计意图:通过民间高手导入到《卖油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 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学生借助课下注释(1)自己了解。(多媒体补充如下:)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tà)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全集》。
2、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和不懂的语句画出来,借助工具书自查,读准字音。
3、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停顿和重读。
4、学生自读,在读准字音、停顿和重读的基础上注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
5、朗读展示,点名展示和自主展示相结合。及时点评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三、互动学习: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分小组翻译课文。教师巡视并及时点拨。
2、多媒体出示相关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便于学生掌握。
3、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尽量做到既贴近原文,又具体形象。提示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
(1)介绍故事内容。
(2)重点介绍射箭和酌油这两件事。(想象人物神态、动作、心理等活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神态、动作、心理、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加深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四、在表演中揣摩人物心理和语言:
1、让学生分别扮演陈尧咨和卖油翁,通过表演,师生共同点评,在点评中分析归纳人物人物性格特点。
(1)语言: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语气?为何会有这样的语气?
“睨之、微颔之”(态度激怒)
“汝”对老者直接这样称呼,有礼貌吗?
反问语气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此刻卖油翁怎么回答?“无他, 但手熟尔”语气如何?
“尔安敢轻吾射 ” “尔”与“汝”有何区别?
卖油翁又怎样回答?““以我酌油知之”语气?
(2)动作:把握四个动词:取、覆、酌、沥 。
(3)神态:笑。提问怎样的笑?笑的背后是什么?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
3、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及文中告诉我们的道理。——熟能生巧
4、讨论:卖油翁这位民间高手真的只是技艺高超吗?
四、齐读课文,思考讨论:
课后习题第四大题。“高超的箭法真的等同于往葫芦里倒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熟悉全文、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人物及文中阐述的道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考、质疑、探究能力)
五、课堂小结:
1、小结人物性格特点。
陈尧咨:技艺高超、骄傲暴躁、知错能改。
卖油翁:身手不凡、神闲气定、智者形象。
2、文中蕴含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A组同学:
1、结合课下注释逐句翻译课文。
2、熟记课下注释。
B组同学:
1、熟记课下注释。
2、将本课扩写成一篇现代文,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刻画。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让不同的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